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一个柿子十副药“,有道理吗,柿子真的当药用?

新大风歌


我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农村俗语“一个柿子十副药”,有道理吗?我觉得没有什么道理。但是少吃点柿子对身体确实是有好处的。农村俗语多了,什么“每天一个果(苹果),不上卫生所”、“每天一根葱,百病不会生”、“每天吃仨枣,终生不显老”……这样的俗语太多了,要是都按照俗语生活,我想也不一定是健康的。吃柿子只能说对身体有许多好处,而这好处也是因人而异的,不是适合所有的人。吃什么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是否适宜吃,吃的合适,才会健康。

柿子的确富有很多营养成分。其性寒凉,归肺、脾、胃、大肠经。内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其胡萝卜素、核黄素异常丰富,比一般水果都高,且含糖量也高。可润肺、健脾和胃、清热生津,熟透的柿子还有一定润肠通便效果。

柿子含有鞣酸,尤其没熟透的那种涩涩的柿子含量更高。大量食用不仅会容易引起腹痛、腹泻,还会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结石,所以不宜大量食用、空腹食用、与豆腐鱼虾鸡蛋等同食,更不宜与醋同食,醋酸与鞣酸结合则会产生结石。柿子性寒,寒性体质者少食,多吃会加重病情。糖尿病人尽量少食,含糖量是普通水果的两倍。柿子不宜在寒冷的室外吃,寒风侵入胃里,寒凉与寒凉相遇会引起胃痛、胃部不适。

现在很多人都比较注意“病从口入”、喜欢吃柿子却不敢吃,一些人家的柿子树上没有人摘而自然掉落,就是怕吃了得结石。其实也不要那么“恐惧”柿子,只要适当的吃,吃的方法得当,柿子对身体健康还是很有好处的。但是柿子再好,也不可能“一个柿子十副药”,那要看是什么样的药。没听说因为专门吃柿子健康长寿不得病的,也没听说有病吃柿子能治好的,所以无论什么食物,要根据自身体质,同时吃要讲究一个度。民间好多俗语要科学的理解,合理的应用,不能照搬。可“当药”的食材多的是,不能样样都每天吃一个吧。其实,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该吃什么吃什么,喜欢吃什么选什么,身体缺什么补什么。都说五谷杂粮最养人,其实人吃了一样也生病,所以有病最好去医院看,该吃几副药还要吃几副。


亲吻生活一爱欣


用夸张手法法来说一个柿子十副药,这是过去农村老人的做派,我记得我们村曾经有个老太太,用一条不大的小鱼熬了一锅鱼汤给瓦匠喝,自己还把鱼提前捞了吃完,后来她告诉村民:那鱼熬着熬着就成化鱼了,弄了半天化鱼能鲜死人。这就是当年农村老人的夸张手法,形容一样东西好时,会夸大其词。

一个柿子十副药,也是夸张手法,记得过去村里没几棵柿子树,柿子是稀罕物,小时候我听奶奶说过,我大堂哥十岁左右时生了病,每天晕晕乎乎的样子,也不愿意吃饭,那时候没啥好饭,只有玉米面饼子和红薯,大堂哥看见这两种饭就没有什么胃口,后来奶奶大堂哥想吃啥?吃啥才能病好,大堂哥说:就想吃甜甜的柿子,估计吃了柿子病会好。

当时奶奶就笑了,因为不到秋天柿子还没成熟,奶奶对大堂哥说道:你个兔崽子还知道一个柿子十副药不成?还知道吃了柿子就能好。现在要是给你个柿子吃,顶不顶十副药我不知道,但肯定是能让你拉不出屎来的药,涩不死你。

那时候为什么会说柿子十服药呢?其实就是物以稀为贵,稀罕物被有些人研究过,觉得柿子含有不少对于人体有益的成分,可以抑制某些疾病发生,实际上现在的水果和蔬菜都同样有各种营养价值,甚至有很多拥有药用价值,现在人对于水果和蔬菜拥有的这些功效并不奇怪,而当年柿子还是太过稀少、太过珍贵。

不管俗语把柿子说的有多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有条件买各种水果,而水果品种也是越来越多,每一样水果都拥有它的营养价值或者药用价值,因此没有人看重柿子,也没有人把它看成药用价值非常高的水果,所以如今农村野外有很多柿子树上的柿子会被农民遗留在树上,有的被鸟雀吃了,很多最终浪费了。


悠然见东山


这个说法有点不靠谱的吧,有点夸大其词了吧。如果柿子真是有这样的效果,那为什么现在农村柿子树的红柿子都没人摘啊,也没有看到有商贩过来收柿子啊。所以从柿子挂在树上无人问津就知道“一个柿子十副药”是多么的站不住脚啊。

说到柿子,我自己觉得还是不好吃的,在展时候,我爸妈不让我吃,说吃了肚子长虫子,肚子会痛的,后来才知道,其实说长虫子是善意的谎言,主要是不要我在小时候吃柿子,据说柿子非常的凉,小孩吃凉的东西,易坏肚子,还容易生病,所以在我小时候的时候红柿子,我们只能看得份。不过现在还说,柿子吃多了易得结石,就像有的家长不让三岁以下的小孩吃豆腐一样,都易得结石,这种理论是不是成立无从查起,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认为,你想吃就吃吧,多吃不好。



“一个柿子十副药”,不过,我曾经在野外摔伤了,刚好我身旁就是一棵柿子树,我摔伤后,膝部破皮出血了,我当时嚎嚎大哭,看到流血了,还哭的更伤心,后来我爸就摘了几片柿子树上的叶子,用嘴巴嚼碎,然后敷在我的伤口处,过了只会儿,不流血了,血神奇的止住了,疼痛感也好些了,还有种清凉感觉,好多了。后来爸爸说,柿子全身都是宝,特别是说到柿子吃了也有缓解止血的作用,柿子树叶子也能止血消炎的作用的。

自从那次亲身经历后,我更是对柿子有认识了,但是柿子那种味道,吃多了还会涩嘴,很难受。

姑且柿子有十副药的作用,你也不要把柿子当成药来吃,咱有疾病了还是要去看医开药。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请关注我,我们一起进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今天我刚吃几个自家树上结出的柿子,要知道从今年柿子成熟以后一直储存到现在也没有变质,其实储存到的方式非常简单也就是直接摊在通风阴凉处,一般在我们当地每家每户都会这样储存,像这样的储存方法可以到年底不会变质,但是如果气温低的时候没有用毛毯盖着的话,那么柿子的表皮就会出现一些黑色的斑点,当然如果斑点多了那么像这样的柿子也就不能食用了。

其实柿子在农村可以说家家户户都会种植,尤其是那种“红柿子”其成熟的时候口感非常的好,可以说是老少皆宜的一种水果,但是吃柿子的时候也是有一些注意的事项,比如今天咱们问题当中提高的“一个柿子十副药”其实这样讲也是有道理可言的,毕竟每一种水果都有其独特的益处,记得小时候老一辈人经常说如果想吃饭吃的多就多吃几个柿子。


因此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柿子这种水果确实有其独特的一面,但是柿子虽然好吃也要注意食物的相克,想必大家都知道如果吃过柿子以后是不能喝酒的,反过来说如果喝过酒以后就不能吃柿子,因为这两食物是相克的如果混在一起吃会引起一些不舒适的反应,所以说我们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吃东西的时候要多注意食物的属性,比如有的食物属性是寒性的。

那么寒性的水果吃过了就会引起拉肚子等不良反应,因此咱们这里所提到的柿子这种水果就属于是寒性的,所以说无论什么时候千万不可多吃,一般适量就好当然这里我个人建议柿子一天吃6个就好,在这里再给大家说一下柿子的不同吃法,那么最常见的就是咱们直接吃就像吃西红柿一样,但是还有一种就是煎成柿饼来吃口感也是非常绵甜,所以说柿子虽然价值高作用广,但是也要懂得如何正确的食用。


纪录乡土


在我们这里柿子树实在是太常见了,前几年我们村子还免费给村民们发放柿子树苗,很多人将柿子树种在了大门两侧,一到了深秋,柿子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如果不及时采摘,常常让麻雀把最甜最好吃的柿子吃掉。在农村关于柿子的俗语有很多,比如咱们今天要说的“一个柿子十副药”,柿子真的可以当作药吗?

我家院子中种了一棵柿子树,每年都会结很多柿子,每年在柿子成熟以后都会摘上一大箱柿子,刚摘下来的柿子很硬,也很麻,放一段时间后柿子就会变得软软的,吃起来甜甜的。在我家爷爷奶奶是最爱吃柿子了,冬天家里烧起了暖气,奶奶会将柿子摆在暖气上,这样柿子又软又暖。在农村虽然有“一个柿子十副药”的说法,但是人们喜欢吃柿子,更是喜欢吃柿子的口感和味道。

我不喜欢吃柿子,所以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几个柿子,但是只要在冬天感冒咳嗽后,奶奶总是会逼着我吃柿子,听奶奶说,柿子有治咳嗽的作用。虽然不喜欢吃,但是比起苦苦的药来说,柿子还是好吃很多。放的软软的柿子只要打开一个小口,用力一吸就会将柿子吸到嘴里,连续吃上几天,咳嗽就会好了很多。之所以吃柿子会有治疗咳嗽的作用,这是因为柿子在成熟后,会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果糖,在食用后可补充身体所需糖分,有化痰止咳、清润肺气的作用。

人们之所以会说“一个柿子十副药”其实是将柿子的作用夸大了,毕竟柿子只是水果,虽然它有药用的价值,但是并不像俗语所说的那么厉害。北方的冬天家家户户都会在屋里烧起炉子取暖,室内室外温差大很容易让人感冒,再加上北方的冬天太干燥,人们 常常在感冒后就开始咳嗽。在以前农村医疗水平特别低,人们也没有多余的闲钱来买药,但是老是咳嗽会让人白天晚上都难受,所以人们便会想着用食疗来治病。在无意中人们发现柿子有治疗咳嗽的作用,在加上北方的冬季水果少,所以才有了“一个柿子十副药”的说法。

柿子虽然好吃,还有化痰止咳等作用,但是柿子却不能多吃,在农村还有“男怕柿子女怕梨”的说法,是因为柿子吃的太多,容易在身体中形成结石。还有很多食物不可以和柿子一起食用,比如豆腐、红薯、菠菜、白酒等等,所以柿子虽好却不能贪多。

这几年由于南方水果对北方水果的冲击很大,很多种植柿子的农民在柿子成熟后并不会将柿子直接销售出去,而是加工制作成柿饼再销售。很多人不喜欢吃柿子却喜欢吃柿饼,我就是其中之一。晒好的柿饼软糯香甜,外面还有一层糖霜,感觉比柿子好吃一百倍。

你们那里有“一个柿子十副药”的说法吗?欢迎大家回复讨论。


悠悠乡村路


望着一树天火红的柿子,老周不由的摇了摇头,微微叹息了一声:老喽,连柿子都不能够采摘下来,就这样眼睁睁看着柿子败落在树上。


想当年老周还年轻时,柿子树和他一样青春正好,并没有像四十多年以后的今天这么高大,那时候老周每年最快乐的事情就是秋天怕柿子树摘柿子了。

当年老周才二十出头岁,菜园地里有一棵柿子树,据奶奶说那是爷爷栽种的,爷爷年轻时是村里的老中医,经常给父老乡亲们配药,那时候农村水果极少,除了偶尔几棵柿子树,还有一种很小的苹果,叫做小花红,老周爷爷人缘好,不知道怎么着就操持到了一株柿子苗。

柿子树在当年是特别金贵的果树,老周爷爷栽种后让几个儿子仔细浇水,认真施肥,小树不知道在几年时开始挂果,一开始挂果时,家里人要经常去菜园看守,太宝贵的东西,怕别人惦记。

等老周长到二十几岁时,柿子树被奶奶分给了老周,老周是奶奶的大孙子,俗话说得好: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奶奶的老儿子当兵走出了大山,家里最对奶奶眼缘的是老周这个大孙子,所以象征着财富的柿子树最终落在了老周手中。

记得当年奶奶总是对老周千叮咛万嘱咐:俗话说得好啊,一个柿子十副药,你切莫小看了这柿子,当年你爷爷活着的时候可是中医,你爷爷说秋天能经常吃个柿子,对身体可是很有好处的事情。



老周并不是因为奶奶说的一个柿子十副药而格外稀罕柿子,完全是因为当年除了秋天能有机会吃几个柿子解解馋,一年到头根本就没机会吃水果,当年的柿子摘下来以后要给家里的亲戚们分一分,剩下的留着老周一家人每人吃几个解馋。

后来村里有条件了,柿子树栽种了很多,慢慢的也栽种了苹果,这时候菜园里的柿子树也长成了大树,一年能结不少果实,亲戚们也不需要分柿子了,老周家才有机会敞开吃柿子。

于是老周闲暇之余翻看爷爷留下的老中医树,想看看当年奶奶说的那句俗语,一个柿子十副药,究竟是什么样的药性。

原来医术有记载柿子的药用价值,可入心肺大肠经,清热润肺,生津解渴,竟然还有解酒的功效,不过老周看了后只是微微一笑:现代人谁不知道喝酒不吃柿子,吃柿子不喝酒,容易生结石,即使是药,它有时候也是不好的药。

其实我们如果查询每一种水果,都会发现有各种各样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水果这样的东西要根据自己的体质食用,合适为好,大家可千万别因为这样的俗语以为柿子的作用有多大,不顾好歹食用,受伤的会是自己。

如今什么水果都有得卖了,老周家的老柿子树还在每年勤勤恳恳的长柿子,可惜老周爬不动树了,村里有很多柿子树上的柿子无人问津,老人摘不下来,年轻人不稀罕,所以柿子只好无辜的挂在高高树枝上,承受着风霜和雨雪的侵犯,最终坠落于地。


看农村说农事


我是“轩辕曰三农”,喜欢三农,爱好三农,关注我,与你分享更多精彩!

小时候在农村,没有那些花里胡造的零食,什么巧克力、旺仔牛奶、奥利奥、薯片等,基本吃不上,能吃得着的就是家里土生土长的梨、石榴、柿子、红薯、桃子、葡萄等,每年在果树开花的时候,就在期待着结果,树上结的多了,就会送亲戚左邻右舍一起吃,有的时候,自己家里没有,就会去别人家树上摘,然后带回家里,分着吃,还觉着甜的不得了。

对于柿子,我们老家有两种吃法,第一种等到它自然熟,表皮黄灿灿的,捏上手群呼呼,基本上就能吃了,但是吃的时候要注意,因为太软了,果实细滑,吃的时候不下心会滴在衣服上,会很难洗干净;还有一种吃法是,柿子长成了形,但是还没有熟透,这时候的柿子吃起来会特别涩,农村里的人研究出了一种吃法,就是找一个坛子把柿子放进去,撒上白酒,再注入水,封坛搁置一个星期左右,再将柿子取出就可以吃了,虽然不如熟透的柿子口感柔软细腻,但是味道也是极好的。

然后每次吃柿子的时候,也会听到村里老人说:“一个柿子十副药”,那时候不太理解,柿子就是柿子,为什么被说成了药,而且还是十副,这是为什么呢?、

柿子和其他水果一样,果肉里含有丰富的糖分,特别是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都很高。若是适量食用,可以给人体补充丰富的营养,也能够迅速恢复体力,给人体带来能量。而且它含有的果胶纤维比较多,适当食用可以润肠,对于排便不顺畅的人来说,适当的食用可以让肠道更加润滑, 排便更加舒畅,因此也有人说它简直就是治疗便秘的小偏方。

其实不仅仅是柿子的果实,柿子叶也有很多功效,由于它含有的单宁酸比果肉更多,因此也成了不少人的护肤最爱。单宁能够杀菌消炎,不少人都会将柿子叶收集起来晒干,有需要的时候拿出来泡开水洗脸,据说这样做可以让皮肤更加紧实,还有祛雀斑的功效。

柿子中的成分有很多,其中一种叫做黄酮甙的物质还具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往往容易血压增高,便秘、心血管脆弱,很多食物不敢多吃,但是适量的食用柿子却是可取的,或许这也是很多老人钟爱它的原因吧!

柿子毕竟是寒性果实,吃一点是好的,但是多吃并不可取,而且柿子吃的过多了,排便会困难,我小时候就深受其害,万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柿子也是如此,以免过量食用伤害身体!

以上是我关于“农村俗语“一个柿子十副药“,有道理吗,柿子真的当药用?”的回答,不知道你还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感谢阅读,喜欢的可以点赞关注呀!





轩辕曰三农


一个柿子十副药,这句话有点夸大其词,要说柿子树和果实,十副药还有点儿贴补,我查了《中医大辞典》,柿子的名称,还真发现柿子有很大的用处。比如说柿子叶,柿饼,柿饼霜,柿根,柿漆,柿蒂,柿子,柿木皮,这些都有药用价值。


柿子的药用价值,入心肺大肠经,清热润肺,生津解渴,柿子对肺子有好处,柿子是寒凉的食物,有清热的作用,我喝完酒以后,必须吃点儿凉快儿水果解渴,我最喜欢的就是吃柿子。我们北方卖的柿子,都是在外边儿冻着的,吃的时候把它暖化了,适应一会儿屋里的温度,才能吃柿子的,如果喝酒喝多了,用它解酒,就直接吃冻柿子,会有一种清凉的感觉,吃完一个柿子酒醒一大半。柿子是我们北方人经常吃的水果。

我吃完柿子以后,就把那柿子蒂留起来,把柿子蒂晾干喽,放在一个地方,存起来以后再用,柿子蒂有什么用呢,它能治我的胃病,有时候我经常犯胃病,老打嗝儿,柿子蒂就有这个用处,柿子蒂,入胃经,降气止呕,我每次吃完柿子以后,就会留下很多柿子蒂,留着夏天使用,因为我们北方夏天没有卖柿子的,只能冬天准备,预备夏天使用的,这个我是经常用的。

柿子全身都是宝,看你找不找,这叫货卖用家,但是药物的问题,不是我们说明白的,如果说这些柿子有这些功效,只是我使用偏方而已,如果别人使用,也许是不管事儿的,这得根据自己的体质而定,这就说明柿子还是个好水果,如果加大宣传,这也是农民一项重要收入来源。


三农刚子


农村俗语:一个杮子十副药,有道理吗,杮子真的当药用?农村杮子确实是一种优良的水果,既能作为水果食用,又能具有药用效果。杮子成熟后是比较软质水果,食用后易于消化,并且营养非常丰富,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特别是口齿不利索的老年人食用;杮子食用后,还具有许许多多的药用效果,能够防治许多的疾病。因此,农村人认为食用杮子,好处多多,药食同源,是农村优良的水果品种,得到很多人的喜爱。所以,农民总结了杮子的食用特点,流传下“一个杮子十副药”的说法,可见杮子在农村人日常生活中地位是多么的重要。


第一,杮子的食用价值。杮子适应性非常强,适合各种土壤环境,各种地理位置,都能生长栽培,而且产量非常高。杮子成熟后,质地柔软,含有多种果糖,维生素含量非常高,并且含有丰富的人体需要的矿物质,营养非常丰富。由于成熟的杮子质地柔软,打开果皮后,果质非常丰富,形成流体粘稠蜜质状,非常适合婴儿小孩子,口齿不够利索的中老年人食用。由于杮子是软体流质食物,人食用后,非常容易被消化系统消化吸收。


第二,杮子的药用价值。杮子药用作用非常高,能入心肺大肠经,具有清热润肺,止渴生津,化淤通便等等作用。杮子对人体肺部有非常大的好处,对肺部及呼吸系统有非常大的保健作用。杮子是凉性食品,有清热下火的作用,如果口舌生火,牙齿疼痛,吃上一个杮子后,就会恢复正常状态,减轻痛苦。杮子能解酒的,当喝了烈酒,喝醉后,人感觉到不舒服,吃上一两个软熟的杮子后,醉后马上清醒过来。杮子非常解渴,当劳动口干缺水时,吃上一个软杮子后,马上就不口渴了。杮子能解热,当你劳动的时候,身体发热,大汗淋漓,吃上一个凉爽的软杮子后,身体马上舒服多了,既解散了热量,又解决了口渴。当吃完杮子后,杮子蒂千万不要丢弃掉,可它是有用的宝贝,将其晒干备用。若是有人患胃病,如打嗝、胃胀、胃酸、胃寒、胃热等等胃病,将其泡水或煎水口服后,将会解决胃上的不适之症状。


总之,农村杮子是一种优质的药食两用性水果,深受农村人重视,经常食用能够解决许许多多的身体不适的小毛病,被农村人看作非常有用的灵丹妙药,因此被形成这样一句俗语:“一个杮子十副药”的说法,可见杮子的作用是多么的重要。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鄂东三农


前段时间的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中出现的“火晶柿子”引起了很多人的口水,柿子味道甜美,尤其是在秋季成熟之后,甘爽可口,是很多人都喜爱的果品,农村有句俗语叫 “一个柿子十副药”,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是有争议的,有的说柿子具有药用价值,有的说吃柿子等于吃药,不建议吃,

那么柿子有哪些功效呢?到底能不能吃?又应该有哪些注意呢?

我们猜测“一个柿子十副药”这种说法可能是老祖宗由于吃柿子吃的不对引起身体不舒服而提的。以前由于食物匮乏,好不容易到了秋天树上结了柿子,百姓们纷纷摘柿子吃,有的空腹吃,有的吃的柿子尚未熟透,有的吃的较多,有的搭配的食物不对等等,这些在现在看来都很有可能引起胃柿石症,导致腹痛等身体不适,所以才会有了“一个柿子十副药”这种说法。

随着医学的进步,我们知道柿子其实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查阅资料发现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有一项研究表明:每天吃1个约100克的柿子,能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和中风发作。中医认为,柿子味甘、涩,性寒,归心、肺、大肠经。据《滇南本草图说》记载,其功效为:“润肺化痰,生津止渴,涩肠。” 临床常用于治疗肺痨咳嗽、咯血、消渴、以及黄疸、便血等证。还有文献记载其具有“消瘿”的功效,可以用于各种痰核瘰疬、地方性甲状腺肿等。

营养学家指出,柿子富含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有机酸、多酚类化合物以及许多矿物质,除了铜和锌的含量比苹果低外,柿子的其他一些营养成分含量均高于苹果。其中膳食纤维及多酚类化合物,能改善脂类代谢,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有机酸和鞣质能帮助消化食物、增进食欲、还能起到收涩的作用。另外,含碘丰富,可治疗缺碘引起的相关疾病。

但是,日常吃柿子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1.柿子含有较多的鞣质,这些成分遇到胃酸后会形成不溶性沉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胃柿石症。所以空腹不宜食用柿子,而且不宜过量食用柿子,尤其是未成熟的柿子这些成分含量更高;

2.《本草图经》载:凡食柿不可与蟹同,令人腹痛大泻。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含高蛋白的蟹、鱼、虾以及牛奶等在鞣质的作用下,很容易凝固成块,会形成胃柿石;另外,红薯

主要成分是淀粉,食后可产生大量的果酸,加重胃的酸度,如果柿子与红薯同时食用,柿子在胃酸的作用下会产生沉淀,也会形成胃柿石;

3.成熟柿子含糖量较高、含碘含量较高,所以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等不宜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