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魁,你知道吗?

从去年到今年,到陕北绥德县去的机会比较多,对当地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和特产小吃等有更多机会去了解。就说绥德小吃吧,除咱们关中人了解较多的陕北羊杂碎、碗砣(原料是荞面,浇的是暴香麻辣猪肝)、洋芋擦擦、杂面抿节(用的是豆面。抿节在陕北方言中读"抿节儿",所以也写作"抿尖"。所用杂面系由豌豆和麦子磨合而成,调水和成软面团,放在密布筛孔的抿节床上,用手掌抿压而下,形似,很短,只有寸长。)等外,随便走到大街上你会看到很多悬挂有王家正宗什么的“五魁”饭店等,五魁是个地名还是代表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今天专门到宾馆附近的“王家正宗五魁饭店”一探。

到了饭店,服务员很热情,招呼看需要准备什么饭菜。我就直入主题,这个饭店服务员很年青,直接拿出菜单说“五魁”就是菜单所说的五道菜,我看了一下,顺便抄录下来:红烧肉、红烧丸子、酢鸡肉、炖排骨、猪肉馔(zhuan)肉,在绥德“五魁”五种蒸碗之一,就好似关中地区逢年过节农村人提前把有些肉菜做好,等客人来时直接放到碗里热一下,就可以吃啦,如关中农村的“翻碗”。

我上网查了一下有关五魁:指在科举乡试中五魁手荣获前五名者。又称“五子经魁”。这里有个典故,《三字经》里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说的是五代时期,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的五个儿子学业有成,同时科举题名,因而五子登科是做长辈的对下一代的期望和企盼。另外,五子经魁是乡试考试中举人的前五名叫“五魁”,与五子登科具有同样含义。通过查资料,网上对绥德“五魁”的资料并不多,而且其它地方对当地较有名气的特色小吃或者风谷习惯也称“五魁”,如合阳把吃页(XUE)面,喝面汤,看线戏,听秦腔,坐马车也称“五魁”。

通过了解,我想“五魁”更多意义代表当地较为特色风谷习惯而亦,所谓前五名。

五魁,你知道吗?


五魁,你知道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