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精神病人几乎都有各种睡眠障碍?睡眠与精神疾病有什么关系?

演瑞空


说实话,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但只有专业的精神科医生能够回答,所以,可能很小众了。好吧,作为精神科医生我来回答这样有意思的问题。

为什么精神障碍患者几乎都有各种睡眠障碍?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都能很明显的感受到——睡眠障碍与精神障碍同时出现的情况十分普遍。甚至因此在院患者的治疗药物中常常都会有镇静安眠药物。抑郁症患者会失眠,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失眠,焦虑症患者也会失眠,强迫症患者还会失眠,几乎所有的精神障碍疾病都会出现失眠。那么究竟为什么失眠如此容易出现在精神障碍患者身上呢?

虽然精神障碍疾病的确切病因还无法确定,但我们的研究目前到了神经递质的阶段,发现了很多精神障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和几种神经递质的变化有关,这其中,最常出现的一定是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去甲肾(NE),三种在很多精神障碍疾病中都起到重要作用的神经递质。

而我们反过来看一看生理性睡眠的组成,生理性睡眠一定需要保持神经递质的平衡才能维持。而且近年的研究表明:去甲肾(NE)与5-羟色胺(5-HT)在正常睡眠的维持和觉醒状态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NE和5-HT的改变都会直接影响正常的睡眠维持和觉醒。而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等,几乎所有的精神障碍疾病,都会有上述几种神经递质的构成改变,也就是说精神障碍疾病本身就是打乱了神经递质的原本平衡。所以再来考虑为什么精神障碍患者非常容易出现失眠就显得不那么难以理解了。

虽然在精神障碍患者的日常治疗中,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本身就会改善神经递质的构成,通过作用多巴胺(DA)、5-羟色胺(5-HT)等强作用的神经递质,去改变患者表现出的精神病性症状,但这种作用很难改变已经出现变化的神经递质被打破的平衡。所以即使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也很难单独依靠抗精神病药物改变失眠情况。

精神障碍患者的失眠问题可以如何改变?

关于精神障碍患者的失眠问题,如果患者主诉中明显存在失眠问题,我们还是应该帮助选择睡眠药物改善患者失眠问题的。至于失眠药物应该如何减少,是否需要长时间服用的问题,我的想法是没有必要长时间服用安眠药物(比如苯二氮卓类药物),因为长期服用本身就存在健康影响以及成瘾风险。

其实,在临床上我的经验是:很多患者在缓解精神病性症状后,失眠的问题是很有可能会自己改善的。所以如果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在治疗之后明显缓解甚至完全缓解,我是会逐渐减少患者的镇静安眠药物剂量,目标是停服安眠药物的

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这篇问答,失眠的问题虽然是我们单纯的主管体验,但里面的学问真的一点都不少,精神障碍患者的失眠问题也是非常普遍的存在,需要广大精神障碍患者和家属加强这方面的关注。如果还有这方面的疑问可以在下面留言我们一起讨论一下。或者私信留言。


我说精神


我们都知道,精神疾病目前是我们医学界比较难攻克的一个问题,而很多精神疾病患者的确多多少少的存在一些睡眠障碍,常见的,有些人会出现失眠,也就是我们常理解的入睡困难,有些人会出现维持睡眠障碍、易惊醒、早醒等症状,还有些人会出现睡眠增多的表现,这其实都可以统称为睡眠障碍,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睡眠障碍呢?

这是一个很难解释的问题,一方面,我们目前普遍的认为精神疾病患者的患病主要还是因为脑内的神经递质紊乱,比如五羟色胺、多巴胺、伽马氨基丁酸等,这些神经递质的增多或减少都可能导致睡眠障碍,再者,一旦这些神经递质紊乱,就会导致人的情绪出现问题,比如兴奋、激越,或抑制,这样的情绪问题必然的会导致人的睡眠出现问题,比如兴奋、激越的人因为大脑皮质比较活跃可能就会出现入睡困难或者易惊醒,而抑制的患者就会表现为睡眠增多。

除此外,睡眠和一些现象学的症状有关,比如一个人平白无故的出现了幻听,他可能很想睡觉,但是耳朵边很吵,慢慢的自己开始烦躁,或者和这种不存在于客观世界的声音聊天,导致睡眠问题,又如焦虑症患者,本身就感觉心慌、胸闷、坐立不安,在床上想睡觉,却觉得睡不着,在地上因为疲劳想睡,但是又想走动,导致睡眠问题。其实原因可能很多,但是解决的方法总归是需要去改善睡眠,可能药物改善睡眠是最普遍或者最快速的一个方法。


好心情精神心理平台


谈到睡眠障碍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才是失眠,最为广泛的定义就是失眠即因睡眠延迟、频繁觉醒和早醒所致的睡眠不足,也可以表现睡眠中断,或睡眠时间减少所引起的一种障碍;患者感到睡眠不足或异常(比如入睡困难、早醒、睡眠质量下降)等等,并且这种现象长期困扰病人,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我国失眠的发生率高达45.4%,而意识到自己患失眠的人群只有25.9%

为什么意识到自己失眠的病人和发生率有很大的差别呢?这个公众对于疾病的认识不够有直接关系,在精神疾病中失眠几乎存在于很多精神障碍里,比如我们熟悉的情感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等等;那么在这些疾病中失眠发生的原因都是一样的吗?

引起失眠的原因是什么?

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失眠机制就是关于褪黑素的定义,褪黑素是我们人体本身分泌的物质,又称松果体素, 是由松果体分泌的吲哚类激素;近年来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 褪黑素具有调节生物钟, 稳定并且重建体内生物节律的作用,而因为脑功能异常导致褪黑素分泌下降,进而影响睡眠,是比较明显的原因,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失眠人群关注褪黑素的原因 。

那么除了褪黑素的异常,很多精神障碍病人还因为情绪变化,精神病性症状的因素的影响,出现了睡眠障碍;比如情感障碍中无论是抑郁发作还是躁狂发作,都是让患者出现不稳定的情绪变化,尤其是兴奋躁动的病人,思维联想加快,意志增强,精力充沛感等等,都直接影响患者的睡眠情况;患者在疾病的波动期,往往以睡眠障碍表现最早也最突出;抑郁发作的病人因为其情绪低落、兴趣丧失、心烦、坐立不安等情感症状的存在,让病人不能在正常的作息时间内规律睡眠;情感障碍的患者通过对情绪的治疗,往往在疾病缓解后睡眠障碍也会得到相应的改善。

精神分裂症病人出现的睡眠障碍与情感障碍病人不同,很多分裂症病人存在幻觉及妄想表现,在幻觉症状中幻听、幻视最为常见,而这样的感官刺激可能出现在病人生活状态中的任意时间,而如果在晚上正常的休息时间,患者感受到了这些幻觉,会严重影响到作息规律,导致彻夜不眠;很多妄想症状根深蒂固的存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思想中,严重的被害妄想、被监视感、被跟踪感会让病人整日处于惶恐不安的状态之下,而在这种严重的刺激因素下,患者的夜睡眠自然会受到影响,危害患者的日常生活。

所以睡眠障碍虽然有明确的发病机制,但很多因素也会诱发它的出现或者加重,这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需要大家正确对待;如果长期处于失眠状态,一定要仔细查找原因,尽可能解除诱发因素,或者通过治疗缓解,避免长期失眠给身体带来严重的影响,感谢关注。


精神知多少


简单通俗的来说:我们正常人之所以能按时睡觉,按时醒来,并能得到睡眠的满足感与幸福感,是因为我们有正常的“昼夜节律”。

别小看这个“昼夜节律”,2017年,三位医学生理学家因为从分子层面解释了这个现象,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这个“昼夜节律”是受人体的内分泌系统维持和调节的,其中包括最重要的“单胺类神经递质系统”。如果这个系统出现异常,那么“昼夜节律”就会出现紊乱,导致睡眠障碍。

补充知识点:单胺类神经递质包括多巴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褪黑素等。

精神疾病的病因目前有多种观点,其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系统”的异常恰恰是比较公认的原因。所以,临床很多从躯体上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都是在激动或抑制这个系统。

到这里已经说明白了,“单胺类神经递质系统”异常是部分精神障碍和部分睡眠障碍的共同病理基础。所以精神疾病往往合并睡眠障碍就可以理解了。


急诊科吕医生


为什么精神疾病患者大多存在睡眠障碍呢?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第一,从心理上来讲,精神疾病患者往往不太容易得到别人的理解,他们往往有话找不到倾诉的对象,所以他们许多的心事都会压抑在心里,太多的压抑,会让他们很烦躁。所以很多精神疾病患者会有情绪低落的现象,会有抑郁和焦虑的情绪,会有烦躁的情绪表现。在这样几种消极情绪的影响下,自然会影响到他们的睡眠。

用生活的语言来讲,我们常常说,一个人安然入睡。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说,只有当一个人情绪安然了,他才可能在生理上很自然的入睡。当然,相反的情况也是成立的。如果一个人情绪上不安然,焦虑,抑郁,烦躁压抑,他自然也就不能够很自然的入睡了。

第二,从行为上来讲,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会失去安排自己日常生活的能力,当然,精神疾病的程度不同,这种能力受损的程度也不同。这样的情况,我们在专业上认为是社会功能受损。
一个人不能很好的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首先就会造成他的作息很混乱,而混乱的作息会让对他的睡眠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精神疾病患者,在晚上看电视看到很晚很晚,那么他还能按时入睡吗?再比如说,如果一个精神疾病患者在白天睡了一整天的觉,那他晚上还能睡得着吗?

当然,这样的情况我们正常人也会遇到,只不过精神疾病患者遇到的概率会更大,状态会更糟糕。


第三,从意志上来讲,这种疾病患者往往缺乏坚强的意志。举个例子来讲,一个健康的人,他如果知道自己睡眠不好的话,他可能主动的去调节自己的作息,可能会主动的在白天多做一些运动。虽然做这些事情需要他付出努力,付出辛劳,但是很多人也会这么去做的,并且能够做到。但是,精神疾病患者由于情绪状态和身体状态都不太好,他们的意志力往往也会变得比较差,即使他们知道自己该做一些什么样的调整和改变,但是他们也往往会以自己没有能力做到为借口,不同程度地放弃做出这些努力。当然,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让自己的睡眠更糟糕。
以上这些都是精神疾病患者有睡眠障碍的重要原因,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原因也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要做调整的话,也要根据每一个人情况,做出有针对性的应对。
亲爱的朋友们,对于这个话题你们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大家一起分享和交流。
答者:暖心理咨询师安岭

快来关注暖心理头条号,温暖你的世界 让我们一起温暖世界 ~


暖心理


睡眠质量好是身体好的标志,病人睡眠质量一般都较差,精神疾病患者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功能应该处在异常状态,睡眠质量差很难缓解。但也不是毫无办法,可以尝试在睡眠环境和疾病治疗上做些改善,如果使病症有所缓解,睡眠质量有可能改善,睡眠质量提高,对控制病情发展也有利。建议改用外墙保温板当床垫直接睡卧在上面,并使用小毯子折叠多层的矮枕头枕在头枕骨下边试试,肯定对改善睡眠,缓解病情有利。


手机用户71399191746


人的生命有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之分。

人类把劳动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大脑主动运动包括人的精神思想、爱恨情绪、心理活动等等。

但是睡眠是大脑被动运动的一种规律。在人类还不会劳动的时候就有了。

人的大脑和肺部呼吸一样,黑夜内收(睡眠),白天外放(清醒)。人类的肺部主动呼吸那些游泳健儿最明显。人类被动运动在睡眠时,肺部在呼吸、心脏在跳动,如果你能感觉生命的话,就会发现它在时刻的流动。

人类的许多疾病是自身能量紊乱引起的,而主宰这能量的就是人的心神。

现在人对古代两种东西认识不清:一种是“巫”,一种是“气”。这不过是称呼不同而已。现代都有精神科医生了,难道古代没有。

人类国家是按照“人”这个生命体组建的,所以有些头领是“精神领袖”并不奇怪。有些头领沒有精神,像那种“精神分裂”国家、“植物人”国家、“无头僵尸”国家等等是很好的研究对象。

还是说人自身吧,用现在的语言来描述就是,精神需要更精细的能量,而人类只想补充身体的营养。能量和营养在现实中都有高低的区别,何况身体里。对自身认识不清导致疾病多发,泛滥成灾了。

马克思说那“精神极大觉悟”可能就是人对自身生命的认识,对真正人的回归吧。



颐泽


为什么精神疾病患者都存在睡眠障碍?

精神疾病分为多种,比如焦虑症、强迫症、疑病症、抑郁症、恐怖症、失眠症等等,我说了几种常见的。焦虑症当然就是焦虑;强迫症比如强迫锁门,担心门锁不好丢东西,这是焦虑;疑病症担心自己得了什么绝症,是焦虑;抑郁症是担心自己的能力和将来,是焦虑;恐怖症是担心某些东西对自己有危害,是焦虑;失眠是担心睡不好有什么危害,也是焦虑。几乎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源于焦虑,并且焦虑伴随发作过程的始终,只要有焦虑,睡眠就会有影响。


用户6503856202


睡眠不好就是肝胆经脉堵塞导致的,只有推拿疏通才能改善睡眠,吃药根本不能打通堵塞在筋脉上的结节和包块。一旦肝胆经堵塞还直接导致其它筋脉也不通,所以从头到脚趾的筋脉都要一点不漏的推开,病就去了一大半,再就是要调整自己的心理模式不能用遇事就紧张发怒来解决,否则一发怒还是又堵塞了。


太阳飞凤


精神饱满,充沛,往往标现出亢奋的状态,兴奋过度易显疲劳。精神压抑,表现有一个人呆在房子里,不想干,不想理会他人。此时是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又如病痛:痰咳不出,胸闷气短,头昏脑胀,全身无力。身体的某些疾病,会影响到人的精神状态。这也会有影响到人的睡眠。凡事都物极必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