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晚期朝廷腐败,“黄赌毒”已经严重到怎样难以想象的程度?

胡俊


晚清的黄赌毒有多严重?仅北京就1万失足女,家长鼓励吸毒,李鸿章提倡赌博

晚清,大概是每一个中国人最不愿意提及的时代。那个时代,国家层面饱受欺凌丧权辱国,个人层面生活无着孤苦无依,中华民族的命运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今天我就从黄赌毒方面带你走进晚清的罪恶泥潭,来看看清朝灭亡的真实原因。

清末北京,有1万失足女,八大胡同照章纳税受到法律保护。

清朝初期,乱世用重典,大力整治特殊服务行业,到康熙十二年,全国各地的各种特殊服务行业全部被取缔,不管是服务者还是被服务者,只能转入地下。可是到了咸丰年间,政策松动,服务行业再次兴盛起来。

政策不松动不行啊!咸丰皇帝就好这一口,没有充分竞争,如何能给皇帝提供最先进的服务,最难治疗的传染病?

被服务行业弄成寡妇的慈禧,通过辛酉政变上台,反而修改法律默认了服务场馆的合法性。到1905年,官办服务场馆开始照章纳税,受到法律保护。这些服务场所大约有在八大胡同形成产业集聚,是最为繁华的地段。

清末失足妇女有多少?数据显示,1912年清朝灭亡前夕有合法的有3000人,而偷税漏税半掩门的失足女有可能超过了7000人,算起来全北京有1万人。当时全北京的大到九十九,小到刚会走的女性总共才29.6万人。可以说,每30个女人中,就有一个是失足女。

清末鸦片充分供给,家长鼓励吸毒,鸦片种植者甚至敢冲击政府。

鸦片,这是一种承载着中国人国恨家仇的物件。清朝政府在鸦片打击下财政失衡,又在鸦片战争后打开国门成了列强的盘中餐。清朝末年,鸦片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了当时中国所有人都认识的东西。

在当时人眼中,鸦片吸食有让人兴奋的作用,同时在南方,鸦片还被开发出治疗疟疾的作用。即便是到今天,一些中成药中还在违规使用鸦片,不过换了一个"阿片"的名字掩人耳目。(具体哪种药我不提,中成药大佬咱惹不起,大家可以查)

长期的鸦片吸食,官老爷和地主老财们开始把烟管当做社交场所,相当于今天的酒吧和迪厅。同时,鸦片吸食和特殊服务行业还成了黄金搭档,提供一条龙服务。

清末政治腐败、国家衰弱,有志之士纷纷参加革命,为国家和人民的前途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很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可是,这些革命青年,大都是官二代富二代,他们的父母为了让他们老老实实过日子不要"不务正业"闹革命,愿意给他们买官做,也愿意给他们置办三妻四妾。当这些办法都没用时,就干脆给孩子鸦片吸。

吸完鸦片,革命青年变成废柴青年,这正是官老爷和地主老财想要的,总比丢了命强!在这些官老爷和地主老财眼里,能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就行了。

为了与进口鸦片竞争,清朝各级政府明里暗里支持鸦片种植。这一点,各种清末民国为背景的小说都有描述《尘埃落定》讲的川西地区,《最后的八旗》讲东北平原,《白鹿原》讲的关中平原,遍布全国的鸦片种植加工产业,已经成了清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

1909年,清政府开始了禁止种烟的改革,山西巡抚丁宝铨派人在交城文水两个县铲除罂粟。当地民众为了保护罂粟,与官兵发生冲突,当场被打死打上100多人。事后,山西同盟会与种烟农民站在一起,与官府作斗争,实际上成了山西新军起义的先声。

赌博风气严重,李鸿章亲自提倡,袁世凯靠这个起家。

在禁赌方面,袁世凯还是比较有作为的。小站练兵时,袁世凯就十分重视禁赌,袁世凯规定七戒赌博吃大烟, 官长查出当重刑, 安分守己把钱剩, 养家活口多光荣"。靠着革除赌博吸毒这些坏风气,袁世凯军队成了全国首屈一指的精锐。

辛丑条约签订后,直隶总督李鸿章办了一个直隶义赈彩票,全国各地纷纷效仿,彩票超过麻将成了最流行的赌博方式。从此以后,赌博更加流行,成了官方提倡的行为。

相对而言,袁世凯禁赌方面,还是比较有成就的。


历史知事


“黄赌毒”能由内而外腐蚀一国,因而被斥为社会毒瘤。但凡人心对权钱色的欲望不止,黄赌毒便会屡禁不绝。晚清时期,偌大国家被列强欺辱地几乎无还手之力,不得不说这与黄赌毒有莫大关系。那么,晚清的“黄赌毒”达到了怎样的历史高度呢?

谈及“黄”,则不得不说妓院,晚清的妓院不仅多到遍地开花,而且体系完备。妓院古已有之,上到九五至尊,下到布衣百姓,都有可能会踏足此地。明末之时,秦淮八艳的名声更是天下皆知。发展到清朝,妓院更是成为国家一种另类产业之一,连乾隆爷都有“到此一游”的记录。政府为管理税收将妓院划分为四等,分别为“堂”、“茶室”、“下处”、“小地方”。高等妓院不仅装潢富丽堂皇,妓女也是不同凡响,大多精通琴棋书画,身边还有老妈子端茶倒水,竟似大家闺秀。

据统计,清末时期,仅八大胡同中的妓院便逼近四百家。妓女不仅有南妓北妓之分,有些甚至还有洋妓。赛金花乃是当时最负盛名的妓女,她所开设的金花院夜夜笙歌,近乎是个不夜城。满清妓女不仅数量多,地位也有所提高。有一周姓妓女与嫖客起过争执,甚至公堂对质。有人斥责妓女欺客,周姓妓女仍敢登报辩驳。窥一斑而见全豹,晚清妓女颇有从为人轻视的职业变为正经职业的倾向。

晚清赌风盛行,为赌博而倾家荡产的人不计其数。

若说对于妓院,政府的态度是放任自流,那对赌博,政府则是深恶痛绝。尽管政府曾经对此进行治理,但是高额利益还是让不少人铤而走险,开设地下赌场。在通商口岸和沿海城市是赌博最流行的地方,而其中又以南方为最。

“番摊”是最为人熟知的赌博方式,即随意抓铜钱,让他人猜数量。这种赌博自汉朝开始出现,一直到清朝还盛行。除了继承原有的赌博方式,清朝甚至还发明了最原始的彩票,即闱姓。所谓的闱姓是专门针对科举制度而言的,使赌民猜测应试中的中榜人,榜单公布后,凭猜中数量多少兑奖。这种赌法已经颇为先进,后期规模也逐步扩大。参与者有的一夜暴富,有的则倾家荡产,这在当时都是家常便饭。后来科举制废除,闱姓才随之湮没,但是其余的赌法仍然极为盛行。

晚清毒品的流行几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无论男女老少富贵与否几乎都以吸食鸦片为乐。自从列强将鸦片引入了中国,鸦片的毒害便开始了。英国人在中国开设大量烟馆,供人吸食鸦片。由于鸦片价格昂贵,不少平民后期已经是砸锅卖铁在吸食鸦片。政府对鸦片对人体的害处一无所知,为了降低鸦片价格,甚至鼓励民众种植罂粟。如此一来,鸦片更加盛行。有地方志记载,为防止孩童乱跑,父母竟然主动喂食孩子鸦片。由此可见,晚清毒品的盛行程度实在让人心惊胆战。

晚清黄赌毒的盛行只是在清政府统治下国家衰败的侧面写照。在这样的境况下,百姓困顿,面黄肌瘦,国不复国,无法抵挡列强也就不难理解了。


邓海春


晚清的“黄赌毒”现象是很严重。

但是,这种严重和朝廷的腐败没关系。本质上是政府对社会的控制力减弱,所以各种乱象丛生。

黄赌毒,在各地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

其中,尤以广东地区最为严重。例如,道光年间的潮洲知府黄安涛就提到当地的情况。


首先说说“黄”。黄安涛有一首《阿官崽》,在序中称:

  • 潮俗富家子弟习于浮薄,好弄斗靡,争妍取怜,恬不为怪。

晚清的潮州男儿,大多不喜欢学问,最爱去花街柳巷。对此现象,黄安涛曾写有诗歌讽刺:

  • 搔头弄姿兀自喜,柳巷穿来又花市,千金结交游侠儿,六篷密昵婵娟子。

六篷船就是载妓花艇。

当时的娼妓业,都是在这个场合交易的。

其次再说说说“赌”的问题。

赌博之风,在晚清也是非常盛行。特别是广东地区,大家都喜欢“打花会”。其中,在广东的潮州,这种现象更是普遍:

  • 潮俗赌风莫盛于花会,历禁虽严,旋革旋复,蓋诱以高利,趋之者众。

这句话的意思是:

对于打花会等赌博,虽然禁止了很多次,但由于利润高,所以大家都铤而走险,禁令根本没效果。

最后就是“毒”的问题。

毒,自然是指毒品。我们都知道,鸦片输入中国的窗口就是广东。大家都在吸食鸦片,这种情况泛滥成灾。根据记载:

  • 中此毒者甘如饴。床头荧荧一灯小,竹筒呼吸连昏晓,渴可代饮饥可饱。块土价值数万钱,终岁但供一口烟。久之黧面耸两肩,眼垂泪,鼻出涕,一息奄奄死相继。


但是,由于清朝对社会的控制能力在减弱,所以上述现象越来越泛滥。


HuiNanHistory


从古至今,“黄赌毒”一直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这既有不良商家的推波助澜,又有人性本能的驱使。晚清的黄赌毒完全可以用泛滥来形容,这三种东西被时人称为三只鸟,即鹞、鸽、鸭。那么晚清的黄赌毒程度又如何呢?

首先来看被人称为“鹞”的妓院

官妓在清代虽然被废除,但私妓并没有被完全禁止。早期的禁止卖良为娼、消除乐籍等措施,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到了清晚期,娼妓业一度极其繁盛。

法度的松弛,让娼妓业在晚清蓬勃发展。康熙年间曾规定:开设妓院的都是死罪,从犯也要发配充军。嘉庆年间改为杖责八十没收房产,到了光绪年间,只要拘留半个月或者罚款十五元。同治时,慈禧直接将此罪名取消。

太平天国灭亡后,上海的娼妓业繁荣发展。据统计,当时上海租界的一万家华人住户中有六百多家是妓院。与此同时,江南苏杭一带也是歌舞升平,妓院迅速复苏。显官重臣经过上海,其下属朋友都要在妓院招待他们。

北洋水师统领丁汝昌率领舰队去南方避寒,途径上海时,就成在名妓胡宝玉香阁摆酒请客。清廷派遣出洋的五大臣,途径上海时,也是每天筵宴必召名妓相陪。一大批风流才子,更是书、寓、长三妓院的常客。

除了华人妓院外,接待洋人的妓院也是很多。租界的洋人大约有五千人,他们大部分都是妓院册顾客。据不完全统计,上海专门为英国人开设的妓院有27家,妓女92人。不受国别限制的妓院36家,妓女131人。

专接华人的妓院有382家,妓女1352人。在法租界共有250家妓院,妓女2600人,其中有24家,妓女90人,是洋人常去的。随着鸦片的大量流入,每个妓女的房中有设有精雕细刻的烟榻,专供嫖客茶后吞云吐雾之用。

除了上海、南京、扬州、广州之外,还有北京、福州、潮州、宁波等地的娼妓业也很兴旺。北京的娼妓业始于咸丰时期,官吏们对此是乐不思蜀。娼妓业之所以能在晚清蓬勃发展,就是因为法制的缺失。

其次来看被人称为“鸽”的赌博

清代赌博发展的总特点是由衰而盛,在清朝前期,赌博之风几乎被杜绝。到了清朝中后期,法纪开始松弛,赌博现象有了抬头的趋势。随着国外列强的入侵,清廷无力整治民风,赌博之风日益变得肆无忌惮。

官吏、娼妓、文士皆成为赌桌之客,亲戚、邻里、师生也可以成为同桌赌友。随着清王朝的一天天没落,赌风也一天天蔓延。晚清出现了一种以科举考试进行赌博的彩票,名叫闱姓,它仅仅是为了聚敛财富。

花会是晚清出现的另一种很有影响的赌博方式,它的出现带动了晚清赌风的蔓延。晚清皇宫是带头赌博,慈禧经常召集诸皇族小姐、王公贵妇打麻雀。许多达官贵人利用太太陪同慈禧打牌之机,百般讨好达到晋升之目的。

晚清的官吏赌博更是无所顾忌,他们为了求财又求乐,竟然公开在衙门聚赌。文人雅士们也不甘落后,输得倾家荡产的大有人在。夫人之赌也是一掷千金,妓院同样是赌博不可或缺之地,不榨干嫖客的钱财都不罢休。

随着赌博在社会上的盛行,军营中也沾染上了赌风。除此之外,乡民聚赌、家庭赌博、甚至连囚徒都在积极参与。晚清的赌博可以说是,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皆以赌博为乐,是其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后来看被人称为“鸭”的鸦片

晚清时期的毒品指的就是俗称大烟的鸦片,国人大规模吸食鸦片是始于鸦片战争后。相对妓院和赌博来说,鸦片对晚清的毒害程度最深。晚清吸食鸦片,可以说是人人都有参与,咸丰与慈禧经常是烟枪不离手。

晚清全民吸食鸦片的状况,让清廷一度无兵可征。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基本都有吸食鸦片的经历。鸦片成了当时国人的精神食粮,有些富人害怕孩子在外惹事,竟然把孩子圈在家里吸食鸦片,以达到控制的目的。

晚清吸食的基本都是纯鸦片,其危害性可想而知。鸦片不仅导致国家大量白银外流,国库空虚,还使国人体质严重下滑,国力羸弱不堪。下层劳动者一旦沾染上吸食鸦片的恶习,便不能自拔,以至于丧失劳动力。

鸦片对国人的危害是其它两毒所不能比的,晚清时的烟馆就像如今的小商店一样,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吸食鸦片的人基本都是瘦得皮包骨头,被西方称为“东亚病夫”。兵营中的吸食者也不少,军队自然没有战斗力。

综上,晚清时期“黄赌毒”的危害程度,可以说是历代最为严重的时期。但统治阶级却是对此视而不见,任其发展,以至于国力羸弱,任人宰割。


野史也是史


不请自来,我是昊涛说史。晚清之时,吏治腐败,政治黑暗,财政困难,然而恰恰是在晚清,黄赌毒三毒反而愈演愈烈,达到历朝历代的巅峰,究竟晚清“黄赌毒”到了多腐败地步?


关于鹞

谈及鹞(娼妓为鹞),则不得不说晚清的妓院,不仅多到遍地开花而且体系完备。妓院古已有之,上到九五至尊,下到布衣百姓,都有可能会踏足此地。明末之时,秦淮八艳的名声更是天下皆知。发展到清朝,妓院更是成为国家一种另类产业之一,连乾隆爷都有“到此一游”的记录。政府为管理税收将妓院划分为四等,分别为“堂”、“茶室”、“下处”、“小地方”。高等妓院不仅装潢富丽堂皇,妓女也是不同凡响,大多精通琴棋书画,身边还有老妈子端茶倒水,竟似大家闺秀。



据统计,清末时期,仅八大胡同中的妓院便逼近四百家。妓女不仅有南妓北妓之分,有些甚至还有洋妓。赛金花乃是当时最负盛名的妓女,她所开设的金花院夜夜笙歌,近乎是个不夜城。满清妓女不仅数量多,地位也有所提高。有一周姓妓女与嫖客起过争执,甚至公堂对质。有人斥责妓女欺客,周姓妓女仍敢登报辩驳。窥一斑而见全豹,晚清妓女颇有从为人轻视的职业变为正经职业的倾向。



关于鸽

而说到鸽(彩票为鸽)清朝末年的赌博可以说是全民参与,上行下效,每个人毫无例外的投入到了赌博事业之中。 上层的王公大臣,各级官吏也非常喜爱赌博,甚至连慈禧都经常和王公大臣的妻妾们赌博。这些福临、夫人们理所当然的输给了慈禧,而慈禧为了补偿他们,自然会提携一些他们的门生故吏。再说说普通人,最简单的赌博用品就是“发财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彩票。当时人们把彩票比作“白鸽”,言下之意,人见人爱,等到开奖的时候一分钱也没有中,最终两手空空,犹如白鸽一去不复返。


清朝末年为解决财政危机,大力支持彩票行业,都抚大员也为了创收开始大肆倡导。一时间省城、县城的彩票销售点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像是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也积极的插手了彩票事业来谋取暴利。到了1909年清政府禁止彩票业之时,广州的赌博税收已经占据每年税收的十分之一。


关于毒

大家都知道清政府对于鸦片的态度最初是禁止的,为此林则徐还在虎门进行过销烟行动,但是在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便对鸦片的管理有心无力了。面对这种情况,清政府开始鼓励国人种植鸦片,短短的几年内罂粟被推广全国种植,由于产量上的剧增,所以鸦片成为了一种普通的消费品,最终导致了烟馆像和茶馆一样林立街头。甚至有部分史料记载,家中父母无暇看管孩子之时,便让孩子在家吸食鸦片。



晚清政府的奢靡无为,社会的动荡不安,导致了黄赌毒的泛滥,最终导致了清朝的衰败。黄赌毒危害之大在清朝末年就见证了。


昊涛说史


所谓“黄”、“赌”、“毒”,在一个国家泛滥成灾,是当局者腐败无能造成的,我国清朝政府就是如此。

“黄”,是卖淫嫖娼;“赌”、“嫖”是两姊妹,“赌”是哥,“嫖”是妹,有赌就有嫖;“毒”,是人类最严重的犯罪,

它可以毒死人,也可以使人丧失理智,也使人顷家荡产。在世界上,贩运毒品的人,都是恶人,并且有后台老板相当硬,即是发现容易过关,所以他胆子大。一般发现都是死刑!


Duxiangli


政体的动荡必然会导致社会问题的层出不穷,晚期的“黄赌毒”有多严重呢?鸦片自然是不消说,大家都知道鸦片对于近代中国的危害,为此还让中国人背负了“东亚病夫”的污蔑性外号。对于鸦片清政府无力管控,林则徐虽然在广州禁烟,结果导致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鸦片

清政府无力管控鸦片在国内的肆掠,自然也就让它泛滥成灾,“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鸦片在英国商人的极力倾销下成为一种广泛流行于清朝内部的毒品,导致清朝每年外流白银达600万两,除了导致中英贸易逆差扩大。

更要命是民众染上鸦片带来的眼中后果,清末大概有1200万人以上染上了鸦片,除了底层百姓,其中也不乏王公贵族,譬如溥仪的皇后婉容就染上了鸦片毒瘾。由于鸦片对人的身体具有极强的破坏力,民众的体质下降对于本就风雨飘摇的清朝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由于鸦片贸易中蕴藏的巨大利益,除了英国商人积极向中国倾销此类商品,腐败的官员也积极为英国商人寻求庇护,譬如广州水师巡逻船队每月收到的贿银就高达三万六千两,作为回答,他们当然也就对英国商人运送鸦片的违法行为视而不见了。

鸦片的危害不必多说,大家都知道,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国家严打贩毒吸毒的缘故。


晚清的娼馆生意也达到了封建历史的高潮,光是风尘女的种类就分为:民妓、家妓、船妓、色妓(梨园)、洋妓,一般洋妓都活动于租界之内。上海、广州是当时最繁荣的城市,其妓女的数量自然也不可小觑。

在老上海的著名红灯区四马路就活动着各类妓女就有七八千人之巨,北京的“八大胡同”也是著名的寻欢作乐的场所,名妓“赛金花”和“小凤仙”就出自那里,而在天子脚下的北京这一时期的娼馆高达五六百家,其人员足有数万之巨。

而且由于鸦片泛滥的结果,这时候提供性服务的场所很类似于现今的夜总会,既提供隐秘的吸毒和赌博场所,也能提供性服务,基本上可以说集各种娱乐为一体。

娼馆能够为地方志政府提供一笔相当可观的财政收入,而且又能解决就业问题,减少社会闲扎人等的增长。因此地方政府不仅不予以打击取缔,一般都会采取睁一眼闭一只眼的态度纵容和包庇,而清政府自然已经对社会失去了节制力,几乎可以说“黄赌毒”的泛滥已经象征着晚清进入了半无政府状态。

不过,娼馆的兴起实际上也展现的是晚清局势动荡下,普通民众饱受社会动荡之苦,很多穷苦人家活不下去时只好沦为风尘女,在那样一个时代,我们很难说这些风尘女绝大部分都是爱慕虚荣,贪图富贵才走上歪路的。

恰恰相反,她们之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是由于生活的艰难而被迫卖身,林语堂因此说过一句巧妙的话:那些歌女,像日本的艺妓一样,还会脸红,而近代的大学生已经不会了。其实表现的就是上层世界开放的价值观念和下层民众的不幸格格不入的场景。

而清末明初对于嫖娼抱着很开放的思想观念,像胡适、辜鸿铭、钱钟书、蒋介石都曾嫖过娼。


晚清的赌博之风也极为猖狂,由于博彩是暴利行业,清政府干脆大开禁忌之门,将赌博合法化。由此导致民间赌博之风骤然兴起,在广州,博彩的种类就有番摊,山票,铺票,白鸽票,花会,小型赌博的种类也有彩票,牌九,牛栏,顶牛,十二位,天九,升官图,十点半,十五糊,纸牌,骰子等等名目繁多。

博彩行业的巨大利润甚至吸引了李鸿展的注意力,因此指派手下开办博彩公司从中牟利,而清政府每年也能够合法化的博彩产业中收取一大笔税钱。对鸦片的无力节制以及对赌博的合法化,都导致晚清陷入了“黄赌毒”带来的巨大狂欢里。

社会变得愈加疯狂、混乱,其实这些只不过是清政府衰败,皇权日渐河山,失去了对社会的控制力的表现,而我们仅仅通过这些数字恐怕很难真实还原那个极具动乱、极具冲击力的社会乱象。因为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你无法谈论道德、更别提人的价值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就是一个被各种欲望操控的混乱世界。


围炉谈史


其实清朝晚期乱象一方面是朝廷腐败造成,另一方面也说明清朝的统治者们已经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力,于是整个社会渣滓浮沉,完全击穿了道德底线。可以确定的是所有乱象都是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历经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两次入后,在光绪和宣统年间到达高峰。

疯狂的青楼

其实这方面清朝从乾隆年间就开始风气不正,以北京为例,乾隆年间清朝出现了一种很恶心的潮流——搞娈童。在这样的习俗下,京城里遍布相公堂子,经常有女装大佬在门前向行人喊话:“大爷!来玩儿啊!”

被恶心个半死的北京爷们一怒之下把事儿捅到了官府,继而又闹到乾隆那里,性取向正常的乾隆爷被恶心个半死,下令把这帮菊花变成向日葵的混蛋全体赶出内城。这帮兔爷没了生计,只好跑北京前门外的大栅栏附近厮混。

年深日久之后,那里逐渐成了相公堂子、妓馆、戏院杂处之地,也就是后来著名的八大胡同。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两次打进来后,军纪败坏,八旗京营也开始形同虚设,这些地方彻底成了无人能管的去处,还是某莞根那比起来完全小巫见大巫。当时的人们还给这八个胡同编了一段顺口溜:

八大胡同自古名,陕西百顺石头城,韩家潭畔弦歌杂,王广斜街灯火明,万佛寺前车辐辏,二条营外路纵横,貂裘豪客知多少,簇簇胭脂坡上行。

国家首都都成了这个操性,其他地方大约也不用想能有啥好了。

张狂的赌博

如果说青楼产业尚还有区域限制的话,那么清末的赌博就可以说无处不在了,本来清初时赌博业已经在严刑厉法之下几近覆灭。但随着城市生活水平提升,尤其是八旗子弟的堕落,在嘉庆年间赌博就又开始死灰复燃。

等到了各地租界建立,列强往来纷纷,赌博业彻底开始失控,不止专业的赌馆林立,私赌之风也开始盛行。衙门的捕快衙役没事聚起来也会赌一赌,军营里的大头兵发饷之后还是会赌一赌。

在民间普通百姓闲来无事依然会赌一赌,盛行的赌风历经民国,一直到解放后才能慢慢断绝,但是即使到上世纪80年代国人不是还戏称“十亿人民九亿麻”的顺口溜嘛。赌风蔓延后,带来的自然是卖儿卖女卖老婆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但清政府已经完全没有能力和企图去改变了。

恐怖的鸦片

如果说前两种事情的蔓延是因为清朝统治力不足的话,那么在大烟问题上就是清朝统治集团彻底的疯了。我们知道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本质其实是中国禁止走私鸦片,我们现在理解的重点是在鸦片上,那玩意是有毒的,沾上会害了国民。


可咸丰和之后的几代统治者却把重点放在了走私上,两次鸦片战争英国逼着清朝进口鸦片,而清朝却在进口关税里做足了文章。单慈溪身死的1908年,清朝的鸦片税收就达到3302万两,吐槽机有时在想,这些人都TM疯了吗?

干进口“洋药”也是不行,收入大头毕竟被英国佬拿走了,从咸丰后期清朝又开始自行种植“土药”。于是云贵等地“乡村嵩落皆遍种之”,到了1894年国内鸦片种植达到1000万亩以上。在“洋药”和“土药”的双重夹击下,泛滥的鸦片再不能治,一直持续到清朝灭亡,民国灭国,到了解放后才彻底根绝。


总结起来吧,清末的“黄赌毒”泛滥本质上不是腐败造成的,更不是所谓“千年未有的大变革”造成的,它是来源于清朝的统治失灵,还有高层的恶意不作为。所以这天下,清朝丢的真一点不冤。


历史吐槽机


明朝末年,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满清占领北京,统一天下。清朝后期,政治腐败,科技落后。自从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中国经常被西方那些小国欺负得体无完肤,各种丧权辱国的割地赔款条约相继产生。

在当时的清朝晚期,黄赌毒的确是发展到了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晚清的“黄赌毒”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猖獗的时期,他们在明面上都是合法的,大街小巷都会有这些东西。

首先就黄来说的话,当时出来了许多那方面的新玩意。当时的时候想要找到一个女子来耍一耍的话,是很容易的,甚至有的时候只需要几块铜板,就能够完成交易。而且当时的那些妓院基本上很多都是朝廷里面的,要员自己开办的,所以没有人管,发展的很好。而且当时的八大名妓也十分出名,很多外国人来中国的首站都要去那里耍一耍。甚至有传言说,当时的同治皇帝也喜欢去那里玩,甚至还得病了。

除了嫖娼,赌博也是晚清时期人们一项比较热爱的娱乐活动,当时大大小小的赌场几乎遍布各地,赌博的种类和花样更是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

而且赌博几乎是一个全民都可以参与的娱乐活动,不管家里有没有钱,也不管你的社会地位有多高,都可以到赌博的场所找一找乐子,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玩法。

晚清毒品的流行几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无论男女老少富贵与否几乎都以吸食鸦片为乐。自从列强将鸦片引入了中国,鸦片的毒害便开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