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电混合动力为什么比普通的混合动力油耗低?

王静小忆


插电混动为什么比普通混动油耗更低?其实道理很简单,在特定的场景下,插电混动可以做到零油耗,而油电混就很难去做到;比如家里有完善的充电设备、每天出行里程平均20千米左右,基本上天天都可以充电,而在这种使用场景,插电混相当于纯电,而纯电又怎么会有油耗呢?这无非就是些文字游戏罢了;国内对插电混动油耗标准的测试方式、计算公式把控的并不严谨,标准存在漏洞,那么依靠这些漏洞就可以博出一个看上去还很不错的油耗指标。。。

依靠这个国标计算方式,就可以让插电混动获得超低的平均油耗。。。

插电混平均油耗=(纯电模式行驶里程✖️纯电模式下油耗➕25公里✖️纯油模式油耗)/(纯电模式里程➕25公里),这个公式制定的标准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不实际,因为在这个标准中,将充电间隔定位25公里,也就是纯油模式下行驶为25公里,这就不准确了,如果没找到充电设施、纯油行驶几百公里才充上电,那么油耗就可能不低了。。。


其实这个公式中隐藏的把戏还有不少,比如分子上的纯电行驶里程与纯电模式油耗,完全可以看作是零,所以分子变小,这个公式可以简化成。。。

(25✖️纯油模式油耗)➗(纯电里程➕25)

这么一看各位就知道为什么插电混动的油耗为什么低了吧?实际上还可以更低、还可以玩的更极端一些;比如电量较低时,会用纯油进行驱动,但电量水平较低不代表空电,调整一下设定,还可以让纯油模式下电池继续供电,这样就可以把测试中的纯油模式油耗进一步的人为降低,而代价就是这块电瓶可能要因为过度放电而报废,但对于可以取得一次有益的测试成绩来说,损失一块电瓶的代价很低;漏洞就在于没有任何规定要求,纯油模式下电瓶不能偷偷的供电,所以也就可以通过电瓶在纯油模式下的偷偷供电来间接降低纯油模式下的平均油耗;这也许就是某车之家的某先生说很多国内新能源车企在疯狂自嗨的原因。。。


油耗测试的预设场景与实际用车的场景是不符的、是存在矛盾的。。。

鄙人之前说过,插电混动车在某种角度上看是很完美的,也就是说需要一个适合它的使用场景;比如有自己的停车位、并安装了家用充电桩、日产出行平均里程在纯电行驶里程范围之内等等,当使用者自身的条件满足时,那么使用插电混动是无比方便、还省钱的,但实际上在咱们国内能做到这一点的朋友不多,依靠纯油模式来跑的里程也不仅仅是25公里,国标将平均纯油模式行驶里程定为25公里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因为这个数据太少了,而实际上充电间隔远比这个数字要大;
如上图所示,比亚迪秦按照国标公式计算出的平均油耗为1.55升,而实际的油耗与这个国标公式计算出的油耗差距就有些大了,从图上就能看出公式的分子部分也同样是得到了一定的简化、同样将纯电模式下的油耗假设为零,既然纯电模式油耗为零,那么公式中为什么要注明出纯电模式油耗✖️纯电里程这部呢?难道真是有意而为之,玩玩过家家?设计出这款国标公式到底处于什么样的目的鄙人也不是完全清楚,但这个公式的确可以让测试油耗疯狂的降低,如下图实际工况下的油耗。。。


总而言之在特定的环境下,插电混动比油电混动油耗低并不出奇,毕竟插电混存在纯电模式油耗为零的状态,但这是理想环境,但在实际使用之中,难道每一个朋友都能确保每次充电间隔都只用纯油模式跑25公里以内么?如果可以做到,那么恭喜您可以达到理论最低的平均油耗、甚至可以零油耗;但如果做不到,那么平均油耗必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上升;所以插电混的平均油耗很容易受到使用工况、环境的制约,而油电混动表现这更稳定,更适合在家用充电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使用,而插电混动则更适合用在家用充电设施完备的环境中,这样才能获得价值。。。鄙人要是有充电桩肯定会毫不犹豫买辆纯电、插电混,但目前鄙人还没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