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70年代期间的农村没有小卖部没有代销店,那平常农村人的生活用品和日用品是怎么购买的?

hryqt


在我们云南老家,六十年代的农村就已经有“代销店”了,但规模很小,所售商品非常有限,也就是针头线脑和油盐酱醋,毛巾、火柴、廉价香烟和没有、肥皂。店里的商品价值总和就两三百块钱。到了七十年代中后期,供销社在我们大队的公路边建了一座大的代销店,主要经营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及锅碗瓢盆、布匹、学习用品等生活必须品。那时的代销店还兼收农村的中草药、茶叶、土鸡蛋等土特产,然后再外卖。

到七十年代末期,国家突然下来一个扶贫政策,凡农村困难户都可以到供销社赊布匹或成衣,在云南称为“赊销”,很多人都到供销社签个名,就能领到一套棉衣或几米布匹。改革开放后,供销社搞承包,原来的供销社员工成了商店的个体户,后来,供销社撤销,曾经“赊销”的布匹和衣服也没人过问了。现在回老家,供销社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大小小的商店和超市。


若愚趣谈


不请自来!

本人是六十年代中期出生的,正好经历了七十年代,所以对当时农村的状况和农民的日常生活,购买生活用品还是有所了解的,也亲身经历了许多事情!

在七十年代的时候,自然村是没有代销店和小卖部的,当时在我们大队只有一家集体商业下伸点,是一个在集商工作的一个姓马的老人开的,而且还是代销店!
由于当时是计划经济时期,大部分东西都得靠购买证购买的。当时在农村家家户户都会养着成群的鸡鸭鹅等家禽,所以并不象有些网友所说的那样,在农村的商店里鸡蛋卖6分钱一只这回事的!因为农民家家都有鸡蛋鸭蛋要卖,更不会去买蛋吃的!清楚地记得,那时每到星期天,我母亲就会让我提一小蓝子鸡蛋,到溧水县的柘塘街去卖,当时鸡蛋卖七分钱一只。

当时的好多东西前面都会加个洋字,不知道是进口的还是另有原因:如,香烟叫洋烟,点灯的煤油叫洋油,火柴叫洋火,白糖叫洋糖,红糖称为古巴糖!等等。当然这些也是要凭购买证购买的!

当时没有过滤嘴的红南京香烟卖三毛壹分钱一包,飞马每包两毛八分钱,勤丰卖两毛二分钱一包!而南京和飞马都得凭购买证才能买到,而每张购买证,只能在过年时才能买到两包南京和两包飞马。象那时的老农民们抽的烟大多都是七分钱一包的!有:向日葵,火车,大铁桥等。而能够抽得起一毛三分钱一包的跃进烟,那他们家的经济状况是非常好的了!那肯定是劳动力多且独子女户。
那时只有公社的镇上才有供销合作社的各种店铺和集体商业的各种店铺。农民们大多是利用下雨天不出工的时间去街上买东西。

还有另外一种途径,就是在当时活跃在每个村的货郎担,他们走村串巷,一手摇着拨浪鼓,一片叫卖着:洋烟,洋火,桂花糖,针头线脑,洋红洋绿等等等等。

再有就是当时在每个公社的衔道上,每年剩农闲时,都会办有一到两个物资交流大会。农民们的生活生产用品都会到物资交流大会上去购买。

那个年代,只要一听到货郎的叫卖声,就是我们一帮孩子最高兴的事情了,纷纷地跑回家,偷拿一个鸡蛋,到货郎担上换糖吃,糖果是硬糖,一分钱一颗,一只鸡蛋能够换来七颗糖果,在当时能够有颗糖吃,那真是一种超级亨受,等到晩上母亲下工回来,发现鸡蛋少了,是免不了一顿皮棍子烧肉的!(用柳条抽打)。

唉,不说了,现在回忆起来童年的时光,虽穷,可那时绝对是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再也回不去的时光了,只能给我们这代人留下深刻的回忆了!

本人观点!


三农问题探讨者


这个问题,不贴实际。

别说七十年代,就是五六十年代,农村就有代销点。

我六五年生人,记事也就在七十年代左右。碰巧的是,那时我们那个小村的代销点,就在我家斜对面。

这就是供销社设在各个村庄里的代销点,在我们当地叫“联社”。

这种代销点相较于现在来说,卖的东西,是挺少。

但那时,老百姓的一些日常用品,都是从代销点里购买。烟酒糖茶,油盐酱醋……等等。

记得那时候,很多东西还是限制供应的。

并且叫的名字也多是带上个“洋”字儿。比如,洋火(火柴)、洋油(煤油)、洋钉子……等等。

那时钱实,物价也低。

曾经有句顺口溜儿,叫做“一个鸡蛋七分钱,两个鸡蛋一斤蓝”,从中,就能想象出那个年代的物价来。

不知道题主从哪听说,那时候的农村里没有小卖部,没有代销点,这是不大可能的。

有些太小的小山庄里,供销社可能没设,但这样的村子很少,并且,这样的村子,一般是紧挨着一个稍大的村庄,也是就近就可以去大村里的代销点的。

基本上不存在题主所说的这种情况。


笨刨


说起70年代的农村人,日常生活用品购买确实和现代不一样。作为经历过70年代的农村生活,桂农通在这方面还是有点发言权的。

第一,其实当时有乡村供销社,生产队有代销店,并非题主所说的没有。记得那个年代,乡镇里最吃香的无非有三种部门的人:

第一种是供销社

,因为日常所有的用品都有,不过有不少是紧俏商品,没有熟人可买不到。比如我爸坐了二十年才舍得丢的凤凰牌自行车,地道的上海货,即便自己有钱,也要求爹求娘找人拿到批条才买到的。

第二是食品站,可以吃到最新鲜的猪肉,特别是美味的猪肠、猪肝、猪肚等下水,也必须要食品公司里的熟人才能拿到。

第三是粮所,掌管着公粮和议价粮的收购,又掌握着面条等粮产品的销售,到哪都受人尊敬得很。

供销社要乡镇上才有,我们村里只有供销社的派出机构,叫代销店。代销店也不是每个村都有,只有人口比较多,交通比较便利的村,才会设立。

我记得代销店,日常的各种吃穿东西都有卖,化肥农药以及各种农机具也全都有卖。一些没有的商品,必须要提前报代销店,到乡镇的总店去采购回来才有。

第二,当时没有小卖部是因为个人不能开,说是资本主义尾巴。70年代那些年,村里还大多是集体一起干农活,大家都靠积累工分来分粮分钱。

劳动力少的人家,一年到头积累的工分分配到的粮食也不够一家人吃,只能年年提前预支集体的粮食,叫超支。

那个时候,也没有哪个人敢开小卖部。一来没有本钱,二来生产队干部不允许,说那就是“资本主义尾巴”,是要挨批斗的。村里人的要买东西,也只能到正规身份的代销店去了。

第三,那时的农民没有什么钱,也不需要那么多的生活日常用品。当时的农民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工作,不敢种经济作物,不敢搞副业生产,只能老老实实的种田种粮。

到了年底,按照工分积累数分粮分钱。其实分到的钱也不多,顶多勉强够平时家用的油盐了。余下的不多,还要用于小孩的读书呢。

那个时候的农村人,日常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买的,日常在村里的代销店就可以解决了。

如果要添置新衣服或是新鞋子之类的,一般就到几公里外的乡镇大集去。但上街的次数不会太多,因为钱少,每个农村人都学会了节俭。

一般人一年也舍不得是买一件新衣服或是一双新鞋,衣服都是补了又补,能穿就继续穿。往往是父亲穿了再给儿子穿,大哥穿了再给弟弟穿。不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确实无法体会到当时农村人的穷与苦。

忆苦思甜,现在的年轻人是身在福中应知福了。不过,现在时代不同了,也不应该老拿以前的事来说了。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农村事,欢迎关注“桂农通”,谢谢您的点赞与鼓励!


桂农通


说这句话的人真是不了解当时的情况。改革开放之前,省、市一级均有供销合作社,(包括现在仍有这一建制存在的)下边是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也就是现在的乡镇、村、自然村。七十年代初我们知青下乡时,公社所在地均有医院、学校、供销合作社、食堂等。而且供销合作社还分为烟酒副食、农具工具生产资料、布匹日用消费品等,比现如今的超市分的更祥细。下边的每个村子(当时叫作生产队)都有一、两个代销点的,而且卖的东西相当的全,这个全是指当时的消费需求和水平而言。比如,象毛线之类的东西,郑州市内要凭工业分购买,公社的供销社有钱就行。(我的毛衣就是那时候买的毛线,现在仍在衣柜里)代销点里的肥皂、洗衣粉、白糖等,在郑州市都是凭票供应的,在那里随便买,所以每个月的公休日都会买一些拿回家的……


我只是我不代表你


70年代初一个生产大队就有一个代销店,每年春节回家过年,都会去代销店买一些土鸡蛋带回城市里,那时一个鸡蛋6分钱。

在这以前都是一个区,相当于现在的镇都有供销合作社,每一个公社都有商店,包括布匹在内的全部日用商品,如果这个公社比较分散,还设供销分店,那时候供应物资还是比较充足的。特别是红山洗衣皂在城市凭票供应,一块两毛五分钱,春节时整箱带到城市分给朋友。还有红糖一次买好几斤,当然这要写个条子才能买到。

那个时候虽然大家都很穷,但是买一般生活用品比较方便,我住的地方离镇不远,一般利用早上去镇上买商品,只耽误一个早工,扣两分,在我们队两分值两毛钱,不是特别急,会利用下雨天早上去镇上购买商品,这样不耽误工分。

几十年过去,回想起那个年代,我们老了。


王老歪49681976


这个问题,我就以我那个地方来说说!

我那是个比较偏僻的山村,很多村庄都是离集市比较远的,一般的都有四五公里,而且每个村里的人都是住的比较分散的,这几户那几户的,比较少集中在一块,这个有区别于其它地方,所以村里面也比较少有代销店啊,小商店啊之类的,就算有也是很少的生活日用品!

由于日常生活用品不齐全,除了非常急用的到代销店去买之外,基本上都是到镇上的集市去买的,每个镇上都有固定的赶集日,也就是圩日!每到圩日农村的人不管买不买东西,一般都喜欢到圩上去转转!包括现在也都还是一样!

我是农夫光头强,你那是怎样的呢?欢迎评论区说说





农夫光头强


我是60后,经历了20世纪70到80年代初的物资大匮乏年代,那时的农村一个大队(那时的自然村叫大队)也就一个小卖部,那时叫代销店,所卖的商品很少,也就是油盐酱醋什么的,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虽然那时人们非常穷,但物价很稳定,人们不用担心手里的一些微不足道的钱贬值了,生活各方面也很环保,买盐酱油都自带东西去盛,快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备点年货,因为到了正月是买不到东西,还别说,那时虽然穷,但年味十足,其乐融融!


沁园春雪144160832


那是信口开河,你们也信?

现在旅游时到各地农庄去看看,搜寻一下当年村庄小卖部的遗迹,保证让你们颇有收获!每个庄都有自已的百货小卖部以及供销社的代购点!

当时农村的经济核算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就是以生产队为基础!有条件的生产队岂会不办小卖部?连上百人以上的知青年点都有小卖部!

人民公社就现在的乡镇,生产大队就是现在的村,生产队就是现在的庄!

笔者曾在河南焦作市寅马庄煤矿附近农村生产大队待过近一年,那是一个北方的村子,有人口近千户,村里有生产队五个,因村子很大人口多,四条街上有不下十余个小卖部,当然都是生产队办的!收入归生产队所有。

若在山区那就不行了,人口少人们住的分常分散,生产队能有一个小卖部那己是不错了!


天马行空第三


谢谢晚上好,

身为70后,小时候,一个村8到9个小分队,只有一个商店,是村部的,供销社,农村含作社,有两人卖东西!!酱油泡豆腐干,那叫香,

1毛钱买10块山芋糖,甜,铅笔,小刀,橡皮,写字本,,铅笔,3分一支,写字本8分一个,橡皮小的2分一块,大的5分一块,,奶油雪糕,顶好5分一块,舍不得买,,现在一块钱一块雪糕也沒5分的好吃!还有生活用品,点心,就果子,用纸包好,那年代,卫生纸也是稀罕货,用不起,大粗盐一毛钱斤,烟,丽华,联盟,红旗,可可,这些烟没超过五毛一包,联盟8分一包,丽华1毛5,那年代,一个字,穷,,,穷但是很快乐,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