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药物最伤肝?

360丙肝圈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都随之增加,现在的人身体健康都不理想,几乎每个人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当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有很多人都倾向于使用中药治疗,因为西药副作用大,而中药既能够治病,又能够养生。但是你知道吗?有一些中药是损伤肝脏的杀手,如果过量使用这些中药的话,可能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让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容易对肝脏造成损伤的中药药物吧。

1、长期服用艾叶会伤害肝脏

艾叶是一种作用非常大的药物,不仅可以调经,还可以止血,因此很多女性患者会使用艾叶治疗痛经,像艾叶茶或者暖宫丸都是使用艾叶为主要成分制作成的。但是,如果想要使用艾叶治疗痛经的话,最好就是在月经来临之前的三到五天之内开始吃,如果连续吃了一个星期都没效果的话,就不能继续吃了,而要去医院检查,接受医生专业的指导。有一些人觉得艾叶作用很大,就长期依赖用它来预防痛经,长久下去,是会对肝脏造成损伤的。这是因为艾叶中含有的挥发油或者水溶性物质会损害肝脏,在长期大量服用的情况下,会导致肝硬化的出现。

2、过量服用白果会伤害肝脏

白果,也就是银杏的果实,白果的作用非常大,可以润肺止咳,对于治疗哮喘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白果的食用也是有一定要求的,不然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损伤。一般来说,白果需要先炒熟之后,再将壳剥掉,泡水,之后再加热食用,而且大人一次不要超过10颗白果,小孩子则减半。不按照这种方法处理过的白果含有大量的银杏酸和苦杏仁等有毒成分,食用会对肝脏造成损伤,有很多老年朋友喜欢到银杏树下捡白果回去泡茶,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

3、滥用番泻叶会伤害肝脏

很多便秘的患者都知道番泻叶对于治疗便秘有一定的作用,于是很多患者都会自行到中药店购买番泻叶。但实际上,番泻叶对于急性便秘更合适,如果长期出现便秘的患者,最好不要依赖番泻叶进行治疗,因为番泻叶在肠道内会代谢产生蒽酮类似活性产物,对于肝脏的损伤是非常大的。因此,长期便秘的患者还应该选择到医院就诊,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想要保护肝脏,除了要知道有哪些损伤肝脏的药物之外,还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远离烟酒。烟酒对于肝脏的损伤程度是最大的,喜烟酒的人患上肝癌的概率会高很多。

第二,不要熬夜。因为熬夜会影响肝脏的排毒,晚上十一点之前最好上床睡觉。


奇妙的本草


什么药物最伤肝?西药,如抗结核药、降血脂药、治疗甲亢的药等,有不同程度的肝毒性,或出现肝功能异常。西药的肝毒性,通常是比较明确的,今天小编重点说一说中药肝损伤的问题:

受中药非处方用药使用较多等因素影响,中药肝损伤发病率难估计。但临床回顾性研究表明,中药引起的肝损伤在所有药物性肝损伤中占比近1/4。而且都是在肝区严重不适或出现其他症状才发现是肝损伤,所以中药肝损伤才是最应该关注的。

中药引起的肝损伤,主要有三个方面:

1、中药或其代谢产物本身有肝毒性

这种属于固有型肝损伤,呈现较明显的剂量及时间依赖性,就是说吃的越多,用的时间越长,毒性越大。比如雷公藤、川楝子、黄药子、野百合碱等,像雷公藤中的雷公藤甲素等二萜类成分、菊三七(土三七)中的野百合碱等生物碱均是由明显肝毒性的。还有像含有香豆素类、皂苷类、毒蛋白类、鞣质类物质的,也有肝毒性。

2、患者自身原因

这种属于特异质型肝损伤,与机体遗传、代谢、免疫等因素密切相关。对于这一类的中药肝损伤的关注和研究较少,顺式二苯乙烯苷类成分是何首乌特异质肝损伤的重要风险物质。

3、临床使用不当

药不对证(症)是中药不合理用药的重要表现形式。说白了就是乱用药,乱用成分不明确的草药、偏方、药酒、保健品等。最危险的是长期作为保健用,很容易引起肝损害。

药物以外的因素

还应注意饮食、酗酒、染发剂、装修污染、重金属和有害元素、农药残留、黄曲霉毒素、二氧化硫残留、化学添加物等外源性物质也可能是造成肝损伤的重要风险因素。

【不药不药】简介

博士,副主任药师,高级营养师,拥有10年的用药指导、营养咨询和健康管理经验。不药不药,倡导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药!


药博士


常见的五类药物,易造成肝损伤

1、抗生素类药物

这类药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大家平时常吃的感冒药阿莫西林也是抗生素的一种。虽说这个药物对于治疗感冒疾病有着很好的疗效,但是它其中所含有的抗生素,很可能会给我们的肝脏带来一些损伤,如果长期服用这类药物容易造成肝脏损伤。

2、心血管疾病用药

日常常见的抗凝药华法林、抗心律市场要胺碘酮、他汀类降脂药等,在服用之后都可能会导致伤肝,部分患者在服用胺碘酮之后会使得体内的转氨酶升高,诱发慢性肝脏疾病,这类药物也容易造成肝脏损伤。

3、中药

中药其实也是很容易引起伤肝的,不少人认为中药是最安全的药物,平时身体发生病症时首选的就是中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长期服用中药也很容易会引起伤肝。

因为中药内的一些成分在进入体内之后需要通过肝脏来进行分解,这样一来就会使得肝脏的负担变重,而一些药材内所含有的物质会引起肝损伤。所以,中药一定不能盲目乱用,避免引起伤肝。

4、抗微生物用药

在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抗微生物药物就是罗红霉素、庆大霉素以及左氧氯沙星等药物,这些药物是治疗发炎、病毒性感染等疾病的常见药。日常腹泻的人群也会服用这类药物,但是如果长期服用,很容易导致伤肝。

5、抗精神病药

最为常见的抗精神病药物是氯丙嗪,长期服用这类药物会导致肝内的胆汁出现淤积,从而造成患者出现皮疹、发热、皇黄疸以及一些消化道症状出现,有些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因此而出现肝衰竭。

以上~

关注“39肝大夫”头条号,更多健康科普肝病知识轻松看~~~


39肝大夫


感谢题主的提问,作为一名肝病科医生,这个问题我想我是有发言权的,提到什么药物最伤肝,就不可避免的要回答什么是药物性肝损害。

顾名思义,药物性肝损害(DILI)是指由各类处方及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TCM)、天然药(NM)、保健品(HP)、膳食补充剂(DS)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所有发的肝损害。药物性肝损害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重者可致急性肝衰竭(ALF)甚至死亡。

国外报道,普通人群发病率为1/10万-20/10万,我国缺乏普通人群发病数据,但不容乐观,我国住院患者中的数据缺乏系统性,但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任何言论都需要数据支持,没有数据就没有说话权,2016年7月在上海中美药物性肝损害论坛中首次公布了我国药物性肝损害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如图

由图可见,在我国肝损害药物中,传统中药所占比例虽大,为23%,抗感染药物紧跟其次,为17.6%,接下来分别是抗肿瘤药(15%)、激素类药(14%)、心血管药(10%)、非甾体类抗炎药(8.7%)等等。中药所占比重最大,可能和中药成分较为复杂有关,因此选用中药治疗时一定去正规医院,切不可相信江湖郎中的偏方。

国外与我国稍有不同,详见下图

国外因中药应用相对较少,抗感染药物排在第一位,其次是中草药和膳食补充剂,其中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占重要地位,我曾经在临床上见过服用2片扑热息痛就导致严重肝损害的病例。通过以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所谓的“保健品”有没有用暂且不说,单是肝脏损害就为祸不浅了!

需要注意的一点事,每个人之间对药物的耐受程度不一,也就是对于某些药物,有些人比较敏感导致肝损害,有些人就不会,这和很多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年龄(高龄是易感因素)、性别(女性易患)、基础肝病(如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肿瘤、妊娠、糖尿病、酗酒等等。

总的来说,导致肝损害的药物很多,特别是中药和抗菌药物,用药需谨慎,特别是有肝病基础的朋友,一定要尊医嘱用药。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大家,感谢关注!

Dr赵


Dr赵


现在不少人开始重视生活质量,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却也给了“伪养生”大行其道的机会。不少人听信网络上的偏方,随意吃药,结果却伤害了人体重要的器官——肝脏。

原因很简单。有一句老话叫做是药三分毒,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它们都会有一些毒性,这些有毒物质需要通过肝脏来分解和排出体外。久而久之,就会给肝脏带来不必要的负担,长此以往当然会伤肝。对肝炎肝硬化患者来说,胡乱用药更是雪上加霜,严重的话甚至会耽误病情。

4种常见药,肝硬化患者不能乱吃

第一种:薄荷

薄荷是一味非常常见的中药,很多中成药都会添加这种成分。但长期服用薄荷,对肝脏却会造成伤害。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应在医生的建议下适当服用或尽量避免服用。

第二种:艾叶

近年来,艾叶的保健作用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了解。但许多人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艾叶中的挥发油成分进入血液后,会增加肝脏的负担,长此以往很伤肝,因此艾叶不可乱服。

第三种:止痛药

阿司匹林、乙酰氨基酚、酮洛芬这类止痛药价格不贵,还能立竿见影的解决问题,因此成了不少人生病的第一选择。但止痛药却不能乱用,长期服用或服用过量,都会损害肝脏,肝硬化患者更是要千万注意。

第四种:心血管药

华法林、香豆素、奎宁丁、恩卡尼等常见心血管药对肝脏都有一定伤害,严重者甚至有可能造成肝硬化及肝坏死。所以肝硬化或肝炎患者在用药前一定要先咨询医生,再合理用药,切忌乱用药。

2味养肝茶,常饮保肝护肝

金银花茶:

取适量金银花用沸水冲泡即可,也可以加入几颗冰糖,这样能够令味道更加的甘甜。常喝这味茶,清肝明目解肝毒。但这味茶不适合爱吃寒凉食物和寒性体质的人。

五味子茶

五味子的功效和作用,早在《神农本草经》上就有记载。现代医学认为,五味子中的五味子醇和五味子素可以帮助肝脏解毒,同时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从而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五味子茶虽好,却容易因为高温流失有效成分。如果你是肝硬化或肝炎患者,只喝五味子茶是不够的,还需要补充硒元素来帮助肝脏进行排毒和修复。可以通过五味子和硒麦芽制成的养肝片来摄取每日所需的五味子和硒元素,坚持使用,可有效降低碱性磷酸酶指数。

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多注意肝脏的保养,才能早日拥抱健康,享受的生活。


萝卜小讲堂


是药三分毒,包括中药在内的很多药物都对肝脏都有一些损害,造成肝损的药物排名前几名的分别是各类保健品和传统中药、抗结核药、抗肿瘤药或免疫调整剂等。

肝脏是药物聚集、转化、代谢的重要器官,很多药物都是在肝脏内代谢,药物本身及/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就是药物性肝损伤。药物造成的肝损伤主要是通过药物及其中间代谢产物对肝脏的直接毒性作用和机体对药物的特异质反应两种途径造成的。在我国肝病中,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率高,每年至少为23.80/10万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病。至于最伤肝的药物,主要包括以下药物:

1、各类保健品和一些传统中药。很多人以为所谓的保健品和中药毒副作用小,最安全,可是事实却恰恰相反,保健品和一些传统中药反而是伤肝的重灾区。近期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茅益民教授等牵头的一项大规模回顾性研究发现,在我国引起肝损伤的最主要药物为各类保健品和传统中药(占26.81%)。这项研究发表在顶级消化疾病领域顶级期刊Gastroenterology(影响因子20.773分)上。千万不要再乱服什么保健品了,不仅没有治疗价值,还是伤肝的重灾区。一些传统中药如何首乌、薄荷、雷公藤等也伤肝,一定要注意用药适应症及剂量。

2、抗结核药物。长期应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一些抗结核药物会损害肝脏,所以结核病人在抗痨期间需定期复查肝功能。

3、抗肿瘤药或免疫调整剂。环磷酰胺等抗肿瘤药物,也非常容易损害肝脏,很多肿瘤患者在抗肿瘤的同时,也在用保肝药。

4、抗生素。这个临床也非常常见,如红霉素、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对肝脏也有一定损害。

5、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等,损害肝脏也很常见。

6、他汀类降脂药等心血管用药。如降脂药、胺碘酮、氯吡格雷等。长期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如阿托伐他汀等)可能会造成转氨酶升高,发生率约0.5%~2.0%,通常在治疗后的开始3个月内,呈剂量依赖性。不过他汀类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大多是可逆的,损害一般不严重,及时减量、停药后多能完全恢复正常。

7、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长期应用后也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

8、其他。卡马西平等一些神经系统用药、激素等药物也可损害肝脏。

一旦发生药物性肝损伤后,应及时停用致肝损害的药物 ,换用对肝损伤作用较小的同类药物并密切监测肝功能,千万不可滥用药物。


医患家


吃药就伤肝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这一点没错,药其实都是有毒性的,只是毒性大小不同,有的人体能代谢掉,有的不能。有的相生相克后,对人体不产生危害,有的却能要人命。

肝脏是人体的排毒解毒器脏,吃进身体的药都要先在肝脏转一圈,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是药就会对肝造成损伤,但这并不可怕,更可怕的是有很强肝毒性的药物,它们对肝的损伤很深,严重的会导致肝衰竭甚至死亡。

中药最安全?错!伤起肝来不留情

很多人认为“中药温和,毒副作用小”,这种想法不对。

目前,已经发现至少有60种中草药及其制剂会导致肝损害,而有些中药如苦杏仁、毛豆根等,甚至可直接造成肝脏损害。

中药必须要经中医师严格辨证,把握好量,才可尽量减轻毒性。所以,服药一定、必须、务必要遵照医嘱,千万不能瞎买、瞎吃。

5类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要注意

西药说白了,其实就是化学制品,肯定是有毒性的,所以,平时不要自己给自己开药,很多常用药其实都是伤肝药,不是真的有病,千万别乱吃:

1降血脂药物

包括非诺贝特、吉非贝齐、苯扎贝特;

他汀类,如普伐他汀钠片、替米沙坦片、格列齐特片等。

如胺碘酮等。

3口服避孕药

妈富隆、甲地孕酮、炔诺酮等。

4消化道用药

奥美拉唑、雷尼替丁、西沙必利、埃索美拉唑等。

5降糖药

如格列本脲(优降糖)、阿卡波糖(拜糖平)等。

常言说得好,人吃五谷杂粮,难免有生病的时候,生病了必然要吃药,吃药了必然要伤肝。试想一下,你见过一年不吃一片药的人吗?所以,养肝是每个人都该做的事。

养肝常吃三红、三黄和三绿

药物伤肝,但很多食物却可以养肝。那么,养肝吃些什么好呢?

吃三红:红枣、西红柿、丹芝粉

红枣维生素含量丰富,铁含量也很高,用红枣泡水喝,其营养更易吸收,更适合食疗。

实验证明,每天给肝功能差的人喝大枣水,持续1周能增加人体血清蛋白,从而达到保肝排毒的功效。

西红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平肝之功效。西红柿有助于脂肪及蛋白质的消化,有益于肝脏的正常运行。西红柿还有抗氧化的能力,能保护细胞,防止肝脏癌变。

西红柿生熟食用均可,对于任何一种肝病都有一定的好处,可以说是所有肝病患者的食疗佳品。

丹芝粉就是丹芝破壁后的产物,丹芝是灵芝中的一个优良品种,其多糖和三萜等有效成分含量高,功效好。

灵芝多糖可增强免疫系统的机能,加速血液微循环,提高血液供氧能力, 消除体内自由基, 提高机体细胞膜的封闭度,提高肝脏合成 DNA,RNA,蛋白质的能力等。三萜类的灵芝酸可改善微循环,降低胆固醇,避免血管硬化;强化肝脏、脾脏及肠胃功能、健全消化器官的运作。

经常食用丹芝粉可增强肝脏解毒排毒功能,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含量及黄疸指数,减轻农药、酒精等有害物质对肝脏的损害。对肝炎、肝硬化具有良好的防治功效。

吃三黄:玉米、香蕉、柠檬

玉米有着降血糖、降血压以及防治脂肪肝的作用。多吃玉米有助于脂肪肝患者的三酰甘油含量降低。

香蕉其实也可以养肝。除了肝硬化患者,在接受完肝硬化手术后,食用要适量。肝硬化的常规养护,多吃香蕉是有好处的,可以预防肠道出血,增强肝硬化患者,其肠道的动力。

柠檬相信大家都极为熟知,它是一种属于天然的草本植物,适量的食用具有很好的养肝健脾、防毒解毒等功效。并且食用后还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肝细胞免受自由基破坏的功效,同时还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吃三绿:苋菜、菠菜、荠菜

苋菜清肝解毒,凉血散瘀,明目利咽 苋菜性味甘凉,长于清利湿热,对于湿热所致的赤白痢疾及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目痛、咽喉红肿不利等,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菠菜有着“红嘴绿鹦哥”美名。菠菜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等作用,对因肝阴不足所致的高血压、头晕、糖尿病、贫血患者等都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由于含草酸较多,菠菜的制作过程很讲究,做菜时要先用开水烫软,捞出再炒,否则会有碍钙和铁的吸收。

荠菜性味甘平,能够和脾、利水,还能明目,它能利肝气,也就是能促进肝气的生发。

荠菜为十字花科植物,性平、味甘,含维生素B、维生素C、胡萝卜素、烟酸及无机盐。动物实验表明,可缩短凝血时间,具有止血功效,适合于慢性肝病有鼻出血、齿龈出血等症。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周周爱生活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腺体,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因使用药物而导致的肝脏受损害称药物性肝损伤,国外报道发生率在9.5%左右。药物性肝损害病人经常出现的症状为乏力、食欲减退、腹胀、肝区疼痛、黄疸及血转氨酶升高。严重者可发生肝坏死而导致死亡。

其实,凡是药物,对肝脏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或轻或重,因为多数药物都需要经过肝脏进行代谢,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是药三分毒”的体现之一。那么,哪些药物最容易引起药物性肝损害?

1、抗生素位居首位。其中以红霉素、头孢氨苄、酮康唑、伊曲康唑等最常见,此外尚有磺胺类药物等。

2、解热镇痛药位居次席。如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超量服用或布洛芬、消炎痛与炎痛喜康超量合用等即可引起严重肝损害,此点在美国FDA已出黑框警告予以警示。

3、再次为抗结核药。服用异烟肼、利福平的病人约10%以上血转氨酶升高,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毒性。

4、调节血脂药:应用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调节血脂药连续一年以上者有5%左右的人会有ALT、AST肝功指标异常。

5、甲亢治疗用药丙基巯氧嘧啶、他巴唑所致肝损害也很常见。若发现,立即停药是关键,停药后肝功能大多可恢复。

6、还有神经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及激素等。其中,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两种药物所致肝损害最为严重,引发的肝坏死死亡率高达40%。

7、中草药:不要以为中药就是没有毒副作用的,据临床经验,苦杏仁、蟾蜍、木薯、豆根、艾叶、毛冬青等中药均有不同程度的肝损害表现。

以上内容可能是大家不太熟悉的,但却是极为重要的,希望大家多多理解,积极关爱自己的肝脏健康。

关注“药物咨询师军”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若有其他问题或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一起聊基因


肝是人体五脏之一,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肝脏在对药物进行代谢的同时,药物自然也会对肝脏产生影响。

什么是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各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重者可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



根据目前的资料显示,以下几类药物出现肝损伤的概率比较高。包括非常甾体抗炎药(解热镇痛药)、抗感染药(抗生素)、抗结核药、心血管用药和中药。


第一、解热镇痛药里的对乙酰氨基酚,是常用的退烧和 止痛药的成分之一,很多感冒药里都有这个成分。但过量地、长期地使用,就容易出现肝损伤,甚至是急性肝衰竭。

国外有些人长期吃这种成分来止痛,国内一些中西药复 方制剂也含有这种成分,都需要注意。此外,尼美舒利、 阿司匹林也都有肝损伤的风险。



第二,服用抗生素也容易出现肝损伤。如治疗细菌感染时的常用药:阿莫西林、左氧氟沙 星、头抱曲松、美罗培南等。


这些药需要注意两点:


01、
此类药物引起肝损害的发生时间可快可慢,有人在用药10分钟后就出现急性肝损伤,也有人在停药1周后才出现迟发型的肝损伤。

所以,在使用此类药物的一 段时间内,应该注意监测肝功能,观察有没有恶心腹胀、发热乏力、尿黄身黄的症状。

02、最可怕的是,抗生素大多数是在正常用法用量使用时,即产生肝损伤,这就要保持高度警惕。尤其在给老年人用时,更应如履薄冰。 所以,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第三、抗结核药也容易产生肝损伤风险,服用抗结核药物(例如异烟麟、利福平、毗嗪酰胺、乙胺丁醇)的人, 一定需要注意药物性损伤。

结核病患者还需要联合用药, 这也进一步增加了出现肝损伤的风险。所以,服用挹吉核药患者,需要在治疗前评估、治疗中监测。




第四、心血管疾病用药,也会造成肝损伤,例如普利类、沙坦类降压药,以及他汀类降脂药等

其中,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的肝损伤比较常见。首次服用这些他汀类降脂药或更改品种类型、剂型时,至少3个月左右一定要检查肝功能。



第五、中药。有人说,在中国,中药造成的肝损伤最常见,这纯属胡乱猜测。

事实上,只有这些常用中药 会造成肝损伤:干里光、土三七、川楝子、何首乌、朱砂、雄黄、雷公藤、补骨脂等,在长期、大量使用时要注意。

当然,随便拿些中药来养生 保健,既不辨证,也不考虑用量疗程,本身就是错误的, 肝损伤只不过是给你乱用药, 的一个惩戒。


那药物容易伤肝为什么还要吃药呢?


药物是双刃剑,偏性既是药 性也是毒性。在使用这把"双 刃剑"时,要谨慎,要有策略 ——即"医生指导、自己管理 好”。这样药物才能发挥好的作用。



事实上,我们看到、听说的 很多肝损害案例,都是不合 理用药造成的:止痛药天天 吃、退烧药不见效就加量用、 随便在网上看到养生方子就 自己用土三七泡药酒等。

这些做法,根本不是吃药, 而是用自己的生命和肉体, 做了一个药物副作用的人 体实验。

如何避免不必要的肝损伤呢?


01、
最可怕的是,抗生素大 多数是在正常用法用量使用 时,即产生肝损伤,这就要 保持高度警惕。尤其在给老 年人用时,更应如履薄冰。 所以,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02、吃药需按照说明书和 医生的医嘱来吃,不要自己吃, 不要自己联合用药,不要自己 随意更改方案。


03、对于那些确实是需要 吃,也确实按说明书方法吃, 但仍出现肝损伤的,就需要 加强监测,化被动为主动了。




感谢审稿专家: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 郝堂娜

以上由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团队 提供答案!


PSM药盾公益


实话说,药物都会伤肝,只是对肝的损伤程度,根据药物的不同也存在差异。有的药物对肝伤害比较小,但有些药物对肝伤害很大,对于这些伤害很大的药物,平时一定要尽量避免,能不吃最好不吃。

那那些药物对肝脏伤害比较大呢?

其中以抗生素,如红霉素、头孢氨苄、酮康唑、伊曲康唑等对肝脏的伤害最大,其次是镇痛类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超量服用或布洛芬、消炎痛与炎痛喜康超量合用等也可引起严重肝损伤。

既然药物对肝脏损害这么大,那是不是就不能吃药?

当然不是,在身体生病需要吃药才能解决的话,还是要吃药的,不过要做到能不吃药就不吃药,不要一点点小病也急慌慌的去吃药。同时,平时要注意养肝护肝,避免肝细胞受损,有效预防肝病。

日常如何养肝护肝?预防肝癌呢?

首先,要减少熬夜,肝脏也要休息,而人要深入睡眠后,肝脏才能更好的造血排毒。因此,平时要保证好的睡眠,尤其不要熬夜。

其次,平时可以喝点葛条决明子饮品类的养肝饮品,葛条、决明子都是常用的药食同源性养肝食材,它们搭配的饮品,可以更好的养肝护肝,增强肝脏的排毒功能,避免毒素在肝脏堆积,预防肝炎、脂肪肝等肝病。

最后,要多进行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肝脏排毒,减少毒素、脂肪等物质在肝脏堆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