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家,除了韓非之外,還有哪些重要的代表人物?有何貢獻?

洪浩江蘇南通


中國法家一個重要人物,甚至比商鞅還重要,那就是魏國的李悝(音葵)。李悝在魏國變法取得重要成果,魏國一躍成為軍事經濟強國,他政策比較溫和,在班固《漢書》食貨志,具體介紹了李悝變法對農業改革政策,涉及土地產權改革,和農業生產保護,國家調劑,有不少閃光點,市場經濟調節(看不見的手)和國家行政調節(看得見的手)。


青峰山女史


中國法家,除了韓非之外,還有哪些重要的代表人物?

首先中國法家最早出現在春秋中晚期,隨著井田制度的崩潰,私有制的產生,階層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人際之間的關係逐漸複雜,資源關係逐漸緊張,鄭國宰相子產開始立法,左傳記載鄭國六年子產第一次以青銅器鑄造銘文的方式,用文字記錄了最早的《刑書》,這叫做鑄刑書,這標誌著隨著私有制的形成,社會矛盾的日漸緊張,法治社會的出現是一個必然。

隨著三家分晉,魏國的魏文侯啟用了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李悝,李悝成為戰國時代最早的法家理論和實踐的第一人,李悝重農行法,鼓勵開墾荒地,鼓勵精耕細作,實行農業保護政策,建立賞罰分明的法律制度,廢除世襲制選賢任能,使魏國成為戰國初期最強盛的國家,李悝著有最早的變法書籍《法經》,是第一部通過理論框架構築的法學書籍,雖早已經軼散,只能通過《商君書》和《韓非子》的文章略有了解。

吳起被認為是兵家代表,在魏國屢有重功,受到公孫痤的排擠,被驅逐出魏國而流亡到楚國,最初擔任一個郡的長官,一年後成為楚國的宰相,吳起華麗轉身從一個兵家成為法家人物的代表,首先削減原來貴族階層的既得利益和勢力,然後整治國家管治,選賢任能,取消世襲制和承襲制,學習李悝的制度重視農業的發展,擴大軍隊的規模,獎勵有戰功的兵士,僅一年多的時間就往南滅掉了百越之國,往北兼併了陳國和蔡國,打掉了魏國的聯盟軍隊,向西討伐了秦國,使中原諸國對楚國刮目相看。但隨著楚悼王的死去,吳起被楚國貴族勢力殺害。

使法家大放異彩的人物就是商鞅,不僅變法實現了自己的雄心抱負,且變法的成功直接改變了戰國諸侯割據的局面,秦國由此統一天下,而且法家思想一直影響歷朝歷代直至現今。商鞅同吳起一樣也是從魏國逃離到了秦國,他的幸運之處就是碰到了秦孝公。任何一次變法都會損害原來貴族集團的利益和勢力,而商鞅在秦國沒有任何政治勢力的支持,全憑秦孝公的鼎立支持才使得變法能夠順利進行,這即是秦國的幸運也是商鞅的幸運,通過《商君書》我們可以看到,商鞅在秦國建立郡縣制,統一度量衡,強迫人們學習最低的禮儀,脫離蠻荒之風;獎勵農耕,獎勵兵戰,建功封爵;召請移民,唯才是舉;落實戶籍,建立保甲制度;建立最早的法庭制度,杜絕私鬥。通過這一系列律法的施行,短短十餘年,秦國經濟基礎豐厚,軍事能力強大,成為中原各國的勁敵。並著有《商君書》對盜律、賊律、囚律、捕律、雜律、具律等分門別類,形成一個完整的法家學術系統,後世的法家人物多以此施行。

法家思想的形成和施行,是因私有制的建立,社會階級矛盾層出不窮,以及政治結構極為殘酷下的產物,也是農業文明發展下的必然,雖然他的出現締造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社會狀態,但法家的理性近乎無情,而歷代統治者常常用殘酷的方式治理天下,崇尚暴力手段來維持穩定的局面,這也就形成了每兩三百年人們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發生劇烈的社會動盪和變革或改朝換代。

法家的貢獻就是對暴力的崇拜,通過強迫、誘惑等手段,使人們調動出最底層的劣根和貪婪,來實現自身的慾望,以至於喪失最初的善念。


風正輕搖雨自飄


法家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學派,以富國強兵為己任 。

法家最早可追溯於夏商時期的理官,成熟在戰國時期。代表人物有管仲、李悝、商鞅、申不害、韓非、李斯等人。戰國末韓非對他們的學說加以總結、綜合,集法家之大成。

下邊簡單舉幾個法家代表人物的事例:

一、管仲

管仲是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同時也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經濟學家、政治家、軍事家。管仲被譽為“法家先驅”“中華第一相”。管仲在公元698年,輔助公子糾,實行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管仲改革,輔佐齊國齊桓公成就霸業。

二、李悝

李悝是戰國時期魏國大臣、政治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魏文侯拜李悝為相國,李悝在位期間實行裡李悝變法。經濟上鼓勵農民精耕細作,增加產量。國家在收購糧食過程中豐年平價買,荒年平價出。政治上實行法治,廢除世襲貴族特權,轉而獎勵對國家有功勞的人。李悝變法使魏國國富民強,成為戰國時期的強國。李悝彙集各國律法,編撰《法經》,是我國曆史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法典。李悝的學說和行為對後來的商鞅、韓非影響極大。

三、商鞅

商鞅是戰國時期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我們中學歷史課本里的商鞅變法,就是學習的他的事蹟。

商鞅輔佐秦孝公實行商鞅變法,使秦國變成一個富裕強大的國家,率領秦軍收復了河西。商鞅變法使秦國強盛百年,為以後秦始皇統一天下打下了夯實基礎。








小檸檬講歷史


法家的代表人物有李悝、商鞅、申不害、韓非、李斯等。

1、李悝

李悝(前455——前395年),戰國時政治人物。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濮陽人。曾任魏文侯相,主持變法。經濟上推行“盡地力”和“善平糴”的政策,鼓勵農民精耕細作,增強產量,國家在豐年以平價購買餘糧,荒年以平價售出,以平糧價;主張同時播種多種糧食作物,以防災荒。

政治上實行法治,廢除維護貴族特權的世卿世祿制度,獎勵有功國家的人,使魏國成為戰國初期強國之一。

2、商鞅

商鞅(約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戰國時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衛國(今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梁莊鎮)人,衛國國君的後裔,姬姓公孫氏,故又稱衛鞅、公孫鞅。後因在河西之戰中立功獲封商於十五邑,號為商君,故稱之為商鞅。

商鞅通過變法使秦國成為富裕強大的國家,史稱“商鞅變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國戶籍、軍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區劃、稅收、度量衡以及民風民俗,並制定了嚴酷的法律;經濟上商鞅主張重農抑商、獎勵耕織,軍事上商鞅作為統帥率領秦軍收復了河西。

3、申不害

申不害(前385年-前337年),亦稱申子,鄭國京邑(今滎陽東南京襄城)人。《史記》說他專攻“黃老之術”。戰國時期法家重要創始人物之一、思想家。以“術”著稱,著有《申子》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的代表人物。

韓國滅掉鄭國後,韓昭侯重用他為丞相,在韓國主持改革,他在韓為相15年,“內修政教,外應諸侯”,幫助韓昭侯推行“法”治、“術”治,使韓國君主專制得到加強,國內政局得到穩定,貴族特權受到限制,百姓生活漸趨富裕,史稱“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強,無侵韓者。”

4、韓非

韓非(約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戰國時期韓國都城新鄭(今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人,傑出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散文家,韓王之子,荀子學生,李斯同學。

韓非子創立的法家學說,為中國第一個統一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的誕生提供了理論依據,被譽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兩個人之一。

韓非深愛自己的祖國,但他並不被韓王所重視,而秦王卻為了得到韓非而攻打韓國。韓非入秦後陳書秦王弱秦保韓之策,終不能為秦王所用。韓非因彈劾上卿姚賈,而致姚賈報復,遂入獄,後李斯入獄毒之。

5、李斯

李斯(約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戰國末期楚國上蔡(今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蘆岡鄉李斯樓村)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

李斯早年為郡小吏,後從荀子學帝王之術,學成入秦。初被呂不韋任以為郎。後勸說秦王政滅諸侯、成帝業,被任為長史。

秦王採納其計謀,遣謀士持金玉遊說關東六國,離間各國君臣,又任其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由於韓人間諜鄭國入秦,秦王下令驅逐六國客卿。李斯上《諫逐客書》阻止,被秦王所採納,不久官為廷尉。


MOONLIGHT92535817


我來回答:中國歷史上法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派,春秋戰國是百家爭鳴各有爭論的時期,法家除了韓非之外還有兩位重要人物。一是商鞅,商鞅當屬大才,商鞅入秦,秦之大幸。商鞅輔佐秦孝公厲行變法,削弱氏族,獎勵農耕,賞罰分明,以法治國,使一個西部的小國,幾十年之內瞬間強大,為秦始皇之統一天下而奠定了基礎,後秦始皇統一六國,商鞅當居首功。只是商鞅在推行變法的時候得罪了很多人,比如長公子,各大氏族,秦孝公死後秦惠文王繼位,後車裂商鞅。



名士張海


中國法家除了韓非還有戰國名將吳起助楚變法強國,可惜觸怒權貴利益最終結局悲慘。秦朝政治家商鞅變法強秦,也是壯大秦朝毀滅自己。西漢重臣晁錯一心為景帝,為其鞏固皇權力主削藩,結果慘遭陷害含冤喪命。他們都是法家赫赫有名的代表人物,又無一例外三位全悲慘而死無一善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