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新型冠狀病毒是如何被檢測出來的?

揭秘!新型冠狀病毒是如何被檢測出來的?

“今天通報蕪湖新增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了嗎?”

連日來,蕪湖的疫情通報成了

蕪湖閱讀量最大的信息,

也是蕪湖人之間

每天必“打卡”的話題。

而這些

確診、疑似病例是如何判定的?

這就不得不提到一批

日常“隱身”於實驗室中,

卻天天“直面”病毒的檢驗人員。

揭秘!新型冠状病毒是如何被检测出来的?

1月30日深夜,位於蕪湖市疾控中心的微生物實驗室依舊燈火通明。檢驗人員已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與確診工作奮戰300餘個小時了,儀器都“累”到頻頻報警,但檢驗人員依然在一絲不苟地工作著。

這裡是業內俗稱的P2實驗室,是許多病毒的“照妖鏡”:從“老罪犯”流感病毒、諾如病毒、手足口病毒等等,到“新禍害”新型冠狀病毒之流,在這裡都會乖乖 “現出原形”。

檢驗人員接收病人的痰液、咽拭子等標本,經過一系列的處理正確解開某些暗藏的“病毒庫”,從而為病人的治療以及流調等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

揭秘!新型冠状病毒是如何被检测出来的?

現在蕪湖全市每天上報省裡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均是經由這裡檢測出的。

“病毒的檢測流程很嚴格,比如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按流程接收臨床疑似標本,是按照國家規定專人專車採用最嚴格A類標準包裝的標本運送箱進行運送。”市疾控檢驗科科長王毅向記者介紹說,“標本接收後會核對標本信息,然後在生物安全櫃內處理標本。標本一般經離心或將痰液吸到病毒保存液中混勻。這個過程風險較大,操作過程中會產生氣溶膠,存在著較高的感染風險。” 接下來就是提取標本中的病毒核酸,再配置檢測體系,然後將提取的病毒核酸加到體系中。最後放入PCR擴增儀中進行擴增。“這就相當於要讓病毒‘繁殖’,讓病毒濃度更高,等擴增結束,就可以讀取檢測結果了。”王毅告訴記者,從標本檢測開始處理到完成,一般需要3-4個小時。如果實驗結果呈陽性,會根據規定送給省疾控複核。“省疾控也需要經過同樣的檢測程序對送去的標本進行復核。所以從我們這裡檢測開始,到省裡確認,需要相當一段時間。”

揭秘!新型冠状病毒是如何被检测出来的?

記者在門口看到穿著隔離服的工作人員,拎著裝有標本的手提運輸箱,走進封閉的長長過道。過道盡頭,有穿著隔離服的工作人員接收登記。“實驗室風險是比較高的,所以更要注重防護。實驗室在消毒處理管理方面要求非常嚴格,每次做完實驗,都要對臺面、地面、空氣等進行消毒處理。實驗室的廢棄物,都需要經過高壓滅菌處理後方可移出實驗室。”王毅說:“做好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可以說是我們檢驗人員必須守好的一道關口。”

隨著疫情的發展和防控方案的修訂,檢驗工作量會快速上升,這群疾控檢驗人員已連續多日24小時“不打烊”。

揭秘!新型冠状病毒是如何被检测出来的?

“防護服穿一次就要20分鐘,如果脫下來吃飯、喝水,不僅浪費口罩,又要消毒再耗時,所以我們都是一進去就不吃飯不喝水直到檢測做完再出來。”實驗室主管檢驗師查濤告訴記者,少則4個小時,多則十多個小時,所有的檢驗人員輪番上陣,沒有一個抱怨的。“搞到前半夜就算早的,真的想不起來今天星期幾。”他笑著說。

記者得知,這位曾赴國家疾控中心進修的技術骨幹已經主動報名,即將馳援湖北黃岡。而他的妻子,也是一名“疾控人”,家中還有兩個年幼的孩子。

“疾控檢驗的風險,我們做這一行的都很清楚。但工作總是要有人去做的,既然我有這個技術,又是黨員,能夠到一線發揮自己所學所長的機會,這是我的榮幸。”查濤說自己的岳父得知情況非常支持他,和岳母主動趕來幫忙照顧家庭,免除夫妻倆的後顧之憂。“他自己也是一名老黨員,非常支持我,讓我放心去。”

天天近距離跟病毒打交道,查濤經常被人問到“要是被感染了怎麼辦?”對此,他笑著回應:“把我們隔離在實驗室繼續做實驗唄!”

向檢測醫務人員致敬!

向全體醫務人員致敬!

也請你們注意安全!

一起打贏這場共同戰“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