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司禮監執筆太監和司禮監掌印太監哪個權利大?二者在歷史上都有誰當過?

中國歷史研究所


明朝司禮監是十二監之首,下設四司八局,合稱“二十四衙門”。司禮監的崛起,源自於明朝特有的票擬和批紅制度,所謂秉筆太監主要負責代替皇帝行使批紅,而掌印太監則負責“批紅”後的審核蓋印。從權力來講,掌印太監的權利要大於秉筆太監。

司禮監太監的崛起,源於明朝特有的票擬和批紅制度

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之後,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中書省和丞相,將中書省職權歸於六部,六部則直接向皇帝負責。如此雖然皇權得到高度集中,但皇帝的工作量卻驟然加大,為了應對繁雜的政務,內閣制度應運而生。

內閣制度下,皇帝牢牢掌握著決策權,內閣則擁有議政權,六部則掌握著行政權。凡是朝廷的重要事務,均先由內閣擬定幾條意見,以筆墨寫於票簽上,然後呈送皇帝批准,這個過程便被稱為票擬。皇帝則只需根據內閣提供的意見,進行最終的決策便可,如此便大大降低的皇帝的工作量,而最後拍板的仍然是皇帝的“硃批”。

明太祖朱元璋在汲取了前朝教訓之後,為了防止宦官干政,曾下令不許宦官識字。然而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時期,他為了使宦官幫助自己處理文件,併成為皇帝和內閣之間交流的橋樑,於宣德元年(1426年)在宮內設立“內書堂”,教授小太監入堂讀書接受教育。

這一改變,使得許多宦官能夠粗通文墨,有的甚至學有所成,甚至能夠達到學識通曉古今,擬旨援筆立就。後來,朱瞻基又設立司禮監秉筆太監和司禮監掌印太監,協助自己處理公務,其中秉筆太監負責代替皇帝行“批紅”之權,而掌印太監則負責最終的審核蓋印

從司禮監職權來講,掌印太監的權力要大於秉筆太監

司禮監始設於洪武十七年(1384年)四月,最初的職權是掌管宮廷禮儀,之後又於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對宦官機構進行調整,司禮監的職權又變為了掌管婚喪祭禮儀、賞賜筆墨書畫、督導光祿司供應皇宮筵宴等事務。票擬、批紅制度出現之後,司禮監秉筆太監和掌印太監應運而生。

雖然票擬、批紅制度降低了皇帝的工作量,但事實證明批閱大量奏章是一個人難以辦到的,尤其是長此以往,對皇帝來說乃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因此,從明中期開始,皇帝便經常將一些不太重要的奏摺交給宦官來代批,而經過內書堂訓練的宦官也就此開始成為皇帝重要的幫手,這使得司禮監秉筆太監和掌印太監獲得了一定決策權,開始迅速崛起。

從本職工作來講,司禮監秉筆太監主要負責代替皇帝批紅,而司禮監掌印太監則負責最後的審核蓋章,如果認為秉筆太監的意見不對,掌印太監還有權將奏摺打回去重批。由此可見,掌印太監對秉筆太監其實有一定限制。

此外,隨著司禮監權力的擴大,他們逐漸將宦官各衙門的權力全部集中在了自己手中,凡鎮守太監的吊牌,同三法司錄囚,提督京營、東廠、西廠等大權皆歸屬司禮太監。而在組織形式上,司禮監已形成為一個以掌印、秉筆太監為首腦的和內閣部院相對應的龐大的官僚機構。

正如《明史》所載,“凡內官司禮監掌印,權如外廷元輔;掌東廠,權如總憲。秉筆、隨堂視眾輔。各設私臣掌家、掌班、司房等員。提督西廠,不常設,惟汪直、谷大用置之。劉瑾又設西內廠。尋俱罷革。提督京營,提督太監,坐營太監,監槍、掌司、僉書俱無定員。”

從實際權力來講,司禮監已經相當於在內廷形成了一個以掌印太監、秉筆太監為首的另外一個內閣,其中掌印太監實際已成為與內閣首輔對柄機要的“內相”,而秉筆太監可權視次輔。

至於明朝歷史上都有哪些太監擔任過這兩個職位,實在無從統計,查了下《國朝獻徵錄》,大約有以下這些人:覃昌、王振、曹吉祥、麥福、劉瑾、張永、黃錦、張宏、蕭敬、馮寶、魏忠賢、王承恩等人。


香茗史館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太監權勢最受寵的王朝,也是太監權勢最大的王朝,隨著明太祖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組建內閣之後,內閣的權力越來越大,為了壓制和監督文武百官,洪武年間設立了太監衙門,到了洪武末期,司禮監成為了二十四監之首。


司禮監是明朝內庭中二十四監中專門掌管太監的機構,下設掌印太監,秉筆太監,隨堂太監和提督太監,其中權勢最大的當屬掌印太監和秉筆太監了,那麼到底是誰權勢更大呢?

明宣宗時期,為了壓制內閣對於國家決策的權力,把國家大事決策權力分為了票擬和批紅,票擬的意思是內閣大臣對於政事處理提出的意見,批紅的意思是皇帝對於內閣大臣們的處理意見的批示,而到了明朝中後期,批紅的權力基本上掌握在司禮監太監手上了。


司禮監秉筆太監一般是代替皇帝用紅筆對內閣大臣的處理意見進行批示,行使批示權,權力可謂是極大,如魏忠賢就當上了司禮監秉筆太監。但是秉筆太監雖然進行批示了,但是並不是生效,還需要掌印太監進行審核蓋章,掌印太監如果認為批紅可以,就蓋上大印,如果認為不行,就可以打回去重新批示。如劉瑾就當上了正德年間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司禮監掌印太監當之無愧是司禮監第一號人物。

司禮監掌印太監只有一個,如果兼任了東廠廠公,那更是集政事和批示于于一體,權勢滔天。秉筆太監可以有兩個或四個,從我們日常常識中也可以知道,正職一般一個,副職才有多個,所以可以看出掌印太監權勢更大。

明朝的太監如王嶽,劉瑾,馮保,魏忠賢等都是出自於司禮監,都做到了掌印太監或秉筆太監,他們的權勢之所以壓制文武百官是因為文武百官的奏摺全部要經過司禮監審批,如果有人告他們,他們怎麼可能進行批示,所以也就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稱號。


絕塵的時光


這個問題三哥來回答。明代的司禮監,實際相當於外廷的內閣,由掌印太監掌管,司禮監的掌印太監差不多對應的是外廷的內閣首輔,而秉筆太監職位要低一些,和隨堂太監都相當於外廷內閣的其他輔臣。

司禮監從“司禮”開始

司禮監從字面上理解,好像是掌管宮廷禮儀的。實際上,剛開始設立的時候,還真是如此。

明太祖朱元璋建國後,口口聲聲說嚴禁宦官干政,但正是在他的統治期內,明代的宦官機構從吳元年(洪武建元前一年)開始設立內使監起,到洪武三十年增設都知監和銀作局為止,建成了一個包括十二監、二司、七局的龐大宦官機構,基本完成了二十四個宦官衙門的建制。

司禮監是洪武十七年設置的,當時規定它的職能是“掌宮廷禮儀:凡正旦、冬至等節,命婦朝賀等禮,則掌其班位儀注,及紛察內官人員違犯禮法者”。

到了洪武二十八年,司禮監的職能改為: “掌冠婚喪祭禮儀、制帛與御前勘合、賞賜筆墨書畫、並長隨當差內使人等出門馬牌等事, 及督光祿司供應諸筵宴之事”。在原來掌管禮儀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新的職能。不過,仍然屬於一般衙門,地位不突出。

在永樂、洪熙時期,宦官更加受到重用,權力更為擴張了。但這些掌握權力的宦官,有很多不是來自司禮監。比如,曾多次率船隊出使“西洋”的鄭和, 是內官監太監;朱棣病死榆木川時, 與楊榮同奉遺命馳訃仁宗的宦官海壽, 是御馬監少監。也有來自司禮監的,永樂十八年(1420)特務機構東廠成立後,擔任提督的就是司禮監秉筆太監。這時期,司禮監在宦官機構中的地位仍然不優越,各機構宦官能不能出任要職全憑皇帝寵眷,沒有制度性安排。

到了明宣宗朱瞻基統治時期,司禮監的地位開始上升。變化是從宣德元年正式設立宦官學校——內書堂開始的。

其實,在永樂年間,由於宦官的地位越來越顯要,明成祖朱棣已經開始對小宦官進行培養和訓練。明代第一個專權的司禮太監王振,就是在永樂時被選拔培養的。《明英宗實錄》記有英宗給王振的一道敕文:“爾振性資忠厚,度量宏深。昔在皇曾祖(朱棣)時, 特以內臣選拔,侍我皇祖(朱高熾), 深見眷愛。教以詩書,玉成令器。委用既隆,勤誠益至。肆我皇考(朱瞻基), 念爾為先帝所器重,特簡置朕左右。”

王振發跡的一條路就是通過在內廷讀書,得以伺候東宮,最後進入司禮監,成為宦官權要。這也成為明代中後期宦官不斷升遷的正途,就類似於科舉士子通過考取進士,進入翰林院,最後成為內閣大學士的仕途。

掌印太監實為“內相”

宣德年間,直接影響司禮監地位變化的關鍵原因是內閣“票擬”制度的確立以及相對應的司禮監宦官代替皇帝掌握“批紅”權力。

當時內外奏章,在送達皇帝前,先送到內閣,由內閣大學士楊士奇等一張小便條寫出處理意見,貼在奏章上,謂之“條旨”,等著皇帝用硃筆批示,當然,不是每一件奏章皇帝都親批,可能批個幾件,其餘大部分就讓受過教育的司禮監秉筆太監代替“批紅”,司禮監太監開始成為皇帝處理機務最貼近、最可靠的助手,司禮監作為宦官機構第一署的地位得以確立。

明英宗當政後,司禮監作為宦官機構的第一署, 逐步將宦官各衙門的主要權力集中於司禮太監手中。在組織形式上,司禮監已形成了一個以掌印、秉筆太監為首腦的, 和內閣部院相對應的龐大官僚機構。司禮監設提督太監一員,掌印太監一員,其下有秉筆太監、隨堂太監八九員或四五員。職能是負責掌理內外奏章,照閣票批朱等,同時監督、管理皇城內的書籍、內書堂、儀禮、刑法、關防門禁。《明史》稱:“掌印權如外廷元輔,秉筆隨堂視眾輔。”

司禮監掌印太監實質成了和內閣首輔對柄機要的“內相”, 而且他是能向皇帝面奏取旨的“內相”。

(馮保劇照)

這裡舉一個太監馮保的例子來說明司禮監掌印太監和秉筆太監的權勢。隆慶年間,高拱是內閣首輔,馮保是司禮監秉筆太監兼提督東廠太監,兩人勢同水火,司禮監掌印太監出缺的時候,無論是按慣例還是按資歷,馮保都應該接任,但高拱力阻馮保上位,先是推薦陳洪當司禮監掌印太監,在陳洪被罷後,高拱竟然又推薦完全沒有資格接任的尚膳監太監孟衝來擔任司禮監掌印太監,為此,馮保對高拱恨之入骨。

在隆慶皇帝去世、年幼的萬曆登基之時,馮保通過內攀皇后和萬曆生母李貴妃,外結內閣次輔張居正,奪得了司禮監掌印太監之位,把高拱驅逐下臺。在隆慶皇帝的遺詔中,馮保甚至與高拱、張居正、高儀三名內閣輔臣並列為顧命大臣,足見司禮監掌印太監的權勢之大。

(魏忠賢)

再說個魏忠賢的例子,魏忠賢本來是個大字不識的小混混,剛進宮時是個雜役太監,後來結識了司禮監太監王安手下的魏朝,通過魏朝接近了年幼的朱由校,勾搭上了朱由校的乳母客氏。朱由校當上皇帝后,在客氏的推薦下,魏忠賢破格提拔為司禮監秉筆太監兼任東廠提督。

為什麼魏忠賢不直接上位掌印太監?還是不識字的緣故,無法成為皇帝“批紅”的助手。之後,客、魏聯手陷害本來要繼續擔任司禮監掌印太監的王安,推出內書堂出身的傀儡王體乾當掌印太監,王體乾也深感客、魏兩人的栽培之恩,甘做他們跟前的一條狗,為虎作倀。



聽三哥說歷史


明朝時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宦官權勢最重的朝代,

明朝後期一片腐敗,跟宦官就有很大關係,由於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了宰相制度以及中書省,而後又採取內閣制,在當時,內閣應該是除了皇帝以外權勢最大的了.

洪武年間,統治集團監督內部官員的需要,設立了太監衙門,而司禮監又是負責管理宦官與宮內事宜的“十二監”之一,也是因此,宦官權力上升,司禮監也是成為了“十二監”之首,權力最大,之下又有執筆太監、掌印太監、提督太監以及隨堂太監,其中,又以執筆太監和掌印太監權力最重,那麼,二者之間究竟誰的權力更大呢?下面進行分析:

首先來說說執筆太監與掌印太監二者的主要主管方面,執筆太監一般是統領臭名昭著的東廠,離朝廷近,方便太監進來稟奏各種大小事宜。而明朝時期,內政的處理程序一般是這樣的方式:全國各地呈上來的奏摺先是由皇帝進行批閱,然後由內閣大學士進行第二次過目,內閣成員可以給出一些一件,寫在紙條上,然後貼上相應的奏摺.

這在當時,稱為“票擬”,然後皇帝再次進行批閱,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決策的科學性,減少失誤率,集思廣益。皇帝二次批閱之後,再交給太監蓋印下發給各地,而到了後來的宣德年間,也就是宣宗當政時期,皇帝開始懶於朝政,奏摺的二次批閱都是交給了太監來處理,也就是執筆太監,然後交給掌印太監蓋上大印進行下發。

所以,從這裡基本上可以看出,司禮監掌印太監的權力是要大於執筆太監的,畢竟掌印太監主管著最後的大印。

明朝時期最著名的執筆太監就是魏忠賢,魏忠賢於萬曆年間入宮,熹宗即位時,提拔他為司禮監執筆太監兼提督太監,而後掌管東廠,權傾天下,以至於一些攀附權貴的人直呼其為“九千歲”。後來思宗即位之後,就下令將他逮捕治罪了,沒有落得好下場。

其次,明朝時期擾亂朝政最嚴重的宦官劉瑾也是司禮監太監,不過是掌印太監,孝宗當政時期,本來他是犯了死罪,但是皇帝赦免了他,侍奉太子,而後太子即位,他就理所當然平步青雲,最後做到了司禮監掌印太監,其後,劉瑾便開始操縱朝政,擾亂內政,給百姓帶來無盡的苦難,後來,武宗判了他的死刑,惡人終究有惡報。


總而言之,明朝宦官的亂象主要是由於皇帝的懶政造成的,這也導致了明朝後期腐敗不堪的狀況。


歷史紅塵


  明朝初年,太監識字被嚴格禁止,但明宣宗設置了太監學堂,鼓勵太監識字,於是凡皇帝口述命令,例由秉筆太監用硃筆記錄,再交內閣撰擬詔諭並由六部校對頒發,其實是為了讓司禮監的太監牽制內閣的權利。但自明武宗時宦官劉瑾專權以後,司禮監遂專掌機密,批閱章奏,實權在內閣首輔之上。  司禮監是明朝內廷特有的建置,居內務府十二監之首,二十四衙門之一。司禮監由太監掌管,在明初並沒有太大的權力,而且受到限制。朱元璋曾說:“此曹止可供灑掃,給使令,非別有委任,毋令過多。”還說:“此曹善者千百中不一二,惡者常千百。若用耳目,即耳目蔽;用為心腹,即心腹病。馭之之道,在使之畏法,不可使有功。畏法則檢束,有功則驕恣。”並規定內侍毋許識字。洪武十七年還鑄造鐵牌,懸置宮門,明令“內臣不得幹予政事,犯者斬”,並敕諸司“毋得與內官監文移往來”然而,明中葉以後,皇帝多深居後宮,荒嬉享樂,不理國政,常常由司禮監秉筆太監代行“批紅”大權,明朝人往往認為宦官勢力由此而攫取了宰相之權。“然內閣之擬票,不得決於內監之批紅,而相權轉歸之寺人”。“批紅”就其權力性質而言,屬於最高決策權,是實現皇權的一種方式。故司禮太監代皇帝“批紅”,是在代行皇權,而不是攫取了相權。由此可見明代皇帝授權司禮監代行“批紅”,與其說是要太監代為處理國政,還不如說是利用宦官勢力牽制內閣,代表皇權監督和控制政府機構的施政活動,以確保皇權的利益不受損害和侵犯,並防止任何違背皇帝意圖的行為出現。至武宗時劉瑾、熹宗時魏忠賢,大權獨擅。明代司禮監設“掌印太監一員,秉筆、隨堂太監八員,或四五員……司禮監提督一員,秩在監官之上  [司禮監位置圖]  司禮監位置圖  ,於本衙門居住,職掌古今書籍、名畫、冊葉、手卷、筆、硯、墨、綾紗、絹布、紙剖,各有庫貯之。選監工之老成勤敏者掌其鎖鑰。所屬掌司四員或六七員,佐理之。並內書堂亦屬之。又經廠掌司四員或六七員,在經廠居住,只管一應經書印板及印成書籍、佛、道藏、蕃藏,皆佐理之”。可見司禮監下屬的經廠,完全是一個掌管刻書及書籍版片的專門機構。其規模隨著司禮監權力的不斷擴大而擴大。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


樹先生的鞋子


司禮監(官署名)——明朝內廷管理宦官與宮內事物的*十二監*之一,有提督、掌印、秉筆、隨堂等太監。提督太監掌督理皇城內一切禮儀,刑名及管理當差、聽事各役。明朝初年太監識字是被禁止的,後來明宣宗設置了太監學堂鼓勵太監識字,於是皇帝口述命令,由秉筆太監用硃筆記錄,再交內閣撰擬詔諭並由六部校對頒發,其實是為了讓司禮監的太監牽制內閣的權力。自明武宗時宦官劉瑾專權,司禮監遂專掌機密,批閱章奏——實權在內閣首輔之上。

司禮監是二十四衙門(是明代宮內負責皇帝及其家族私人生活的官宦機構)中最重要,其在明代歷史上因為可以替皇帝謄寫*硃批*而出盡風頭。

你提出的執筆太監和掌印太監誰的權力大,這些太監宦官互相勾結為了掙寵又

互相傾扎,如果遇到的是昏庸無能的皇帝,為了國庫的金銀財寶他們又沆瀣一氣狼狽為奸!





隱者康司馬


秉筆太監負責代替皇帝“批紅”,掌印太監職掌皇帝玉璽,當然掌印太監是老大了:“掌印秩尊視元輔,掌東廠權重,其次秉筆,其次隨堂,如眾輔焉。”當過秉筆太監的有明武宗時期的劉瑾,明熹宗時期的魏忠賢,掌印太監有明英宗時期的王振,明憲宗時期的汪直、懷恩,明世宗時期的陳矩等,明神宗時期的馮保。

司禮監是幹什麼的?

我們看到的影視劇,司禮監的太監都那麼牛,有的被稱為“立皇帝”,有的稱“九千歲”,其實,最早司禮監就是二十四監之一,一個“掌禮儀”的普通辦事機構,太監們就相當於勤雜工,也沒有秉筆太監、掌印太監之說。

那時候朱元璋對太監們管理很嚴,認為他們都是陰險小人,不許干政,甚至都不允許他們讀書識字。但是後世子孫顯然沒他那個政治熱情,更沒他那個能力,政務根本處理不過來,需要有信得過的太監協助。從成祖朱棣開始,太監們就逐漸走進政治生活,甚至從小就有老師專門教授文化。

司禮監的職責,隨著這個變化,地位越來越重。明英宗即位時才八歲,只能由太皇太后張氏秉政,張氏又沒法和內閣議事,就是就令內閣,在奏章中列出處理意見,由皇帝做選擇題,即所謂的票擬。這樣一來,皇帝只需要選擇“照準”還是“不準”就行,這就是所謂的“批紅”,批紅就由司禮監秉筆太監代行。

從此,後宮二十四監、四司八局的大權,都逐步歸集到司禮監,慢慢形成了以掌印太監為首,秉筆太監為輔的“第二內閣”,掌印太監成了事實上的“內相”。到了明武宗時期,“遂專掌機密,凡進御章奏及降敕批疏,無有不經其出納者”。

司禮監為何能突破朱元璋的戒律,進而變身帝國最有勢力的群體呢?一是環境使然,太監成天與皇帝生活在一起,有的是皇帝幼時的保姆,感情深厚,信任度遠超別人;二是太監們整體素質的提高,有能力幫助皇帝分擔工作中的重負;三是出於掣肘內閣的政治需要,司禮監成為對抗內閣的第二股勢力,相互制衡。

秉筆太監的職責和地位如何?

秉筆太監有批紅特權,也就是代替皇帝在奏疏上批覆意見,當然批覆時,用皇帝才能用的硃筆,所以叫“批紅”。看起來秉筆太監似乎是最牛叉的,其實不是。

正常情況下,奏疏已經由內閣草擬了處理意見,批覆的時候只需要批覆準與不準即可,沒有多少自由發揮的成分,只能按皇帝的意見批覆。所以,秉筆太監其實就是個書寫機器。

如果秉筆太監僅僅是書寫機器,何來位高權重?原因就在於,秉筆太監除了批紅外,有時候還要負責草擬聖旨,向外臣傳達皇帝的口諭等等。這個學問就大了,皇帝的意思能不能表到位?表達過程中有沒有“攜私夾帶”,全看秉筆太監的本事了,口諭更是如此。

當年劉瑾把持朝政,靠的就是一支筆,在皇帝和大臣之間,怎麼說全憑他一支筆,玩弄皇帝和朝臣們的本領,不是一般的高,連掌印太監張永都不得不服。

掌印太監的職責和地位如何?

字面上看,掌印太監就是蓋章機器。玉璽代表皇權,掌印太監有審核權,你可以欺騙任何一個人,卻欺騙不了掌印太監,他才是最終的把關人。

而且掌印太監提督東廠,為內監之首,後宮的一應大小事務,皆決於掌印太監,所以,掌印太監才是太監中的老大。

不過,在人治社會,凡事都有特例,複雜的政治鬥爭,隨時可以改變一些慣例,比如魏忠賢雖然是秉筆太監,但權勢卻比掌印太監王體乾大。

說起來好笑,魏忠賢這個秉筆太監秉不了筆,他不識字,“忠賢不識字,體乾與永貞等為之謀主,遇票紅文書及改票,動請御筆,體乾獨奏,忠賢默然也。”

王體乾執筆蓋章一人包辦,只要魏忠賢批准即可,掌印太監成了秉筆太監的打工仔!

為何是這麼個結構,因為王體乾資格比魏忠賢老,起點比魏忠賢高,但是王體乾懂事,早早投靠了魏忠賢,凡事以魏忠賢馬首是瞻。既然如此,魏忠賢也就犯不著非得幹掉王體乾。

黑白分明的太監群體

我們看到的明朝太監,都是壞得頭頂冒瘡腳底流膿的傢伙,其實有點妖化了這個群體。客觀地講,除了身份上的特殊之處,他們也是一個人,也有常人一般的思想。這個群體有奸也有忠,有惡也有善。

比如陪伴崇禎皇帝走到生命盡頭的王承恩,耿直盡忠的懷恩,廉潔自守的陳矩,還有那個名垂青史的鄭和,他們都是明朝太監中的佼佼者,值得後人尊敬和敬仰的人,他們不比任何一名士大夫做得差,無論能力還是品行。

我們之所以只看到太監們的黑,看不到他們的白,主要還是因為當時的文人士大夫,對這個群體的有色眼鏡。太監這個群體比較低賤,要麼出身貧寒的平民,要麼是罪犯家屬,都是一些文人士大夫看不起的群體。

閹割之人,在文人士大夫眼中就不算人,這個有色眼鏡,從太監誕生之日起就存在。古時候有腐刑,受刑的叫刑餘之人,萬人鄙視。司馬遷能寫出《史記》,跟他受刑後極度的悲憤心境有關,他說:“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就是表明,為了這部《史記》,我選擇了最屈辱的生活方式。

綜上所述,司禮監之所以走上權力的頂峰,其實是大明政治生活的走向,與他們所處的特殊環境相切合,被皇權選中,作為可信賴的群體,用以掣肘內閣的工具而已。


尋根拜祖


司禮監以“掌印太監”為首,下設“秉筆太監”數人。單從太監官職排序上來看,掌印太監是大過秉筆太監。但在實際中,個別身兼東廠提督的秉筆太監要比掌印太監權力範圍更廣。從身為秉筆太監的魏宗賢和掌印太監的王體乾的實力對比上就能看得出來。


在明朝,凡是能叫的上名的太監,都做過這兩個職位,魏忠賢、馮保、王振當過秉筆太監,劉瑾、汪直當過掌印太監,而要說誰的權力更大,則要看的是個人對權力的極限運用和對時勢的精準把控。


什麼是太監?

明清時代的宦官被稱為太監。那些在影視劇中動不動見著個閹人就叫太監也是不對的。明代宦官機構有十二監、四司和八局,共稱為二十四衙門,其中十二監的長官,官從正四品,才被叫做太監。

二十四衙門以十二監為尊,十二監以司禮監為首。所以司禮監的最大領導,掌印太監自然成為了所有宦官的第一領導,除了管轄宮廷禮儀,宦官獎賞處分,還要負責皇帝文書、印璽、御前會議,這種頻頻能在皇上面前露臉的機會,怪不得很多宦官見到掌印太監都要磕頭膜拜。


秉筆太監誕生的政治背景

朱元璋的政治創新,廢宰相,建內閣,給秉筆太監帶來了時代紅利。“泥腿子皇帝”朱元璋登基稱帝后,為了更好地將皇權集中在自己手上,便按計劃地先後罷免了四位宰相,而後徹底廢除了宰相制度。



這樣消除了中間商,皇帝便可直接和官員大臣對話,朱元璋成了親力親為日理萬機的模範皇帝代言人。


但他究竟是肉體凡胎,分身乏術便只好組建內閣,搭建自己的秘書團,因為他們沒有實權,朱元璋則不會感到威脅。

內閣秘書團的作用很簡單,先是票擬,而後讓皇上硃批

票擬,就是內閣秘書看過各部門上呈的奏章公文後,提出個人觀點的處理意見,這些意見用黑墨筆寫在紙條上,放在公文旁,然後被送進宮裡給皇上預覽。


硃批,則是皇上看過秘書所寫的意見後,覺得可行無錯,便用硃砂筆正式將小條上的意見,抄寫在正式公文上,而後將小條撕掉。

這種模式一開始為了減輕皇上閱覽負擔,提升執行效率,勵精圖治的皇上可以使用的得心應手,但是遇到不思朝政的昏君,票擬和硃批便完全成為了依賴,成為了懶政的工具,甚至可以假手於人。

而這個人,就是秉筆太監。按照《明史 職官志三》中描述,他們是“照閣票批朱”,這樣權力尋租的空間來了,批朱是批朱,但是不是完全按照閣票來批,這裡面是有很大的學問了。秉筆太監成為了皇上的代筆,甚至可以自行下達聖意假皇帝。


但是批朱後的公文還要重要的一步,就是蓋章才能正式生效,而這最後的一哆嗦則是掌印太監負責,如果掌印太監覺得批朱有問題,則完全有權力有理由駁回,而這也成為了兩者互為牽制的一環。

東廠誰來管?

朱棣恢復了朱元璋創建的錦衣衛,而且覺得只有一個特務機構是不夠的,監督者也需要被監督,所有他又創建了東廠,而東廠則被宦官所掌握,東廠廠公則是來自於司禮監,是由秉筆太監中的二號或三號人物擔任。

如果這樣一個秉筆太監既握著筆又拿著刀,那麼他的權力自然炙手可熱,直通天庭。為什麼魏忠賢不想做一個掌印太監,那是因為作為秉筆太監的他手裡控制著一群具有雄厚權力的特務武裝力量,而這種力量才是實際的,也是力量無窮的。


以上。


輕浪五更風


明朝剛建立的時候,是掌印太監的權力大。後來秉筆太監有了“批紅”的權力,逐漸就形成掌印太監和秉筆太監平起平坐的局面。他們是明朝權力中樞中,權勢最大的兩個人。

司禮監始建於朱元璋時期,當時的司禮監設提督太監一名,掌印太監一名,秉筆太監、隨堂太監若干名。司禮監,顧名思義,就是掌管宮中“禮儀”事務。比如重大節日,命婦朝賀時的排位、儀容,還有就是糾察宮中宦官的違法亂紀行為。後來又逐漸增加了執掌範圍,比如婚喪祭祀禮儀、制帛,御前勘合,內使出入馬牌,以及廷筵安排等等。但這時的司禮監也只是一般衙門,沒有太多權力,因為朱元璋明確規定不許宦官干政。

到了明成祖時期,由於在靖難期間,朱棣就是靠著建文帝身邊的宦官打探消息。所以,朱棣登基以後,宦官的地位大幅度提高。有些被視為心腹的太監,就被派出宮去擔任鎮守中官以及監軍等重要職位。這些有權勢的太監也不受司禮監管轄,這時的司禮監也還不是宮中“第一監”。

真正讓司禮監從“二十四衙門”中脫穎而出的,是在明宣宗時期。明宣宗正式確立了“票擬”制度,並給秉筆太監賦予了代筆“批紅”的權力,這才讓司禮監真正成為一個權力部門。由於明朝的宦官大多都有文化,宮中會對宦官進行文化培訓,所以他們也就可以為皇帝分擔一些事務。

明英宗時期,由於皇帝朱祁鎮繼位時才9歲,不能行使皇帝的權力。而實際掌權的張太后礙於宮闈制度,不能和內閣成員面議政事,於是就將內閣票擬法定化。同時,“批紅”也成了司禮監的職責之一,之前太監“批紅”也只是在皇帝的批准之下才能代筆。而現在“批紅”則成為司禮監的日常事務了,司禮監又在權力的道路上前進了一大步。

此時,司禮監還加強權力的集中,逐漸將各衙門的權力掌握在手中。鎮守中官的選任,三法司錄囚,提督京營,提督東廠等大權都落到司禮監手中。同時,司禮監也形成以掌印太監和秉筆太監為首,領導所有宦官衙門,和內閣、部院分庭抗禮的一個內廷官僚機構。

此時,掌印太監被視為能和內閣首輔“對柄機要”的“內相”。由於秉筆太監還兼有提督東廠職務,被視為“次輔”。接下來才是隨堂太監,相當於“眾輔”。

要說秉筆太監和掌印太監誰的權力大,按職位來說肯定是掌印太監權力大。但真正實際中,不一定是這樣。像有名的大太監劉瑾、汪直、魏忠賢,他們都是秉筆太監,但他們就是壓當時的掌印太監一頭。可見,正要是看誰權力大,還是要看個人能力。


老蟲


明朝內廷設有有十二監,下設有四司八局,合稱“二十四衙門”,其中以司禮監為首。司禮監裡面提督太監是最高職務,但提督基本不設,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以掌印太監為首。

司禮監掌印太監是明朝十二監中最具權勢的職位,有“內相”之稱。在司禮監中排名第一,位在秉筆太監之上,負責完成明朝國家決策中“批紅”的部分最後的審核蓋印。

司禮監諸太監權力來自明代特有的票擬與批紅制度。

因為明朝廢除丞相制度,創立內閣制度。內閣與六部堂官處理公事用的是“票擬”,然後在呈報皇帝決定是否可行。由於廢除了丞相一職,變得所有事務都要由皇帝處理,所以就有了秉筆太監代為“批紅”的制度。即各部公文奏議交司禮監分類後,揀選其要呈送皇帝。皇帝或親批,或由秉筆口述大要而皇帝口決,秉筆代為“照閣票批紅”,發還內閣與各部依據批紅撰寫正式詔書執行。但秉筆太監只是寫上意見,最後由掌印太監審核,如果認為可以,就蓋上印章。如果認為不行,有權打回去重批。

所以掌印太監的權利是高過秉筆太監的

歷任掌印太監無從查找,秉筆太監更是數量眾多隻能挑幾個出名的出來說。

明朝太監專政是出了名的多,比如英宗時期的王振,王振可是秀才出身的太監,深受英宗信任,應該是太監裡面文化最高的一個。繼王振之後還有一個曹吉祥,此人也是膽大包天的人物,因為擁立英宗復辟而被封為昭武伯,但是後期居然想造反,帶著八百名死士就想攻進皇宮挾持英宗,結果剛出門就被剿滅,不知道哪來的自信,也是明朝太監領兵造反的獨一份。

還有憲宗時期的汪直,汪直就是電影裡面大名鼎鼎的西廠廠公的原型,但汪直只是因為太監的身份而被人不齒,其實此人能文能武,多次出塞打擊蒙古人和鎮壓女真人。是明朝以太監身份掌握“京營”的第一個人,因為文官的不斷彈劾,憲宗也只是將他發往南京得以善終。

再來就是武宗時期的劉瑾了,他是明朝第一個被凌遲的太監,是內廠第一個廠公也是最後一任,有著立皇帝之稱,最後因為藏匿盔甲兵器玉璽等違禁物以謀反罪凌遲處死。

到了萬曆年間的大太監馮保是少有的好名聲的太監之一,這位就是配合張居正改革新政,營造“萬曆中興”的人。雖然最後是病死的,但死後很張居正一樣被抄家了。

到了熹宗年間,出了一個明朝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大太監魏忠賢,值得一提的是魏忠賢並不是司禮監的掌印太監而是秉筆太監,當時的掌印太監是他和天啟帝乳母客氏扶植上去的王體乾,所以雖然名義上王體乾是諸太監之首,但實際上都是依附於魏忠賢的走狗罷了。而魏忠賢是在天啟三年才插手朝政,到了天啟七年天啟帝病死後就馬上被崇禎帝清算了,所以魏忠賢掌權只有短短的四年時間。

以上我只能概括出幾個稍稍出名的大太監,沒辦法全部列舉出來,手打不易請諒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