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掃地僧為什麼說,降龍十八掌果然天下第一?

花無心


個人觀點認為,掃地僧主要是因為下列的原因,才稱讚降龍十八掌是“天下陽剛第一”的武功的!

(1)在《天龍八部》原作小說當中,蕭峰就是一個超級的戰神存在。金庸先生在原作當中有明確地描述:“……蕭峰天性惶武,實是學武的大奇才……任何招式到了蕭峰的手中,都能發揮無上的威力……授業恩師玄苦、汪劍通等人的武功已然甚高,蕭峰卻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2)蕭峰的中遠程降龍十八掌的威力也的確是夠驚人的。比如說,其一,在聚賢莊天下英雄大會上,蕭峰輕描淡寫地一記劈空掌(降龍十八掌),就重創了已經逃到屋頂的雲中鶴(四大惡人中的老四)了;其二是在少林寺少室山,就在追逐慕容博的過程中,蕭峰於數丈之外的地方發掌,打得慕容博的手臂隱隱作痛。第三,就連掃地僧本人,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也被蕭峰的遠程降龍十八掌打得是肋骨斷折口吐鮮血!

所以,少林掃地僧才由衷地稱讚蕭峰:“降龍十八掌果然是天下陽剛第一!”此外,也不排除掃地僧是對蕭峰的厚愛。因為在原作小說當中在年青一代,蕭峰確實是同儕輩的佼佼者。






騎蝸牛走高速


這個不難理解,因為掃地僧不光有權威的理論根據,而且還有實戰的經驗可以直接得出結論。

降龍十八掌確實是天下第一的掌法。


首先,掃地僧這個人比較奇怪。也正是他的少林圖書館勤雜工的身份,讓他有幾十年的時間可以好好的享受下少林圖書館內的豐富館藏資源。

天下武功出少林,藏經閣天然就是一條標準的衡量線,因為有兩個特殊的人才也經常泡在這裡。

其次,經常泡圖書館的人,大家都知道,兩個坑爹,蕭遠山和慕容博。


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可以推論,掃地僧既然神不知鬼不覺的給他們打卡調換課本。那麼蕭遠山和慕容博練功的時候,掃地僧也都知道。從他的觀察,這兩個絕頂高手的水平,大致如何,心中一目瞭然。

第三,天下的絕頂高手寥寥無幾。少林寺內有兩個,幾乎佔了一半。而本寺的大頭和尚們,比較悲傷,一個也排不上。

少林寺群雄大會,大輪明王和蕭峰都出現了。因為大輪明王也已經自殘糟蹋成後遺症患者了,只剩下一個正常人蕭峰與他正面較量。


天下能把掃地僧打得鮮血狂噴,搭上兩根肋骨的人,只有蕭峰。

這一點掃地僧心裡最清楚不過。

所以掃地老師才下了這個最著名的結論。


孫少俠品金庸


掃地僧是金庸小說裡一個很厲害的人物,其誇讚降龍十八掌是天下第一武功,那估計沒有誰會不服氣的。之所以會評價這麼高,主要有兩點原因:

一、掃地僧一生對世間武學瞭如指掌,雖然他不能親身學習或領教,但對於哪個武功好哪個絕招差,他是有一個大致的排名的。在他心裡,降龍十八掌是天下第一,只是沒有領教過。在捱了蕭峰一掌後,掃地僧感覺自己排名並不錯,於是情不自禁誇了蕭峰。“果然”這一詞說明,這個天下第一併非是捱了一掌後才排的。

二、掃地僧一生未遇對手,蕭峰算是唯一讓他吃苦頭的。無論是蕭遠山還是慕容博,個人原有基礎上再加上三十年偷學的武功,竟然被掃地僧給輕易制服了。接下來面對蕭峰。掃地僧就有些大意了,對於這名後輩,或許掃地僧開始並沒放在眼裡,結果吃了一掌才知道厲害,所以就不得不誇了蕭峰。

掃地僧對蕭峰能有這樣高的評價,這也側面說明,蕭峰才是金庸小說裡武藝最強的主要人物,至於張無忌之類的再怎麼全面,也是遠遠不及蕭峰的。

蕭峰不死,天下無敵!

音響不壞,永遠開掛!





戴草帽的小老鼠


金庸的武學體系中,以掌法論,降龍十八掌當數第一;以劍法論,六脈神劍和辟邪劍法一正一邪,越女劍法本來很傳奇,但到了宋末,韓小瑩的越女劍法已泯然眾人;以拳法論,似乎要數到張三丰的太極拳,少林寺的羅漢拳雖然是入門拳法,但卻是越練越精深;以輕功論,凌波微步、梯雲縱應該比神經百變略勝一籌;以內功論,易筋經、白首太玄經、九陰真經、九陽真經、小無相功難分軒輊,神照功似乎要遜色一點;講刀法不是很多,感覺胡一刀的胡家刀法還不錯;以棒法論,當屬丐幫打狗棒法;以指法來論,黃老邪的彈指神通、一陽指以及少林寺一堆諸如拈花指、二指禪等等,都是頂級的功夫;以擒拿手類的功夫論,逍遙派的生死符(天山六陽手或折梅手)很神奇;以功夫的傳奇/離奇程度來說,乾坤大挪移、斗轉星移、北冥神功(含吸星大法)以及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都是讓人大開眼界。

降龍天下第一,首先要屬從天龍到射鵰三部曲中的傳奇渲染,再加上在天龍中蕭峰的戰神本色,更是讓降龍的威力發揮到了12成。要知道在無崖子的藏書閣中,僅有的幾項缺憾也不過是六脈神劍、易筋經、降龍十八掌和打狗棒法寥寥幾項,其中丐幫獨佔兩項。


搬不動的小強



可以看看這裡 武學練得高不高 和一個人的心胸 品德 修養都有關係 喬幫主義薄雲天 心中恩怨分明 出手光明正大 武學境界自然很高 那氣質也會自然而然的襯托出來

再看看這裡

喬幫主大英雄本色 當之無愧 所用的降龍十八掌自然也是天下第一 既是稱讚武功 又是稱讚為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