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專用貢茶:困鹿山

困鹿山位於雲南省普洱縣寧洱鎮寬宏村境內,距離普洱縣城31公里,困鹿山峰巒疊翠,古木參天,海拔在1410米—2271米之間,是普洱境內較高的山峰之一。困鹿為傣語,“困”為凹地,“鹿”為雀、鳥,“困鹿山”意為雀鳥多的山凹。這裡生長著萬畝野生古茶林,屬較完好的原始茶樹林群落,總面積達10122畝。是目前發現的縣境內最大的茶林群落體。困鹿山位於無量山南段餘脈,為瀾滄江水系和紅河水系的分水嶺。困鹿山古茶樹群落地跨鳳陽、把邊兩鄉,總面積為10122畝,其中寧洱鎮寬宏村的困鹿山境內有1939畝,屬半栽培型茶樹群落與闊葉林混生形成的原始森林。因為擁有上千年上萬畝古茶園而被人們稱之為“茶之博物館”相傳為清代皇家茶園。困鹿山的三號茶樹,胸徑2.53米,樹高25米左右,是目前發現的株型較為完好的、最大的栽培型古茶樹,經臺灣著名資深茶商黃傳芳先生牽線搭橋,已被著名演員張國立出資1萬元認養。

解讀普洱茶 | 皇家專用貢茶:困鹿山

困鹿皇家古茶園被清政府定為皇家御用茶園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即清雍正七年公元一七二九年)。當年,雲南總督鄂爾泰在普洱府寧洱鎮建立了貢茶茶廠,精選當年最好的春芽女兒茶,精製成團條磚和茶膏,進貢朝廷,雲南產的普洱茶在一夜之間就成了進貢朝廷茶產品中的新寵。

“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醉,京師尤重之”,更有“夏喝龍井冬飲普洱”的宮廷美談。

當時,每到春天,官府都派兵上山監督春茶採摘、生產。把所有制好的緊壓茶全部運抵京城,進貢朝廷,普通百姓根本喝不到這裡上好的春茶,困鹿山大片古茶園就成了皇家御用茶園。關於困鹿古茶歷史上一直是秘而不宣的,只是因當初雲南生產貢茶很少,根本滿足不了皇宮貴族的需要,更進不了尋常百姓家庭。每年到春茶採摘時,都是官府派兵鎮守監製,極其保密,自然不見諸於史籍。因此,這神秘的古茶園也給世人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解讀普洱茶 | 皇家專用貢茶:困鹿山

古茶園中的過渡型古茶大、中、小葉種相混而生,香型獨特,在雲南三大茶區中獨有此茶能稱得一個"雅"字.茶香清雅、高銳、持久,韻長。新茶入口微苦化甘轉甜,口感香、甘、甜相混而生,豐富沉厚,喉韻甘潤持久,氣蘊上揚而沉實。無愧皇家茶園稱號而問鼎普洱茶界。

普洱市寧洱縣一帶,種茶、飲茶歷史悠久,茶文化底蘊深厚,茶資源極為豐富。地處寧洱縣和景谷縣的困鹿山脈,山高峻嶺,雲遮霧罩,雨量充沛。古茶樹木中有多年保存下來的參天古樹,也是普洱市僅存的原始森林之一。困鹿山古茶樹群落總面積一萬零一百二十二畝,地跨鳳陽、把邊兩鄉,困鹿山古茶園分東、南、西、北四個部分組成,附近的鳳陽鄉、把邊鄉、黎明鄉還有大片的人工栽培型、過渡型的古茶資源。

2004年11月、2005年12月、2006年4月,由中國農業科學院等權威機構組織多批專家相繼對困鹿山茶樹群落進行了三次重點科學考察,並作出了論證:“困鹿山栽培型茶樹至少有400年以上的歷史;其半栽培型(過渡型)茶樹已超過1000年以上。”再一次證明困鹿山處於茶祖植物的起源中心範圍之中。這是自1986年在困鹿山發現1939畝半栽培型(過渡型)茶樹群落以來,已經淡出江湖近300年的困鹿山又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

解讀普洱茶 | 皇家專用貢茶:困鹿山

2007年3月 27日,是全國人民盼望已久舉世矚目的第二十九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舉辦倒計時500天的重要日子。這天,雲南省普洱縣(今寧洱縣)的哈尼漢子白榮華,帶著邊疆少數民族人民的重託,懷著對奧運“我參與我奉獻我快樂”的精神,用雲南邊疆少數民族人民最原始的運輸方式,肩挑困鹿山茶場的特色產品——四顆上好的早春金瓜貢茶,徒步萬里上北京獻給北京奧組委,當天普洱縣政府各級領導和各界各族人民300多人為他壯行,困鹿山茶場成為重要捐助此行的單位之一,場面十分火爆熱烈。在各界人士的鼓舞下,哈尼漢子白榮華,當眾宣誓:一定要戰勝艱險勝利到達北京,以表邊疆人民對北京奧運的關心和支持。

解讀普洱茶 | 皇家專用貢茶:困鹿山

2007年10月10日,白榮華經198天的長途跋涉終於勝利進京,接受了北京幾大媒體的採訪報導,他這一壯舉充份體現了雲南少數民族對奧運在北京召開的一片真情。此刻他還把其中一顆肩挑上北京的金瓜義賣所得的11000元,全部捐給雲南麗江地區用作救治白內障兒童專用款項,充份體現一份愛心,深受各界的尊敬。在艱苦跋涉中的白榮華還沿途宣傳普洱茶,成為一名普洱茶的愛心大使!

解讀普洱茶 | 皇家專用貢茶:困鹿山

在困鹿,古茶樹就種在人們的房前屋後,可謂人在茶中,茶在人中。古茶樹下世代居住著13戶人家,老社長薛金強告訴我們,僅這13戶人家所居住的房舍周圍地帶,已經普查出372棵古茶樹,樹齡大都約為數百年。村中實施了農戶認養古樹的保護方式,困鹿山古茶園附近居住的村民,每個家庭都認養了幾株古茶樹,從4棵到20餘棵不等,他們每天除了從事農事勞作,還把部分精力放在古茶採摘和簡單打點上。“我們對自己認養的古茶樹進行經常護理,這些樹可是寶貴的東西。”薛金強抓一把從百年老茶樹上摘下的古茶放在火塘前的陶罐裡煨烤,琥珀色的茶水盛於粗陶盞裡,他邊烤邊介紹說:“我們平常每天都喝茶,一天只在陶罐裡烤一把茶葉,喝乾了以後把剩茶再放到火上烤一遍,然後續水,反覆沖泡茶味還是很濃。”

據瞭解,這些古老茶樹生髮的珍貴的古樹茶葉,每年能產300——400公斤的毛幹茶,在市面上頗受歡迎。

困鹿山茶區的茶質:困鹿山古樹茶入口微苦,隨即苦化回甘,口感上同時兼具香、甘、甜、滑四大特點,即茶香清雅、回甘快速、甜度較佳、湯質淳滑,且喉韻甘潤持久,氣韻上揚而沉實。


大家想了解哪個茶區的知識、特點,可以在下方留言或私信我們,我們為您詳細解讀。

【雷永豐號】普洱茶始於1716年,傳承百年製茶工藝。每天分享茶葉乾貨,快來關注我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