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是帶孩子出去玩還是上補習班呢?

彩虹泰國


現在家長們都對孩子的學習感到非常焦慮。好像週末帶孩子出去玩就是浪費時間,要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學習上,這樣才叫惜時。這才對得起孩子的未來。其實帶孩子出去玩也是有很多好處的,要在時間上安排好,還要根據孩子的年齡段來安排。我來具體談談我的看法:

一、小學階段

處於小學階段的孩子,課程並不多,學習壓力也並不大,沒有必要把週末的時間都安排來上補習班。小學階段的孩子照樣可以在週末痛痛快快的玩。我是在孩子讀五年級和六年級時才給她補習了英語課和奧數課。

那個時候是因為想讓她去考少年班。在補習完這兩門課程後,其他的時間我們就會帶孩子去玩。經常會帶孩子去公園、遊樂場玩。孩子並不會感到有多大的學習壓力。週末既要學習,又有時間出去玩,這是並不矛盾的事情。


二、初中階段

當孩子進入初中階段後,剛讀初一會感覺到有點困難,因為初中比小學的課程內容加深了很多,有些孩子小學的成績很好,但剛進初一成績會有所下降。不過,過一段時間以後,等孩子慢慢適應了,成績又會提上去。如果家長髮現孩子的學習成績很難提高的話,就可以參加補課了。

我的孩子在初一和初二的時候都沒有補課。孩子的學習成績在班上一直保持著中上的水平。當時我們徵求了孩子的意見,問她要不要補課?但是她說不想補,我就尊重了孩子的意見,沒有強迫孩子補課。

孩子每週都過得很開心。她自己會安排好每個週末的時間,有時候會和同學一起出去玩,有時我們會帶孩子出去看看電影。我們和孩子建立了非常好的親子關係。當時學校選了一些孩子參加國際跳棋比賽,我的孩子每天都在學校裡上國際跳棋的課,玩得不亦樂乎!後來還獲了獎。



直到初三的時候我再次和孩子溝通,孩子才願意補課的。孩子補課時是全身心的投入進去學習的。不過,我們並沒有把孩子週末的時間全部安排滿,會做好時間安排。讓孩子上完一次課後,有玩的時間。這樣孩子才不會對補課產生厭煩心理。而且我們不會總是去與孩子談論她的作業,她會獨立完成。

三、高中階段

孩子進入高中後,相對來說會比初中要緊張。補的課程也會比初中要多一些。但是父母在給孩子補課時,也不至於把孩子整個週末兩天的時間全部安排滿。總要給孩子留一點玩的時間。因此,即使孩子上了高中,週末的時候還是有時間帶孩子出去走一走,玩一玩的。

帶孩子出去玩有很多的好處:

1.運動可以增強孩子的體質。

現在的孩子進入高中以後,很多體育課都沒有了。長時間坐著學習,對他們的身體並不好。父母帶孩子出去玩,打打羽毛球、游泳、爬山等,讓孩子去運動一下能夠增強孩子的體質,提高免疫力。有時孩子拼的不是學習,而是他的體力。身體不好的孩子上課容易犯困,連熬夜都熬的沒有別人好。



2.運動能保護孩子的大腦,並且能夠強化大腦。

鍛鍊還有很多的好處,比如能夠磨礪人的大腦,而且還能夠加強人的認知能力和精力。還有利於一個人保持情緒的穩定。一個定期鍛鍊的人身體是會做出相應反應的,能夠給大腦細胞提供更多的血液,讓大腦保持活力。

3.一些運動方式對治療抑鬱症非常有效。

現在有很多學生因為學習壓力過大,有可能會產生抑鬱症。如果發父母沒有及時的發現,孩子有可能會出現一些極端行為,對自己失去信心。有很多研究表明,快走和騎車對治療抑鬱症是非常有效的,並且這些研究已經得到了美國政府的認可。

有研究表明,每週鍛鍊兩次到三次的人,他們會很少出現抑鬱,生氣,緊張或者是嘲諷他人等現象。人際交往中也會更加的開朗大方。


孩子的學習壓力如此大,即使這樣的孩子取得了高分,但是沒有健康的身體和心理,也是很悲哀的。

因此,我的建議是週末家長可以帶孩子出去玩一玩,放鬆放鬆,讓他們感覺到生活除了學習外,還有其他的樂趣。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視。

以上是我個人的看法。您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我是雨後山林靜,一位正面管教講師。感謝您為我點贊並關注我!



雨後山林靜


家長們大多以為現在的孩子物質豐富,生活幸福。遺憾的許多孩子不僅毫無幸福感可言,甚至感覺生活無聊、無趣的孩子大有人在。

站在孩子的角度,也許會理解他們的感受:學校—家庭—補習班,這種三點一線的生活,怎不讓人心生厭倦?

以前鄉鎮補課情況較少,現在也是鋪天蓋地的補習機構。

孩子週末兩天,幾乎都是在各個培訓班輪轉。

有時我勸家長:週末不要老安排孩子參加各種培訓班,給孩子點自由時間吧,我女兒小時候從不補課的,不是也很好?

可家長態度堅定:現在大家都補課,和以前不一樣。人家都學,他不學就落下了。

幼兒園的時候,許多家長是非常重視帶著孩子週末玩耍的,可是到了小學,許多家長就認為週末純玩就等於浪費時間!

家長的焦慮,孩子的疲憊,孩子的笑臉停留在了幼兒園階段……

孩子們需要課堂學習,需要興趣發展,可是他們更需要課堂之外的學習。

聰明寶寶玩出來。

週末帶著孩子出去玩有許多好處:

1、增長見識,有益身心健康。

2、增強身體免疫力,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

3、讓孩子變得心胸開闊,生機勃勃。

4、培養親子感情,養成良好性格。

5、擴大視野,鍛鍊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主性。

……

作為過來人,建議家長們,不要把孩子的週末生活塞滿,給孩子留一點閒暇時光,讓他們享受自由週末;

帶著孩子出去走一走、看一看、聽一聽、玩一玩,讓孩子的童年快樂起來、豐富起來。


媽咪老師


玩是最好的學習!

只要是有目的、有意義的玩,都是加分項目!

在玩的時候,孩子的思維是最活躍的,因此也是智力發育最快的時候,千萬不要小看了玩!


賞出好孩子玩出聰明娃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作為家長,特別是作為從經歷了十幾年甚二十幾年學校教育、經歷了大大小小上千場考試的家長而言,內心是十分矛盾的,一方面我們很痛恨課業負擔重、佈置作業多、以孩子成績單緯度考量孩子的培養模式,我們希望孩子能夠接受的是素質教育、快樂教育、健康成長,另一方面我們的孩子還生活在現實中,學歷學歷教育、精英教育還是這個國家、這個社會的主流,不多做練習就不能考好的分數,考不了好的分數就不能上好的大學,上不了好的大學就找不到好的工作,任何家長都不願意讓孩子有找不到工作的壓力,也承擔不起這樣的後果,所以不得不讓孩子在各類輔導班之間奔波。但,即便如此,我還想給出幾點建議,儘可能在學習和娛樂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第一,低年級的學生儘可能去玩。低年級的學生學習負擔較輕,課業負擔不重、重點是為了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建議家長週末在孩子完成作業的前提下,儘可能的能夠讓孩子休息。當然休息也要講質量,不是讓孩子晚起晚睡,打遊戲看電視,吃垃圾食品,而是讓孩子親近大自然,自主閱讀,適當運動。

第二,學習進度跟不上的學生儘可能去補。如果孩子學習很吃力,建議週末還是讓孩子以學習為主,儘量利用週末時間能夠查缺補漏,加強練習,預習新課程。可以在學習之餘,適當的安排一些跑步、聚餐等簡單的休閒活動,合理調節,良性互動。

第三,特殊階段的學生儘可能去補。有時學生處於一些特殊階段,例如中考、高考前期,參加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其他活動時期等,學習時間比較緊張,建議就能夠爭分奪秒,加緊補習,以期望在短期內能有提升。

總之,要結合孩子的特點,合理規劃,儘可能讓孩子能夠勞逸結合,保持好的狀態!


鴕鳥小姐的清晨


寫完作業就出去玩,千萬不要把孩子圈在學校裡面,圈在輔導班裡面。健康的體魄,充足的精力,高度的注意力,比什麼都強。

很多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學習不是太理想,因此在週六週期的時候,把孩子的學習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但其實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講並沒有太多的作用,如果想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最好的辦法還是在課堂教學上,只要課堂教學能夠認真聽講,課下能夠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家長稍微留意關心孩子的學習,孩子的學習狀態,基本上就是一個比較優異的狀態。

通常我們看到常年補習的孩子成績基本上也是穩定的,並不會出現補習的時候成績上升,不在上補習班的時候成績下降,也就是說孩子的狀態,是有一個固定的環境影響所造成的。

所以對於家長來講,如果時間允許,如果孩子作業完成,不如利用這樣的時間段和孩子做好一些家庭親情方面的培養,培養孩子愛大自然,熱愛運動,能夠保持自己身體健康的行為活動。

所以我個人覺得,千萬不要把孩子圈在輔導班裡面,沒有太大的意義,真的。


宜城老師


週末兩天,安排半天上培訓班,半天玩,最後一天家裡寫作業,現在社會情況不管你學習是否好與不好我覺得都要去上培訓班,因為培訓不單單是數語英,挑選小孩喜歡的課程“畫畫,跳舞,跆拳道”這些課外課對小孩也有很大的心身健康,現在的學校很多要求要孩子畫畫,所以畫畫不能缺少,很多孩子應該也挺喜歡畫畫的,對於男孩子來說跆拳道又是一個不能缺少的一門,男孩子跑跑跳跳的應該也會喜歡,而且孩子在培訓班也能認識到培訓班的好朋友,所以挑選孩子喜歡一兩門培訓課就好。




天賦福運Luck


週末兩天時間,可以讓孩子上一天補習班後再玩一天。

上補習班讓孩子明白週末並不代表不用學習

對於補習班,很多人極端地認為過於流行,佔據了孩子大量的童年時光,還有很多人極端地認為當今時代孩子上補習班是大趨勢,自家孩子不補就會吃虧。其實兩種觀點都未免有點過頭,我們應該以更理性的眼光看待如今盛行的補習班。

現在很多家長週末也需要加班,有的地區週六是正常上班的,而週六基本上學校都會放假,如果孩子週六自己在家或和家中的老人在家,可能會存在安全隱患,尤其是低年級孩子單獨在家時更容易出問題,家長根本無法專心上班。倒不如把孩子送到補習班,一方面可以改善下孩子的學習或學習些藝術特長,另一方面也能讓上班的家長更安心些。

與此同時,安排孩子週六上補習班可以讓孩子明白,週末並不是絕對放鬆時刻,仍然需要有針對性地改善自己知識上的薄弱點,或者從補習班學習些藝術才能,可以提升孩子自信心。

帶孩子出去玩讓孩子明白學習之餘要適當放鬆

週日如果家長有空,可以帶孩子出去玩,讓孩子多多見識外面的世界,這樣可以拓展其視野,同時也能讓其眼界更寬廣。家長工作了一週,孩子學習了一週,相互陪伴著一起玩玩,能讓孩子明白工作和學習之餘還有很多美妙的放鬆時刻可以享受,這樣也能緩解他們一週來學習的疲憊。即使家長週日沒空,也可以讓孩子週日在家休息,下班後再和孩子一起共享親子時光。如果週日也給孩子安排補習班,會讓孩子感覺每天都處於勞累狀態,特別是週一回到學校後聽同學說起自己週末去了哪裡玩耍,可能會在無形中就讓孩子心裡有了落差,這對孩子的學習是有一定影響的。

結束語

我身邊不少孩子家長都是安排孩子週六上補習班,週日帶出去玩,孩子們也非常喜歡這種模式。


普通的李老師


看到這個問題,內心深處是一聲重重的嘆息!


作為家長,深知誰不想有個愉快放鬆的週末呢?作為學生,即便不是培訓班滿天飛,也確實大部分無暇顧及出去玩~


所以說,中國家長的心真的很累,只有公休日可以帶孩子出去轉轉,短暫的放鬆下心情和大腦。寧可花錢支付漲價的車票,擠著熙攘的人群,也在所不辭。為什麼?因為只有公休日學校和培訓班才集體放假啊~


在我慶幸自己的孩子三年幼兒園都是放飛狀態的同時,才發現現在的孩子,連幼兒園都不停歇,中班開始幼小銜接,大班開始報名寫字班,孩子們真累。就這一點我還是僥倖的,僥倖自己的孩子幼兒園三年走過大大小小,山山水水的不少地方,也體驗過不少項目,所以直到現在上小學還是個性情很樂觀的孩子。

即便時光倒流,我也不願用幼兒園的童年時光去換什麼培訓輔導班。


當然,孩子上小學了,學習節奏加快了,週末時間非常可貴,怎麼說呢?

  • 週末用來補習——怕孩子落後,想再衝刺提優的

  • 週末查漏補缺——平時來不及和積累的問題,確實該儘快解決了

  • 週末趕作業——校內作業,校外作業,樂器作業,舞蹈作業等等

  • 週末讀書——平時來不及閱讀的,就週末多花些時間讀讀吧

  • 週末去採購學習用品——現在的學校都不簡單了,光一個美術課什麼的,就要準備不少東西

佛系的媽媽遇到學霸媽媽,才發現大家竟然住在同一個小區,驚訝怎麼從來沒見過你們呢?學霸媽媽直言,小區裡基本看不到我家孩子的身影,他不是在看書就是在刷題,平時沒事就刷題~


就我個人是主張週末一定要勞逸結合,給孩子一點點喘息的空間,大人上班尚且盼望著一個週末鬆口氣呢,憑什麼週末盯著孩子不放手呢?可是現實給了我重重的一個巴掌,自己有時都做不到,就拿剛剛過去的週末來說吧:

  • 週五放學寫作業,然後上舞蹈課,晚飯後練琴1小時(每日必練的)留了篇作文沒寫
  • 週六上午羽毛球課(必要的體育鍛煉,也是孩子最喜歡的)

  • 下午國畫課(都是孩子喜歡的興趣啊)


  • 下午鋼琴1小時(每日必練)

  • 回家寫老師佈置的作文

  • 吃了晚飯,孩子身體不舒服,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太累了,還是受涼了,趕緊讓睡覺

  • 週日上午鋼琴課

  • 去商場給孩子採購學習用品和生活物品

  • 帶孩子剪髮

  • 下午複習數學(終於撈到點時間查漏補缺了)

  • 晚飯後複習英語和語文

類似這樣,但不是每個週末如此,這周由於孩子身體原因沒能出去玩,我內心是非常自責的。就我這樣樂觀佛系的媽媽而言,秋高氣爽,溫度適宜的時候不出去走走一般不太可能。打算下週補償呢!

我們需要讓孩子知道生活是美好的,但是學習要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兩者不衝突。讓孩子知道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為自己的將來負責;同時也讓他們明白如何去生活,如何去發現身邊的美好事物,願我的孩子能真正懂得這一點。


泥鰍裡的香草


謝了!這問題從兩方面看,首先這補習班是孩子的老師辦的還是其他人辦的,如果是教他的老師辦的不管孩子成績如所必須去,道理大家都知道。如果不是他老師辦的則無所謂,成績好可以不去,成績差則可以去補一下。其次要看家長是否有時間,孩子有多大?如果有時間大一點孩子可以看看名勝古蹟,瞭解五千年曆史對學習肯定是有幫助的,如果孩子小則可以到山水秀麗的名山大川去讓其開開眼界,玩的開心快樂就行


雲中美景


補習班分兩種一種是興趣班,培養業餘愛好,只要孩子喜歡,應當鼓勵孩子發展,文化課補習班個人認為不建議去,孩子成績差,應當分析原因並採取相應措施,包括請家教一對一輔導,特殊情況還需心裡疏導,總之,強扭的瓜不甜,扼殺了孩子學習動力,導致孩子厭學將得不償失,應當根據孩子年齡,個性化指導才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