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任文物局局長的不世收藏

鄭振鐸(1898年12月19日—1958年10月17日),出生於浙江溫州,祖籍福建長樂。字西諦,筆名有郭源新、落雪等。中國現代傑出的愛國主義者和社會活動家、作家、詩人、學者、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翻譯家、藝術史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訓詁家。

第一任文物局局長的不世收藏

文學鬥士的一生

第一任文物局局長的不世收藏

第一任文物局局長的不世收藏

岱陽鄭氏宗祠

第一任文物局局長的不世收藏

鄭世威書“世培忠厚”匾

第一任文物局局長的不世收藏

第一任文物局局長的不世收藏

1923年10月,鄭振鐸與商務印書館元老高夢旦的幼女高君箴結婚。

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後,鄭振鐸與葉紹鈞、胡愈之等創辦《公理日報》,揭露和抨擊帝國主義暴行。同年,他參加發起“中國濟難會”,並與郭沫若、沈雁冰、胡愈之等人簽名發表《人權保障宣言》。

1927年2月,鄭振鐸與葉紹鈞、胡愈之等人發起成立“上海著作人公會”,公會積極參加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前後的革命活動。“四•一二”政變後,他與胡愈之等人致信國民黨當局,強烈抗議屠殺革命群眾,為此險遭逮捕。在家人極力勸告下,5月,他乘船到歐洲避難和遊學。

第一任文物局局長的不世收藏

鄭振鐸與家人合影

第一任文物局局長的不世收藏

第一任文物局局長的不世收藏

靳尚誼《瞿秋白》

抗日戰爭爆發後,鄭振鐸參與發起“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和創辦《救亡日報》等。上海淪陷前後,他留守孤島,為國家搶救了大量珍貴的文獻古籍。

第一任文物局局長的不世收藏

鄭振鐸書龔自珍詩句

第一任文物局局長的不世收藏

第一任文物局局長的不世收藏

革命烈士證明書

特色藏書

在中國現代藏書史上,鄭振鐸是一位值得關注的重量級人物。其藏書“就數量和質量論,在當代私家藏書中,可算是屈指可數的”(趙萬里《西諦書目》序)。由於時局的動盪不定和生活環境的變化,鄭振鐸的藏書屢有損失,或毀於戰火,或為生活所迫而出讓,前後變化較大,至於其一生藏書的總量,難以有一個精確的統計。《西諦書目》一書所反映的為其晚年藏書的情況,僅古籍一項就多達7740種。

鄭振鐸是第一個到歐洲國家尋訪通俗文學文獻的中國學人,搜書之用心、之勤勉值得稱道。用他本人的話來描述就是:“搜訪所至,近自滬濱,遠逮巴黎、倫敦、愛丁堡。凡一書出,為餘所欲得者,苟力所能及,無不竭力以赴之,必得乃已。典衣節食不顧也。故常囊無一文,而積書盈室充棟。”

第一任文物局局長的不世收藏

鄭振鐸《劫中得書記》

第一任文物局局長的不世收藏

第一任文物局局長的不世收藏

《西諦藏書善本圖錄》

受學術驅動而搜書,以搜書而促進學術。鄭振鐸實際上兼具學者和收藏家雙重身份,這樣他既是通俗文學研究的先驅者,同時又是開一代風尚的新型藏書家。在他的影響下,湧現了一批這樣的新型藏書家,如馬廉、阿英、趙景深、傅惜華等。

第一任文物局局長的不世收藏

《西諦書目》

曲學收藏

第一任文物局局長的不世收藏

第一任文物局局長的不世收藏

鄭振鐸《曲海總目提要》題簽

小說收藏

在鄭振鐸的各類藏書中,小說佔有相當大的比重,其數量和規模用其好友趙萬里的話來描述,就是已經“成為一個比較有系統的專藏”(趙萬里《西諦書目》序),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小說史上影響較大或有特色的作品他都有收藏,其藏品幾乎涵蓋了整個中國古代小說史。僅《西諦書目》一書所錄就多達682種,其中不乏較為稀見的珍本乃至孤本。

第一任文物局局長的不世收藏

鄭振鐸《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小說傳統》

說唱文學文獻的收藏

鄭振鐸從事這方面的研究比較早,開風氣之先,有倡導示範之功,對其他研究者產生了較大影響,如趙景深、吳曉玲等,他們都是在鄭振鐸的影響下走上研究說唱文學之路的。他說唱文學方面的藏品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是其他藏家難以企及的,這是其藏書的特色與精華所在,有論者稱其為“提倡蒐集和研究俗曲的第一人”。

第一任文物局局長的不世收藏

第一任文物局局長的不世收藏

明鈔本《錄鬼簿》鄭振鐸跋

陶俑收藏

第一任文物局局長的不世收藏

第一任文物局局長的不世收藏

“鄭振鐸先生誕辰120週年紀念展”展示的鄭振鐸捐獻的陶俑

第一任文物局局長的不世收藏

國家第一任文物局局長

第一任文物局局長的不世收藏

褒獎狀

第一任文物局局長的不世收藏

第一任文物局局長的不世收藏

《永樂大典》

五十年代,他主持成立了文物徵集小組和北海團城文物收購點,陸續將許多文物精品收歸國有。舉世聞名的“三希”法帖中的王獻之《中秋帖》和王珣《伯遠帖》便是在鄭振鐸先生的積極推動下,由國家以35萬港元重金從香港回購的。

第一任文物局局長的不世收藏

1953年春,文化部文物局文物處同志與鄭振鐸局長於北海團城合影。

前排右起為姚壽璋、羅哲文、陳明達、張珩、鄭振鐸、謝元璐、丁燕貞,後排右起為臧華雲、徐邦達、謝辰生、張金銘、羅福頤、鄭雲回、傅忠謨、張良竹。

在他任文物局局長期間,局裡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工作人員自己是不能私人收藏文物的。要知道文物局裡的同志大多是文物方面的專家,原本是極喜愛文物古玩的,而在文物局工作,也有更多接觸古玩珍寶的機會,但為了避嫌,居然形成了這條規矩,還在1997年被列為國家文物局頒發的《中國文物、博物館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