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追着星光跑呀


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长时间严重缺血而发生的局部坏死,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基础上,过度劳累、激动、暴饮暴食、便秘等因素都可能成为诱因。传统的观念认为,心肌梗死都会伴有心前区剧烈疼痛的症状,但临床资料表明,有一些心肌梗死患者并没有出现典型的胸痛或其他部位的放射痛,这就是容易被忽视的“无痛性心肌梗死”。无痛性心肌梗死在老年人中较为多见,因为他们对于疼痛的感觉与正常人相比稍显迟钝。由于无痛性心肌梗死的症状不典型,可能不会被及时发现,所以比普通的心肌梗死更加危险。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一般有以下几种原因:

年龄: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有无胸痛与年龄有关,老年人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人,其原因可能是老年人心脏自主神经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对痛不敏感,以及对刺激敏感性、反应性差。

脑循环障碍:部分病人伴有严重的脑供血不足,脑缺血缺氧,以致意识障碍、感觉迟钝而对疼痛反应性低。

糖尿病:发生心肌梗死时,约有40%的病人无胸痛发生,可能与糖尿病使心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形态异常,神经纤维减少及断裂,使痛觉冲动传导受阻等有关。

心脏并发症:当心肌梗死并发休克、严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中风时,其疼痛被并发症的严重症状所掩盖,造成无痛的假象。

心肌梗死发生缓慢:致使血管疼痛的感觉神经慢慢遭到破坏,或有足够的侧支循环形成,或者急性心肌梗死出现在已丧失痛觉神经纤维的区域(如陈旧性心肌梗死区域或心肌纤维化)等。

吸烟:有报道,长期吸烟的心肌梗死病人,无疼痛发生者占其中的58%。

基于上述几种原因,部分病人在心肌梗死时无明显的胸痛发生。由于无痛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疼痛报警系统有缺陷,常易被忽略,造成漏诊和误诊。那么,怎样才能早期发现无痛性心肌梗死呢?临床经验表明,凡遇到下列情况时,即应高度怀疑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存在。

1.近期内屡次发生胸背部憋闷、沉重感或气短。

2.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气短、不能平躺、咳白色痰。

3.突然心慌、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

4.近期内不明原因的血压下降。

5.糖尿病人出现昏迷。

6.老年人出现一反常态的神志改变或骤然发生神志不清或神志淡漠。

7.不明原因的晕厥或抽搐。


黄志艳大夫


上周有两个患者,值得和大家分享,都是无痛性心肌梗死。



患者1,张先生,54岁,因为查体发现心电图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表现,就赶紧看病。

结果一做造影,果然一根血管完全闭塞,什么时间闭塞的,没有人知道。

患者2,唐女士,因为胸闷憋气就诊,入院考虑心衰发作,做完心电图及心肌酶提示急性心肌梗死。

这两位都是心肌梗死,也是无痛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常见症状是疼痛,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是:胸部或心前区压榨样疼痛持续不缓解,但并非所有的心肌梗死都是这样典型的表现。还有一部分疼痛不是心前区,也不是胸部,而是后背疼痛,腹部疼痛,牙疼,左肩膀疼痛都有可能。

除了疼痛,心肌梗死还有可能表现为胸闷憋气,头晕,乏力,出汗,恶心呕吐,咽部紧缩感,甚至晕厥、猝死。这些都可能是心肌梗死的表现。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持续不缓解。就像上面那位唐女士,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并没有疼痛表现,而是胸闷憋气,呼吸困难,这些心衰的表现。我们常常会以为是心衰了。没错这种表现是心衰,但心衰终归是有原因的,所以一旦发生心衰,要排除急性心肌梗死。

还有一部分心肌梗死没有任何表现,就像第一位张先生,做心电图才发现可能得过心肌梗死。大部分人都有糖尿病,部分糖尿病患者感觉障碍,常常疼痛感觉不明显或症状较轻,没有重视,也就没能及时发现心肌梗死。


对于大部分心肌梗死的患者都有心绞痛的表现,对于高危人群要积极正规控制三高,定期查体查一份心电图。


心血管王医生


患者患上急性病,大多都会出现疼痛,表现为剧烈疼痛,疼痛体会颇为深刻,终身难忘,如急性胃穿孔会出现剧烈刀割样腹部疼痛,胆结石或者泌尿系结石通常表现为刻骨铭心的绞痛、急性腹膜炎表现为整个肚子的剧烈疼痛,主动脉瘤或者自发性气胸可以出现撕裂样疼痛,大部分心绞痛表现为绞榨并有重重的压迫窒息感,而大部分心肌梗死表现为让人可以出现濒死感或者恐慌的剧烈胸部疼痛。

但临床上偏偏有一部分特殊患者反而不会出现剧烈的疼痛表现,而是表现为无疼痛,如题目所提的无痛性心肌梗死。



无痛性心肌梗死主要发生在那些病人身上?

主要见于老年人(高龄患者)、糖尿病患者或者其他严重的疾病伴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时候。

无痛性心肌梗死没有疼痛,又会出现那些表现?

临床上从接诊的患者来看,无痛性心肌梗死并不是身体一点都不痛,而是抛开胸部,这部分没有典型胸部疼痛的患者一般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时候可以出现牙齿疼痛、下颌部疼痛、上腹部疼痛、左侧肩背部疼痛、左上肢体疼痛,部分患者的疼痛甚至到达左侧的小指和无名指,时间长短不一。此时患者还会伴发心慌、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全身乏力、严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低血压、陷入意识障碍,甚至突发心跳骤停。



正因为无痛性心肌梗死没有典型的心绞痛表现,所以当遇到不明原因的上腹部疼痛、牙痛、颈部疼痛或者下颌部疼痛或者出现低血压,一定要想到无痛性心肌梗死,尽快排查,以免漏诊和误诊。

(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作为商业用途!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和用药的依据,不能代替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建议,如有身体不舒服,请及时就医。)


佳园道


关注李博士和你谈健康,带给你更多更实用的健康知识!

可能很多人出现心前区疼痛时,知道应当注意有没有心肌缺血、心肌梗死;但其实,心肌梗死也有一些不典型的表现,有的人可能表现为牙痛,有的人可能当是胃痛,有的人可能是下巴疼、肩膀疼。

但是,还有一种心肌梗死,可能发生时病人并没有感觉到疼痛,这种心肌梗死被称为“无痛性心肌梗死”。

尽管没有疼痛,但是病人也还是有一些症状的,需要留意的一些症状包括:

心慌、出冷汗;头晕、乏力、面色苍白、濒死感、血压突然降低甚至晕厥或休克。

一般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多具有以下特征:

无胸痛的患者年龄较大(平均76.6v 69.1岁),女性(54.6%v 35.3%)或有心力衰竭史(61.0%v 49.2%)。

与有胸痛的心肌梗死患者相比,原来的心功能更差,左心室损害也更严重。

另外,糖尿病病人也要警惕无痛性心肌梗死。

发生心肌梗死时,可能会带来生命危险,需要尽早治疗,以防止进一步的并发症和猝死。如果没有及时识别出心脏病发作的症状,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能够识别无痛性心脏病发作的症状和体征是至关重要的!


李博士和你谈健康


无痛性心肌梗塞不是指没有相应的表现,而是指缺乏典型的心脏不适症状。

急性心肌梗塞时,病人缺乏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如胸痛、心前区疼痛、胸骨后压榨样疼痛、紧缩感、持续性胸口闷痛,均为典型临床表现。

当心肌梗塞发作时,没有以上典型的表现,反而表现出轻微的胸闷、上腹部堵闷、不适、恶心、呕吐、憋气、低血压状态、休克、突然心悸、心律失常等,还可表现为其它部位的疼痛,如牙痛、下颌痛、肩臂痛痛等。

容易出现无痛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往往是糖尿病患者、闭塞性脑血管病、心衰的老年人,容易出现无痛性症状与疾病发生的年龄、吸烟、循环障碍、糖尿病、心梗并发症以及心梗的部位有关。

常见的几种不典型心肌梗塞的表现:

1、背痛 心肌梗塞背痛的表现是由胸痛,放射到背痛,既整个后背,像针扎一样的疼,这种疼痛和劳累有关,活动会增加心脏的负担,所以活动时,就会迫使我们停下来,休息几十分钟后疼痛有所缓解。

2、咽部或牙痛 心肌梗塞咽部或牙痛的表现是,主要和劳累有关,劳累后出现咽部疼痛不适,紧缩感,牙痛与吃饭及咬东西无关,简短发作,休息后疼痛可缓解。而咽炎或牙周炎引起的疼痛表现为,嗓子疼、嗓子不舒服,像被捏着脖子的感觉,一般持续性,持续2~3天,休息不能缓解。

3、头痛 心肌梗塞的头痛表现为,在情绪紧张和压力大的时候,使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休息后可明显缓解。而一般头痛表现为头闷、头沉,持续时间较长,休息较长时间可缓解(如一晚)。

4、恶心、呕吐 心肌梗死引起恶心、呕吐主要是两种原因,一是糖尿病病人,因为糖尿病病人末梢神经受损,对疼痛的感觉下降,所以没有对疼痛的感觉,就表现为恶心、呕吐。另外一种是下壁心肌梗塞,因为心脏下壁贴近膈肌,发生心肌坏死后,刺激膈肌,引起胃肠道反应。而真正的肠胃炎,多与进食有关。而心肌梗塞多与活动时或劳累时发生。

5、除此之外,心肌梗死还有胸闷、气短、心律失常(如心悸、心慌)、低血压、休克、出冷汗等。

上述症状一旦发生,必须认真对待,患者首先应卧床,保持安静,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若不缓解,5分钟后可再含服一片。心绞痛缓解后去医院就诊。若胸痛20分钟不缓解或严重胸痛伴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晕厥,应呼叫救护车送往医院。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了解更多健康知识,关注小晓医生。


小晓医生


咽部紧缩感?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