刘伯温为什么要挖诸葛亮的墓?

小王说道


没有什么正史记录这个梗。诸葛亮的墓在陕西汉中定军山下,刘伯温又是哪一年哪一天去的呢?古代对于挖坟是重罪,见到尸体的要判死刑。诸葛武侯到了明初早就被神话了,他的墓又是谁敢轻易去挖的?这么大的事情,难道不需要朱元璋批准吗?

有趣的是这种坊间段子,却越传越真实。各种信誓旦旦的解读,把每个细节都写的那么清楚,似乎作者当时在现场或者看了纪录片。


刘伯温也是后来被半仙化的一个人,在明初的地位并没有那么高,并不是等同于诸葛亮。后来的政治需要,又追封再歌颂,配合各种文艺作品的演义,刘伯温也变神仙了。一本《烧饼歌》似乎预测了千年的未来。所谓“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都是民间故事了。


几苇渡


刘伯温挖诸葛亮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这就是民间流传的一个故事。

刘伯温就是刘基,伯温是他的字。明朝开国功臣,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当时人们经常把他和诸葛亮相比。

话说刘伯温辅佐朱元璋一统天下,建立大明朝以后,世人都称他为天下第二军师!而天下第一军师就是诸葛亮。刘伯温不服气,他觉得诸葛亮不如自己。诸葛亮操劳一辈子,也就是三分天下,而自己却是帮助老朱家一统江山。于是,刘伯温就说:三国鼎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意思是,我刘伯温可比诸葛亮厉害。

刘伯温听说,诸葛亮死后曾预测谁会前来祭奠,谁会前来挖坟。刘伯温不信诸葛亮有前知五百年,后算一千年的本事。于是,刘伯温就带着人去诸葛亮墓地拜祭,一探究竟。

刘伯温到诸葛亮墓地以后,先看到一个石碑上面刻着五个篆字“吾到无人到”。刘伯温觉得诸葛亮太狂妄了,他老诸葛没想到今天我刘伯温也到了。于是,刘伯温让人把这块石碑砸碎了。

刘伯温往前走了不到二十步,又发现一块石碑。刘伯温命人擦干净石碑上的青苔和泥土以后,只见上面也写了五个字“只有伯温到”!吓得刘伯温双膝跪地,在诸葛亮坟前磕了一千个头。

等刘伯温磕完头,又看见石碑下面有一行小字:“伯温戴盔行礼,脱盔而起。”刘伯温彻底服气了,摘下头上金盔才敢起身。刘伯温是不敢再挖诸葛亮坟了,赶紧到孔明祠祭拜一下。

可是,到了孔明祠以后,刘伯温又着了孔明道。他看见孔明祠放着一碗水,和一双鞋。刘伯温属貓的,很好奇。于是,就喝了水,穿了鞋。结果,刘伯温抬头又看见一行字“穿吾靴,喝吾水,走到沙丘逢凶灾。”

当时,附近确实有个沙丘镇。刘伯温被吓破胆了,以为躲开沙丘镇就能逢凶化吉。可惜,在半路上遇到一群儿童在沙丘上玩耍。回家以后,刘伯温就吐血而亡。

这就是个故事,不是史实。诸葛亮的粉丝总是会抓住一切机会,编故事夸大诸葛亮的本领。

历史上的刘伯温肯定不是被诸葛亮搞死的。刘伯温更可能是被胡惟庸和朱元璋搞死的。刘伯温得病以后,朱元璋让刘伯温的政敌胡惟庸带太医去看刘伯温。刘伯温吃了太医开的药以后,病情加重。身上长肿瘤了,刘伯温觉得肚子里好像有一些不平整的石块挤压在一起,十分痛苦。两个月以后,刘伯温死在老家。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其实正史中就没有刘伯温挖诸葛亮墓这回事,诸葛亮的墓至今是个谜,定军山那个墓只是诸葛亮的衣冠冢,真身葬在哪里无人得知,据传诸葛亮临死遗策刘禅,让刘禅派4个壮汉抬着诸葛亮的棺材一直往南走,留书嘱咐刘禅,绳断之时就地埋棺材。话说四个壮汉抬着棺材走了一天一夜,绳子毫无断掉迹象,四个人一合计,照这样走到何时才能断呢?干脆就地埋了,回去交差算了。四个人依言而行。


话说四个壮汉回去报告说绳断埋好棺材了,当时刘禅还高兴赏了他们,转而一想,这事不对啊?新绳怎么那么快就断了,肯定有鬼。严刑拷打四个人道出了实情,刘禅大怒,斩之。砍了后刘禅才想起没问清埋棺材的地方,人已死,诸葛亮的真身埋在哪里也就成千古之谜了。

其实诸葛亮早就预料到这个结果了,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回到刘伯温挖诸葛亮墓这个问题上,其实都是野史罢了,各种版本都有,下面就是其中一种传说。

刘伯温是明朝朱元璋的军师,他为明朝的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诸葛亮是三国时蜀汉刘备的军师,诸葛亮鞠躬尽瘁三分天下得其一。后来有诗曰:“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据说刘伯温晚年居功自傲,觉得老子天下第一,他看到勉县定军山上的“武侯祠”也就是诸葛亮的陵墓香火鼎盛,在当地人眼里只有诸葛亮不知刘伯温。按说刘伯温和诸葛亮八杆子打不着,然而刘伯温竟吃起了前人诸葛亮的醋来,想想自己为明朝的创建立下了不世之功,而诸葛亮不过为蜀汉三分天下得其一,你凭什么风头盖过我?于是他决定带着随从去趟“武侯祠”。看看陵墓里到底有些什么。


话说刘伯温一行人马浩浩荡荡来到了定军山上,刘伯温缓步来到了“武侯祠”,只见山门旁有座大石碑,碑上面刻着诸葛亮的出师表,就在石碑的最下边有一行小字:“吾到无人到”。不仔细看还真不容易发现,可刘伯温一眼就看到了。

哈哈……,刘伯温一阵狂笑,诸葛村夫欺人太甚,你不是前知500年、后知500载吗?你不是能料生死吗?咋没料到我来了,把碑给我砸了,免得以后妖言惑众。刘伯温对手下吩咐道,兵士不由分说把碑砸了三截。

刘伯温这次来者不善,决心闯进诸葛亮的陵墓里去,一行人走到了墓里,刚从外面走进墓里眼睛还没适应,刘伯温险些摔倒,低头一看有块石头绊了下脚,拿起来凑近光亮一看,上面刻着“只有伯温到”五个字。联想之前的“吾到无人到,加上现在的“只有伯温到”。刘伯温惊出了一身冷汗,仿佛诸葛亮就在眼前给自己训话一般。


虽然刘伯温此时有点服气,但他是一个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主。他发现刚才的光亮是墓中一个油缸发出的,原来墓正中按天罡北斗摆着七个油缸,这正暗合诸葛亮生前续命布下的七星北斗阵。七个油缸之间有一根棉线相连,就是为了让这七口油缸能够接连燃烧,寓意生命不断。但是经过了几百年,前六个油缸中的油早已经空了,只剩下第七口油缸中的一点油了,刘伯温正要把第七口油缸看个究竟,不料竟发现了一个竹签,竹签上写着:小刘小刘,快快添油。刘伯温一看吓了一跳,急忙扔下竹签带着一行人逃了出来。

为什么几行字就把刘伯温吓破胆了呢?


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说明诸葛亮早料到千年后刘伯温要来。其二刘伯温再不跑就没命了,原来墓中的长明灯燃烧就会消耗氧气,当灯熄灭时,就说明墓中没有了氧气,无论谁进入墓中就会被憋闷而死。刘伯温一见油马上要见底,不跑还待何时?

刘伯温逃出来后,心服口服了。急忙照诸葛亮木签的吩咐派人弄油,原来长明灯烧的不是普通的油,而是蜂巢提炼出来的油,这次刘伯温命人送来了大批的蜂巢油。所以直到现在,武侯祠长明灯千年不灭。


秉烛读春秋


我是日航君,为您解答。

说实话,刘伯温挖诸葛亮墓这个事情纯属无稽之谈。不过说实话,这个故事确实是有板有眼的。既然我们说的是故事,说的是戏说,那就戏说一下吧。今天我就从民间故事的角度给大家讲讲刘伯温挖诸葛亮墓的事情。

一、文人相轻

说实话,刘伯温天纵奇才,在平定天下之后,不由得沾沾自喜,认为自己是大功臣。因此刘伯温就曾写下:“三国鼎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这样的诗句。

啥意思呢?刘伯温认为你诸葛亮虽然厉害,但是也只能做到三分天下,我刘伯温不才,但是可以一统天下。因此我刘伯温是要远远超过你的。

因此就从这一点说,刘伯温心中自高自傲,认为自己的能力远远超过诸葛亮,自然心中先入为主对诸葛亮存了几分轻视之情。

二、刘伯温拜祭诸葛墓

话说刘伯温有一次听说了诸葛亮的墓的存在,因此刘伯温便想去看一下。碰巧当地有个传说就是诸葛亮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因此在临终前都算到了谁要来他的墓地祭拜。

听到了这个事情,刘伯温心中就不平了,非要亲自过去看一下。到了诸葛亮墓地,发现诸葛亮坟前立着一块大碑,上面写着:“吾到无人到。”刘伯温一看哈哈哈大笑,说你诸葛亮这不就没算到我会来嘛!你这简直是自己砸自己招牌。

因此刘伯温大喊:“诸葛亮妖言惑众,欺骗世人,这块碑不如就此砸碎,省得妖言惑众。”刘伯温一声令下,侍从拿着大铁锤将诸葛亮的碑砸的稀巴烂。

三、刘伯温认罪

刘伯温正洋洋得意的,突然发现前面又有了一块碑,这块碑几乎被草木遮盖,不用心看根本看不见。刘伯温过去仔细一打量,随即冷汗直冒,双手合十不断说道:“罪过罪过,学生罪过!”

刘伯温看见了什么呢?

只见那块碑上写着:“只有伯温到。”

这时候刘伯温才发现诸葛亮的厉害之处,虽然跪下,磕头连连来谢罪。结果刚低下头,就发现石碑底部有一行小字:“伯温脱冠行李。”

这时候刘伯温才发现了诸葛亮的厉害之处。因此收敛自我,不再到处说自己比诸葛亮厉害了。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日航通鉴


诸葛亮和刘伯温都是中国古代最聪明的人,而且中国人,也都是很善于把聪明的人,比作是诸葛亮和刘伯温的。

正是因为他们都是聪明人,所以,很多后人,都想学习他们,看看自己如何才能像他们一样聪明。

因此,世人对他们的研究也是最多的。关于他们的故事,流传的也是千奇百怪的。

正如题目里所说的,刘伯温挖诸葛亮的坟墓,就是一件传说中的事情。事实上刘伯温绝对是不会做这种挖人家祖坟的事情的。

既然题目里有问到,我们就把传说中的刘伯温挖诸葛亮祖坟的事情说一下吧。

话说诸葛亮去世之后,命令四个大汉抬着他的棺椁一直向南走。至于哪里是最终的目的地,这个诸葛亮是没有交代的。

但是,诸葛亮有说过,只要四个大汉,把抬棺椁的绳子给磨断了,那这个地方就是诸葛亮的下葬之地。

正是因为诸葛亮采用的这个办法,来埋葬的自己。所以,后世之人,也不知道诸葛亮到底埋葬在了哪里?

刘伯温觉得自己比较聪明,至少他要比诸葛亮聪明,所以,别人办不到的事情,他应该办的到。

不是有一句老话说的好吗?“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诸葛亮再厉害,他还不是三分天下。给我刘伯温一统江山,差的还是很远的。

正是因为刘伯温,觉得自己比诸葛亮聪明, 所以,他才要找诸葛亮的坟墓的。你还别说,最终刘伯温还真找到了诸葛亮的墓地。

当刘伯温走进诸葛亮的墓室之后,他才发现自己远不如诸葛亮。

因为诸葛亮早就猜到了,一千年之后,会有个叫刘伯温的,来到他的墓地了。

当时,刘伯温正是在诸葛亮的墓室里,看到了一块石头,石头上刻的字就是“我能算后世出伯温,你能算后世出何人?”

刘伯温看到这几个字后,对诸葛亮佩服的五体投地,觉得自己自愧不如,真实惭愧呀。

还有一个版本,说的是刘伯温到了诸葛亮的墓室,然后拜见诸葛了,但是,他在低下头的那一瞬间,觉得自己怎么都起不来了。

这时候刘伯温见到旁边的一个小石头上写着:“伯温戴盔行礼,脱盔而起。”原来诸葛了早就料到了,刘伯温拜见自己的时候,不会脱掉盔甲的,这就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所以,为了让刘伯温心悦诚服的拜见自己,他早就写了几个字,来提示刘伯温。

当然了还有很多个版本,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反正刘伯温去了诸葛亮的墓室一趟,就对诸葛了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总之,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就是在突出诸葛亮和刘伯温的聪明,而且刘伯温比起诸葛了来,还是差了一点。


史学达人


因为文人也傲娇,他们也相轻……

诸葛亮和刘伯温的能力相似嘛,都是军师,神机妙算,呼风唤雨,诸葛亮能求取来东风,刘伯温会斩龙脉,诸葛亮写马前课,刘伯温作烧饼歌……


但刘伯温得意一点,一统天下,立大明,诸葛亮不过区区三国鼎立。

诸葛亮说:“好小子,我知道你会来掘我的墓,可是你又算出后世的哪一个人?”

刘伯温哈哈一笑,“你算准了,我磕一千个响头以赔礼道歉,若是不准,我笑你低我三尺,还是我比你高。”

“一言为定!”

有一天,刘伯温带了几个人,坐着轿子,声势浩大,来到诸葛亮墓地,穿过牌楼,走上石阶,一眼望去,抖见一块大的石碑,之上刻着几个大字,字是篆书,雄浑有力,气势雄伟,道“吾到无人到。”

“哈哈……你到没有人到,我不就是吗?”刘伯温衣袖挥了一挥,旁边人知意,三下五除二,将石碑断成了三节。

之后,大摇大摆,自信满满,朝着前走。三四十步后,刘伯温又见一块大的石碑,上面又写有五个字,石碑斑驳,年代感很立体,依稀看得,“只有伯温到”楷书。


“罪过,罪过……不该如此。”刘伯温忙双膝下跪,面色诚恳地说道,接着,又践行自个之前的话,恭恭敬敬磕头一千。

丢下头盔,刘伯温踉踉跄跄起身,诸葛亮在碑地右侧说道:“伯温带盔行礼,然脱盔儿而起,心中惊然。”

刘伯温五体投地,打心里佩服,于是又跑到正殿磕了几个头,起身,随手又拿起案桌上的一碗水,喝下,从案桌下取出那双鞋,穿上,“喝吾师水,穿吾师鞋,行路不难。”

可是,诸葛亮又在墙壁上说:“逢沙丘有难。”

后来,刘伯温避过沙丘镇,但死在了沙丘河。

这是版本一,另外还有一个版本,也是说刘伯温掘诸葛亮墓。

刘伯温见墓里放着七口大缸,彼此之间有一根灯芯互连,年代久远,油早已没了,唯第七口缸内还留存一点点。缸的旁边有个牌子,上面写道:“小刘小刘,快快添油。”

当然了,两个版本也都是野史,乐乐饭后甜点罢了。刘伯温也不是因为傲娇才去掘墓,一个三国时期的名人,一个一千多年的明朝名人,刘伯温才没那么小气。这是想衬托诸葛亮的伟大形象嘛!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史小二记


提起军师许多人都自然想起诸葛亮,对他的神机妙算心服口服,就算叱咤风云的周瑜也长叹“既生瑜何生亮”,所以,天下第一军师非诸葛亮莫属。然而,一些后人却“心有不甘”,例如刘伯温就是如此,“我刘伯温能一统天下,你诸葛亮再强,只不过三分天下”,越想越是心里不平衡,于是带一干人马去诸葛亮墓前砸碑,来到坟前只见碑前一石刻有“吾到无人到”,刘伯温妄自尊大命人砸碑,手下狂砸后却见另一面也有一碑石,于是命人拨开杂树枯叶,也见一石刻有五个大字,“只有伯温到”。刘伯温此时已面如土色,连忙下跪磕头,赔礼,并表示改日定要另树一巨碑以赎罪……。当晚刘伯温作了一梦,梦见一人气宇轩昂持双股剑立于床前,此人忽然怒不可遏,“你这不肖畜牲,竟敢如此妄为,天下第一军师的墓碑也敢砸,孔明军师虽是三分天下,哪完全是我家犬儿不听军师劝告所致,军师为人德才兼备,你却利欲熏心,不杀你有何用!”正要举剑时刘伯温突然惊醒,原来梦中人是刘备,也是刘伯温的祖先。从此刘伯温一病不起,不久便去世了。掘人墓者就如此收场了。



致远志恒


刘伯温元末明初之人,距诸葛亮1300多年。二人都是国家的军事谋臣,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至于刘伯温为什么要挖诸葛亮的坟墓,是子虚乌有的事,这只是个传说。

后人为什么要杜撰这么个传说,源于刘伯温的狂傲。朱元璋为了自己政权的需要,把刘伯温包装成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掐会算的神乎其神的人物,民间更是把他神话异常。他就更加飘飘然。

诸葛亮是三国一颗璀璨的明珠,高人中的高人。刘备三顾茅庐时就有水镜先生指点,说得到诸葛亮就能得到天下。诸葛亮出山后对主子忠心耿耿、呕心沥血、死而后已。得到世人好评,刘禅为了纪念他在蜀地建立起武侯祠,每到他的忌日老百姓也纷纷祭拜。



刘伯温也的确不错,和诸葛亮一样都通天文、晓地理,懂阴阳八卦、博通经史。刘伯温有个突出的特点,爱和高人论高低,他自比诸葛亮,而且还认为自己比诸葛亮高一筹。


据说一天,他和手下路径武侯祠,连日赶路很累了,就决定到诸葛亮的祠堂歇歇脚,他看着诸葛亮的塑像,心想,诸葛亮只不过帮刘备三分天下,哪像我刘伯温,帮朱元璋建立大明一统天下。想到这里就让手下笔墨伺候,大笔一挥洋洋洒洒道:“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霸气侧漏,但是下人们觉得这是在贬低诸葛亮,抬高自己,非常吃惊心里不服,但不好说什么。他又让下人把诸葛亮的牌匾摘下,他看到后面的字懵了:12个字醒目“我知后世有你,你知后世何人?”刘伯温顿时惊慌下跪。后来民间又传,天下第一军师是诸葛亮,第二军师是刘伯温,还传说刘伯温挖诸葛亮的坟墓。诸葛亮可是密葬,千年来无人知晓他的墓地在何处。

诸葛亮的墓地

诸葛亮弥留之际,给后主刘禅遗书,叮嘱他将尸体入棺,由四名士兵抬着向南走,杠断绳烂之处便是他的葬身之所,刘禅遵其遗嘱,结果四个汉子抬了一天一夜后,体力都透支了,他们走到了汉中市棉线定军山脚下,此时杠未断,绳也未烂。四汉子犯了嘀咕,像这样走下去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完成任务,干脆将诸葛亮的棺就地掩埋。回去后,他们报告刘禅,说遵照吩咐完成任务。刘禅可不是被骗大的,他根本不相信这么短时间会杠断绳烂,于是将四个人抓起来严加审问。 四人见瞒不过去只好招认。刘禅大怒,以欺君之罪将四人杀死。但是,四壮汉被杀后,世人就再也不知道诸葛亮的葬地了。

传说刘伯温挖诸葛亮墓地的情节

但是到了能掐会算的刘伯温这里,诸葛亮隐瞒了一千多年的秘密墓地,被找出来了。当他打开棺材之后却只在棺材之中找到一个石碑,石碑上面写着:吾墓后世无人盗,只有伯温盗,我知后世有伯温,伯温知后世有谁?见此,刘伯温吓得一身冷汗,立刻叫人把墓重新填上,郑重祭拜之后仓皇而去。

还有关于盗墓的另一种说法,刘伯温带人挖了半天,没挖到棺木,却发现了7口大的油缸,前六口缸油尽,第7口大缸内的火苗忽明忽暗,油缸旁边还有一个竹简,竹简上写着的几个字把刘伯温吓的差点吐血。这到底是什么字呢?原来这竹简上刻着:“小刘小刘快快添油”八个字,刚看完字迹,油尽灯枯。刘伯温立即停止了挖墓行为,连忙行礼,因吓出一头冷汗,就把头盔摘了,又忽见石碑下面一行小字“伯温戴盔行礼脱盔而起。”伯温顿感孔明就在面前看着他似的,字迹精准。汗水把衣服都浸湿了,他慌忙卸下金盔,五体投地,再三祭拜,肃然起敬。


这些传说经不起推敲,挖墓本来就是遭人唾弃的事,明朝对挖人坟墓者有着严苛的惩罚,只要挖开坟墓,哪怕没有开棺材就要流放三千里,开了棺材,直接绞刑。刘伯温作为朱元璋的谋臣当然不会去挖人坟墓,更不会挖诸葛亮的坟墓。


小姐姐讲史


据后世的传说,刘伯温之所以要挖诸葛亮的墓,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诸葛亮曾经得到一本无字天书。诸葛亮死后,那本无字天书就被放在了诸葛亮墓中,陪葬了。

刘伯温得知后,就带了随从,来到定军山下,决定挖开诸葛亮墓。

刘伯温挖开武侯墓之后,看到里面有七口用来盛灯油的大缸,大缸相互连接,并有一根点燃的灯芯,还在燃烧。七口大缸中,有六口大缸中的油已经燃尽了。

刘伯温看完,吩咐手下赶快找书。结果天书没有找到,却找到一块写着字的竹板,上面写着:“伯温,伯温,快快添油。”

刘伯温看到之后,很佩服诸葛亮算尽之后千年的本领,跪下磕了三个头,退出了武侯墓,并派人重新修葺了武侯墓。

第二种说法是,刘伯温精通三韬六略,料事如神,还帮朱元璋统一了天下,所以,颇有点不服诸葛亮,经常对诸葛亮品头论足。

刘伯温决定挑战一下诸葛亮,并扬言要掘开诸葛亮的墓。说干就干,刘伯温带人就去了定军山。

一行人刚走过墓地前高大的牌楼,登上石阶,一块巨碑就矗立眼前。只见上书五个大字“吾知无人到”。刘伯温一看,不准么,砸了。

砸完之后,刘伯温得意洋洋,继续往前走。没多远,又看到一块巨碑。这次刘伯温吓到了,直接跪倒叩拜,嘴里还说:“妄自尊大了,毁碑碎碑,辱没先师,实在罪过!”原来碑上写着“只有伯温到”五个大字!

刘伯温从此对诸葛亮心服口服,再也不敢有半点不敬。

实际上呢,历史上的刘伯温帮助处于劣势的朱元璋,谋划天下大局,并跟随朱元璋,击败了陈友谅,再战张士诚,北伐中原,统一了天下。而诸葛亮虽然也帮刘备定下了光复汉室的大策,却没能击败曹魏,最终只能天下三分,饮恨五丈原。由此有了广为流传的“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之说。

看完两个故事,怎么都感觉有一种酸葡萄的味道。如果按照演义的说法,两个人都是近妖的人物,特别是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简直是神乎其神。但是现实却是,刘伯温实现了统一,而诸葛亮没有,功绩高下立现。而且也没有刘伯温对诸葛亮不敬的记录,在比较可靠的史料上记录。

之所以有了这两个故事,应该是有人为了捧诸葛亮,想要帮诸葛亮扳回一局,就让刘伯温以挖诸葛亮坟墓的方式,让刘伯温自己承认不如诸葛亮。

如果你是朱元璋、刘备,更愿意选谁做军师呢?


奕天读历史


诸葛亮远在东汉末年,刘伯温在元末明初,两人身处两个相隔甚远的朝代,哪有深仇大恨,刘伯温要挖诸葛亮的墓。只是野史记载,刘伯温和诸葛亮间的斗智。

刘伯温说过:三国鼎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意思是我刘伯温要比你诸葛亮厉害百倍。你诸葛亮再厉害,也只能做到三分天下,而我刘伯温却能让天下统一。

为此,刘伯温要挖诸葛亮的坟,证明自己比诸葛亮强。他挖开诸葛亮的坟,然后看到石碑上有字,上面写的是:我能算后世出伯温,你能算后世出何人?此诗是诸葛亮写的。

因为刘伯温算不到他死以后几百年会出个什么样的厉害人物,但诸葛亮却知道千年以后会出个叫刘伯温的聪明人。说明诸葛亮远远胜过刘伯温百倍。

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机妙算。帮刘备打天下,建立蜀汉,三分天下。诸葛亮已经是智慧的化身,受后世人敬仰。

刘伯温,也是料事如神,神机妙段。帮助朱元璋建立明朝,是明朝的开国功臣。都称赞刘伯温是诸葛亮投胎再世,还阳转生。

因为功劳大,刘伯温常常对诸葛亮说长道短,评头论足,留露出内心对诸葛亮的不服。

刘伯温曾说,古书记载诸葛亮生前就算好了,他死后谁会来祭奠,何人刨墓,并且记之于册,镌之于碑,去人隔朝跨代无不应验。我打算亲自去他的墓地祭奠,诸葛亮如果真能算到我去,我就双腿跪地,给他磕一千个头,诸葛亮要是没有算到,那我就要笑话他比我矮三尺。刘伯温身边的人听了,都很惊讶,不敢多说话。

刘伯温就真的带人去拜祭诸葛亮,随从将诸葛亮前的墓碑砸倒。只见碑上是诸葛亮亲笔书写的“只有伯温到”五个楷书大字。刘伯温看见了,顿时深感羞惭,尴尬难言,赶快向诸葛亮墓恭敬行礼,双膝跪地,毕恭毕敬地磕了一千个头。

磕过了头,刘伯温怎么也没有力气站起来。他忽然看见碑的下边还有一行小字:“伯温戴盔行礼,脱盔而起。”刘伯温急忙脱下金盔,再三拜祭,方才能站起来。起来之后,刘伯温已然是满头冷汗,贴身衣衫都湿透了。

自此,刘伯温对诸葛亮心服口服。

己家看法,欢迎关注“宁静影像故事”,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