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我们已在武汉开始工作—来自北京亦庄的最美逆行者

前两天,小亦探访了北京亦庄医疗战线的防疫现场。今天,小亦带大家走近两位从北京亦庄走出去驰援武汉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了解一线“战士”们的亲身经历。

报告!我们已在武汉开始工作—来自北京亦庄的最美逆行者

1月30日早上8点,北京同仁医院亦庄院区急诊科主管护师马文辉、马磊2人作为医院援鄂医疗队首批护理人员进入隔离病房,经过六小时奋战才走出病区。据介绍,当天医疗队医护人员分两批进入隔离病房,收治了7名患者。

报告!我们已在武汉开始工作—来自北京亦庄的最美逆行者

北京同仁医院亦庄院区急诊科主管护师马磊 脸部已被勒出口罩印记

报告!我们已在武汉开始工作—来自北京亦庄的最美逆行者

手部已肿胀发白

因长时间穿着厚厚的防护服,马文辉、马磊的衣裤早已被汗水浸透,双手被橡胶手套捂得发白,为了节省宝贵的医疗资源,她们坚持6小时没出病区,不敢吃饭,不敢喝水。

报告!我们已在武汉开始工作—来自北京亦庄的最美逆行者

据了解,她们是在1月27日大年初三的下午,带着简单的衣物就随着北京市属医院援武汉医疗队出发驰援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报告!我们已在武汉开始工作—来自北京亦庄的最美逆行者

自疫情发生以来,在北京同仁医院亦庄院区的微信群里,主动请缨的消息此起彼伏。“我有抗击非典的经验,我报名!”、“我报名,责无旁贷、时刻准备!”他们纷纷放弃期盼已久的团聚假期,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

自从北京同仁医院发起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倡议,征召志愿者以应对院内外可能出现的疫情后,亦庄院区的每个人都在力争去前线,都在为自己能够去一线找各种“理由”。

我是急诊科护士,有丰富的照顾急诊病患的经验,如果需要,我坚决申请到一线为患者治疗。”马文辉第一时间就写下了请战申请书。“我有照顾危重病患的经历,我申请到一线去。”马磊同样第一时间就提交了申请书。

报告!我们已在武汉开始工作—来自北京亦庄的最美逆行者

出发前,马文辉说:“现在我心情有点激动、也很紧张,但是我相信自己的专业技术过硬,一定能发挥专长,为防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据介绍,马文辉、马磊护士目前均已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进入临床,收治确诊或高度疑似的患者。

此外,在1月27日上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亦庄院区护理负责人孙艳荣、高年资CCU主管护师张鹏芝也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二支国家中医医疗队驰援武汉。而他们驰援的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距离本次疫情源头之一的华南海鲜批发市场东区距离仅2公里。

最后,小亦同您一起分享战斗在一线的北京同仁医院亦庄院区护师马磊的日记,通过文字感受医护工作者的欣喜与感动。

01/27 正月初三 ,出发前夕,护师马磊的日记

下夜班。

8:00

在急诊看到了昔日战友感控处副处长刘潇,在教保安学习测量体温。自疫情爆发以来,刘潇老师一直没有休息。

9:00

一宿夜班,虽然不是很忙,依然很疲惫。想到同事说的,超市的方便面都没有了,还是强打着精神去了一趟超市,方便面的货架真的空了,卖盐的货架也没货了,卖菜的货架连菜叶子都看不见了。怎么了,我的天呢,感觉17年前的情景重现了,可是现在都2020年了呀,打开手机app,还好,京东超市物品充足,但是还是给家里买了两袋米,两袋面和一些食物,可是物资应该备多久?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11:00

回到家里,吃了一个煮鸡蛋,准备补觉。

12:30

刚要睡着,手机电话就响了:“马磊,快准备东西,下午咱俩就去武汉了…”

接着手机一直在响:我是第一批医疗队员,下午2点40医院集合!

“马磊,你缺什么?我赶紧给你买去……”还没反应过来,科里付亚琼老师的电话就打进来了……我赶紧先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妈,我马上就去武汉了。”

我猜到了,我早就劝你了,我也知道没有用,你一定会去,那就去吧,早点把病毒战胜了,早点回来!家里就交给我吧,你快收拾东西吧。”眼泪一下子就流下来了,到底是亲妈,关键时刻觉悟高啊。再给先生打个电话,他说:“知道了,我抢救呢,你带好东西。别丢三落四的。”

13:00

抓紧时间收拾了一个小箱子,出门前抱了抱儿子,告诉他们妈妈要出差一段时间,在家好好听话,姥姥很快就要来了,儿子说:“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去干嘛?”“妈妈去和病毒打仗!”“那妈妈你加油!一定要勇敢,像黑猫警长一样!我心里会想你的。”眼泪又下来了,“妈妈,黑猫警长不哭!他有枪,你有吗?”“

妈妈也有,注射器就是妈妈的武器。”三岁的小朋友,似懂非懂的说,“那你快去吧,我会照顾爸爸的”。

得赶紧走了,抹了一把眼泪,两个小朋友使劲的说,“妈妈再见!妈妈加油!”关上门了,还能听见他们的声音。

放心,妈妈一定会胜利!

14:00

本来想直接打车去西区,但是觉得怎么也得再看一眼先生再走,计算了一下时间,赶紧拿着箱子,用最快的速度开车回了一趟南区。

14:10

急诊外科的患者把先生围的都看不见,“闫冬,我要走了。”先生赶紧从人堆里站起来,叫的车已经到达医院门口,他把我送上车,因为穿着工作服,也不方便拥抱一下,互相看一眼,这一眼包含所有……

赶紧打车去医院,路上不断的收到微信,电话,闺蜜,同事,好朋友,老师,大学同学,中学同学……好几个都哭了,弄得我也掉了好几次眼泪。下车的时候,出租车师父说:

祝您一路平安,凯旋而归。

15:00

到了行政楼,一片忙碌的情景,领导们都在打包,我说我干点什么,护理部李越主任说,“马磊,什么都不用,你抓紧休息。”团委韩霜雪书记听说我要去,从家里赶到医院来送行,科主任/护士长也都来了,大家忙着打包,虽然很忙碌,但是井井有条。

16:00

院领导来给我们开了一个短暂的动员会。能到一线大家都很激动,还有好几位参加过非典的前辈,大家纷纷表态:不负医院嘱托,凯旋而归。

16:40

院领导把我们送到机场,医务处倪如暘主任,护理部李越主任,曹秋梅主任等领导也都来了,一直送到登机口。安检前,李越主任抱着我们,“一定要安全回来!”眼中的泪水一直在打转,我也要哭出来了。张院长也拥抱了每一个队员,进了机场回头还隐约的能看见大家的身影。

手机里有上百条的微信来不及回,大家说的最多就是保重,平安。

好的,一定会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