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價鋼筋水泥磚頭人工都在漲,為什麼還有人覺得房價會跌?

人文驛站


房價漲跌從來不是由鋼筋水泥價格決定的。所以判斷房價是否下跌,也不是因為i鋼筋水泥磚頭人工價格走勢。

決定房價主要因素有三個,一個是地價,一個是稅收,一個是貨幣。

鋼筋水泥磚頭包括人工費用,在房價裡佔比非常之小。目前,在房價原材料組合因素中,包括鋼筋水泥磚頭包括人工費用等綜合起來,這是框架結構(也叫主體結構包含牆體)完成;然後再加上門窗,水電工程的強電、弱電(安防、有線電視、電信寬帶),以及給水(含純淨水、中水)、排水(雨水、汙水、空調排水)等材料和人工成本投入,統稱建安費用,佔比不會超過30%。

一套房子,主體結構成本大約在800元-3000元之間。目前可能會高一點,在1000元-3000元之間。很少有超過這個空間的建安成本。在中小縣城,主體成本大多在1000元/平方米左右,在二線城市,會在2000元上下,在一線城市,有可能會在2000多元。高樓的建安成本貴一些,普通商品房建安成本低一些。

建安成本是房價中相對穩定的部分,按照國外一般情況,建安成本一般占房地產總開發成本的70%,其它的地價及稅、費三項僅佔房價的30%左右。

國內合格比例是倒過來的,也就是建安成本一般占房地產總開發成本的30%;其它的地價及稅、費三項僅佔房價的70%左右。

所以,決定國內房價走勢的,從來不是建安成本,更不可能是水泥鋼筋磚頭等成本,而是地價,稅費,以及貨幣發行。

低價高,房價就高;稅費多,房價也高。貨幣發行多,因為要尋找投資增值空間,大量資金就湧進房地產,進一步抬高房價。曾經有數據顯示,國內房價中,稅費佔比大約在60%左右。

在鋼筋水泥磚頭人工都在漲的情況下,還有人相信房價會跌,是因為這部分人認為,在房主不炒的情況下,投資客或者是炒房客,要大量退出房地產市場。他們的大量減少,有有效地減少了市場需求,需求減少,房價就有走跌的可能。同時,國家在房地產稅費方面,包括金融工具方面,也在做調整,以利於購房者的購房負擔,這實質上也是有效減低了房價。比如如果房貸利率下降了,購房者實際支出也下降了,這也是房價下降的一種模式。


波士財經


農村自建房,花了好多錢!但是我們農村人都想有一棟新房,住著舒服的新房!現在什麼都在漲價。鋼筋一噸漲了好幾百元,水泥也漲價,磚頭,以前一個0.37元,現在聽說0.47元,漲了0.10元,普通一棟三層半小樓,用磚頭55000個,就要多付5500元!還好,我兩年前蓋的,現在裝修好了!想想,我如果不早點蓋,拖到現在才要建,至少要多花五六萬元!城市的房價漲跌,和我這個農村人無關!











葉阿勇


地價漲否不知道,但人工,水泥,鋼筋等最近六年,沒漲啥。但隨著人民幣內部逐漸貶值,絕對值也一定會上漲。而房價不漲,就是相對下降了。

最簡單的就是拿車來比較。十年前,一個麵包車賣四萬多,那時工資只有三千多。現在翻倍了,麵包車還是四萬多。其實就是車降價了。


裝修是人格的延伸


地價鋼筋水泥磚頭人工都在漲,為什麼還有人覺得房價會跌?

首先要弄清楚房價是怎麼漲起來的,才能弄清楚房價會漲還是會跌。

實際上,修正鋼筋混凝土還是人工,價格上漲的幅度都不是很大,在房價中的比重也不是最高。真正推動房價上漲的是地價,是因為地價上漲過快,導致房價快速上漲。如果地價不是嚴重上漲,房價也不會漲得如此之高。

過去,地價在房價中的比重也就在百分之十左右,現在,普遍在百分之四十到五十,中心地帶的房子,房價中地價的比重超過了百分之六十,甚至達到百分之八十。也就是說,如果地價下調一半,房價至少可以下降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四十。那麼,房價還會高嗎?更何況,鋼價等的上漲,也與房價的過度上漲有關。一旦房價停止上漲了,市場穩定了,鋼價、水泥價等也會平穩。

所以說房價會跌,就在於地價太高了,把地價控制住了,房價就會受到影響,就會出現下跌。房價的變化,主要是基於對地價的控制,而不是鋼筋混凝土和人工等。


譚浩俊


因為他們眼瞎,他們看不見豬肉在漲價,水果在漲價,衣服在漲價,公交地鐵在漲價,更看不見物價普漲的背後是貨幣的不斷貶值。他們只看得見自己買不起房子,所以房價必須跌。



阿超說房產


現在的樓市是商品,但不能按商品打拆的方式來促銷。

食品打折促銷,顧客可加大食用量來消費;衣服打折促銷,可以以新替舊來循環。

當某商場將整體商品進行大甩賣,肯定是倒閉的前兆。懂得這個理, 為什麼房價堅挺不下跌?就是大幅下跌,並不是好事?

當每個家庭都擁有彩電的時候,彩電製造商只有改進彩電功能和樣式來吸引顧客更新換代,並非守著老樣品來跌價促銷,當家庭己擁有這件物品的時候,老彩電賣100元都不會要。

我們暫不考慮建築原材料和人工工資的上漲,因為商品房的利潤是翻了幾番,這裡的盈利空間很大,這條利益鏈上有很多人受益。

外人肯定心中揣測: 開發商真傻,100萬的房子你便宜點賣出去,這100萬再循環又能產生價值,你不賣擺在那,100萬房子每年最少要付5萬元行息。這不是開發商傻,因為每個城市商品房都有最低底價,是不能隨意跌破這個線的。

又有人從心中計算,人口出生率減少,商鋪門面房又趨於冷淡,供大需求少,房子還不跌嗎?開發商肯定明白這趨勢,因為開發與銷售是同步的。

現在95%的家庭都有商品房子,他們是不希望房價下跌的,還有5%沒買的,是持觀望態度,能買則買得起,買不起就是房價下跌你也買不起。


文都楊稼


目前二手房是在跌,而且不好賣!新房沒降!

20多年尤其近幾年的房價上漲,抬高了大家的心理逾期,覺得房價會漲,大量房子空那兒不住,甚至懶得去租,附近小區5年了入住率不到一半,附近大套一棟只有幾戶人住,想想身邊普通百姓多少沒房的,有多少人幾套房?更不用說那些…人,媒體曝光一個,房子多的超出我們小老百姓的想像。不是非常非常需要的,現在真沒必要接盤!

這兩年有多少剛需買房?有多少剛需買的起房?是炒房客和部分怕將來房價上漲的中產催生了這波上漲行情(這部分中產其實都有房)。

為什麼房價平穩時反而沒有所謂剛需?16年左右為什麼沒哪個搶房?大家不都生活的挺好!?蘋果手機為什麼有時候要排隊買?

馬、曹、潘、馮哪個不比我們目光長遠…


飛揚130825471


材料,人工漲價,肯定會影響中小型城市和縣城房價,但不會對一二線城市房價產生影響。以上海為例,城區房價達七萬,就目前來說,毛坯房造價不會超過三千。只佔整個房價的二十分之一不到。所以說材料,人工漲價對房價幾乎沒有影響。影響房價主要是地價和稅費。其中地價影響最大。上海七萬的房價地價佔據四萬五——四萬八。所以房價漲跌主要取決於地價。


用戶7842356616253


房價不會跌 地產大佬為啥頻頻出售手裡的地產項目,李嘉誠為啥賣掉囤積多年的地。這些大佬隨便一個就能碾壓多少普通人,論他們手中的資源、金錢、人脈哪一個不能甩我們幾條街。房價即使不跌也沒有什麼賺頭了,所以大佬們紛紛賣掉地產變現,對於他們而言房價平穩不漲就是大跌。


蝸牛哥1105


我是幹這一行的,真真貴的是地皮,你懂嗎?地皮是人為炒上去的,鋼筋,水泥,人工在漲是我們能夠接受的,你知道嗎?住宅樓每平米的價格也就是3000元,什麼概念,造房子的人這個價格拿下來利潤很客觀了,在一線城市,可想而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