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一個柿子十副藥“,有道理嗎,柿子真的當藥用?

新大風歌


我回答一下這個問題。農村俗語“一個柿子十副藥”,有道理嗎?我覺得沒有什麼道理。但是少吃點柿子對身體確實是有好處的。農村俗語多了,什麼“每天一個果(蘋果),不上衛生所”、“每天一根蔥,百病不會生”、“每天吃仨棗,終生不顯老”……這樣的俗語太多了,要是都按照俗語生活,我想也不一定是健康的。吃柿子只能說對身體有許多好處,而這好處也是因人而異的,不是適合所有的人。吃什麼要根據自己的體質,是否適宜吃,吃的合適,才會健康。

柿子的確富有很多營養成分。其性寒涼,歸肺、脾、胃、大腸經。內含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其胡蘿蔔素、核黃素異常豐富,比一般水果都高,且含糖量也高。可潤肺、健脾和胃、清熱生津,熟透的柿子還有一定潤腸通便效果。

柿子含有鞣酸,尤其沒熟透的那種澀澀的柿子含量更高。大量食用不僅會容易引起腹痛、腹瀉,還會與食物中的蛋白質結合形成結石,所以不宜大量食用、空腹食用、與豆腐魚蝦雞蛋等同食,更不宜與醋同食,醋酸與鞣酸結合則會產生結石。柿子性寒,寒性體質者少食,多吃會加重病情。糖尿病人儘量少食,含糖量是普通水果的兩倍。柿子不宜在寒冷的室外吃,寒風侵入胃裡,寒涼與寒涼相遇會引起胃痛、胃部不適。

現在很多人都比較注意“病從口入”、喜歡吃柿子卻不敢吃,一些人家的柿子樹上沒有人摘而自然掉落,就是怕吃了得結石。其實也不要那麼“恐懼”柿子,只要適當的吃,吃的方法得當,柿子對身體健康還是很有好處的。但是柿子再好,也不可能“一個柿子十副藥”,那要看是什麼樣的藥。沒聽說因為專門吃柿子健康長壽不得病的,也沒聽說有病吃柿子能治好的,所以無論什麼食物,要根據自身體質,同時吃要講究一個度。民間好多俗語要科學的理解,合理的應用,不能照搬。可“當藥”的食材多的是,不能樣樣都每天吃一個吧。其實,適合的就是最好的,該吃什麼吃什麼,喜歡吃什麼選什麼,身體缺什麼補什麼。都說五穀雜糧最養人,其實人吃了一樣也生病,所以有病最好去醫院看,該吃幾副藥還要吃幾副。


親吻生活一愛欣


用誇張手法法來說一個柿子十副藥,這是過去農村老人的做派,我記得我們村曾經有個老太太,用一條不大的小魚熬了一鍋魚湯給瓦匠喝,自己還把魚提前撈了吃完,後來她告訴村民:那魚熬著熬著就成化魚了,弄了半天化魚能鮮死人。這就是當年農村老人的誇張手法,形容一樣東西好時,會誇大其詞。

一個柿子十副藥,也是誇張手法,記得過去村裡沒幾棵柿子樹,柿子是稀罕物,小時候我聽奶奶說過,我大堂哥十歲左右時生了病,每天暈暈乎乎的樣子,也不願意吃飯,那時候沒啥好飯,只有玉米麵餅子和紅薯,大堂哥看見這兩種飯就沒有什麼胃口,後來奶奶大堂哥想吃啥?吃啥才能病好,大堂哥說:就想吃甜甜的柿子,估計吃了柿子病會好。

當時奶奶就笑了,因為不到秋天柿子還沒成熟,奶奶對大堂哥說道:你個兔崽子還知道一個柿子十副藥不成?還知道吃了柿子就能好。現在要是給你個柿子吃,頂不頂十副藥我不知道,但肯定是能讓你拉不出屎來的藥,澀不死你。

那時候為什麼會說柿子十服藥呢?其實就是物以稀為貴,稀罕物被有些人研究過,覺得柿子含有不少對於人體有益的成分,可以抑制某些疾病發生,實際上現在的水果和蔬菜都同樣有各種營養價值,甚至有很多擁有藥用價值,現在人對於水果和蔬菜擁有的這些功效並不奇怪,而當年柿子還是太過稀少、太過珍貴。

不管俗語把柿子說的有多好,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有條件買各種水果,而水果品種也是越來越多,每一樣水果都擁有它的營養價值或者藥用價值,因此沒有人看重柿子,也沒有人把它看成藥用價值非常高的水果,所以如今農村野外有很多柿子樹上的柿子會被農民遺留在樹上,有的被鳥雀吃了,很多最終浪費了。


悠然見東山


這個說法有點不靠譜的吧,有點誇大其詞了吧。如果柿子真是有這樣的效果,那為什麼現在農村柿子樹的紅柿子都沒人摘啊,也沒有看到有商販過來收柿子啊。所以從柿子掛在樹上無人問津就知道“一個柿子十副藥”是多麼的站不住腳啊。

說到柿子,我自己覺得還是不好吃的,在展時候,我爸媽不讓我吃,說吃了肚子長蟲子,肚子會痛的,後來才知道,其實說長蟲子是善意的謊言,主要是不要我在小時候吃柿子,據說柿子非常的涼,小孩吃涼的東西,易壞肚子,還容易生病,所以在我小時候的時候紅柿子,我們只能看得份。不過現在還說,柿子吃多了易得結石,就像有的家長不讓三歲以下的小孩吃豆腐一樣,都易得結石,這種理論是不是成立無從查起,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認為,你想吃就吃吧,多吃不好。



“一個柿子十副藥”,不過,我曾經在野外摔傷了,剛好我身旁就是一棵柿子樹,我摔傷後,膝部破皮出血了,我當時嚎嚎大哭,看到流血了,還哭的更傷心,後來我爸就摘了幾片柿子樹上的葉子,用嘴巴嚼碎,然後敷在我的傷口處,過了只會兒,不流血了,血神奇的止住了,疼痛感也好些了,還有種清涼感覺,好多了。後來爸爸說,柿子全身都是寶,特別是說到柿子吃了也有緩解止血的作用,柿子樹葉子也能止血消炎的作用的。

自從那次親身經歷後,我更是對柿子有認識了,但是柿子那種味道,吃多了還會澀嘴,很難受。

姑且柿子有十副藥的作用,你也不要把柿子當成藥來吃,咱有疾病了還是要去看醫開藥。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請關注我,我們一起進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今天我剛吃幾個自家樹上結出的柿子,要知道從今年柿子成熟以後一直儲存到現在也沒有變質,其實儲存到的方式非常簡單也就是直接攤在通風陰涼處,一般在我們當地每家每戶都會這樣儲存,像這樣的儲存方法可以到年底不會變質,但是如果氣溫低的時候沒有用毛毯蓋著的話,那麼柿子的表皮就會出現一些黑色的斑點,當然如果斑點多了那麼像這樣的柿子也就不能食用了。

其實柿子在農村可以說家家戶戶都會種植,尤其是那種“紅柿子”其成熟的時候口感非常的好,可以說是老少皆宜的一種水果,但是吃柿子的時候也是有一些注意的事項,比如今天咱們問題當中提高的“一個柿子十副藥”其實這樣講也是有道理可言的,畢竟每一種水果都有其獨特的益處,記得小時候老一輩人經常說如果想吃飯吃的多就多吃幾個柿子。


因此通過這句話可以看出柿子這種水果確實有其獨特的一面,但是柿子雖然好吃也要注意食物的相剋,想必大家都知道如果吃過柿子以後是不能喝酒的,反過來說如果喝過酒以後就不能吃柿子,因為這兩食物是相剋的如果混在一起吃會引起一些不舒適的反應,所以說我們大家在日常生活當中吃東西的時候要多注意食物的屬性,比如有的食物屬性是寒性的。

那麼寒性的水果吃過了就會引起拉肚子等不良反應,因此咱們這裡所提到的柿子這種水果就屬於是寒性的,所以說無論什麼時候千萬不可多吃,一般適量就好當然這裡我個人建議柿子一天吃6個就好,在這裡再給大家說一下柿子的不同吃法,那麼最常見的就是咱們直接吃就像吃西紅柿一樣,但是還有一種就是煎成柿餅來吃口感也是非常綿甜,所以說柿子雖然價值高作用廣,但是也要懂得如何正確的食用。


紀錄鄉土


在我們這裡柿子樹實在是太常見了,前幾年我們村子還免費給村民們發放柿子樹苗,很多人將柿子樹種在了大門兩側,一到了深秋,柿子樹上掛滿了紅彤彤的柿子,如果不及時採摘,常常讓麻雀把最甜最好吃的柿子吃掉。在農村關於柿子的俗語有很多,比如咱們今天要說的“一個柿子十副藥”,柿子真的可以當作藥嗎?

我家院子中種了一棵柿子樹,每年都會結很多柿子,每年在柿子成熟以後都會摘上一大箱柿子,剛摘下來的柿子很硬,也很麻,放一段時間後柿子就會變得軟軟的,吃起來甜甜的。在我家爺爺奶奶是最愛吃柿子了,冬天家裡燒起了暖氣,奶奶會將柿子擺在暖氣上,這樣柿子又軟又暖。在農村雖然有“一個柿子十副藥”的說法,但是人們喜歡吃柿子,更是喜歡吃柿子的口感和味道。

我不喜歡吃柿子,所以一年到頭也吃不了幾個柿子,但是隻要在冬天感冒咳嗽後,奶奶總是會逼著我吃柿子,聽奶奶說,柿子有治咳嗽的作用。雖然不喜歡吃,但是比起苦苦的藥來說,柿子還是好吃很多。放的軟軟的柿子只要打開一個小口,用力一吸就會將柿子吸到嘴裡,連續吃上幾天,咳嗽就會好了很多。之所以吃柿子會有治療咳嗽的作用,這是因為柿子在成熟後,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果糖,在食用後可補充身體所需糖分,有化痰止咳、清潤肺氣的作用。

人們之所以會說“一個柿子十副藥”其實是將柿子的作用誇大了,畢竟柿子只是水果,雖然它有藥用的價值,但是並不像俗語所說的那麼厲害。北方的冬天家家戶戶都會在屋裡燒起爐子取暖,室內室外溫差大很容易讓人感冒,再加上北方的冬天太乾燥,人們 常常在感冒後就開始咳嗽。在以前農村醫療水平特別低,人們也沒有多餘的閒錢來買藥,但是老是咳嗽會讓人白天晚上都難受,所以人們便會想著用食療來治病。在無意中人們發現柿子有治療咳嗽的作用,在加上北方的冬季水果少,所以才有了“一個柿子十副藥”的說法。

柿子雖然好吃,還有化痰止咳等作用,但是柿子卻不能多吃,在農村還有“男怕柿子女怕梨”的說法,是因為柿子吃的太多,容易在身體中形成結石。還有很多食物不可以和柿子一起食用,比如豆腐、紅薯、菠菜、白酒等等,所以柿子雖好卻不能貪多。

這幾年由於南方水果對北方水果的衝擊很大,很多種植柿子的農民在柿子成熟後並不會將柿子直接銷售出去,而是加工製作成柿餅再銷售。很多人不喜歡吃柿子卻喜歡吃柿餅,我就是其中之一。曬好的柿餅軟糯香甜,外面還有一層糖霜,感覺比柿子好吃一百倍。

你們那裡有“一個柿子十副藥”的說法嗎?歡迎大家回覆討論。


悠悠鄉村路


望著一樹天火紅的柿子,老周不由的搖了搖頭,微微嘆息了一聲:老嘍,連柿子都不能夠採摘下來,就這樣眼睜睜看著柿子敗落在樹上。


想當年老周還年輕時,柿子樹和他一樣青春正好,並沒有像四十多年以後的今天這麼高大,那時候老周每年最快樂的事情就是秋天怕柿子樹摘柿子了。

當年老周才二十出頭歲,菜園地裡有一棵柿子樹,據奶奶說那是爺爺栽種的,爺爺年輕時是村裡的老中醫,經常給父老鄉親們配藥,那時候農村水果極少,除了偶爾幾棵柿子樹,還有一種很小的蘋果,叫做小花紅,老周爺爺人緣好,不知道怎麼著就操持到了一株柿子苗。

柿子樹在當年是特別金貴的果樹,老周爺爺栽種後讓幾個兒子仔細澆水,認真施肥,小樹不知道在幾年時開始掛果,一開始掛果時,家裡人要經常去菜園看守,太寶貴的東西,怕別人惦記。

等老周長到二十幾歲時,柿子樹被奶奶分給了老周,老周是奶奶的大孫子,俗話說得好:老兒子大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奶奶的老兒子當兵走出了大山,家裡最對奶奶眼緣的是老周這個大孫子,所以象徵著財富的柿子樹最終落在了老周手中。

記得當年奶奶總是對老周千叮嚀萬囑咐:俗話說得好啊,一個柿子十副藥,你切莫小看了這柿子,當年你爺爺活著的時候可是中醫,你爺爺說秋天能經常吃個柿子,對身體可是很有好處的事情。



老周並不是因為奶奶說的一個柿子十副藥而格外稀罕柿子,完全是因為當年除了秋天能有機會吃幾個柿子解解饞,一年到頭根本就沒機會吃水果,當年的柿子摘下來以後要給家裡的親戚們分一分,剩下的留著老週一家人每人吃幾個解饞。

後來村裡有條件了,柿子樹栽種了很多,慢慢的也栽種了蘋果,這時候菜園裡的柿子樹也長成了大樹,一年能結不少果實,親戚們也不需要分柿子了,老周家才有機會敞開吃柿子。

於是老周閒暇之餘翻看爺爺留下的老中醫樹,想看看當年奶奶說的那句俗語,一個柿子十副藥,究竟是什麼樣的藥性。

原來醫術有記載柿子的藥用價值,可入心肺大腸經,清熱潤肺,生津解渴,竟然還有解酒的功效,不過老周看了後只是微微一笑:現代人誰不知道喝酒不吃柿子,吃柿子不喝酒,容易生結石,即使是藥,它有時候也是不好的藥。

其實我們如果查詢每一種水果,都會發現有各種各樣的藥用價值和營養價值,水果這樣的東西要根據自己的體質食用,合適為好,大家可千萬別因為這樣的俗語以為柿子的作用有多大,不顧好歹食用,受傷的會是自己。

如今什麼水果都有得賣了,老周家的老柿子樹還在每年勤勤懇懇的長柿子,可惜老周爬不動樹了,村裡有很多柿子樹上的柿子無人問津,老人摘不下來,年輕人不稀罕,所以柿子只好無辜的掛在高高樹枝上,承受著風霜和雨雪的侵犯,最終墜落於地。


看農村說農事


我是“軒轅曰三農”,喜歡三農,愛好三農,關注我,與你分享更多精彩!

小時候在農村,沒有那些花裡胡造的零食,什麼巧克力、旺仔牛奶、奧利奧、薯片等,基本吃不上,能吃得著的就是家裡土生土長的梨、石榴、柿子、紅薯、桃子、葡萄等,每年在果樹開花的時候,就在期待著結果,樹上結的多了,就會送親戚左鄰右舍一起吃,有的時候,自己家裡沒有,就會去別人家樹上摘,然後帶回家裡,分著吃,還覺著甜的不得了。

對於柿子,我們老家有兩種吃法,第一種等到它自然熟,表皮黃燦燦的,捏上手群呼呼,基本上就能吃了,但是吃的時候要注意,因為太軟了,果實細滑,吃的時候不下心會滴在衣服上,會很難洗乾淨;還有一種吃法是,柿子長成了形,但是還沒有熟透,這時候的柿子吃起來會特別澀,農村裡的人研究出了一種吃法,就是找一個罈子把柿子放進去,撒上白酒,再注入水,封壇擱置一個星期左右,再將柿子取出就可以吃了,雖然不如熟透的柿子口感柔軟細膩,但是味道也是極好的。

然後每次吃柿子的時候,也會聽到村裡老人說:“一個柿子十副藥”,那時候不太理解,柿子就是柿子,為什麼被說成了藥,而且還是十副,這是為什麼呢?、

柿子和其他水果一樣,果肉裡含有豐富的糖分,特別是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都很高。若是適量食用,可以給人體補充豐富的營養,也能夠迅速恢復體力,給人體帶來能量。而且它含有的果膠纖維比較多,適當食用可以潤腸,對於排便不順暢的人來說,適當的食用可以讓腸道更加潤滑, 排便更加舒暢,因此也有人說它簡直就是治療便秘的小偏方。

其實不僅僅是柿子的果實,柿子葉也有很多功效,由於它含有的單寧酸比果肉更多,因此也成了不少人的護膚最愛。單寧能夠殺菌消炎,不少人都會將柿子葉收集起來曬乾,有需要的時候拿出來泡開水洗臉,據說這樣做可以讓皮膚更加緊實,還有祛雀斑的功效。

柿子中的成分有很多,其中一種叫做黃酮甙的物質還具有保護心血管的作用,很多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往往容易血壓增高,便秘、心血管脆弱,很多食物不敢多吃,但是適量的食用柿子卻是可取的,或許這也是很多老人鍾愛它的原因吧!

柿子畢竟是寒性果實,吃一點是好的,但是多吃並不可取,而且柿子吃的過多了,排便會困難,我小時候就深受其害,萬物都有它的兩面性,柿子也是如此,以免過量食用傷害身體!

以上是我關於“農村俗語“一個柿子十副藥“,有道理嗎,柿子真的當藥用?”的回答,不知道你還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感謝閱讀,喜歡的可以點贊關注呀!





軒轅曰三農


一個柿子十副藥,這句話有點誇大其詞,要說柿子樹和果實,十副藥還有點兒貼補,我查了《中醫大辭典》,柿子的名稱,還真發現柿子有很大的用處。比如說柿子葉,柿餅,柿餅霜,柿根,柿漆,柿蒂,柿子,柿木皮,這些都有藥用價值。


柿子的藥用價值,入心肺大腸經,清熱潤肺,生津解渴,柿子對肺子有好處,柿子是寒涼的食物,有清熱的作用,我喝完酒以後,必須吃點兒涼快兒水果解渴,我最喜歡的就是吃柿子。我們北方賣的柿子,都是在外邊兒凍著的,吃的時候把它暖化了,適應一會兒屋裡的溫度,才能吃柿子的,如果喝酒喝多了,用它解酒,就直接吃凍柿子,會有一種清涼的感覺,吃完一個柿子酒醒一大半。柿子是我們北方人經常吃的水果。

我吃完柿子以後,就把那柿子蒂留起來,把柿子蒂晾乾嘍,放在一個地方,存起來以後再用,柿子蒂有什麼用呢,它能治我的胃病,有時候我經常犯胃病,老打嗝兒,柿子蒂就有這個用處,柿子蒂,入胃經,降氣止嘔,我每次吃完柿子以後,就會留下很多柿子蒂,留著夏天使用,因為我們北方夏天沒有賣柿子的,只能冬天準備,預備夏天使用的,這個我是經常用的。

柿子全身都是寶,看你找不找,這叫貨賣用家,但是藥物的問題,不是我們說明白的,如果說這些柿子有這些功效,只是我使用偏方而已,如果別人使用,也許是不管事兒的,這得根據自己的體質而定,這就說明柿子還是個好水果,如果加大宣傳,這也是農民一項重要收入來源。


三農剛子


農村俗語:一個杮子十副藥,有道理嗎,杮子真的當藥用?農村杮子確實是一種優良的水果,既能作為水果食用,又能具有藥用效果。杮子成熟後是比較軟質水果,食用後易於消化,並且營養非常豐富,非常適合中老年人,特別是口齒不利索的老年人食用;杮子食用後,還具有許許多多的藥用效果,能夠防治許多的疾病。因此,農村人認為食用杮子,好處多多,藥食同源,是農村優良的水果品種,得到很多人的喜愛。所以,農民總結了杮子的食用特點,流傳下“一個杮子十副藥”的說法,可見杮子在農村人日常生活中地位是多麼的重要。


第一,杮子的食用價值。杮子適應性非常強,適合各種土壤環境,各種地理位置,都能生長栽培,而且產量非常高。杮子成熟後,質地柔軟,含有多種果糖,維生素含量非常高,並且含有豐富的人體需要的礦物質,營養非常豐富。由於成熟的杮子質地柔軟,打開果皮後,果質非常豐富,形成流體粘稠蜜質狀,非常適合嬰兒小孩子,口齒不夠利索的中老年人食用。由於杮子是軟體流質食物,人食用後,非常容易被消化系統消化吸收。


第二,杮子的藥用價值。杮子藥用作用非常高,能入心肺大腸經,具有清熱潤肺,止渴生津,化淤通便等等作用。杮子對人體肺部有非常大的好處,對肺部及呼吸系統有非常大的保健作用。杮子是涼性食品,有清熱下火的作用,如果口舌生火,牙齒疼痛,吃上一個杮子後,就會恢復正常狀態,減輕痛苦。杮子能解酒的,當喝了烈酒,喝醉後,人感覺到不舒服,吃上一兩個軟熟的杮子後,醉後馬上清醒過來。杮子非常解渴,當勞動口乾缺水時,吃上一個軟杮子後,馬上就不口渴了。杮子能解熱,當你勞動的時候,身體發熱,大汗淋漓,吃上一個涼爽的軟杮子後,身體馬上舒服多了,既解散了熱量,又解決了口渴。當吃完杮子後,杮子蒂千萬不要丟棄掉,可它是有用的寶貝,將其曬乾備用。若是有人患胃病,如打嗝、胃脹、胃酸、胃寒、胃熱等等胃病,將其泡水或煎水口服後,將會解決胃上的不適之症狀。


總之,農村杮子是一種優質的藥食兩用性水果,深受農村人重視,經常食用能夠解決許許多多的身體不適的小毛病,被農村人看作非常有用的靈丹妙藥,因此被形成這樣一句俗語:“一個杮子十副藥”的說法,可見杮子的作用是多麼的重要。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鄂東三農,一起探討三農問題!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除。】

鄂東三農


前段時間的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中出現的“火晶柿子”引起了很多人的口水,柿子味道甜美,尤其是在秋季成熟之後,甘爽可口,是很多人都喜愛的果品,農村有句俗語叫 “一個柿子十副藥”,對於這句話的理解是有爭議的,有的說柿子具有藥用價值,有的說吃柿子等於吃藥,不建議吃,

那麼柿子有哪些功效呢?到底能不能吃?又應該有哪些注意呢?

我們猜測“一個柿子十副藥”這種說法可能是老祖宗由於吃柿子吃的不對引起身體不舒服而提的。以前由於食物匱乏,好不容易到了秋天樹上結了柿子,百姓們紛紛摘柿子吃,有的空腹吃,有的吃的柿子尚未熟透,有的吃的較多,有的搭配的食物不對等等,這些在現在看來都很有可能引起胃柿石症,導致腹痛等身體不適,所以才會有了“一個柿子十副藥”這種說法。

隨著醫學的進步,我們知道柿子其實具有很好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查閱資料發現以色列希伯來大學有一項研究表明:每天吃1個約100克的柿子,能有效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和中風發作。中醫認為,柿子味甘、澀,性寒,歸心、肺、大腸經。據《滇南本草圖說》記載,其功效為:“潤肺化痰,生津止渴,澀腸。” 臨床常用於治療肺癆咳嗽、咯血、消渴、以及黃疸、便血等證。還有文獻記載其具有“消癭”的功效,可以用於各種痰核瘰癧、地方性甲狀腺腫等。

營養學家指出,柿子富含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有機酸、多酚類化合物以及許多礦物質,除了銅和鋅的含量比蘋果低外,柿子的其他一些營養成分含量均高於蘋果。其中膳食纖維及多酚類化合物,能改善脂類代謝,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有機酸和鞣質能幫助消化食物、增進食慾、還能起到收澀的作用。另外,含碘豐富,可治療缺碘引起的相關疾病。

但是,日常吃柿子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1.柿子含有較多的鞣質,這些成分遇到胃酸後會形成不溶性沉澱。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胃柿石症。所以空腹不宜食用柿子,而且不宜過量食用柿子,尤其是未成熟的柿子這些成分含量更高;

2.《本草圖經》載:凡食柿不可與蟹同,令人腹痛大瀉。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含高蛋白的蟹、魚、蝦以及牛奶等在鞣質的作用下,很容易凝固成塊,會形成胃柿石;另外,紅薯

主要成分是澱粉,食後可產生大量的果酸,加重胃的酸度,如果柿子與紅薯同時食用,柿子在胃酸的作用下會產生沉澱,也會形成胃柿石;

3.成熟柿子含糖量較高、含碘含量較高,所以糖尿病患者、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等不宜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