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攒肚最多一次能攒几天?

戴丝琪


我家宝宝2个多月的时候攒肚,最多一次是7天才排一次大便,有时候是5天,有时候是3天,攒肚的现象持续了半个月。不同宝宝情况会不一样,攒肚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并不是便秘,也不是宝宝生病了,所以家长不需要太过于担心。

宝宝为什么会攒肚?

攒肚常发生在母乳喂养的宝宝,发生的时间一般是2-3个月的时候。攒肚意味着宝宝肠道发育成熟,消化能力得到进一步完善,消化能力得到提升后对母乳的消化和吸收更全面。宝宝吃进去的母乳被彻底分解后,产生的食物残渣较少,难以促使直肠排便,这样一来,需要攒几天才会有大便排出。所以宝宝的大便规律会发生改变,从以前的一天排几次大便转变为几天排一次大便,这就是宝宝发生攒肚的原因。

宝宝攒肚的时候家长需要怎么做?

宝宝攒肚的时候很多家长都误以为是便秘,担心宝宝太久不排便影响身体,就盲目地用开塞露或者其他方法。家长不应该这样做,攒肚是正常的现象,只要宝宝精神状态好,能吃能睡,没有表现出什么异常,就不需要太担心,也不需要采取措施帮助宝宝排便,保持好心态,顺其自然就好。

当初我家宝宝7天没有排便,我和宝爸也很担心,但并没有采取措施干预宝宝排便的规律,唯一做的就是帮宝宝揉肚子,这样利于促进宝宝肠胃蠕动。

宝宝攒肚会持续多久?

我女儿攒肚的时候持续了半个月左右,那半个月只有3次,过了攒肚期会大便次数会增加,但纯母乳喂养也不是天天有大便。有的宝宝可能持续10天左右,有的持续的时间可能会更长,这因人而异,宝宝体质不一样,攒肚持续的时间也不一样。

你家宝宝有攒肚吗?最多一次能攒几天?有好的想法欢迎在留言区分享,我是不断学习的恩妈,期待您的关注,在育儿路上我们一起成长。


恩妈学堂


你好!建议不要超过3天。

我家宝贝六个月的时候最多是5天没有大便。我当时吓坏了,担心是便秘。给你讲一下我当时的处理方法。

宝宝第一天没有大便的时候,我采取方式就是给宝宝多喝了些水。宝宝是母乳喂养,所以水也是适量喝了几口的。奶粉喂养的宝宝要酌量添加。

到了第二天,宝宝早上空腹按摩肚子,顺时针两手心交错按摩。

按摩时手上涂上按摩油或爽身粉,保证手和宝宝的肚子是光滑的再按摩,按摩50次。早中晚各一次,早晨空腹按摩,中午及晚上饭后半小时进行。

到了第三天,宝宝开始出现放屁症状,但是还没有大便。我继续给宝宝按摩肚子。

第四天开始给宝宝用暖水袋暖肚子,早中晚各一次。也是早晨空腹,中午及晚上是饭后半小时进行,同时做按摩。先暖肚子后按摩。

到了第五天继续进行,晚上的时候按摩完之后宝宝大便出来了。以为是便秘,会拉出结块出来,结果是绿色泥状。判断是宝宝肚子受凉造成的消化不良。

在宝宝第一次出现这种症状后,我仔细回想了一下宝宝之前的饮食起居过程。分析得出是在我给宝宝添加乳钙后出现问题的。后面乳钙我暂停了一段时间,宝宝的身体恢复之后我才继续加的乳钙。

以上是我家宝宝出现的最长时间没大便症状。建议你多观察宝宝的状态。参考以下几点:

1.给宝宝按摩肚子。

早中晚各一次,每次50下。早晨选择空腹进行,中午及晚上饭后半小时进行。按摩时手心要涂按摩油或爽身粉,避免对宝宝皮肤造成摩擦伤害。

2.给宝宝暖肚子。在网上买一个暖水袋。每次按摩前给宝宝暖暖肚子,暖肚子的时候,暖水袋也可以在宝宝肚子上顺时针画圈。促进肠道蠕动。暖肚子时间为每次10~15分钟。

给宝宝按摩或者暖肚子的时候,要保证宝宝的状态是好的,哭闹时不要进行。

期间母乳喂养的话,妈妈饮食要清淡。奶粉喂养的话,多次少量的给宝宝喝水。


妈咪和宝贝


您好,我家有两个宝宝,对于您说的情况,我家宝宝都经历过,下面跟您详细说明一下

第一,关于攒肚子

正常的成年人每天大便的次数一般是一到两次,小孩子也是如此,但是,刚生下来的宝宝并不是这样的。

宝宝刚生下来的前几个月,每天会拉很多次粑粑,有时候打个屁都会有粑粑,对此,很多新手爸妈都十分苦恼,一来十分消耗尿不湿,二来也很容易导致宝宝红屁屁。但是,如果宝宝攒肚了,情况就不一样了,我家二宝快8个月了,现在已经攒肚了,每天就拉一次粑粑,因此,护理起来要容易得多。

回想刚生下他的那段时间,有时候他刚拉完粑粑,正在给他更换纸尿裤,结果粑粑一下子又喷出来了,拉到隔尿垫上衣服上都是的,想到又要清洗隔尿垫什么的我也十分苦恼,不过我后来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每次更换纸尿裤的时候下面不再铺传统的隔尿垫,而是使用一次性的护理垫,这个护理垫和我们生宝宝的时候用的护理垫是一样的,很大一块,大概有90*90厘米吧,每次垫一块在下面,弄脏了就直接扔掉,没脏的话还可以留着下次用,我买了一大箱一百多块钱,目前还没有用完。

第二,宝宝多大开始攒肚子

我家两个宝宝都是纯母乳喂养的,因此攒肚都比较慢,大概从宝宝三个多月以后大便的次数就减少了,但是一天也有个三五次,到六个多月以后一天维持在两三次,目前是一天一次,有时候两次,这时候就表示宝宝已经攒肚了。

吃奶粉的宝宝攒肚子要更早一点,我结果侄女是母乳加奶粉混合喂养,她们攒肚都比我家宝宝要早一些。

另外,关于宝宝攒肚子这个事,您一定不要着急,回想我家大宝几个月的时候,我天天着急的要死,婆婆说让我多吃胡椒帮助宝宝攒肚,我那时候吃了好多,现在想起来这个根本是没有作用的,到是相对大宝来说,二宝吃了很多益生菌,这个也是听医生的建议,可以强化爸爸的消化系统的,现在,相对大宝那时候来说,二宝更强壮,胃口更好些。

所以,如果您希望宝宝尽快攒肚,也可以适当的给宝宝补充一些益生菌。

以上是我的一些经验,供您参考,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我是南瓜妈妈,家有两宝,愿意与您分享育儿心得,如果您觉得有用,可以关注我,谢谢!


南瓜妈妈育儿说


宝宝攒肚用自己话就是宝宝忽然开始好久才一次大便。宝宝刚开始,尤其喝母乳,大便次数特别多,有的时候放屁都会带出臭臭来。但就忽然有一天开始好几天就不拉臭臭了,宝宝看着也没有难受的迹象,还是该吃吃该玩玩,而且下次臭臭的时候宝宝也不费劲,很轻松,这种就是宝宝开始攒肚了。我家二宝是过了百天差不多,忽然就好几天没拉臭,后面就慢慢的2/3天一次,刚开始最长的那次得有5天没臭臭,因为一直母乳,宝宝精神也很好,所以猜测就是攒肚了,结果还真是。宝妈不用紧张,如果宝宝好几天没臭臭,但各方面都很好,吃的好也玩的好,就放轻松吧。


温婉有礼


攒肚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有点的宝宝攒肚1-3天,也有5-7天才排次便的,或是一周以上都不排便,时间最长宝宝的有22天才排便的,但是只要宝宝吃玩、精神都不受影响,生长发育也都很好,那么家长就不用过于紧张。


什么是攒肚?

1、 我们常说的“攒肚”,首先这并不是疾病,而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宝宝肠道发育成熟的一种正常表现,常发生于母乳喂养的宝宝。

2、 一般在宝宝满月前后几天至两三个月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宝宝的消化能力的完善,对于母乳可以充分地消化、吸收。所以这个时候,宝宝相对应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就会减少,也就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最终导致几天甚至一周以上的时间,才会排一次便,这种延长排便间隔的现象我们称之为“攒肚”。

“攒肚”的特点是

宝宝大便的排便时间间隔延长,但是排便时很顺利,不伴有大便干结的现象。一般来说,小宝宝正常排便性状是,金黄色的糊状便、膏状便,只要宝宝每次排便的性状都是这样的,那么就是正常的排便。

Tips:

1、家长且不可觉得宝宝好几天不排便,就给宝宝使用开塞露,或者肥皂水等促进排便的手段,这样会导致宝宝排便习惯的改变。因为攒肚是宝宝生长过程中的正常生理现象。2、所以针对攒肚,家长不用做特殊的干预与处理。耐心等待下次排便即可、 平时家长可以把手掌搓热,顺时针给宝宝按摩一下肚子,这样可以缩短攒肚的时间,促进宝宝排便,也是安全且有效的手段。


儿科医生鲍秀兰


我家宝宝现在43天了,从最开始的一天拉四五次到二十多天就开始一天一次,满月后就是三四天才拉一次。

而且拉的也不是很干,挺稀的,每次拉臭臭都觉得很费劲,面红耳赤的,而且是必须借助吃奶的劲才可以。[捂脸][捂脸][捂脸]

后来人家说小孩这时候攒肚子,有可能是消化系统没发育好,肚子里面有胀气,排便比较困难,所以咨询了医生,让吃妈咪爱。

也不敢多吃,怕这么小的孩子吃多了对身体不好。每次四天不拉我就好担心。[流泪][流泪][流泪][流泪]




可可妈妈日记


攒肚是怎么回事

出现攒肚子的婴儿多为母乳喂养的宝宝,有的宝宝满月以后开始攒肚子,这是因为宝宝在满月后消化能力逐渐提高后对母乳能充分地进行消化、吸收,致使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最终导致的一种常见现象。

攒肚的原因

宝宝为什么会出现攒肚呢?这是因为正常的母乳喂养婴儿大便中水份占干湿比重的80%。其中有形成分内的三分之二是食物残渣,三分之一是肠道正常细菌,还有微量的矿物盐类、胆色素及衍化物、脱落的肠上皮细胞等。这些细菌是对人体有益的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粪链球菌等,它们能充分的分解食物残渣产生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供人体吸收利用,与人共生共存。而母乳喂养儿的大便中的有益菌群中主要就是这些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由于食物被充分分解食物残渣产生很少而不能及时形成对直肠的排便刺激而造成“攒肚”的。

知道了这个道理,妈妈是否就可放心了呢?其实攒肚是这是一种生理现象,不用太担心。

攒肚子怎么办

宝宝出现“攒肚儿”只要是母乳喂养的正常大便(糊状),妈妈不用过于着急。在以往的做法可以不做任何处理,也不用喝水。但是新的研究提示:此时的母乳量对宝宝来说刚够或略有不足,因此也应调整到理想的大便次数,就是每天1~2次。以更好的保证婴儿期的快速新陈代谢需求和抓住时机培养小宝宝良好排便习惯,做到有效预防日后的便秘发生。

1、定时把大便。

因“攒肚”现象一般在2个月左右开始出现,所以在此时训练孩子定时大便(如每天早、晚把大便)让孩子很早就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但宝宝不配合不可勉强;

2、每天坚持做腹部按摩。

(1)用手掌轻轻摩擦婴儿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由左向右旋转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

(2)婴儿仰卧,抓住婴儿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这样会帮助婴儿的肠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3、适当多喝水。

对于胖宝宝的“攒肚子”出现,可以每天在两次奶之间喂一些白开水或菜水、果水,待到满6个月以后添加辅食就可以彻底解决这种大便状况了;

4、增加奶量。

如果孩子大便减少,体重增加不理想,是因为母乳不足引起的,那么可以及时给孩子增加一些配方奶;如果宝宝已经3个多月了,还可以添加一点大米汤,就能较好的改善大便的状况;

5、刺激肛门排便。

每天两次在宝宝吃奶后20~30分钟左右,用油质外用药(如金霉素软膏)涂在婴儿肛门口,垫上软纸,轻轻推按肛门,慢慢做10次。一般很快即有便意或排便;用消毒棉签蘸上植物油,轻轻伸到宝宝肛门口处,也可引起直肠的排便。

宝宝攒肚正常吗

宝宝攒肚正常吗?很多妈妈就很担心,因为不了解这一症状,其实攒肚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紧张。出现攒肚儿的宝宝多为母乳喂养儿。这是因为宝宝在满月后消化能力逐渐提高后对母乳能充分地进行消化、吸收,致使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最终导致的一种常见现象。

只要在新生儿后期就开始把大小便,让孩子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健抚触中,其中一节为按摩腹部,一天可做2~3次。这样做的结果可以刺激肠蠕动,有利于排便,应该说对攒肚的改善也是有效的。

攒肚和便秘的区别

便秘是指孩子的大便次数和性状发生了改变。便秘不仅仅是指大便次数减少,更重要的是指大便硬结、干燥、排出困难。有时粪便坚硬擦伤了肠粘膜还会在粪便外粘有血丝或黏液,大而硬的粪块还会造成肛裂、肛门疼痛,使孩子食欲减退、腹胀、左下腹可触及粪块,这一点和攒肚是截然不同的。

宝宝如果放屁很多且很臭,应该是攒肚,妈妈不需要太着急;

宝宝如果屁少,偶尔放出来宝宝要费很大力气的样子就是便秘了,应该及时处理,不能耽搁,否则便便越来越干,宝宝受的痛苦也越大。

未来宝宝的早期教育不要忽视哦~学龄前的儿童推荐用“猫小帅学汉字”这款识字软件,这个软件的课程丰富,生动形象的图画和声音,更能激起宝宝对学习汉字的兴趣。更多育儿的资讯可以关注一下【小评果快乐育儿】


笨点点


你好。傍晚带孩子在楼下散步碰见有好几个妈妈在讨论孩子拉粑粑的问题。

有一个妈妈特别焦急的说,我的孩子三个月了,可是拉大便还是没有规律,并且还是稀的,应该怎么办呢?

另一个妈妈说,我的孩子45天了但是已经有10天没有拉粑粑了,孩子并没有出现不舒服的异样,依然活泼好动像这样的情况,是孩子在攒肚吗?

攒肚是从孩子生下来以后,妈妈比较焦虑的一个问题。但是因为每个孩子会存在个体差异,孩子的身体也因为不同的差异进行不一样的调节,都是为了让孩子肠胃可以更好的进行工作。

第一,什么是攒肚?

新生儿的时候,孩子刚生下来,孩子是想拉大便就拉大便,是没有规律的。一天可能拉上5次、6次,当然也可能只拉1次的情况。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因为没有规律,所以我们不知道孩子什么时候拉粑粑了,我们最多的做法就是伸着老长的鼻子去闻闻孩子的尿不湿是不是臭了,或者是用手在尿不湿下摸一摸,感觉是不是热了,这样来判断孩子是不是拉粑粑了。

攒肚其实是因为孩子消化系统不断完善的一个过程。攒肚会使宝宝胃肠道的消化酶增多,肠蠕动增加,而且让孩子大便比较有规律,胃肠吸收功能得到很大的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变好,并且能对母乳进行很好的消化和吸收,使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减少,不刺激直肠产生排便反射,让大便有规律。

第二,什么时候开始攒肚?大概时间需要持续多久呢?

每个宝宝攒肚会有不同的时间段,因为宝宝存在不同的个体差异,我们不能明确的说宝宝会在哪一天或者是哪一个月就会开始攒,因为每个宝宝的消化功能健全,以及新陈代谢都是不同的。

宝宝攒肚跟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宝宝的消化功能不断健全,新陈代谢加快,如果能养成宝宝排便的习惯,那么宝宝就不会发生便秘以及其他生理现象,这样就是攒肚最好的开始。

一般宝宝攒肚2~3天后就会完成,但是也有的宝宝攒肚会有10天左右。一般如果宝宝吃饭香香睡眠正常的话,攒肚的时间就会过渡的比较快,但是如果宝宝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比较差,那么对于攒肚有时间就会长一些。


你好,我是工科逻辑学豆瓣妈,致力于0-6岁科学育儿和大脑逻辑思维学习,分享有温度的育儿观点,如果你有育儿困惑,愿与你一起讨论交流,感谢你的关注和留言。

小豆瓣成长路


一些宝宝在满月之后,开始出现两三天,甚至四五天不拉便便的情况,这让妈妈很担心:宝宝这是便秘了?不,这其实是宝宝攒肚了。

什么是攒肚?

攒肚,其实是民间流传的一种说法,在《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中对攒肚这种情况的描述是这样的:

如果孩子好几天才拉一次大便,却并不肚子痛,而且大便看起来柔软、大小适中,那就不是便秘。大部分婴儿最初几周每天都会大便,随后大便的频率逐渐减少,有的婴儿甚至4-7天才大便一次。如果你的宝宝排便舒适,粪便柔软,那你就没必要担心。

如果您的宝宝2-3天,甚至4-5天排一次大便,大便过程中宝宝没有痛苦表现,并且便便仍旧是金黄色软便、无硬结干块的情况被称作攒肚。

什么原因引起攒肚?

宝宝攒肚,很多妈妈会认为是宝宝吃不饱导致的,但真实情况是:宝宝攒肚是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增强的一种表现。

宝宝满月之后,消化能力会逐步增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也逐渐增强,宝宝吃进肚子里的母乳也会被更加充分地消化吸收,产生的食物残渣却很少,少到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反应,宝宝就会出现一两天、两三天,一周甚至更久时间不排便的情况。

影响宝宝攒肚的因素

一些宝宝可能出了月子就开始攒肚,但也有一些宝宝可能到两个多月才有攒肚,甚至有些宝宝每天都拉,根本没有攒肚的情况出现,什么因素影响了宝宝攒肚的情况?

※喂养方式

宝宝攒肚多发生在母乳喂养的宝宝身上,因为相比于配方奶粉,母乳更容易被宝宝消化吸收,食物残渣遗留少,所以更容易出现宝宝攒肚。

※母乳质量

妈妈母乳质量好,宝宝消化吸收比较好,攒肚情况会比较明显;反之,母乳质量差,宝宝可能不会出现攒肚情况。如果宝宝迟迟不攒肚,妈妈可以自查一下自己母乳喂养期间的饮食及生活作息情况。比如妈妈日常饮食中出现过多冷、凉、高油、高脂等食物,或者平时接触太多冷风、受凉,亦或者平时生活作息不规律,就会影响母乳质量,导致宝宝不能完全吸收母乳,继而影响排便和攒肚情况。

※宝宝身体情况

宝宝身体好,消化吸收能力强,吃下去的母乳消化吸收好,残渣少,攒肚情况也会比较明显;反之,如果宝宝身体情况不好,消化吸收能力不强,母乳吃进去之后残渣就会比较多,刺激身体就会出现每天排便甚至每天排便多次的情况。

宝宝攒肚会持续多长时间?

从上面我们可以知道,宝宝攒肚情况与喂养方式、妈妈母乳质量以及宝宝身体情况有关,因为每个宝宝的情况不一样,所以攒肚开始时间、持续时间也会有差别。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攒肚一般会出现在满月后到两个月之间的这段时间,如果母乳质量好,宝宝身体佳,攒肚就可能会持续两三天、四五天,甚至小半月的时间;而对于那些母乳质量不太好,或者是消化吸收能力较差的宝宝,攒肚则可能会在2月龄的时候出现,每次持续两三天,五六天;对于喝配方奶或者混合喂养的宝宝,攒肚可能根本不会出现,或者仅仅持续一两天,两三天的时间。

宝宝攒肚怎么办?

每个宝宝情况不同,攒肚持续时间也不同。但有些宝宝攒肚时间间隔有十几天,妈妈担心宝宝攒肚持续时间久会形成便秘。如果拉便便的时候,宝宝并不是特别费力,便便也是金黄色的软便,就没问题,妈妈不需要太担心,只需要每天定时让宝宝养成固定大便的习惯,并且注意给宝宝做做按摩,就可以刺激宝宝大便,预防便秘。

附按摩方法:方法1.以宝宝的肚脐为中心,妈妈将手掌放置于宝宝的腹部,顺时针打圈按摩,每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如此反复进行3回。

方法2: 让宝宝仰躺在床上,握住他的双腿做屈伸运动,一屈一伸共来回10次,接着单腿各屈伸10次,可以促进宝宝肠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我是欣然育儿,每日与您分享优质孕产育儿知识,欢迎关注,更多精彩等你来


欣然育儿


婴儿攒肚和便秘完全是两码事

攒肚子实际上是吃母乳的宝宝一个正常的反应,一般出现在两个月到五六个月这个阶段。

原来母乳喂养的宝宝,一般排便次数都比较多,到两个月左右的时候突然出现便次减少,两三天甚至四五天或者五六七八十来天不拉臭臭,这个情况就叫攒肚子。

婴儿出现攒肚子,但是观察精神还是很好,排出的大便时间虽然长一些,但是还是软便,还没有什么痛苦。

婴儿攒肚子也不影响发育,精神头很好,吃的也香,我们管这个状态叫攒肚,攒肚和便秘有什么区别呢?便秘是指排出来来的大便很费劲,有时候比较干,有时候味道比较大,排便的时候,宝宝显得有些痛苦,哭闹,拉的臭臭很硬,并且食欲比较差,这种情况才叫便秘。



婴儿攒肚子是什么原因呢

主要原因其实是因为母乳比较好吸收,婴儿刚出生的时候,消化能力差,母乳吸收不了的话会拉的次数比较多,随着长大,吸收能力越来越强了,母乳又比较好吸收,所以就形成的渣子很少了,导致便次就会减少。

四个到六个月开始加辅食了以后,增加一些菜泥,或者其他的东西以后,食物的渣子会越来越多,所以那时候攒肚子的情况就会改善。

如果要处理的话,有一些简单的方法,一是可以适当的加一些水果泥,可以选择苹果,苹果比较温和,或者适当添加像妈咪爱这类的益生菌,复方乳酸菌这类的,促进宝宝的消化能力。

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是碌碌无为俩宝妈,专注孕产育儿知识,欢迎大家随时留言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