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盤龍城遺址挖出了什麼東西?

顧然然然


盤龍城位於湖北省黃陂區,地處長江支流府河北岸的高地上,發現於1954年,1974,1976年進行兩次較大規模的發掘。根據發掘資料顯示,盤龍城一帶早在二里崗下層已有居民,至二里崗上層時修建上下兩層宮殿,商代後期急劇衰落

盤龍城遺址呈方形,面積7萬多平方米,城牆採用版築法且保存完好,城牆外有護城壕。宮殿區位於城內北部,現已發現三座宮殿基址,其中一號宮殿與二號宮殿與文獻記載周代以前的“前朝後寢”結構極為相似

盤龍城遺址的城牆建築技術,埋葬制度,陶器特徵,青銅器冶鑄工藝,玉器風格等都與鄭州二里崗上層文化具有相同的性質。盤龍城遺址的整體佈局表面,城內僅有宮殿,具有宮城性質;城外是居民區和手工業區,這是早期城市的形態


戴圓框眼鏡的少年


  盤龍城遺址,位於湖北省黃陂縣葉店鄉盤龍湖畔。城址營建於公元前15世紀,屬商代中期。1954年發現,1974—1976年發掘。

  城址平面略呈方形,南北約290米,東西約260米。城牆夯築技術與鄭州商城相近,以每夯層厚約8—10釐米的夯土築出主體牆。牆基寬21米。四面城牆的中部各有一個缺口,可能是城門。城外有寬約1.4米、深約4米的城壕。在城南壕溝底部有橋樁柱穴,可知當時是架橋通過壕溝的。這座城址的面積較小,城內僅有宮殿基址,實屬宮城性質。城外則是居住區、手工業作坊區和墓葬區,反映了早期城市的形態。

  發掘宮殿基址兩座:

  一號殿址,高出當時地面約20釐米,坐北朝南,平面長方形,長39.8米,寬12.3米。四周外沿各有一排大簷柱穴,簷柱徑約50釐米,柱底墊有大柱石。整個建築面闊38.2米,進深11米。經復原研究,為“四阿重屋”形式的殿堂。中心部位是四間東西並列的居室,四壁為木骨泥牆。四室通面寬33.9米,進深6—6.4米。中間兩室較寬,各室南面各有一正門,中間兩室北壁又有後門。在四室與簷柱之間,形成一週外廊。

  二號殿址,位於一號殿址之南約13米處。平面長方形,東西27.5米,南北10.5米。建築技法與一號基址相同。可能是一個大廳的“前朝”部分。在基址西側還有陶管相接的地下水道設施。

  在城址之南的王家嘴、城北的楊家灣、城西的樓子灣和城東的李家嘴等地,都發現同時期墓葬。其中,李家嘴二號墓規模最大。該墓墓口為3.67米—3.24米,殘深1.41米。有精緻的雕花木槨,外壁陰刻饕餮紋和雲雷紋。陰線內塗朱,餘者塗黑。槨內有棺,底有腰坑,原有殉人或殉狗。木槨之外,另殉三人,一被肢解,一為小孩,另一成人。有刀、錛、鋸、鑿等青銅工具和銅鏃隨葬,大概是工匠。墓主的隨葬品有鼎、[左(上白下厶)右殳]、鬲、甗、盉、斝、觚、爵、罍、小盤、圈足盤等青銅器23件。鉞、戈、矛、刀等青銅武器,還有戈、筓等玉器。陶器有鬲、罐、大口器及印紋硬陶尊、甕等。銅器形態及紋樣,屬商代中期(二里岡上層)風格。該墓可算是湖北地區商代墓葬中規模最大、隨葬品最多的一座墓。也可能是盤龍城的最高統治者之墓。

  盤龍城遺址,無論從城牆夯築技術,陶器特徵、青銅工藝、玉器風格及埋葬習俗等方面,雖有一定的地方性特點,但與鄭州出土的商代中期文化具有明顯的一致性。總的說來,屬商文化系統。當地應是商王朝在長江之濱的一個重要方國。


老高流浪記


第一, 盤龍城遺址是如何被發現的?

盤龍城遺址為中國古代城市遺址,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盤龍城盤龍湖畔。早在抗日戰爭時期,李家嘴就出土過不少青銅器,但早已流失到古董商手裡。在歷代的農田水利建設中,屢有商代青銅器出土。1954 年,武漢遭遇特大洪水,在盤龍城取土防汛時首次發現了青銅器和墓葬。

從1963 年開始正式發掘到現在,已經持續進行了60多年,驪姐查看考古報告時看見不少參與發掘者都已經離開人世,真是令人唏噓感慨。如今盤龍城發現了城址、墓地、基址、手工業作坊、祭祀坑等。在二里頭文化時期,盤龍城的王家嘴已出現陶窯,二里岡文化時期是盤龍城的興盛時期,這一時期修建了有城牆、城壕和大型夯土基址的城址。專家們考察遺址文化堆積年代,上限為屈家嶺文化(有屈家嶺文化的地層),下限相當於殷墟早期。1988年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入選20世紀中國考古重大發現。

第二, 盤龍城出土了哪些重要文物?

盤龍古城出土了數百件盤龍城商代青銅器、陶器、玉器、石器和骨器等遺物,製作精美,花紋別緻,特別是出土的獸面紋盉,盤龍城大銅鼎、銅鎖、銅提樑卣都是中國文物中極為罕見的珍品。盤龍城出土的94釐米長的大玉戈為2002年國家文物局公佈首批64件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是國家一級文物。下面驪姐給大家重點介紹國寶級的文物。

(一)大玉戈

大玉戈長度將近一米,1974年出土於的黃陂盤龍城李家嘴三號墓,是墓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徵,斷代為商代前期,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大玉戈整體呈碩長形,玉質成青黃色,通體光素,由刃和柄兩部分組成,在使用時以繩子穿過玉戈上的圓孔,將大玉戈固定在木柄之上。它是目前出土的玉戈中是最長的,在商代玉器中十分罕見,堪稱“玉戈之王”。

盤龍城大玉戈

(二)金片綠松石鑲嵌龍形器

商代金片綠松石鑲嵌龍形器於2014年在楊家灣17號墓出土,是目前國內發現的唯一一件商代早期最完整成型金器。整塊金器獸面由不規則的綠松石片組成,獸面的眉、目和牙用金片裝飾,視覺效果十分醒目。因為損壞嚴重,發掘時採用整體揭露保存的方式。經檢測檢測得知,此金含金量達到89%,這在3500年前十分罕見,暗示這個墓葬主人可能是盤龍城最高等級貴族或首領。而且,當時人們的技術如何能冶煉鑄造純度如此高的金子,還是個謎。

金片綠松石鑲嵌龍形器

之前,在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曾發現有類似的綠松石青銅鑲嵌龍形件,卻沒有金片鑲嵌。

(三) 大銅鼎

大銅鼎出土於1989年,出土時曾是一堆碎片。經過省文物考古所副研究員胡家喜和助手修復後,銅鼎還缺少一耳和三足。1995年,該鼎被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是迄今所見我國商代早期最大的銅圓鼎。它對研究我國商代前期青銅鑄造工藝的發展水平,具有重大意義。該鼎在湖北博物館展出時,讓前來參觀外國考古留學生律德驚歎不已。

第三,盤龍城的文化如何界定?

目前學術界的主流觀點認為盤龍城是一座早商到中商的城址,以盤龍城為代表的文化是商文化的一個類型。然而,盤龍城到底是商朝的一個方國還是軍事據點,卻有著不少爭議。有學者從盤龍城巨大的城址、出土文物高超的工藝水平和奢侈程度,認為那是一個文化上不弱於商朝的方國。也有學者認為盤龍城不具備方國性質,是為商朝擴張和控制銅礦服務的軍事據點或侯伯封地。

盤龍城商代宮殿復原模型

此外,還有一個比較獨特的聲音,認為盤龍城就是夏文化,而非商文化。臺灣郭靜雲教授指出:盤龍城與二里頭、鄭州商城和偃師商城出土文物進行比較,盤龍城夏代文化的年代應早於二里頭,商代文化早於鄭州商城和偃師商城。因此,不是中原夏商文化南下影響了盤龍城,而是盤龍城文化北上影響了中原。



驪姐的人類學之眼


1954年秋,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進行考古調查時,在孝感專區黃陂縣(1983年黃陂縣改隸武漢市,1998年改名黃陂區)灄口鎮發現盤龍城遺址。又一說是1954年防汛取土時發現。

1963年,湖北省博物館對盤龍城遺址開始試掘

1974年,北京大學考古專業會、湖北省博物館聯合對盤龍城遺址進行了首次考古發掘

1976年,北京大學考古專業會、湖北省博物館聯合對盤龍城遺址進行了第二次考古發掘

盤龍城出土的青銅器

①銅尊 楊家灣7號墓

器物出土單位:盤龍城遺址楊家灣7號墓

器物尺寸:口徑20.8釐米,通高25釐米

器物年代:商代前期

器物收藏單位:湖北省博物館

器物大敞口,沿面內側有寬厚唇邊,頸部呈弧線內收,喇叭形,腹內收,圈足低矮,近底處有垂直厚唇邊。頸部飾兩道平行凸弦紋,肩部飾一條細線無目夔紋帶,帶飾分三組,每組飾夔紋兩個,腰部饕餮紋線條細密,帶飾分三組,上下以連珠紋鑲邊,每組有一個饕餮和兩旁的夔紋組成。圈足飾兩道平行凸弦紋,間飾三個“十”字形鏤孔。

②銅盤 李家嘴2號墓

器物出土單位:盤龍城遺址李家嘴2號墓

器物尺寸:口徑26.4釐米,通高12.4釐米

器物年代:商代前期

器物收藏單位:湖北省博物館

③銅面具

器物出土單位:盤龍城遺址採集

器物尺寸:寬19.2釐米

器物年代:商代前期

器物收藏單位:湖北省博物館

器體弧形凸起,圓形眼珠凸出,非常有神,豎眉,兩角上卷,額鼻相連呈凸起狀,咧口。推測青銅面具可能是一種在祭祀中使用的器物。

④銅爵 楊家灣17號墓

器物出土單位:盤龍城遺址楊家灣17號墓

器物尺寸:流尾長19.5釐米,通高17.7釐米

器物年代:商代前期

器物收藏單位:盤龍城遺址博物院

銅爵是夏商周時期用來飲酒的青銅器具。基本形狀一般為扁圓腹,口部的前端有倒酒的凹槽,稱之為流,後部有尖狀的尾;在流與口之間有帶帽的立柱,腹部一側有一個鋬把,器身下面有三個尖錐狀的實心長足。銅爵是象徵貴族身份的禮器,後來引申演化的詞語有“爵位”“爵號”“加官進爵”等。這件銅爵器身扁圓,長流短尾,束腰平底。頸腹部裝飾獸面紋,容積約218毫升,年代為商代早期。

⑤銅斝 楊家灣17號墓

器物出土單位:盤龍城遺址楊家灣17號墓

器物尺寸:口徑17.2釐米,通高22.4釐米

器物年代:商代前期

器物收藏單位:盤龍城遺址博物院

銅斝是夏商周時期用來溫酒、盛酒的小型銅容器,從陶斝發展而來。這件銅斝出土時基本完整,敞口、折腹、平底、空足,一對柱帽上裝飾渦紋,器身裝飾一週獸面紋,容積約1480毫升。該器物和墓葬中一同出土的銅爵,與中原地區商代早中期的同類器物在形制、紋飾上都極為相似,這表明盤龍城與中原地區的商王朝有著密切的聯繫。

⑥銅簋 李家嘴2號墓

器物出土單位:盤龍城遺址李家嘴2號墓

器物尺寸:口徑23.6釐米,通高23.8釐米

器物年代:商代前期

器物收藏單位:湖北省博物館

器物階梯狀口沿,頸部弧線內收。上腹部飾一週饕餮紋,由三組雲紋饕餮組成,圓角長方形眼,圈足上飾兩道平行凸弦紋,上加三個“凸”字形鏤孔。








不雨的碼頭


盤龍城遺址宣傳的力度不夠,市文化局應組織武漢市所有中小學入園參觀,普及3500年的輝煌歷史與今日武漢發展路程。大力提高盤龍城遺址在武漢的城市地位,對盤龍城遺址公園建設項目進行市裡單獨審計,單獨規劃建設,在盤龍城遺址公園外圍建設封神榜等古代文化園,結合花木蘭,延伸到南北少林,做大做強盤龍城遺址這一歷史文化招牌,先從省內打響,再在全國展開宣傳。有利提高武漢的城市地位


高山2527012


盤龍城遺址發掘出了中國已知最早的前朝後寢式宮殿建築,看復原圖,是不是像微縮版紫禁城三大殿。

東亞文化圈最早的金器

同時代最大的玉器

同時代最大的銅鼎。。。。

這真是bug級遺址


屈景昭


部分村民!古董商挖出商代的青銅器等!還有村民因販賣古董!現在還關在牢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