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扫地僧为什么说,降龙十八掌果然天下第一?

花无心


个人观点认为,扫地僧主要是因为下列的原因,才称赞降龙十八掌是“天下阳刚第一”的武功的!

(1)在《天龙八部》原作小说当中,萧峰就是一个超级的战神存在。金庸先生在原作当中有明确地描述:“……萧峰天性惶武,实是学武的大奇才……任何招式到了萧峰的手中,都能发挥无上的威力……授业恩师玄苦、汪剑通等人的武功已然甚高,萧峰却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萧峰的中远程降龙十八掌的威力也的确是够惊人的。比如说,其一,在聚贤庄天下英雄大会上,萧峰轻描淡写地一记劈空掌(降龙十八掌),就重创了已经逃到屋顶的云中鹤(四大恶人中的老四)了;其二是在少林寺少室山,就在追逐慕容博的过程中,萧峰于数丈之外的地方发掌,打得慕容博的手臂隐隐作痛。第三,就连扫地僧本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也被萧峰的远程降龙十八掌打得是肋骨断折口吐鲜血!

所以,少林扫地僧才由衷地称赞萧峰:“降龙十八掌果然是天下阳刚第一!”此外,也不排除扫地僧是对萧峰的厚爱。因为在原作小说当中在年青一代,萧峰确实是同侪辈的佼佼者。






骑蜗牛走高速


这个不难理解,因为扫地僧不光有权威的理论根据,而且还有实战的经验可以直接得出结论。

降龙十八掌确实是天下第一的掌法。


首先,扫地僧这个人比较奇怪。也正是他的少林图书馆勤杂工的身份,让他有几十年的时间可以好好的享受下少林图书馆内的丰富馆藏资源。

天下武功出少林,藏经阁天然就是一条标准的衡量线,因为有两个特殊的人才也经常泡在这里。

其次,经常泡图书馆的人,大家都知道,两个坑爹,萧远山和慕容博。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可以推论,扫地僧既然神不知鬼不觉的给他们打卡调换课本。那么萧远山和慕容博练功的时候,扫地僧也都知道。从他的观察,这两个绝顶高手的水平,大致如何,心中一目了然。

第三,天下的绝顶高手寥寥无几。少林寺内有两个,几乎占了一半。而本寺的大头和尚们,比较悲伤,一个也排不上。

少林寺群雄大会,大轮明王和萧峰都出现了。因为大轮明王也已经自残糟蹋成后遗症患者了,只剩下一个正常人萧峰与他正面较量。


天下能把扫地僧打得鲜血狂喷,搭上两根肋骨的人,只有萧峰。

这一点扫地僧心里最清楚不过。

所以扫地老师才下了这个最著名的结论。


孙少侠品金庸


扫地僧是金庸小说里一个很厉害的人物,其夸赞降龙十八掌是天下第一武功,那估计没有谁会不服气的。之所以会评价这么高,主要有两点原因:

一、扫地僧一生对世间武学了如指掌,虽然他不能亲身学习或领教,但对于哪个武功好哪个绝招差,他是有一个大致的排名的。在他心里,降龙十八掌是天下第一,只是没有领教过。在挨了萧峰一掌后,扫地僧感觉自己排名并不错,于是情不自禁夸了萧峰。“果然”这一词说明,这个天下第一并非是挨了一掌后才排的。

二、扫地僧一生未遇对手,萧峰算是唯一让他吃苦头的。无论是萧远山还是慕容博,个人原有基础上再加上三十年偷学的武功,竟然被扫地僧给轻易制服了。接下来面对萧峰。扫地僧就有些大意了,对于这名后辈,或许扫地僧开始并没放在眼里,结果吃了一掌才知道厉害,所以就不得不夸了萧峰。

扫地僧对萧峰能有这样高的评价,这也侧面说明,萧峰才是金庸小说里武艺最强的主要人物,至于张无忌之类的再怎么全面,也是远远不及萧峰的。

萧峰不死,天下无敌!

音响不坏,永远开挂!





戴草帽的小老鼠


金庸的武学体系中,以掌法论,降龙十八掌当数第一;以剑法论,六脉神剑和辟邪剑法一正一邪,越女剑法本来很传奇,但到了宋末,韩小莹的越女剑法已泯然众人;以拳法论,似乎要数到张三丰的太极拳,少林寺的罗汉拳虽然是入门拳法,但却是越练越精深;以轻功论,凌波微步、梯云纵应该比神经百变略胜一筹;以内功论,易筋经、白首太玄经、九阴真经、九阳真经、小无相功难分轩轾,神照功似乎要逊色一点;讲刀法不是很多,感觉胡一刀的胡家刀法还不错;以棒法论,当属丐帮打狗棒法;以指法来论,黄老邪的弹指神通、一阳指以及少林寺一堆诸如拈花指、二指禅等等,都是顶级的功夫;以擒拿手类的功夫论,逍遥派的生死符(天山六阳手或折梅手)很神奇;以功夫的传奇/离奇程度来说,乾坤大挪移、斗转星移、北冥神功(含吸星大法)以及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都是让人大开眼界。

降龙天下第一,首先要属从天龙到射雕三部曲中的传奇渲染,再加上在天龙中萧峰的战神本色,更是让降龙的威力发挥到了12成。要知道在无崖子的藏书阁中,仅有的几项缺憾也不过是六脉神剑、易筋经、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寥寥几项,其中丐帮独占两项。


搬不动的小强



可以看看这里 武学练得高不高 和一个人的心胸 品德 修养都有关系 乔帮主义薄云天 心中恩怨分明 出手光明正大 武学境界自然很高 那气质也会自然而然的衬托出来

再看看这里

乔帮主大英雄本色 当之无愧 所用的降龙十八掌自然也是天下第一 既是称赞武功 又是称赞为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