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顾廷烨明明想娶明兰,为何却先向盛家求娶如兰?

火锅影话


顾二叔已经把这个问题解释的非常清楚了,他很清楚明兰的婚事得老太太点头,正常情况下老太太是不可能把明兰嫁给他的,所以得想办法“逼”老太太点头。

第一,顾廷烨深知自己之前品行不端,没有好名声,就凭这一点,老太太就可以推辞不答应。

第二,小公爷不就是例子吗?求取明兰,不仅仅是郡主娘娘使法子阻挠,盛家上下也是齐了心不让明兰嫁,早早把事情说破没一点好处。还有伯爵府的例子,伯爵大娘子想要娶明兰进门,大娘子也不冷不热、不帮不推的,这就相当于难上加难。

第三,荣飞燕的例子。万一自己想娶明兰的心思被人知道了,有人想要害她,这不是置她于险地吗?

第四,自己那个继母小秦氏,那一看就不是个善茬,虽说自己是功臣、御前的红人,但是小秦氏的心机和手段顾廷烨可是见过的,万一她再使点坏,那可真是雪上加霜。

第五,明兰是庶出,自己贸然求取,外界肯定会议论颇多,想要名正言顺真是太不容易了。

所以在上面种种顾虑之下,他不能直接求娶明兰,而是要曲线救国,所以哪怕是对长柏,他都不敢说实话。横竖是盛家女儿,对外就说求娶盛家嫡女,大家都会以为是如兰。

还好有文严敬的事儿,让顾廷烨费心思,想必顾廷烨也在盛家安排了眼线,不然怎么能跟长柏一起撞见如兰私会文严敬呢?

而顾廷烨又早早的打听出来盛纮和大娘子的脾气,盛纮爱清誉胜过妻儿,大娘子糊涂短视,所以出了这样的事,肯定一个想要“杀”女儿,一个使劲护犊子,两个人僵持不下肯定会求到老太太面前。

而这门婚事早就被皇上知道了,皇上也同意赐婚了,没有办法反悔了,箭在弦上实在没办法,所以他早早就散出去消息求取盛家嫡女,明兰也在大娘子名下,到这一步老太太不答应也得答应,实在没办法了啊!


入行娱乐


要论《知否》里男人的心机,脱离瞎眼四子的顾二叔绝对能夺得冠军,他娶明兰的套路与明兰整治林小娘的谋略可以说旗鼓相当,两个人在智商上达到高度统一,是棋逢对手的“官宣夫妇”没跑了。

所有观众都知道顾廷烨早已看中的明兰,但在长柏询问时他却故意说挑中了如兰,他形象如兰用的“最漂亮、最温柔体贴”连脑子不灵光的盛纮都觉得奇怪。想要娶明兰却为何先向盛家求娶如兰?其实关键还是二叔太看重明兰了。

直接求娶明兰会将她推入艰难处境

顾廷烨如果直接提出想娶明兰,明兰在盛家会成为众矢之的,要知道深受皇帝重视又有军功在身的他已经是京城炙手可热的人物。连曾经看不上他的余嫣红都对他垂涎不已,侯府夫人的位置更是盛家想都不敢想的。

盛家嫡出的女儿如兰配顾廷烨已经是高攀,如果顾廷烨直接求娶明兰,盛大娘子那一关就过不了。当初伯爵夫人看中明兰做媳妇,一个不能承袭爵位的伯爵公子都让她嫉妒不已,第一想法就是阻止明兰与伯爵家来往。

如果不是为了打击墨兰母女,她绝对不会允许明兰与伯爵府继续接触,墨兰最终用家族名誉换娶婚姻,王氏除了不满她连累自己的女儿外,未偿没有便宜了对方的心思。庶出又幼年丧母的明兰在家中是什么样的处境,顾二是很清楚的,他不愿明兰因自己处境更加艰难。

直接求娶明兰,盛家可轻易推托

明兰庶女的身份让王氏忌惮,她不会轻易允许明兰嫁到侯府,作为当家主母只要她一句话就能回绝这门亲事。而以老太太对明兰的疼爱,她也不会让明兰嫁给曾经声名狼藉的顾廷烨。更何况,明兰本人对顾廷烨心思如何她自己尚未觉悟,说不定还会以为顾廷烨在捉弄她。

这种情况下,顾廷烨若求娶明兰并不能得到当事人的同意,但求娶如兰就不一样了,无论当事人想法如何,看重门第的王氏肯定会极力促成这件婚事。

娶如兰是套中套,他早已布好连环局

长柏曾经向顾廷烨透露老太太已经给看中贺家的孙子,他立刻去查了贺家的底细。在得知贺弘文有个难缠的表亲时,先助对方搅黄了这桩亲事。再查到如兰与寒门出身的文敬炎暗生情愫,他便想到了连环计。

先私下向盛家说要娶如兰,得到盛家默认后立马把消息透露给了皇帝。接着派人紧盯如兰与文敬炎,在对方私会时故意拉长柏撞见,这与明兰设计让大娘子撞见墨兰与梁晗幽会如出一辙。

如兰与文敬炎有私情并且被顾廷烨撞破,盛家不仅不能把如兰嫁他,为了如兰的名声还必须想办法遮掩这件事。但顾盛联姻的消息已经传满京城,甚至帝后都已经默许,在这样的情况下又不能拒绝。

这时顾廷烨再给出暗示,嫁明兰也是可以的,盛家夫妇不仅不会反对还会感恩戴德的把明兰嫁过去。

同样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明兰假装想嫁伯爵府惹墨兰铤而走险,顾廷烨假借娶如兰逼盛家“调包”新娘。这对夫妇,是真正的天作之合。


七话影视


一如剧中所说,为了娶明兰,顾廷烨把兵法的技能都用上了,可谓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了,就为了让盛家不得不把明兰嫁给他。



一开始,他只是暗示说求娶盛家嫡女,并没有指明是谁,只是对求娶女子的个性给了暗示。盛长柏自己想错了不说,就连盛纮提出异议说怎么像说的是明兰,盛家大娘子都还反驳,觉得不可能是明兰。所有人都以为盛家嫡女就是如兰,就连盛长柏都是这么下意识的认为明兰既不是嫡女,也不符合那些形容词,认为顾廷烨说的就是如兰,可见,盛家人对明兰的态度。顾廷烨故意的误导,让他摸清了京城所有人,包括盛家人对明兰的态度。



同时也让他看清了盛家人对这桩婚姻的态度,至少,在顾廷烨的认识里,盛家属于读书人中的清贵门庭,最在意脸面,不一定会接受未成婚却已经有两个孩子,有外室的,以前名声恶劣的他,可如果盛家都能放下成见把嫡亲的女儿嫁给他,那就肯定愿意把明兰嫁给他的。



不过,毕竟自己现在是官家红人,以盛家老爷和大娘子的个性,肯定不会轻易将这大好姻缘给一个庶女,必然还是想争取给如兰的,所以他先顺了他们的意,让他们误以为自己就是求娶如兰,实际上是给他们下套,让他们同意嫁嫡女。



这一步棋,他算是取得了盛家夫妻的认可,甚至是支持。他知道,要娶明兰,最终点头的会是盛老太太和明兰自己。先把明兰身边人都拉到自己的阵营里,再求娶明兰就容易多了。



另外,他放出这个消息,也是为了保全明兰,毕竟在他提出这个求娶盛家女消息之前,通过盛长柏去他家游园,他已经打听到,明兰跟贺家已经谈婚论嫁了,虽然没有对外公布,但基本大事底定,所以他让心腹去调查贺家那些事,将贺弘文和他表妹那些事的把柄牢牢握在手中,并进一步引导明兰去发现,他知道明兰是个很有主意的人,跟贺家的亲事,必须得明兰自己不愿意了,才能彻底断绝这门亲事的可能。



可在他提出这门亲事的时候,明兰毕竟还跟贺家没有了断,他贸贸去求娶只怕会让人笑话明兰,让她名誉扫地。所以他只能卖个关子,只说是求娶嫡女,其他的就让大家去发挥脑洞了。

还有,他把一个人的心算得很准,那就是齐衡,他知道齐衡对明兰念念不忘,高中后,仍旧会求娶明兰,所以他必须在放榜前就把明兰定下来,必须放榜前就让盛家同意嫁明兰。



可是,放榜前时间并不多,明兰跟贺家这边又没有个准话,他只能先误导大家了,这样一来,至少全世界都知道,他要娶的是盛家的嫡女,那盛家必须得找一个嫡女嫁,也必须逼得老太太同意明兰嫁,只要老太太同意了,明兰肯定也会同意的,而明兰嫁了,那所有人就都会知道明兰也是嫡女,也一样有着贵重的身份,以后明兰就不会被全京城的人看笑话或者瞧不起了。



另外,他对盛家的把握也很清楚,明知道盛家最重视名声,绝不容许再次出现墨兰的事情,可偏偏,如兰是个直肠子,藏不住事,对文炎敬的感情一发不可收拾,居然都私底下情定三生了,这件事成了顾廷烨手中握着的把柄,引导盛长柏去发现,就是想让盛家为了保全如兰,把明兰推出来,同时自己也做一个顺水人情,成全如兰和文炎敬。



有了墨兰的事情在前,盛老爷肯定也会想到同样的办法,那就是拿明兰充数,而华兰的丈夫更是在自己底下做事,盛家相当于就捏在顾廷烨手里了,他多的是办法让老太太松口答应。



而他这样费尽心机,却又老老实实的让明兰知道真相,其实就是在透过明兰告诉老太太,自己为了明兰,已经想尽办法,诚意十足了,这也是真正获得老太太的同意的理由。


兮言小姐


知否中,顾廷烨是一个非常有计谋的人,这在开头就已经表现了出来。 开始时固定随着钟情勤伯府的公子一起去盛家提亲。他和明兰有了第一次的交集,两人投壶分出输赢,明兰替自己的大姐姐华兰保住了对方提亲的聘礼。其实顾廷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跟着去提亲的,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接管她外公的家,也再接管外公家业时也是一波三折,先是遭遇了暗杀,然后顾廷烨失踪,最后在她外祖出殡的当天,顾廷烨出现了。固体里面一开始先是逼他的舅舅发誓来证明自己的清白,而他舅舅心虚不敢自证清白,循序渐进之后,又指出他的外公有书信令自己继承家业。 于是在众人的见证之下,固定液生物的继承了她外公的偌大的家业,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顾廷烨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但是顾廷烨太渴望家庭的温暖了,被小秦氏一直蒙骗着

,在小秦氏民族关系暗地里挑拨之下,他和他父亲的关系简直势同水火他也成为了京城中有名的浪子。

在父亲死后被小秦氏逼迫离家出走,带着他的女儿流落江湖。在此期间他和明兰也有了交集,那就是明兰替她的。好朋友出头谴责麦娘的时候,两个人正吵得不可开交,顾廷烨以为明兰故意使坏,实际上明兰提醒他曼娘不是个好人。 后来在名栏与祖母回宥阳老家之时,二人路上偶遇顾廷烨救了明兰,明兰劝顾廷要 这一番事业不能让女儿跟着他流落江湖,于是激起顾廷烨心中的斗志,从此走上了从军之路。顾廷烨文武双全,而且运气也很好,成为辅佐新皇登基的大功臣。从明兰劝说他做一番事业的时候开始,顾廷烨对明兰有了不一样的情愫,从那时开始他的心中就已经开始喜欢明兰,自己功成名就之后也有了的资本,但是他并没有贸然的向盛家求娶明兰,而是提出娶如兰,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点古代是非常重视嫡出的,嫡庶之分非常的严重。顾廷烨可以不在乎明兰是庶出,但是他不得不考虑外人的眼光。堂堂的一个侯爷,如果娶一个庶女为妻,在很大概率上是会被他人耻笑的。他人笑话的不仅仅是顾廷烨,更为难的是明兰,所以顾廷烨甲乙求娶如兰要说且剩下的嫡女别人认为自然而然认为是如兰,实际上,顾廷烨并没有明确的说自己要去如兰。她最真实的目的实际上是让胜家把明兰变成嫡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明兰的社会地位,才能够使得明兰婚后的生活过的顺遂一些。


第二点顾廷烨,如果直接求娶明兰,他不确定明兰能否答应,可能明兰会严词拒绝。首先是两个人身份地位上的差异,顾廷烨是新皇的红人又是侯爷,可以说既有军工又有爵位当朝的新贵,什么样的女人娶不到?明兰小小的庶女怎么敢去趟侯府的这趟浑水,而且依照明兰祖母对明兰的疼爱,她也肯定不希望明兰去侯府这个虎穴,所以80%是不同意嫁给顾廷烨的。所以顾廷烨不敢冒这个险。 第三点顾廷烨已经向皇帝及大臣的人表示自己要求娶盛家的女儿,所以皇帝也应允了。这就保证了盛家无论如何都会嫁一个未出阁的女儿给她。
而顾廷烨早已经求娶明兰,绞尽脑汁做了安排,首先破坏了明兰和医生的婚事然后又和长柏撞破了如兰和文严敬的事情。盛家只好把剩下的明兰嫁给他,她自己也说明兰也好啊,盛家女儿总是不会错的。这件事情顾廷烨对谁都没有说,只是对明兰坦白了。 他也对于男人做出的承诺,她的男人都认识了几名男在女人堆儿里睡到仅打消了明兰的顾虑,明兰才会开开心心的嫁给他。


轩妈爱看影视剧


1.王氏不会同意。一个墨兰嫁入高门就够闹心了,明兰居然还要嫁的更高,这将来要把如兰比到地里去吗?

2、祖母不会同意。别看顾二洗白归来,建功立业,权势熏天,但祖母给明兰找婆家看中的可不是权势。顾二年少浪荡,声名狼藉,在外人眼里,他是青楼常客,外室小妾一堆,还有一对私生子,从小到大顽劣不逊,最后气死父亲被赶出家族。如今一朝有了从龙之功,也不过是运气好罢了,真正论起来人品不堪托付。

3、引外人猜测。顾廷烨这个新皇宠臣,地位极高,却偏偏要娶一个五品庶女,就像明明有许多公主愿意跟王子联姻,王子却偏偏要娶灰姑娘。大家只会猜俩人有私情,对明兰名声不利。

明兰对顾二有好感有感激有信任,但顾二知道明兰一直懵懂,只将自己当二叔。除非顾廷烨私下撩拨,用尽手段让明兰爱自己爱到不可自拔,然后跑去跟祖母提非顾二不嫁,否则盛家想要拒绝实在太容易了。盛家唯一有可能点头的只有盛紅。其他人绝对是全力反对。

另外,关于赐婚。顾廷烨自己娶到五品庶女,皇帝自然放心。但若没有前期顾廷烨设局铺垫,直接请皇帝下旨赐婚,皇帝是绝对不愿意的。新皇是偏远宗室,在朝中毫无根基,他的一众心腹也是如此。新皇需要在朝中有一批支持自己的人,那就需要让自己的心腹迅速拉拢分化朝中原有的派系,联姻便是最快的手段。所以皇帝赐婚了沈国舅和英国公之女。顾二不是皇亲国戚,皇帝不会让他联姻有实权的岳家,但大概率会让他联姻无实权有名望的清流岳家,而不是一个五品文官。对于武将,皇帝自然都是忌惮的,但新皇上位,绝不会愿意自己这些心腹都联姻四五品的小官。再者,皇帝赐婚是为显示荣宠,但给顾廷烨毫无征兆地赐婚五品庶女,在外人看来这就不是荣宠,而是打压。这对顾廷烨想要快速在朝中站住脚,有自己的话语权是极为不利的。而顾二作为新皇几个心腹大臣之一,他没有话语权,就相当于皇帝也少了话语权。





一个小未知啊


顾二叔的小心机呀,你们别猜。

在之前的剧中,屡次救明兰,偷偷尾随护送回家,还有那句只要有你等我,我定会回来,还有宫变的时候,到底还是为明兰的清誉考虑,如此种种足以说明顾二叔想娶之人是明兰。

为何要先求娶如兰,原因有4

1、不知道明兰心意,在之前明兰一直喜欢的 是小公爷,虽然婚事泡汤,但并不知明兰死没死心,直接求娶只怕会夭折

2、为明兰着想,在他功成名就之时,已有好多人抛出橄榄枝想要嫁给顾廷烨,如若此时公然求娶一个庶女,那明兰的处境可想而知,在马球上的那番话也足以知道顾廷烨多么知道明兰处境

3、顾廷烨难道真的不知后院之事?自己的名声如此,大娘子会让她的心肝宝贝嫁给自己?如兰此时已有心上之人,难道不知?不要小看顾廷烨的心思和手段,不然不会有如此成就

4、再种种因素推动下,还是为明兰好,让顾家承了明兰的情,代替如兰嫁过去,那明兰说到底以后也有娘家的支持,日子才不会太差

总之,顾廷烨是在自己保全明兰声誉并为打算全乎后,耍点计谋能娶到明兰。不得不说,碰见这样的男人就嫁了吧。


傲娇的龙猫


顾廷烨明明想娶明兰,却先向盛家求娶如兰,一是为了套路明兰心甘情愿嫁给他,二是为了明兰风风光光以嫡女的身份嫁给他,有自己的私心,更多的是为了明兰好。


这是顾廷烨的套路。他知道自己以前的名声很差,明兰对他没什么好感,如果自己直接上门向她求亲,不仅顾家不会答应,明兰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也不会答应他。所以他“曲线救国”,先向盛家求娶如兰,然后套路如兰和文炎敬相识相爱,制造机会让盛长柏撞破他们的“奸情”。发生这样的事,盛家肯定不会再将如兰嫁给他,又觉得对不住他,对于他提出的要求,会尽量满足。所以当他提出要娶明兰的时候,顾家人虽然心里不爽,但是为了顾家和盛家的名声,只能答应,明兰为了盛家还有如兰的幸福也会义不容辞。虽然这样的做法有些有点“逼迫”的感觉,但是可以看出顾廷烨对明兰是真的喜欢,喜欢到设下这么一个大局来娶她。

这是为了明兰不受委屈,风风光光以嫡女的身份做他的大娘子。当时的顾廷烨作为协助新帝上位的有功之臣,被升官进爵,身份地位都很高。按门当户对的规矩来,明兰这样五品官家的庶女是配不上他的,就算嫁给他也不能做大娘子。顾廷烨深知明兰作为庶女的不易,心疼她。所以他向皇帝求旨赐婚他与盛家嫡女的婚事,明兰虽然是庶女,但是她“顶替”如兰嫁给顾廷烨那就是嫡女,以嫡女的身份嫁给他,让明兰在婚礼上尽显风光。

顾廷烨为了娶明兰真的是煞费苦心,各种套路,虽然有那么点不上道,但是他对明兰是真心的喜欢和爱护,明兰对他做的这些事真的是又爱又恨,哭笑不得,也被感动到了。


冰凌无瑕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顾廷烨将中国古代的权谋运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明明心里想的是明兰,挂在嘴边向盛家求婚时却说的是如兰,害的盛大老爷喷了满口茶,王大娘子差点从座上摔下来,如兰躲在闺房梨花带雨甚至一度以死相挟来进行拒绝,不明就里的明兰无奈地说“可是他不要我啊”。

顾廷烨,你可是损到家了!

更损的还在后头,有意将要和盛家联姻的消息透露给当今皇上,而且说的是求娶嫡女,得到皇上默许,这可要了盛紘的命,皇上都默许的事,他敢拒绝吗,无论如何,都得塞一个姑娘给人家。

还有,故意引导自己的好哥们、盛如兰的哥哥盛长柏撞破妹妹与文炎敬私会,这下好了,既然有这样的丑闻,如兰如何还能嫁进顾家?可盛家眼下就剩两个女儿了,如兰不能嫁,那没办法,反正你得给我一个,除了把明兰嫁过去,盛家还有其他路子吗?

所以,这一环套一环,盛紘算是被顾廷烨套得死死的。

如果说,顾廷烨耍心机,只是为了娶到明兰,那还真就是小看他了,其实,他这么做,隐藏着更深的含义。

盛明兰是庶出,从小没娘,这种出身在当时社会,是被大户人家特别是那些王公贵族所看不起的,就算在自己家,盛明兰也屡遭白眼和排挤,若不是祖母倾心相护,说不定都会被那林小娘和四姐姐墨兰欺负死。所以,顾廷烨想的,盛明兰有朝一日成为自己的大娘子,必定要摆脱庶女身份,这样既能封住家族中那些老辈的嘴,也能让明兰在顾府腰杆挺直,力压嫡母小秦氏,更为关键的是,今后穿梭于皇宫和王公大臣们家中,从出身上就不能让那些势利眼的各色娘娘、郡主、大娘子们小瞧了去。

为此,顾廷烨将自己要娶盛家嫡女一事故意宣扬出去,这就使得人们明白,后来明兰过门,自己娶的其实也是嫡女,以堵外人悠悠之口。而事实上,此前盛老太太带明兰回老家宥阳时,就修改族谱,将明兰记在了大娘子名下,已经算是盛家嫡女了,顾廷烨这样做,无非就是大张旗鼓光明正大地告诉大家。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最大最难的关节,求娶明兰必须得经过明兰和盛老太太同意,对明兰,顾廷烨心中多少有点数,几次三番救过她的命,有过数次交集,最起码她不讨厌自己,而事实上,当后来顾廷烨对明兰说出“我不敢说叫你过神仙般的日子,但有我在一日,绝不叫你受委屈!我在男人堆里是老几,你在女人堆里就能是老几!”这种话时,明兰的心酥了。

至于盛老太太,最在乎的其实是孙女自己的想法,当明兰将自己与顾廷烨之间发生的一切和自己的想法告诉祖母后,这个开明的老太太一边盘算着顾廷烨的种种心机,一边在想,费了这么大劲就为娶明丫头,也足见对孙女的一片赤诚之心,于是她做出了一项正确选择,对明兰说:“去把你老子叫来,告诉我答应婚事了!”(原著用语)

自此,明兰开启和顾二叔的幸福人生!


红枫文史娱


要论《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面谁聪明,顾廷烨顾二叔肯定是数一数二的。在顾二叔娶媳妇这件事儿上,这厮把他的聪明劲儿发挥的淋漓尽致。用顾二叔自己的话说,为了娶媳妇,他连三十六计都用上了!

明明是瞅准了六姑娘明兰,结果愣是上盛家的门告诉盛老爷和大娘子说要娶如兰。本来明兰也是个聪明人,在顾二叔以有心算无心的连环套中,明兰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掉坑里了。

顾二叔用的这个计谋其实并不是靠运气,那是经过了周密的谋划,将能算计的人尽数算计在内,把这个坑中每个人的性情都摸得清清楚楚,才能够得手。

顾二叔知道自己名声不好,所以声东击西要娶如兰。其实就算如兰不私下会情郎,顾二叔也会想办法让盛家人看不上自己。而顾二叔如日中天,盛家不愿将如兰嫁给他,他转而求娶明兰,盛家哪里还能拒绝。盛老爷本来就有些谨小慎微,哪会将声势正隆的顾二叔往死里得罪。

而且,之前明兰冒死传讯救驾,顾二叔大义凛然的告诉盛家二哥说,他是替明兰考虑,没有将明兰的功劳说出来。其实还不是怕明兰水涨船高,到不了自己手里。

最狠的是,顾二叔知道小公爷齐衡和明兰有旧情,直接来个快刀斩乱麻,斩断小公爷心里的那点坚持和念想。虽然有些不够义气,但是自家媳妇,哪容他人惦记。


奕粒馒头


顾廷烨身为世家侯府公子,年少时却颇为顽劣,后经历了家门变故而辗转流离,从军建得功名,自然性格上做事以稳妥为主,善于谋略。顾廷烨一直想娶都是明兰,但为权衡利弊以求娶如兰为幌子,用尽兵法,步步为营。

一方面,顾廷烨少时顽劣,在京城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名声,而明兰作为顾家老太太的心头肉,如果冒冒然求娶明兰,老太太断然会直接拒绝,且当时明兰已于白家哥哥接触有段时日,虽未定亲,但作为聚聚理由已绰绰有余,那时候就没有了回旋的余地了。而以求娶盛家嫡女的名义先求娶如兰,顾廷烨深知自己如今已今非昔比,盛家老爷重名望,盛家大娘子重攀比相对于盛家老太太来说有可商榷的余地,不会直接拒绝他,算是为娶盛家女垫上了一块敲门砖。

另一方面,顾廷烨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是不利于他的,顾廷烨家有小秦氏,面善心恶,如果她知道顾廷烨求娶明兰,必定会让明兰身处险境,明兰身为庶女,本已过得小心谨慎,除了祖母已无靠山,让明兰雪上加霜不是顾廷烨想要的。而如兰是顾家嫡女,盛家大娘子又护短,加上顾廷烨已知晓如兰和文家小哥之事,自然以求娶如兰为幌子更加安全稳妥,盛家夫妇为保全盛家不仅不会反对还会感恩戴德的把明兰嫁过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