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你写书法多少年了?领悟到了什么?

梅梅梅子


本人练字也多年了,一开始就属于爱好,被书法家泼墨的景象和潇洒的字体所吸引。因此爱好一直坚持了下来。收获多多:

1.广交同道朋友,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无形提高自己的水平,包括文学,审美情趣等。

2.消磨时光,排遣抑郁。

3.在书写的过程中快乐自己,领悟人生。慢慢看淡了好多东西。

4








wgq700228


本人学习书法大概有四十年左右了。

记的在上小学时开每天都给交一页大楷作业,最清楚的在五年级全校有个大楷作业评比赛,我的大楷评了全级第一,前1O名人作业可给全级学生作榜样参观呢,我自已在想让学生参观还要继续努力,从那时候就启发了我,我对写字有兴趣天天在坚持着。

后来很快考上初中,在初中课程忙,买了一个柳公权字帖,有时间就写

几字,没时间好几个月也不写,初中毕业了考上高中更没时间写,一晃高第二年快毕业了,家里穷的实在没钱上了,只好退学了。

回到家里边干活,也边写字,那时候还设包产到户,集体所有制每天的劳动挣公分,集体种庄稼。

83年农村实行承包制,我行政村有会作医疗站需要一个买药人,当时村选我去村上担任医疗行业,我就一边学医边写字。

99年我去书协培训在郝国良老师指导下我书法才走上正规道子,对一帖每一字再继续临有进步。以前自己不懂方向,今写这帖,明天爱不了写那帖,没专主题乱写。

2O12年在本县城举办一次个人书法展,受到了当地书法爱好者及群众的好评。

2O14又到北京跟李松教授,刘洪彪教授,张旭光教授,张改琴教授,胡立民教授,翟万益教授,等教授指导下对书法全面更深的学习了解至今。

总之书法是无止境的,真是不容易,只要坚持还是有进步,也是一个漫长的工程。要学好法还是要拜老师,自学只能走弯路没有进步。











张斌锋


浅谈书法,

我练习书法屈指一算四十多年了,在部队办墙报板报都离不开书法。书法也是一门艺术,只要你坚持学,经常练,准能学好。

我有这方面的亲身体会,从上学就开始跟老师学,临老师们的毛笔字字帖,久而久之就基本上掌握了书法字的结构和笔画,每天写十几张,让老师们修改。

当时正是七十年代各家都很穷,买不起纸和墨。自己用锅烟灰,煤面当墨,一有空就地用掍写,干啥研究啥,学书法就的爱书法,专研书法。平时观察事务,那有好书法,比如标语,文字,布告,把它的字体结构笔画一一记在心里,有空自己在模拟写几遍,只到记熟练会为止。

总之,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坚持学没有学不会的,我学了五年就有成效。十九岁入伍到部队大显身手。为连队办板报墙报,三年后进到师司令部,成为专业写作书画家,回到地方后利用自已特长再为地方政府,单位服务,我觉得其乐无穷,学有之用,大显才能,何乐不为呢!劝读者们努力吧,坚持长久必有益处。


勤劳的军建


本人学习书法,说不上有多少年,总之自小到现在都就这种爱好。没有系统地去学习过理论知识,没有临个那家那派的字体,更没有投门拜师。记得,上小学时,老师只上过几节书法课而已,老师见我写的字,便说我有写字的天赋。我对写字练习书法也较感兴趣,对写字好看的人有一种亲切感,每逢过年的时候,我特佩服写春联的人,就一天到晚在旁观望,有时饶有兴趣地在地上用木棍学着比划。平时,无论在沙滩,还是在放学的路边,抑或在末凝结的泥油上,只要有适合写字的地方,我都用木棍或手指写一写练一练。因为没有启蒙老师,小时候根本不识什么颜体、柳体的,自己所练习的字一直练到自己认为满意为止,如果练到自己无法满意的字,就去观看观看别人的写法回来再练习。每次感到自己所写的字(我自认为所写的不是书法)有所进步时,都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长大后,因生活的劳碌,便日渐疏于练写了,但我并没有彻底放弃,每在杂志报纸或网络平台上看到别人的好书法时,我都不由自主地去观摩,心去体会,手在比划。每当我有抑郁压力,痛苦烦恼时,便拿起笔来,去抄写一些诗词来平静调节自己的心情。这些习惯使我一次次地渡过了人生的艰苦岁月!记得有一次,因工作繁忙已有一年沒有去执笔练习过了,但每每都有那种要去执笔练字的冲动,都被抑压在心里,觉得难受。当我放下工作重新执住笔时,心情很激动,手在颤,眼湿润了,我深深体会到我心灵深处的那种情怀!

我从来不想成为书法家,也可能成不了书法家!我也认为自己所写的不是书法,一直都是希望自己所写的美一点更美一点而已,更重要的,是我对写字的那种精神生活追求,一直陪伴我至终生。


富贵柚园


小的时候受家族长辈影响,喜欢上了书法,但一直苦于没有老师指导,断断续续自己瞎写一气,难有成就!参加工作后,因为工作性质,空余时间少,写字机会就更少了,只是每年年底为朋友同事刷几幅对联。每每提笔,倍感生疏。2015年六月份,感觉得把写字重新拾起来,于是写了几个字,不知天高地厚的参加了网上的导师点评活动,结果可想而知,被导师告知是路子错了,得静下来临帖。“一语惊醒梦中人”,终于知道学书法还是得走临帖的正路,于是抱着归零的心态,添加了几十个书法公众号开始学理论。开始临古帖,可以说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进步也是明显的,加之善于思考归纳,逐步建立起了关于书法的正确理论体系。更难得的是学习了古笔法的知识,对于自己日常临习法帖提供了理论指导。短短几年,自己取得的进步只有自己清楚,收获感悟颇多,归纳整理一下,与大家分享,谢谢!

^O^ 万物有法,有法才有自由!

^O^书法不光要苦练,还要多思多悟。

^O^正确的书法理论建立是必须的,这是临帖实践的指导。

^O^字外功夫的重要性在学了书法以后感受越来越明显。古文化和国学知识的积累轻视不得!

^O^时间就像女人的乳沟只要愿意挤总是有的!(开个玩笑)

^O^有进步就会更自信,学然后知不足!

^O^大众审美的缺失是一种悲哀,这就是江湖书法大行其道的原因

^O^对文化对艺术的敬畏感缺失,造成书法就像……一样,谁想上就能上!门槛过低,是个人都敢提笔胡划拉,美其名曰书法,近年来综艺大佬,影视明星,各界名流……纷纷利用自身的人脉,赚的盆满钵满,正正规规写字学书法的都守着清贫,艰难跋涉着……

^O^江湖电脑体屡屡出现于央视屏幕令人震惊,令人心痛,令人无奈……

一点愚见,不喜勿拍!


养正书法44390535


我小学时候在父亲的启蒙下练了一段时间柳体楷书,后来因为没人监督,自己又贪玩,就没有坚持下来,现在想起来也是非常遗憾。

成年后忙于生计,很多年把自己喜欢的写字画画抛之脑后,一荒废就是二十年,前几年有了一点空闲的时间,偶尔也提笔写写,由于不够勤奋,写的东西一直都拿不出手,但是练习书法真的很锻炼人的耐心,我有一点小小的焦虑症,在写字画画之间不知不觉能够改善很多,虽然我永远成不了书法家,但我真的很感谢父亲当时对我的引导,让我有了这么一个宝贵的爱好,可以做到独处的时候不孤独。

字是真的很烂,但真的很陶冶情操,希望自己以后不要那么懒,好好坚持下去。


紫豆蔻zidoukou


说来也惭愧,自己从小到大写的一手烂字,自从儿子上了一年级之后,报名参加了一个硬笔书法班,为了给儿子起到榜样的作用,不让他半途而废,我就跟着他一起写,一起练,没想到,从此以后,我居然深深的爱上了写字!从一开始的被我老婆称为狗不理的字,到现在大家都说好看,有样式了整整两年了!直到现在,每天还抽空写个两页!而儿子由于功课多反而没我练的多,自然也就写的没我好!我老婆也经常拿我的例子教育儿子,要跟爸爸学习!


月下聽松


目前鄙人练书法已经一个多月了,基本以临摹为主。下面给大家浅谈一下学习书法的体会!

第一,对书法有了新的认识。没有临摹之前,每天都是自己瞎写乱写,没有老师教,也没有报班学习,就是自己练。自以为有一点点天赋,就能把书法写好,其实不然。其实书法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光靠自己的天分真的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书法和写字真的不是一码事。书法肯定是写字,但是写字不一定是书法。以前总是以为写的潇洒,龙飞凤舞的字就是书法,以为自己创造的字体就是书法,如果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现在,我对书法有了新的认识和认知。好的书法必须具备形美,线条美和势美。

第二,临摹古贴,受益颇多。我以前从来没有临过帖,认为自己随便写的笔画,甚至是夸张和变形的笔画就是书法了,等到真正的临摹过一段时间字帖,就会发现自己之前的笔法、章法和间架结构都是错误的,如果不临摹古贴,不取古法,只会离书法越来越远,更不能谈书法艺术了!我一个月前听从书友和老师们意见,从临摹赵子昂的行书千字文开始,每天都临摹,坚持反复临摹,每天都临摹数遍,甚至单字都要写百遍千遍。就写这么多遍,还是感觉和古人差距很大,而且差距越来越大!虽然不能全部取到古人的精髓,但是也能领悟一二,这就是最大的收获和进步!
总而言之,
学习书法是孤独的,是寂寞的。它是一个很深的艺术,短时间内无法领悟到精髓。只有慢慢的摸索,研究,再加上勤奋坚持,我相信书友们都能取到真经。我临摹一个多月明显感觉字的间架结构比以前好多了。

强哥浅谈,插图为强哥硬笔习作!


强哥书画


【老斯絮语】 有闲了写字,觉着好玩。如同喝茶聊天打牌,消遣解闷,虚掷着时光。

自少时在乡间,会写几笔毛笔字积累了不少人缘。从小遵父训:别人有求,能帮到的都不可以推辞。因此,自是平添许多“义务工”。此中,除了“助人为乐”的朴素体验,还多了练笔的机会和书写的乐趣。长大了又明白,父母常教诲的“做别人事学自己艺(本事),总是在应验着因果关系。以至于,儿辈们如今依然心存此念。

自从离乡进城,写字的杂务极少有。退休赋闲,重拾爱好。蓦然发现,年轻时三个所好:抽烟、打牌、写字,前两个不良嗜好巳然戒除,竟仅存写字,并有所长进。果然幸哉窃喜!

许多年没认真写楷书,手生了很多,屡见败笔,自惭不已。至于行书,只是自如些许,从容多了几分。仅此而已,余下的便是书写带来的快乐,纯粹的过程感受,尤其是纯粹的心灵体验。

不揣浅陋发几幅。见教于方家。











老斯絮语


1984年初练隶书,临贴刘炳森,以为神;1996年练硬笔,临贴顾仲安,膜拜不已。不过,练字也只是在业余时间,后面更由于不停地奔波,几乎荒废了。因为时间有点久,也有些感受,试说一二:

1、笔划配合中感受到当仁不让和谦逊礼让。每一个字由不等的笔划组成,写书法的时候这些笔划之间需要讲求配合,有大有小,有主有辅,笔划之间顾盼意连,夺目生辉。主笔划要雄浑有力,当仁不让挑大梁,辅笔划要谦让,以巧力取得字体架构的平衡。在字与字之间也需要有比较好的配合,这也是章法的要求,字当大的则大,当小的则小,当繁的则繁,当简的则简,各司其本,最终达到参差错落、疏密有致的效果。

2、诗句中感受到汉字音义结合的美妙境界。写书法,常会引用古诗文,如唐诗宋词等,在一字一音、一句一韵的抑扬顿挫中,精炼的诗句所营造的美好感觉和深刻含义常能使人感慨良久,玩味不已,仿佛能与古人相通,走入他们的世界。

3、字体中感受到字如其人的性格。书法大致分篆、隶、草、行、楷,其中每一种又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人不同个性,写出来的字也各不相同,同样的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写出来的字也有差异。俗话说字如其人,每每品味一个人的书法,就好似能感觉到作者当时的心境,或婉约,宁静如水,或奔放,又如恣肆汪洋。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永久符号,认真研练既是身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也是每一个新时代中国人的义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