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炒房客的房子賣不去,又欠銀行幾百、幾千萬,他們會怎麼辦?

-------------------------------------------------


屠龍有術


涼拌。房子直接被銀行收走,然後拍賣。就這樣了。

在過去的20年,從2001年到2018年,中國房地產每年的新房銷售交易量差不多從1億平方米增長到17億平方米,翻了四番多。

但這個增長速度是逐漸下降的。1998年到2008年,每年增長25%左右,三年能夠翻一番,十年翻了三番。2008年到2012年期間,每年增長15%左右,五、六年翻一番。

2012年到2018年,大體上維持在6%-7%的區間,增幅進一步下降,2018年增長率是1.8%。

由此可見,房地產已經告別了瘋狂時代。

重慶原市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從上述數據得出一個結論。他表示,今後十幾年的房地產業發展趨勢,將逐漸萎縮。每一年成交量都逐步下降,到十幾年後每年的竣工銷售量下降到10億平方米以下。

而且現在的房產調控政策可以說非常嚴厲,限購、限價各種措施齊上陣,長期投資是要經受很大風險的,一旦限售或者房價下跌,那麼對炒房客來說是得不償失。

由此可見,現在繼續炒房,真的不是靠譜的事情。

炒房客的房子賣不去,又欠銀行幾百、幾千萬,這時候就不是炒房客會怎麼辦的問題,而是他們只能被動地等法院的傳票。因為沒錢,自能斷供。那麼大概率是,手中的房子被銀行通過法定程序拿走,然後進入拍賣。


波士財經


炒房炒成了房東,在新中國成立以來,出現的還不多。倒是炒股炒成了股東的比比皆是。


炒房一時爽,一直炒一直爽

1980年的春天,國家提出了住房制度改革的總體思路,6月,住宅商品化的政策落實,從此,買房成了中國人的頭等大事。

2000年開始,中國樓市越漲越快,社會各界:學歷高、學歷低、有錢人、窮人、老人、年輕人、男人、女人、膽子大的人、膽小的人統統達成了共識——買房可以獲得豐厚的回報。

事實如此,越早買房的人,財富增長越快,炒房團隨之崛起,這是一群膽大又對房價敏感的人,其中,絕大部分通過炒房早已身價千萬,實現了財富自由。


炒房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當貪心達到極致,就會被套牢,股市被套成股東是常有的事,較大的損失就是失去本金。億萬富豪炒成百萬富翁。

炒房被套後的災難更大,炒房者,對槓桿的理解簡單又粗暴,除了銀行貸款、還會向機構、民間借貸公司加槓桿,買一套房子,甚至首付都不是自己的。

一旦房價上漲過猛,剛需不足以支撐房價,沒有接盤俠。

資金鍊斷裂,炒房者的房子只能砸在手裡,要麼低價出售,要麼等待法院的拍賣。

炒房者,對房價的判斷比普通人更敏感,當樓市乏力、政策變更,他們往往是第一波做出調整的人。

即便是有幾套房子被深套,損失幾百萬,對他們來說並不會傷筋動骨。因為這些人早就賺的盆滿缽滿。

並不是所有的炒房者都是聰明人,那些後入局的人,沒有前期的財富積累,卻在房價出現下跌的時候炒房,可能就要被銀行、機構、民間借貸公司天天催債了。

樓市每次大跌,都會出現大量斷供的炒房者,房子賣不掉、賣掉的資金不夠還,那就跑路,什麼房子、徵信,沒法再顧忌,也就成了後來的老賴。


小白讀財經


他們房地產,銀行錢以經掙足了。應該吐出來了。不要在喝人民的血了,一平米房成本才多少錢?你們要哪麼多錢一平米?雖然市場經濟,你們也得為人民想想啊!你們過好了!人民活不了了。你們啥樣!也是罪有應得!


老王123


首先,現在的情況是,炒房客的房子,不存在賣不出去的情況,而是人家不願意賣,等著房價繼續上漲,而且,房價現在也一直在漲,只有極少數人口淨流入的城市,房價在漲,但在中國幾千座一二三四線城市中,只有個位數的城市,房價在跌。

所以,現在說房價跌,沒有意義。肯定沒跌,只是漲得慢了。

那些能夠欠銀行幾百萬,幾千萬的炒房客,跟銀行,基本上穿一條褲子,銀行的貸款,也絕大多數,是放給這些人了。

欠幾百萬,沒關係,再貸給你一千萬,欠幾千萬,沒關係,再貸給你一個億。

保證你能夠還得上之前的貸款,因為什麼,人家手中有房啊,一個月一個新高的價格。

有房在,至少未來十年,這些炒房客,不會崩盤。

至於十年後,不好說了,因為經濟轉型已經完成。房子由理財品,完成了居住的轉型。

那時再炒房,不就妙了。所以,五年後,該出手就出手吧,乘高價,趕緊離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