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盼望阳光普照,可是看到身后的阴影了吗?

在破五后,家乡一转阴郁沉沉的天气,日日迎来阳光普照。

但户外的阳光与疫情下的人们无缘,蜗居在屋里,只能看看电影《阳光普照》了。

人人都盼望阳光普照,可是看到身后的阴影了吗?

去年的金马奖在大陆失声,而当选最佳剧情片的《阳光普照》不该被忽略。

随着这个月前些日子它在流媒体平台上线,目前大陆也有资源了。

有些电影的名字会骗人。

明明听着很美好,讲的却是悲伤的事。

例如《美丽人生》、《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嘉年华》、《地久天长》,还有这部《阳光普照》。

影片开头就给观众一记冲击,在悠扬悦耳的音乐中,相配的却是一场砍手戏。

非常写实,非常惊吓。

图片不能放,否则这篇文章难过审呢。

《阳光普照》讲的是台北一家四口的变故,以此带出家庭和社会问题。

人人都盼望阳光普照,可是看到身后的阴影了吗?

父亲阿文(陈以文 饰),驾校教练,校训“把握时间,掌握方向”就是他人生观,是个内敛严父,小儿子要坐牢他会劝法官别轻判,大儿子跳楼都不曾流泪。

母亲琴姐(柯淑勤 饰),在夜店做妆发师,通情达理的慈母,由于生活不易,对儿子的心理变化照顾不周,面对家庭的分崩离析坚强操持。

大儿子阿豪(许光汉 饰),高三复读的资优生,准女友郭晓真(温贞菱 饰)很喜欢他,而他在一天晚上突然跳楼自杀了。

小儿子阿和(巫建和 饰),叛逆少年,讲义气陪同好友菜头(刘冠廷 饰)砍人,被判进少年辅育院三年,之前还搞大了少女小玉的肚子,提前一年半出狱后洗心革面。

说起许光汉,近期还挺红的。一部男女主双双魂穿的台剧《想见你》在大陆掀起了水花,豆瓣评分高达9.2,许光汉又成了饭圈女孩的又一个老公。

2019年另一部他参演的台剧《罪梦者》(由Netflix打造首部华语原创剧集)也阵容强大,一些名场面在微博上热传过。

他还主演过2018年台片《海吉拉》,讲述变性人的爱情故事。

可以看出,许光汉近年选片眼光或者说他的资源挺不错,都是劲爆题材和良心制作。

人人都盼望阳光普照,可是看到身后的阴影了吗?

《阳光普照》在去年金马奖是最大赢家,除了最佳影片,还拿下了最佳导演、最佳剪辑,在表演奖项方面更是独大。

演父亲的拿到了最佳男主,演母亲的提名了最佳女主,演小儿子的提名了最佳男主,演小儿子好友的拿到了最佳男配,演大儿子女友的提名了最佳女配。

而演大儿子的许光汉,是唯一没获提名的主角,有点尴尬哈。

许光汉戏份不多,但他的死是剧情重要的推进,对父母亲对阿和产生了重要影响,甚至是“阳光普照”这一意象的直接呈现者,所以是一个重要的角色。

阿豪下线得早,但这个角色也最惹人唏嘘,忍不住多咂摸一番。

我们常用阳光来形容一个男生,阿豪并不是一个阳光的人,很少笑,说话慢慢地。

人人都盼望阳光普照,可是看到身后的阴影了吗?

准女友谈起她:他对人很好,有时候会觉得,他好像把所有的好都给了别人,忘了留一点给自己。

弟弟谈起他:从小到大大家都喜欢他,他功课好、长得好,他什么都好,他好到没考上第一志愿的医院系都要重考,他很厉害,厉害到我越来越讨厌他,他们都说我很烂,很不好,但至少我们现在还在这里(意思是还活着),那我哥呢,他厉害到这辈子只做错了一件事,就是从那么高的地方跳下来,他真的很厉害,他真的很厉害。

他在自杀前,把手机里的讯息和资源都删光了,把房间整理得好好的,连上学穿的裤子都折好了。

阿豪在补习班是好学生,但他会在国文课上公然质疑司马光《训俭示康》所宣示的内容,还反问老师你真的相信吗,结果被赶出教室。

阿豪在公交车站跟郭晓真讲过一个司马缸砸缸的故事,不是我们熟悉的内容,而是另外一个版本:

人人都盼望阳光普照,可是看到身后的阴影了吗?

司马光和一群小朋友玩捉迷藏,刚开始是司马光当鬼,在他把所有小朋友都找到后,坚持认为还有一个小朋友没有被找到,大家拗不过他,只好去找他口中不见的那个小朋友,找了一阵子,终于在一棵树下看到一个水缸,大家看到后很兴奋,纷纷喊着“一定在里面,一定在里面”,但只有司马光留在原地。然后司马光拿起一个石头,砸向水缸,水缸破了,但根本没有水流出来,大家惊呆了,因为他们看到一个小朋友,坐在水缸的阴暗处,看着缸外——那个小孩,就是司马光自己。

阿豪和郭晓真逛动物园时问她:你觉得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东西是什么?

而在那之后他就瞒着家人不再去补习班了。

阿豪出事那天,他发了一条简讯给郭晓真,很长,长到仿佛他想最后时刻把整颗心都剖开给人看:

人人都盼望阳光普照,可是看到身后的阴影了吗?

这个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阳,无论纬度高低,每个地方一整年中,白天与黑暗的时间都各占一半。

前几天我们去了动物园,那天太阳很大,晒得所有动物都受不了,它们都设法找一个阴影躲起来,我有一种说不清楚模糊的感觉,我也好希望跟这些动物一样,有一些阴影可以躲起来,但是我环顾四周,不只是这些动物有阴影可以躲。

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马光,都可以找到一个有阴影的角落,可是我没有,没有水缸,没有暗处,只有阳光,24小时从不间断,明亮温暖,阳光普照。

阿豪这样的人,其实我很理解。

弟弟不才,自己是父母尤其是父亲唯一的希望和寄托,父亲每年都送给他驾校的笔记本,封面上印着“把握时间,掌握方向”,可是他一个字也没写过,多年来默默收着那些笔记本。

人人都盼望阳光普照,可是看到身后的阴影了吗?

本片英文名是“A Sun”,家里有两个儿子,但父亲只有他这一个太阳。“A Sun”也谐音““A Son””,驾校八卦的女学员问起父亲有几个孩子,他都说“一个”。

阳光越是强烈的地方,阴影就越是深重。阿豪的家境一般,看起来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也不会很高,一直以来都是以他为荣盼他成功,想必没教过他如何面对压力如何接受失败,没有告诉过他人生不止一条向上之路,渐渐地他不允许自己让父母失望,不允许自己有阴暗面。

弓满易折,弦紧易断,当压力积累到一个阈值,阿豪无法自处,选择死路,即使死,他也希望尽量不要给家人添麻烦。

阿豪父亲把过人生视作开车,“人生就像是一条路,只要握紧手中的方向盘,红灯该停就停,绿灯的时候慢慢起步,稳稳地开,人生的路就会平平安安”,可是老司机开车也还有剐蹭还有车祸呢,世上的事哪会如人所愿按部就班,有阳光就会有阴影,有交通就会有意外。

这样的亲子关系,在中国社会其实并不少见,发生过的悲剧也远非个案,如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如何与自己和解,这门功课学校没教,中国式的父母也想不到要教,全靠自己修行,但能拿到学分的人太少了。

人人都盼望阳光普照,可是看到身后的阴影了吗?

在电影里,儿子可以还魂,可以好好告别,可以开示父亲,在现实里呢?无解,亲情绑架是儿子不敢撕也永远撕不掉的纸枷锁。

片中有一些黑色幽默的桥段。

阿和与小玉在少年院结婚,流程很简单,问双方愿意不愿意就签字了,一个女办事人员突然放了个小礼炮,说是造造气氛,彩带丝还喷在她头上。

教官通知阿和吃完饭准备出少年院,狱友们突然齐声唱起歌,“春去春回来,花谢花会再开”。

菜头出狱后纠缠阿和,父亲拿着一点钱找去菜头所在的民间借贷公司,想安抚菜头不要去闹阿和,但菜头心中有怨,对阿和父亲只是一番嘲讽,还用阿豪跳楼的事戳他痛处,此时,旁边就贴着一个“禁止攀爬”的牌子。

人人都盼望阳光普照,可是看到身后的阴影了吗?

还想提一下刘冠廷,他的戏份也很少,不过他确实把菜头演得很好,把那种明明客客气气却内里阴骘的气质演出来了。把破碎家庭长大而格外重视友情、认为被友情抛弃后心有怨气要报复却仍然眷恋友情的复杂情绪演出来了。

影片尾声,父亲母亲在公墓祭拜过阿豪后一时兴起去登山。

人人都盼望阳光普照,可是看到身后的阴影了吗?

母亲终于对父亲吐露心声:你不把驾训班那一套什么“把握时间,掌握方向”当真好吗,你每次在讲的时候,我们都把它当成笑话。你自己做到了吗,你如果做到了,你怎么还会只是个驾训班的教练呢?

父亲也道出了自己的秘密,虽然他素来不喜欢阿和,但他现在“A Son”一语成谶,他真的只有一个儿子了,他发现阿和被菜头胁迫干坏事,他要保护阿和,但他没什么本事,于是他跟踪并杀了菜头,帮自己的儿子永绝后患。

要是大陆的片子,片尾字幕会加一句:父亲去自首,受到了法律制裁。

但在电影里,他们的日子要在阳光普照的阴影下继续过,时间能疗愈一切,就像父亲对他驾考没过的学员说“难过的事情总会过去,也会被遗忘”,隔了好几年母亲也终于要清理掉阿豪的遗物了。

《阳光普照》的电影文本很不错,但又显得有点过于直白,靠人物台词来宣示旨意,少了点电影语言的艺术感。

其实影片中一些空镜头的运用很赞,人物也都在状态里,即使是没获得提名的许光汉,也呈现了到位的角色情感,导演应该更相信观众一点。

不过本片配乐我也觉得很有feel,但也没提名金马的配乐奖项,所以说观影这种事,是很私人化的,大可不必统一感受。

导演钟孟宏也参与了编剧,甚至还化名当了摄影,这三样他全拿到了金马提名,其中导演获奖,好的因他,不好的也由他背锅好了。

这次的疫情也是这样,我们除了“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除了捐助、公益、致敬逆行者,除了盼望重回阳光,更不该忽略背后的阴影。

人人都盼望阳光普照,可是看到身后的阴影了吗?

十七年前的非典,留下的最大社会遗产就是信息公开,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否做到以兹为鉴了呢?

非典时,有人瞒报、有人渎职、有人传谣、有人抢购、有人发国难财,十七年后这场疫期,上次剧本里有的又都重演了。

如果悲伤难以治愈,那么地久天长的岁月,也只是满目疮痍的余生。

如果失败教育缺席,那么阳光普照的人生,也只是喘不过气的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