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首例确诊病人报平安“我身体恢复得很好,请大家坚定信心!”

  “最早一例确诊的患者袁某目前身体情况良好,已经4-5天未出现发烧症状,如果连续2次试剂检测结果均呈阴性,我们就安排患者出院。”2月1日,菏泽市立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隔离病房救治组组长、呼吸内科一病区副主任刘训超博士,告诉中国山东网记者,菏泽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病情好转,恢复良好。

  2月1日,病人袁先生接受中国山东网记者采访时,说自己身体状况恢复的很好,并通过音频感谢大家关心,饮食良好情绪乐观,请父老乡亲放心。请大家坚定信心,乐观应对,积极配合当地政府的工作安排。

首例病人牵动全市的心

  1月25日,经省专家组确认,小袁是菏泽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人。小伙26岁,是单县人,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工作。1月19日返回单县老家,1月20日出现发热、乏力、咳嗽症状,在村卫生室输液治疗未见好转。1月20日到单县就诊。1月24日在菏泽市立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后被隔离治疗。

  市委市政府对发现确诊病例十分重视,为菏泽市立医院紧急拨付2300万专款,用于采购抢救设备、治疗药品。

  市委书记张新文指示, 以最优质医疗资源、尽最大努力救治患者,最大限度保护医护工作者。力争不出一例死亡病例,甚至不出一例重症病人。同时决不能出现因医疗资源短缺或应对处置不当,导致医务人员被感染。陈平市长要求,对确诊病人特别是重(危重)病人,要集中最优秀的力量进行救治。

  市政府做好后勤保障,专门征收宾馆供值班值守人员休息,车接车送,确保一线值守人员的休息保障。在1月26日,指挥部布置了为医院一线医务人员预防用药的工作指令,27日上午预防用药汤剂已经发放服用。

  菏泽首例病人确诊后,医院全体干部职工纷纷停止休假回到医院。很多专业技术人员主动请战前往一线疫区,争当抗击疫情的排头兵!

全力施治,病情好转连续五天未出现发烧

  袁先生入院时,嗓子干痒,发烧近39度,浑身无力。

  发热门诊的吴玉霞医生给他开了抽血和胸部CT的检查,CT室的同事看到片子后及时给了报告,这个患者有病毒性肺炎的改变,医院的疫情防治指挥部立即指示将他单间隔离,并给予口服药物,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菏泽首例确诊病人报平安“我身体恢复得很好,请大家坚定信心!”

  同时上报疾控中心,马爱玉护士长和徐静护士给他采集了鼻咽拭子和血清标本,疾控中心收取标本后及时进行了检验,初步结果显示阳性,医务人员立即让小袁住院治疗,连续值班48个小时的黄艳秋医生,又继续为他制订了诊疗方案。

  医院对小袁还加强医生查房,每天2-3次,一般在早上9点,晚上6点,负责病情变化采集、查体、心理辅导、交流沟通。同时加强护理巡视,2班次护士24小时在病房轮流值班,随时巡视病房,负责他的口服药品、输液、护理、心理辅导、与外界沟通等。

  医护人员还电话或视频沟通,随时掌握他的病情变化、存在的问题,与他及家属电话或视频沟通,进行心理安抚。

  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治疗、护理,目前袁先生身体情况良好,已经4-5天未出现发烧症状。2月1日,他就输两瓶液,8点开始10点多就输好了。现在只有点轻微咳嗽。

“省领导关心医护人员关爱,让我乐观战胜疾病”

  1月29日上午,省政协副主席韩金峰带领省疫情防控督导组到医院检查疫情防治工作,专门和小袁通电话,关心他的身体情况,让他乐观应对,积极配合治疗,要有信心一定战胜疾病。

  不仅省市领导关心他,医务人员更是精心为他治疗、护理。2月1日下午,小袁胃口不好,不想吃饭,想吃零食。刘训超医生知道后,就把妻子给他捎来的小吃送他。

菏泽首例确诊病人报平安“我身体恢复得很好,请大家坚定信心!”

  小袁说,每天都有护士给送饭送水果,虽然医务人员戴着口罩、护目镜,穿着防护服,认不清是谁,但感觉和家人一样亲切。自己换洗的衣服都是医护人员送的,他吃饭喜欢清淡,营养师就按照他的口味做饭,昨天想喝面条,就专门给他做了西红柿鸡蛋面,还特意盐味轻点。

  他刚住院时心情不好,都是家人给他电话问候,现在病情好了,心情也高兴了,每天都主动给家里打几次电话,请家人放心。

  最后,他告诉中国山东网记者,在医务人员的治疗下,自己完全有信心战胜疾病,他说请父老乡亲放心,这个病不可怕,关键要乐观面对,积极治疗,他很快就要出院了。

医务人员一周没回家了

白衣天使是护卫健康的钢铁战士

菏泽首例确诊病人报平安“我身体恢复得很好,请大家坚定信心!”

  “我们这些一线的医护人员都已经有一周的时间没回家了,因为我们接触患者的时间最长,也担心会对家人和邻居造成影响,所以我们主动隔离了,我们也是上有老下有小,但是疫情面前我们有责任守护全市人民的健康,我们也有信心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狙击战。”最早给小袁治疗的医生黄艳秋说。

  和她一样,感染科的所有医生都在发热门诊轮流值班,24小时三班倒,白天分两班,夜间一班,白天是早上8点到下午1点,然后是下午1点到晚上6点,夜班是从晚上6点到第二天8点,这样所有医生在上班的时候都是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尽量减少防护服的更换。科里的袁主任和葛主任还有年近60岁的苗主任都是和年轻人一样轮流值班,没有人叫苦更没有人退缩,因为这是职责所在。

  黄艳秋说,身为一名一线工作者,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职业准则,穿上这身防护服走进隔离区,心里反而很踏实。就是家人们会很担心,我们团队以年轻人为主,孩子有时也会打来电话问爸爸妈妈什么时间可以回家。但是由于病人的特殊性,我和我的同事们下班以后就回到医院准备好的宾馆自行隔离,至今已经连续5天未归家了,而且我们等疫情结束后还要隔离14天才能解除潜在风险。但是我们从不觉着苦、也不觉着累,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都很高涨,也很感谢院领导给予我们的关心,为我们送来牙刷、鞋等生活用品。

  护士长马爱玉介绍,科室护士徐静、王秋兰、杨慧敏等人天天戴护目镜,脸都压变形了,有的红有的肿。但没一人叫若叫累。有的手都湿的发涨,手指变形。

菏泽首例确诊病人报平安“我身体恢复得很好,请大家坚定信心!”

菏泽首例确诊病人报平安“我身体恢复得很好,请大家坚定信心!”

  1月27日,医务人员许媛媛和队友们被调整到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组,通知下午5点由她接值夜班,这时,她想到5岁的儿子,赶紧和爱人打了个电话,告知他自己要进隔离病区了,不方便联系了,让他在家照顾好孩子,他发来儿子画的图画和留言:

菏泽首例确诊病人报平安“我身体恢复得很好,请大家坚定信心!”

  许媛媛忽然感动,这种温暖在某种意义上给她了抗战病魔的信心。


中国山东网(记者 闫璐 张振胜 饶胜望 特约撰稿 朱朝金 牛小天 摄影 程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