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一年的收入大概有多少?和本山传媒比哪个多一些?

读剧慧眼


赵本山老师每年都要投资很多的影视作品,收入大概在3亿左右。自己的本山传媒公司也能有2亿的收入,再加上一些副业还有自己的代言费,每年最起码也得有上千万吧。最重要的是他建造了一个影视基地,投资不到一个亿,但现在已经价值7亿左右了。

从这点也可以看得出来,赵本山也算是全面发展了吧,想要超越他还是有些艰难的。那郭德纲的收入又是怎么样的呢?同样是投资拍摄一些影视作品,但郭德纲投的大多数影片,票房相对来说都是比较低的,所以收入就没有那么的高了。

对郭德纲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德云社,虽然现在德云社确实是很火的,但这些成员的年收入也都不低,虽然他们给德云社挣了很多钱但自己也拿了不少。据了解郭德纲每年能拿到3600万左右,这和赵本山相比那差距就有点太大了。


一壶老酒哇


德云社和本山传媒作为野生突起的演艺公司,十分引人注目,而且会常常被拿来比较。一个是以郭德纲为代表的德云社,是说相声为生的,一个是以赵本山为代表的与小品和演戏为主要演出方式的。那么两个公司的收入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来看一看。

1、德云社一年的收入是多少呢?

德云社在没有演出与经纪服务商之前,没人知道德云社的收入的,因为他们是传统管理,外人很难窥得全貌。2017年德云社和一个演出经纪公司合作,才让外界首次知道了德云社的一年的收入是多少。在2015年,德云社整年的收入为1200万。2016年德云社的整年的收入是1800万元。如果在跟经纪商分成的话,可能到手的大概就不到1000万元。

但是最近两年德云社参与了很多演出,还与电视台合作,并且还有电影的上映。而且推出了很多新的弟子出来,比如大火的张云雷。这些弟子都为德云社带来了很多的收入,据说德云社会在弟子的收入里面抽取10%。所以这些收入加起来还是很可观的。

我们最熟悉的小岳,岳云鹏。虽然学历不高,但是很有才华,很努力,给大家贡献了特别好玩的相声。岳云鹏非常活跃,不只是演出相声还会参与综艺电影。在2016年中国明星福布斯排行榜上排名第72位。在中国明星中,凭借2750万的收入排第69位。这对于一个出身底层的人来说,非常难。这都离不开师傅郭德纲的培养。

2、本山传媒一年的收入是多少呢?

赵本山先生因为在春晚上面表演小品而名声大噪。让本来只在东北活跃的小品,在全国活跃起来了,可以说赵本山先生是小品的推广人。

赵本山先生在成名之后成立了本山传媒,本山传媒据说在2005年的收入就高达3.5亿。而本赵本山先生自己的个人财产也高达30亿。而且赵本山先生有86位徒弟,他有很多徒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比如小沈阳丫蛋,还有宋小宝等。

这些徒弟在外面除了演出小品还会出演电影和综艺。就拿小沈阳的一部电影来说,仅仅《猛龙过江》就狂揽2亿元。宋小宝每年单单录制综艺的收入就上亿了。这些徒弟的收入都是会分成给公司的,所以公司的收入是非常高的。

3、收入的高低并不代表成就

综合来讲,德云社的收入是没有办法和本山传媒比。但是我觉得收入的高低并不代表他们成就了多少,从不同的领域来讲,两个公司都是出类拔萃的,本山传媒让小品走入了大众的视线,让小品生生不息。而德云社让相声走进了大众的视线。也给很多人提供了很多快乐开心的瞬间。

我觉得这些,并不是收入的高低能够来衡量的。虽然这只是他们的工作,但是他给我们观众带来了特别多的快乐,希望小品和相声可以好好的,越来越好的做下去。


娱乐explore


【企业年收入本山传媒胜,艺人个人年收入德云社胜】据网络资料显示,德云社2018年的收入约为3.8亿,而本山传媒大剧场的收益约为2亿,但是还涉猎其他的投资,总收益估算在4-5亿左右,所以两者收入其实差不多,本山传媒略高。但是因为本山传媒每年的财报都是保密的,没有准确数字,都是估算。

强调一下,这里比的是年收入不是资产

因为德云社和本山传媒火的时间差得太远,本山传媒已经发展成为东北相当有名的大型企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涉足房地产等其他领域的投资,资产累积肯定不是德云社能相比的。

但是德云社这几年确实发展迅猛,一度还有上市的计划,原来的年收入差距也在逐渐地缩小。

如果比演员的个人收入,那还是德云社的高

这里面大家一定要搞清楚一个事情,赵本山的徒弟并不一定是本山传媒的,比如小沈阳是赵本山徒弟没错,但是他并不属于本山传媒。小沈阳有自己的工作室,是自立门户的。

所以不能把赵本山的徒弟都算上,我看到还有更搞笑的,说黄圣依也算赵本山的徒弟,所以黄圣依的老公的收入也算在了本山传媒的头上,简直是胡闹。

目前本山传媒旗下的艺人收入最高的还是宋小宝,年收入在1000万左右。

而德云社的岳云鹏年收入将近3000万,张云雷今年卖唱片就已经卖了1000多万,所以个人收入高低,非常明显。

其实比较这两家公司年收入没有什么意义,毕竟不是同一个领域,两者并无直接竞争关系,两者都是值得尊重的企业

德云社为相声演员闯出了一条生路,本山传媒为二人转演员打造出了一个生存和发展的平台,可以说都是功德无量,让两种传统民间艺术得以生存和发展。至于收入这种东西从来都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钱总是流动的,今天的谁多谁少根本没有意义。


结语

本山传媒其实已经改名了,现在叫辽宁民间艺术团有限公司。无论是德云社也好还是辽宁民间艺术团也好,都希望他们的发展越来越好,让更多的出色的民间艺人能够把我们的传统艺术,发扬光大!



十三盘娱乐


德云社现在可谓是大红大紫,它是中国最著名的大型专业相声社团之一,成立于1995年。曾经名为北京相声大会,2003年更名为德云社。里面出了很多名人,像郭德纲、于谦、岳云鹏、孙越、侯震等。本山传媒是以辽宁民间艺术团为核心组建成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是赵本山,成立于2003年,是辽宁省文化厅直属的民营文化企业。本山传媒也有很多名人,像宋小宝、董成鹏等。

他们两家现在大公司,但是2005年的时候,本山传媒的总收入就已经超过了3.5个亿了,而那个时候的德云社总的注册资金只有一点点。本山传媒拥有6家大型企业,其他的小企业数不胜数。

所以他们两家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虽然说现在德云社开始崭露头角,但是德云社毕竟起步晚,不像本山传媒早年就已经把二人转市场给垄断了。更何况本山传媒的赵本山还是现在的“喜剧之王”,常常出现春晚的舞台,给很多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虽然现在赵本山不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了,但是赵本山早年给本山传媒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现在就算是赵本山退出了,本山传媒也有很多顶梁柱的人物。像现在的董成鹏也是当今较火的明星,也很有才,相信本山传媒今后的事业也会越来越好。

总的来说本山传媒一年的收入还是要比德云社高的。





大圣侃娱乐


德云社的运营模式,跟本山传媒根本不是一个类型,而且企业收入也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具体是指公司账户流水,还是扣除一切运营成本后的净利润,这两者算法是不一样的。

但无论哪个方面来讲,德云社的收入,也跟本山传媒差距很大,基本就是麦当劳跟麦香鸡的差距。

赵本山旗下的公司,就算只把他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本山传媒拿出来,忽略本山控股以及所有挂着本山商标的企业,也足够把所有德云系公司吊起来打,包括郭德纲王慧夫妇之外,钟朝晖于增生张文波王钦俣王海等所有关联人物的公司加起来,也不够跟本山传媒较劲。

首先比较一下企业注册资本,虽然企业注册资本不等于企业收入,但注册资本是企业运营非常重要的考量标准。你的注册资本意味着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其他合作企业对你的重要考量,比如一家注册资本只有一百万的小微企业,别人跟你合作超过一百万的项目就会胆战心惊,一旦项目黄了导致资不抵债,那么这家小微企业也只能在一百万的范围内承担责任,超出部分法律无法保障。

而德云社的主体企业——北京德云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至今也只是一家注册资本140万的小微企业,而德云社其他三家关联公司,黑龙江德云社(100万)、南京德云社(100万)、吉林德云社(50万),感觉都是凄凉感慢慢的农村小卖部级别。这四大德云社注册资本加起来,还不如曹云金的星月文化(500万)。

而本山传媒则是一家注册资本12500万元的大型传媒公司,零头都比德云社拧一块还多,至于其他关联企业就不用再拿出来比较了,赵本山集团最小的子公司,注册资本也是五百万级别。


商业版图方面,德云社方面最大头还是在相声商演市场,其他投资领域比如餐饮、德云华服、红酒、薰衣草小熊、面膜等,都是小打小闹而且大部分是没有盈利的,不得不说郭德纲除了相声商演,还真的没什么商业头脑,干一样赔一样,最惨的就是影视投资,背着“烂片王”的名号,至今甩不掉,刚刚上映的《鼠胆英雄》首映就扑街,至今也没能突破八千万票房,看来郭德纲今年又要多开几场商演,才能把这个窟窿补上了。

而本山传媒旗下,是一个由文化、广告、影视剧、办学和煤炭经营等组成的商业帝国,不光在东三省和全国范围都有覆盖,海外市场也做的风生水起。刘老根大舞台在全国一共九家剧场,一年收入过亿。相比起来德云社在全国的九家小剧场,用郭德纲的话说,基本都是赔钱的,全靠商演走穴养着。两者一比实在是云泥之别。


另外比较德云大家长郭德纲跟赵本山,两人的财富差距也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赵本山在2016年就被曝出,坐拥三十亿资产。而郭德纲年收入最高的一年,也就7000多万,大部分时候在三千万~五千万之间徘徊,而且这些收入大部分要用来维系德云社运营,补贴亏钱的餐饮红酒影视以及小剧场,哪怕全部一分不落的算进郭德纲的资产里面,他要累积到30亿这个数字,也还要再不吃不喝奋斗二十年以上。


咸鱼茶馆


德云社作为后起之秀,这几年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的。

德云社一年的收入分析:

据有关资料显示,德云社在2018年的收入有3.7亿之多,从2013年到2018年德云社的收入都在稳步的增长。

尤其是这几年德云社的很多的弟子参加了很多的综艺节目和电视剧的拍摄,对于德云社也是一大笔的收入来源。

因此这2019年德云社的收入肯定会有突破4亿的可能,这几年每年的收入都会有几个亿,而且还非常的稳定。

和本山传媒相比那个多一些?

德云社的收入和本山传媒相比那就差距大的太多了。两个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本山传媒和德云社规模差别大

赵本山的本山传媒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东北二人转的市场几乎是全部拿下了,而且没有竞争对手,整个东北二人转的市场,几乎都是本山传媒一家独大,没有什么后起之秀,有能力的演员,几乎都是跟着本山传媒的

而德云社只是相声这个领域的一家,算是发展比较好的,但是同行说相声的也是非常多的,领导不了整个相声市场。

第二:德云社新秀没有本山传媒的多

本山传媒的弟子特别的多,而且几乎都在全国很出名,都参加了很多的节目录制和电视剧的拍摄,尤其是小沈阳、刘小光、王小利等很多的二人转演员都是名气非常大的,自然而然为本山传媒带来的利益也就非常的多了。

而德云社出名的弟子非常的少,就岳云鹏名气比较大,还有一个就是曹云金,还离家出走了,剩下的名气都不是很大,自然为德云社带来的利益就少了很多。

第三:德云社对外发展的行业较少,本山传媒非常的多

本山传媒现在发展的方向是多元化,旗下有很多的企业,而德云社对外发展的企业少之又少,自然而然收益也就非常的少了。

所以,综上所属,本山传媒要比德云社收入高的多。


关注我,刘太公钓娱,不一样的视角看娱乐,钓出娱乐圈最大的鱼!

刘太公钓娱


本山传媒与德云社的总收入好像根本不在一个量级,本山传媒在10年前的总收入就已经拉开德云社一条大街了。

本山传媒的收入远高于德云社的收入

我记得在2005年的时候,本山传媒的总收入就已经超过了3.5个亿了,而那个时候的德云社总的注册资金好像只有一点点。

在此之后,本山传媒拥有6家大型企业,其他的小企业数不胜数,而德云社的发展除了最开始的德云饭店和墨尔本的薰衣草小熊之外,再也没有什么能够拿得出来的东西。

只不是在近几年的时候德云社的发展突飞猛进,以郭德纲于谦为领衔的相声艺人在相声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好,同时对于相声的传承和文化的宣扬也起到了一个非常积极有力的作用。

可是有一个问题我们无法去忽视,那就是本山传媒之所以如此优秀,或者说企业如此庞大,是因为赵本山几乎整合了整个东北的二人转市场和二人转舞台。




而目前的相声领域或者说相声圈子里面依然有体制内和体制外之分,体制外也不是德云社一个社团说了算的,而是有着很多的社团,相互之间谁也不服谁。

所以无论是从企业的体量上来看,还是从企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历史渊源来看,本山传媒都要比德云社的发展要高上几个档次。


当然了,在相声领域里面好像还没有哪一个社团能够有德云社一较高下的,德云社现金的发展状态已经成为了所有相声领域同行的风向标。

结语:本山传媒是二人转舞台上的风向标,而德云社又是相声领域的风向标,只不过因为本山传媒的发展比德云社要早上很多,历史背景和历史渊源也有也有着更大的优势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本山传媒的总收入要远高于德云社的总收入。


相声小虾仁儿


2018年德云社市值15亿。各位老板


一条咸水鱼


请提问弄清爽,

本山传媒已更名辽宁民间艺术团,什么原因呢?太耀耀耀了,确实有些事做过了,该收收了。

德云社这几年刚上轨道,在相信界是一枝独秀,但是在电影方面有点那个不好意思。注意夹起尾巴做人做艺,不能飘,有的领域千万不能碰。

德云社郭德纲2005年刚火遍全国时,赵本山己经叱诧江湖10多年了。

其实德云社真正大火也就五,六年时间,郭德纲的徒弟们岳云鹏,张云雷,孟鹤堂,张鹤伦等走上舞台,上电视,开商演,有影响力才有利润。

论注册资金,请看,赵本山的辽宁民间艺术团1.5亿,相关企业6家,都在500万左右。


德云社,王惠控局(郭德纲全国最好男人)注册资金140万,相关企业10家,多数在50万左右。

二家完全不在一个量级,重量级对轻量级。

但德云社相对属于后起之秀,近几年影响力大涨,今年已进入电视剧行业,据有关网络资料,德云社2018年营业收入3.8亿,辽民营收不详。

希望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好!


庸者智也


个人觉得网络曝光出来的收入都是不准确的,之前看过韩兆的直播,韩兆是谁?《杨光的快乐生活》中的条子,是编剧,还是小品演员,他的收入具体是多少不知道,反正在他和其中一个女徒弟连麦时,韩兆的经纪人说她一年的收入都有1000万了,更何况是郭德纲岳云鹏了。

之前网络还曝光范冰冰的年收入大概在五千万,上次被罚了8.8亿,就算她不吃不喝,也要17年才能拿得出这笔钱,而范冰冰真正火起来才多少年。至于德云社和本山传媒年收入哪个更高一些,小编觉得纯粹是咸吃萝卜淡操心,赵本山和郭德纲都不一定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