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年都有一些考生,已录取了二本,还要复读呢?


复读这个事本来就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看问题的结果就不一样。

比如说老张家孩子费了半天劲才考上个三本,那老张八成就会觉得看上二本还复读的就是矫情。那家里孩子厉害,考上985211的家长就特别理解孩子再复读一年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这个咱先放下不说了。我下面讲一下主要的几个原因。

1.社会发展进步了

我觉得这个问题确实是因为社会的进步导致社会的包容性越来越大了,身边传闲话的人确实变少了。放在十来年前,很多人不会管你具体什么原因而复读,看笑话的眼神分分钟投向你。哪怕他家孩子高中都没考上。

再者孩子上学的早晚,以前都愿意让孩子早上学,恨不得让自己孩子5岁就上学,提前起跑,超越所有人。你家孩子要是9月1号以后生的,还会被投以同情的眼光。但是现在变化很多了,因为大家都知道孩子小在我学校容易受欺负。上学期间差一岁,堪比30以后差5岁。孩子心智不成熟的话,即便找到工作也很难适应。


2.人们生活条件好了

简单点说,就是孩子多上一年学,并不影响家庭生活。现在也不像以前一样,孩子要抓紧毕业上班挣钱贴补家用。毕业三年五年不上班照样没事,老爷子有钱还能给拿出个创业的启动资金。


3.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了

我们小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户口在哪就上哪个片区的学校,转学基本上是因为家里搬迁或者在学校混不下去了。因为师资力量而转学的不能说没有,但是绝对不多。但是你看看现在,边缘小学招生招不起来,重点小学挤破头,学区房价飞上了天。现在你家有10套房都不如人家有一个985有面子。


4.确实一本和二本差距变大了



说白了,都是大学生你头上没有985.211的背书。有些用人单位是不会给你解释的机会的。这里@一下张雪峰老师。

最后还是希望大家能够量力而为,一本很美好,但是二本也可以大有可为。学历只能证明你的过去,未来还要不断成长,。好的大学让你平台更高,但不代表会定格你的人生成就反之亦然。无论什么学校都有精英都有平凡。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看你到底想要什么。加油↖(^ω^)↗


慎独途中


在我高考的那些年,也有好多同学选择复读的, 有部分通学考了二本,继续选择复读,主要原因是该同学平时成绩还可以,高考那次没发挥好,复读那年,把握了机会,考取了一所知名重点大学,也有的同学是考上2本中途退学的,他填志愿去了东北,发现南方人适应不了当地环境,故而又选择了复读,也有的考了2本,专业没有选好被调配到了冷门专业,或者不适合自己的专业,于是又再次选择复读,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 选择真的很重要


南漂老王生活记


据我了解,录取了二本,为什么还要复读,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高考成绩刚过二本线,填报好一些的二本院校和专业,显然没有优势,那么只能报名次差一些的大学和专业,但还有被调剂的危险,有可能调剂成就业比较困难的或冷门的专业,这样与自己的期待差的很远,所以高考志愿很难填报

,即使填了,对院校专业都不满意。还不如复习,也许能考个一本。

2.高考成绩距离一本线接近,上二本不甘心。这些学生如果报二本院校的话,可以走一个好点的专业。但从院校的档次和就业的难易度考虑,有些考生觉得一本更好,将来毕业选择的余地更多一些,还不如再复习一年。因为高考成绩与一本相差不多,复习一年可能会考一个好点的一本,所以还是复读划算。

3.对录取的学校的专业不满意。有的学生已经被二本录取,但专业是调剂的,不喜欢这个专业,所以就不去报到。打算再复习一年,争取考个好学校、选个自己满意的专业,所以选择复读。

由于目的性较强,绝大多数复读学生比上一年高考成绩要好,这也是上了二本线复读的最根本的动力和原因。


格超梅上


要想做到“知识改变命运”,必须上更好的大学,在最高等学府里才能学到更为丰富的知识,提高最据权威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后在更高的平台上施展才华,获得最高的高薪和福利。今天有争取的条件,有想要的幸福生活,何不去拚一拚呢。


今天考上二本,不是目的,心有不甘,所以要重读。我认为要重读,心须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自己有足够的实力,只是在这次考试中,发生了意外事故,自己的真才实学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

。例如:自己的身体不适、家中发生了变故、高考中涂错了答题卡或者其它的原因,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我姑姑家的表弟,在八年前的高考中,姑姑生病住进了医院。姑姑没有女儿,只有表弟一人,娘俩关系特好。

在姑姑住院期间,表弟的情绪消极低落,在高考取得的成绩不理想,接到二本的通知书。但是表弟没有去上,而是采取了重读。

因为考上大学没有去上,再加上平时成债突出,所以在重读时,学校没有收取复读费用。经过一年的重读,最后考取中国政法大学。在大学期间,勤奋刻苦、成绩突出,被学校推荐读研读博。去年招聘进入中央机关工作。

这类学生考上一本不是目的,最终目的是要读研读博。

(2)、这次取得的高考成绩是本人最高成绩,不要去重读,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不要好高骛远。即使再重读一年,再怎么去拚命学习,成绩也不会有较大的进步。这就是大部分重读学生所经历的,重读之后,进步甚微或者退步的原因。

(3)、平时基础知识薄弱,掌握不够牢固,自己的智力一般,这次考上二本已经实属不易,不要重读。

不要看见有的同学重读也跟着学,自认为潜力还有,请不要重读。重读之后,一定会失得其反,后悔莫及。

总之,考上二本又采取重读的方式,想在下一年考上重点大学,一定要慎重,否则会得不偿失,到时后悔已晚。


周文生WS


考生已经录取了二本却放弃了反而选择去复读。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该学生对自己有强大的自信,认为今年考试没发挥好,相信自己来年肯定能取得更好更满意的成绩。二是该学生对录取的学校或者专业不满意,所以选择复读。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不管什么原因,复读都是有风险的。未来什么情况谁也不能确定,今年考个二本,复读一年考不上二本的情况也大有发生。当然如果平时确实成绩挺好,因不确定因素导致的高考成绩不理想,这种情况建议复读,确实上个理想的层次高点的大学对未来的就业和发展都是影响巨大的。

还有就是,上大学上名牌大学不是人生的唯一道路,人生的道路有很多种,阳光大道是路,陡峭泥泞也是路,不管什么路,只要我们脚踏实地的走下去,即使没有路,自己也能踏出一条成功之道!

最后写八个字送给莘莘学子们:梦在远方,路在脚下!愿各位理想实现,美梦成真!



墨鱼轩书画


不是有位仁兄,211大学毕业了,求职遇阻,又历时四年考取清北,毕业时早已过了而立之年,又和普通大学毕业的同学成了同事,在中学教书。

考上二本选择复读,首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名校情节人人都有,走向更高的目标值得钦佩。

代价一是时间成本。

有时候造化弄人。复习一年还是二本,或低于二本。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

考上二本,就去上吧。



闻达网事


首先,就业的时候,很多单位对于二本的院校是有偏见的,所以,学生们更想去更好的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这是社会的问题,其次,选择复读的同学一般是对自己比较自信,或者是这次没有发挥好,也或者是志愿没有报好,而滑档进入不理想的学校,如果觉得复读一年有很大可能进入更好的学校,其实也是挺考虑的,尽管会多上一年,但是进入更好的学校,起点就不一样了,同学圈子,学习氛围,接受的教育资源都会不一样。比上一个不好的学校,荒废四年要好的多。


阿宏巴拉巴拉


但是除了特殊原因除外,例如某考生平时学习成绩很好能力不错,但是高考时因为外界因素及身体原因造成考试失利,没有达到理想目标,这种情况是可以考虑复读的。而有些学习成绩平时一般,高考成绩不好想通过复读一年再参加高考,往往事与愿违反而耽误了一年青春时光。


朝顺暮好


我老家小区有个孩子,浙江高考600多差不多上浙大了,人家还是想要复读,只能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要求,他心里预期最低也是复旦


原来这是历史


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已经考上了二本但是最终还是选择复读的,下面就列举一下这些学生选择复读的原因。

发挥失常

有的考生平时学习成绩非常好,比如平时考试成绩能够达到理科590分左右,成绩排名也是位于班级前十名,如果按照这样的成绩考下去将来高考是能够轻松的考一所不错的高校的。有些平时学习成绩好的考生在面临高考这样的大型考试的时候心态就崩掉了,想法太多、担心太多、患得患失,以至于高考期间晚上失眠,白天真正考试的时候精神萎靡不振,最终高考成绩下来后名落孙山,好一些的能考个二本。这样的考生往往会选择复读一年争取考的更好。

不甘心读二本

有的考生平时学习成绩中等,处于一本线、二本线边缘徘徊,成绩不是特别的稳定,高考的时候考了二本分数,但是距离一本线仅有十几分、几分之差。这样的考生就想通过复读尽量的考一本的分数,这样的话将来说不定能上一本。

被调剂到一个不好的专业

还有的考生在高考录取的时候被调剂到了一个冷门不容易就业的专业,想想读了这样的专业将来不容易就业的话还不如复读一年。

民办二本学费高

有的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不注意查阅各个高校的性质,以至于不小心填报了一些民办二本高校,等到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才被周围的人提醒这是民办高校,读起来的话学费是十分昂贵的,普通家庭很难支撑如此高的学费、生会费开支,所以不得不最终选择复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