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真正的成熟,是觉得孤独是享受,对此你怎么看?

农在天涯


成熟的人都会孤独,因为你经验太多,很多东西不用去探索,经验就会告诉你真相。就缺失了活力与乐趣,能打动自己的人和事越来越少,这种繁华过后的落寞,也许就是孤独,但真的很享受。



雪明153


读书的时候,喜欢胡思乱想,一个人呆着觉得孤独,很想找人玩耍,一个人出门觉得孤独,很想找人同行,一个人吃饭也觉得孤独,也想找个人一起,总之,似乎就是觉得一个人不行不好啥的,乱七八糟,会想很多东西

后面长大了,或者说,一个人待久了,就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了,没人的时候,玩玩手机,也没有多余的想法,只是休息,心烦的时候,一个人出去走走,找个地方坐着发会呆,饿了,想的都是吃什么,总之没有以前那种多愁善感。

也许这算成熟吧,但是更多我觉得是麻木。我们都长大了,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了,所以以前想的东西,可能毫无意义,想了也没用,干脆不想了。如何让自己活的好,过的好,成了我们唯一的念头,其实我们都是孤独的,因为我们内心都渴望着那么些个人,需要被关心,需要被理解,只是我们都很坚强,在没有人关心和理解的情况下,努力生活着,享受孤独,就是即使没人知道,也要让自己好起来,一个人,我可以自己为自己准备丰盛的晚餐,一个人,我可以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看自己喜欢的书,一个人,我可以毫无顾虑自由自在做自己的事,总之就是,不管怎么,一个人也很好。

我想所谓的成熟,应该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有多坚强,你就有多成熟,孤独从来就不会别人知道,只是我想告诉你我一个人也很好。当然这只是我的看法,真正的成熟,也许比我想象中更好吧!


刘然嘟嘟


李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因为圣贤的思想,同时代能领悟的人很少,要是大家都能领悟的东西,那还要圣贤干什么。

凡是身处高位者,都是寂寞的。因为他有好多话,不能对别人讲。古代皇帝自称朕、寡人等,就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他需要防备臣下的谋反,需要防备后宫的干政,需要防备皇子的篡权。一个人把心思,都放在防备别人身上,能不孤独寂寞冷吗。但要说是享受,也是权力带给皇上的满足感。

现代人没那么多条条框框。但是成熟的人也不会信口开河,知道言多必失。喜欢做人群中的孤客。成熟就是把一些事情看开了,不要故弄玄虚,不要故作深沉,做一个真正的自己就好了。为了生存说一些无关紧要的奉承话,也是可以理解的。


夜夜夜


对于提出来的这一点,事情不同展现的人物场景大不同,每个人的挫折感及内心的感受上,都会有很大程度的不相同,旨在源于对待问题的态度上。

举个例子来说明:

从刚开始懵懵懂的踏入社会,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内心的坚守。会是自我觉得对的话语,做人做事的原则。就拿那个时期一直坚持的话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过了几年,你会觉得那时的话感到幼稚,认识不够深刻。去推翻或是变更,去认可另一段更深刻的话语来与之替代。

那时的你是怎么度过的呢?

是上进心、是投入,而不是独处。

每一段过程经历,都是一种观念到另一种观念的转变,慢慢的人就成长了。便不是以前的不好,而是另一种趋向于更成熟。

要说人真正的孤独是成熟,古人常常告诫后人,人在最孤独的时候要学会“慎独”。不然很容易是在“雾里探花”,让事情愈演愈遭,事后才发现自己还是走不出来。成熟并不是只有一种方式可寻,又有多少人能够有独处的智慧呢!

我的观点是:

让暴风雪来的更猛烈些,勇敢去面对遇到的孤独,且积极正面的接受洗礼,才会是从内而外真正的成熟。


叮咚一休


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鲁迅先生的这句话,真是点出了人走向成熟的困境。

成熟是个复杂的概念,在心理学上有许多相关概念,比如心智成熟、情绪成熟,而题主的问题描述指向的偏向于人际互动中的成熟,所以我们就来聊一聊“社交成熟”。

在自身需求和环境要求之间,如何表现?

我们在社交互动中是否成熟,关键在于在自身与他人、环境的互动中,我们该怎样面对,如何做出回应。传统意义上的“成熟”,意味着我们身在其中,能够依照场合的要求,做出符合环境要求的回应。

而随着个人意识的加强,很多人对这样的成熟观念不再完全认同,我们自身的需求也要被更多地考虑。当然,我们自身的需求,与他人或环境对我们的要求并不总是矛盾,这时候我们往往很容易处理。

困难的是,当自身的想法与环境的要求发生冲突,一个人该如何选择怎么做?其实这才更能看出他是否成熟了。而在这样的情况下,真正的成熟往往是这样的:

1.肯定自身的存在,认可自身的欲望、情感和能动性;

2.肯定他人与环境的存在,认识到他人与环境对自身的要求是值得被考虑的;

3.接纳两者可能发生的冲突;

4.按照自己建立的原则和底线,进行衡量和判断,最后做出相关的回应。

有些成熟表现,可能并不是真的成熟

从一个人在特定场合下的行为去判断其是否成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成熟的人也可能不遵循某些既定的要求,而某些言行看似成熟的人也可能并非真正的成熟。

下面说是三种典型情况:

1.任何场合都能灵活应变

有些人往往能够在不同的场合下表现得体,但是与他们近距离相处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发现,他们看似成熟的行为却给人一种“程序化”的感觉,总让人觉得他们不够“真挚”,很难让人感到彼此间心灵上的交流。

这是为什么呢?这可以用精神分析家温尼科特提出的“真我/假我”理论来解释。

在早期被精心照顾的婴儿常常能形成良好的“真我”,感受到自身的欲望、情感和创造性;但如果婴儿的需求常常无法被满足,受挫感会让他对自身的能动性感到失望,对外界环境的要求更为敏感,逐渐用顺从的方式面对照顾者,形成强大的“假我”。

“假我”是婴儿应对受挫的一种防御性结构。在糟糕的养育环境下,婴儿可能很早就展现出较好的智力表现,而温尼科特将之称为“分裂的智力”,这种智力与“真我”是隔离的,无法在欲望、情绪的表达和调节上展现出来。所以,面对在任何场合下都能得心应手的人,我们却总感觉到情感上的隔离。

2.凡事都要分出黑白

在生活中,有些看似成熟的人过于严肃和刻板。他们对生活和世界有一套非常清晰和稳定的价值观念,喜欢对事情下“终极式”的判断。这些人很可能是过分依靠那些制度化的规则了,比如被普遍认可的风俗、习惯,比如社会制定的法律法规。

循规守法当然是好市民。而更好的成熟还有下一个境界:不仅能够理解和遵守某些社会规则,还能意识到遵循的方式并非单一的,比如公平、诚实、勇敢并不是只有唯一的表现形式,同时认识到这些规则之间可能发生矛盾和抵牾,并能根据不同的场合进行灵活地权衡和判断。

因为生活中总有不确定性的时刻,总有难以厘清的纠缠,甚至在某些矛盾的地方恰恰保存着我们的人性,不应该总是做出非黑即白的判断。可以说,这些人奋力追求成熟,最后又被成熟所限制。

3.反对一切规则

有些人觉得“成熟”就是失去个性,是被世界磨平了棱角,所以他们认为真正成熟的人,是那些反对规则、反对一切既定秩序的人。

生活中确实有些这样的人,忽视现存的标准,甚至完全以标准相反的样子去生活。他们可能是自恋的,过于夸张的自我感“吞没”了外部世界。没有他人,没有外在环境,只有自我,他们自然不会在乎那些习俗和惯例。同时,这种被无限放大的自我感也可能是伪装出来的,正如自卑与自恋是一体两面,他们害怕面对虚弱的自我,所以选择与他人和外部世界进行对抗,在对抗中感受自身的存在和力量感。

怎样才能更成熟?

1. 努力建立坚实的自我

成熟离不开发展良好的自我。你只有知道“真我”的模样,才能够不在适应社交要求时迷失自己。我们必须自尊和自爱,这能够让我们在面对他人和世界的时候,不会轻易将自己放在次要位置,不会贬低自身的需求和欲望,而是以一种平等的心态来面对,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去取舍和调整。

2.确定自我与环境的边界

无论是领导同事在工作上的要求和配合,还是亲人朋友在生活中的交往和互动,我们在建立自我的过程中时时受到外界的冲击,可能让生活混乱不堪。这时,不要简单地否定自身,也不要武断地反对他人,最需要做的反而是在认知和情感上肯定两者的共存,去分辨混乱的状态里是否存在着分清自我和环境的可能性。

哪些是外界造成的,哪些是自身产生的,哪些需要自己来负责,哪些是不是自己需要妥协的。在类似的实践中,我们能越来越清楚自身和环境的边界,也更容易察觉他人对我们的要求,以及自己本心的渴望。这有利于我们权衡应该多大程度接受外界的要求,同时不伤害到自己。

3.肯定规则的意义,也接受矛盾

对于习俗、规定和制度,最好的态度是将之作为我们建立个人价值体系的材料,而不仅是将之看作急于反对或严格遵守的“铁律”。一个成熟的人是具有灵活性的人,在任何事情上,ta的反应都不是僵化的。在日常生活中,正误的标准常常不是绝对的,好坏的界限也不是唯一的。

再总结一下的话,真正的成熟:

不是终于学会了一套如何应对各种人、各种场合的秘诀,

更可能是我们明白了自身和他人永远都是一样的值得被考虑,明白了在两者变动的关系中并不存在永恒不变的法则,

所以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矛盾而复杂的事实,并努力在每一次的具体情况中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念,再做出最合适当下的决定。


邱妹妹日常生活


孤独是人的成熟的标志。

李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因为圣贤的思想,同时代能领悟的人很少,要是大家都能领悟的东西,那还要圣贤干什么。

凡是身处高位者,都是寂寞的。因为他有好多话,不能对别人讲。古代皇帝自称朕、寡人等,就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他需要防备臣下的谋反,需要防备后宫的干政,需要防备皇子的篡权。一个人把心思,都放在防备别人身上,能不孤独寂寞冷吗。但要说是享受,也是权力带给皇上的满足感。

现代人没那么多条条框框。但是成熟的人也不会信口开河,知道言多必失。喜欢做人群中的孤客。成熟就是把一些事情看开了,不要故弄玄虚,不要故作深沉,做一个真正的自己就好了。为了生存说一些无关紧要的奉承话,也是可以理解的。


西魏书生


认为孤独是一种享受的人,不一定是成熟的人,但一定是个有趣的人,有不少经历的人。他可以在独处的时间发现自己的兴趣点,继而享受这种兴趣带来的快乐。我喜欢闲暇之时做点小手工,也喜欢一个人在家品茗读书,但我不觉的自己成熟了,还会为许多事情烦恼,嘿嘿,当然,成熟的定义也很多。总之,能够享受孤独的人是个幸运的人,而这种幸运需要岁月的打磨和自身的修练。下图是我独处时的“成果",钩一枚书签,穿一串手链,给平淡的手袋加些装饰,真的很享受,不论过程还是结果





国小美


孤独不可享受。佛问弟子,一滳水,如何不让它被太阳晒干,被风吹干,被土吸干?弟子答不出。佛说:把它扔到大海里。


松竹118


鲍尔莱说:“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毫无意义。”成熟就是理解孤独,接受孤独,享受孤独。

蒋勋说:“当我们惧怕孤独而被孤独驱使着去消灭孤独时,是最孤独的时候。”人只有在跟自己对话时,才能自我反思。

笛卡尔说:“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头,人是在思考自己而不是在思考他人的过程中产生了智慧。”

所以说,我们需要孤独。“自省的孤独胜过一切鼓励。”



大叔的生与活


非常赞同题主的这一论点。现在的社会,不管是生活,工作还是学习,节奏都非常的快,每个人的耳边都充斥着太多的声音,每个人的生活都会面对形形色色的压力。孤独恰恰是很多人需要的一种精神调节,只有当我们一个人独处没有外界打扰时,才会进行真正的精神放松,才会去思考更多,才会去明白人生更深层次的道理。比如说,你有时间去思考这辈子是开心幸福活的豁达一点重要,还是赚取更多名利来证明自己重要,或许这样人前显贵,但是一辈子时间有限,又是否真正让自己觉得开心满意呢?再比如说,你有更多时间去思考,是让孩子的成长的欢乐多一点,还是违背孩子的意愿逼迫他们去报各种培训班重要,所谓的培养孩子以后的职场竞争力,又是否真的从胎教就开始不断的以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去培养?总之,耐不住孤独的人是浮躁的,真正成熟的人是会在孤独的世界思考的更多,从而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淡定从容。这就是我的回答,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