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只知“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卻不知後一句才是重點

詩書背詩永遠只背精華部分,是很多現代人的習慣。畢竟背上幾個千古名句,能讓自己顯得更有文化,然而這樣做的風險其實也不小,一不小心就會望文生義。

很多人只知“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卻不知後一句才是重點

打開木甲板上的書

比如羅隱有個千古名句叫“今朝有酒今朝醉”,看上去灑脫得很,讓人也想跟著醉一把,但很多人不知道後面還有一句“明日愁來明日愁”,這才是他寫這詩的原因。再比如李賀的千古名句“雄雞一聲天下白”,看上去也是霸氣得很,但它的上一句“我有迷魂招不得”才是其一生的寫照,字字都是淚。

而本期筆者要和大家介紹這句也是家喻戶曉,它就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話出自《左傳·莊公十年》的一篇《曹劌論戰》,作者是左丘明,寫的是曹劌在長勺之戰中的見解。因為年年入選中學課本,所以大家都這段話也都是比較熟悉的。

很多人只知“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卻不知後一句才是重點

魯莊公十年春天,魯國和齊國在長勺之戰,齊國軍隊敲響戰鼓,曹劌不讓魯莊公進攻,直到對方擊了3次鼓他才說可以了。齊軍大敗逃走後,魯莊公打算馬上追,曹劌又表示不行,他下馬車看了齊軍車馬留在地上的痕跡才表示可以追了。

最後齊軍損失慘重,魯莊公問曹劌當時他是怎麼想的,他便說出了“一鼓作氣”這段話,意思是:“擊鼓一次是能鼓舞士氣的,但擊了兩次士氣就開始低落了,等到了第三次大家就沒有什麼勇氣了。”很多人讀到這就覺得這是曹劌長勺之戰最牛的地方,但卻不知道其實這篇文章的重點其實不在這,後一句才是重點,字字發人深省,沒讀懂容易吃虧,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原文:

很多人只知“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卻不知後一句才是重點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後一句其實有兩個更重要的致勝原因,第一個“彼竭我盈,故克之”,意思是對方的勇氣和士氣沒有了,但我們的士氣正盛,所以才能打敗對方。事實上,如果對方沒了士氣後,我方不做好提高士氣的準備,也是沒用的。試想兩軍交鋒時,對方三次擊鼓將帥都不回應,若不與兵士們打好招呼,他們難免會覺得將帥都怕了,這種情況下我方又哪來的士氣呢?若是不瞭解這一點,生搬硬套曹劌的理論,並不一定能勝利。

很多人只知“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卻不知後一句才是重點

舞動的紅阿克哈-塔克馬

第二點“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這是在追齊軍時曹劌的想法,體現了他萬事謹慎、事事細心觀察的性格,這才是他最終能大獲全勝的最重要原因。因為對方並不是因為實力不濟才敗,僅僅是因為一時士氣低落而已,但落敗後他們就成了窮途末路的處境,此時他們是極有可能抱著背水一戰的決心的。曹劌觀察了車馬逃跑的痕跡,發現他們已經亂了陣腳,才確定他們是真的無心再戰了。

很多人只知“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卻不知後一句才是重點

很多人在將很多古人的思想精華運用到生活中時,發現往往行不通,然後就開始懷疑老祖宗們說的是不是真的有道理,其實有時候往往是因為我們不願意細細領會全文的意思,斷章取義造成的。當年左丘明寫這篇史文,目的是讓我們全面瞭解長勺之戰的情況,並不是讓咱們只記得其中一個千古名句,不對全文認真理解就生搬硬套,大家說是嗎?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