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不是你们的“穷亲戚”,是带着一大笔“嫁妆”来的

本文作者陈抒怡,为华东局原创稿件。本文首刊于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华东局栏目。现将文章分享给大家。

合肥被戏称为“霸都”。在合肥采访几天,这种“霸气”始终环绕着记者。一个理工类的学术活动上,记者见到了一位本科、硕士毕业于复旦,博士、博士后分别求学于英美一流高校的上海学者,主攻力学。“这里的接待条件真的没话说。”

接待条件上的“霸气”只是浮光掠影,人才引进上,合肥同样“霸气”。在一场合肥高校的介绍会上,夜里8点多,场内100多个座位坐得满满当当,一些观众只能站着听。“有一点可以肯定,来了以后,至少大家以后买西瓜可以不用讲价了。”这样的介绍引来笑声一片。

“改变是从2017年开始的。”在合肥的学术圈,记者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从2017年开始,合肥出台了一系列优厚的人才政策。首先是2017年6月,合肥市出台“人才新政20条”,明确在之后5年拿出至少20亿元人才经费,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力争新引进及培养国内外顶尖人才和国家级领军人才600人、省市级领军人才3000人、高级人才1万人,集聚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不少于10万人。除生活补助之外,对创新创业类人才、企业给予100万元到500万元不等的资助。

在此基础上,2018年4月,合肥再出台一系列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实施基层成长计划、拓宽人才能力提升渠道、加强创业资金扶持、加大安居保障力度等人才新政,表示未来七年将拿出超百亿元资金,以多重利好政策招才引智,打造公平公正的创新创业发展环境。因其条件优厚,被称为“养人8条”。此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在医疗服务、子女教育、人才落户等方面享受优待,高达50万元的住房或租房补贴、5年免费人才公寓、买房不限购……“我们必须拿出超过一线城市的条件才能吸引人才。”某学院管理人员坦言。

安徽不是你们的“穷亲戚”,是带着一大笔“嫁妆”来的

这些真金白银的投入对人才的吸引力有目共睹。在日前揭晓的2018年“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结果中,排在第三名的城市是合肥,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合肥连续第二年在榜单上获得第三名,甚至超过了一线城市深圳和广州。这样的合肥让人刮目相看。曾经有合肥的科研专家告诉记者:“不要觉得长三角一体化把安徽带着,是带了个穷亲戚,其实安徽是带着‘嫁妆’来的。最大的一笔‘嫁妆’,就是以中科大为代表的一批安徽大院大所、高等院校。”

如今再看,确实能咂摸出其中的几分意味。互联网行业发展出现拐点时,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技术等“硬核”科技领域正在孕育着新的突破,这些重大的突破也越来越依赖大型科学仪器及跨学科团队的合作。这一点,合肥是最有力的例证,自2017年1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合肥创新已实现了里程碑式的突破。合肥是除北京之外中国大科学装置最为集中的城市,在未来潜力巨大的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可控核聚变等技术上,合肥诞生的学术成果在世界上颇具影响力。

在此背景下,这些科研机构产生了“溢出效应”,周围开始聚集智能语音、新能源汽车、量子通信等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的高新产业。正是由于这一股股科技创新的力量,合肥的经济交出了亮眼的答卷。数据显示,2018年,合肥全市生产总值7822.9亿元,同比增长8.5%,增幅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居第六。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挑起了发展大梁。近三年,合肥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近30%,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76.9%。反过来,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在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当一个城市的居民平均教育水平越高,产业技术水平越先进,这个城市的发展速度与潜力也就越大”——在合肥,这些要素实现了正向循环。

在这个过程中,记者看到的是“硬核”科技力量的价值重估。上世纪80年代,一度有人说“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与科研成果转化少、转化慢、转化难有着直接相关。但在合肥,即使是基础性、前沿性领域的理工科博士、博士后们的价值,也得到了市场化的体现,背后的功夫,并不简单。“这样的条件,对我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那位文中开头提到的上海学者这样说,他的这句话,透露出的分明是长三角城市之间的差异性越来越小和整体竞争力的越来越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