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一部記錄古人生活的大百科全書

敦煌莫高窟:一部記錄古人生活的大百科全書

前秦建元二年,一位名叫樂僔的僧人,在途經中國西北的敦煌時,忽見一座山峰金光閃耀,有如佛光普照。遂決定在此山壁上開鑿洞窟,立身修佛。

自此,拉開了敦煌莫高窟長達千年的修建歷程。

千年歲月,莫高窟尊享了隋唐絲綢之路繁榮帶來的大規模建窟修佛的喜,也承受了北宋之後日漸衰落荒廢的悲。

千年歲月,莫高窟講述了中西方文化在此交融的合,更用血淚述說著文物慘遭掠奪,流落海外的離。

悲歡離合,已成追憶。

敦煌莫高窟:一部記錄古人生活的大百科全書

如今,我們回首再看敦煌莫高窟,佛教藝術不是它唯一的文化標籤,人們在這裡能夠一眼千年,穿越時空,感受古人生活的點點滴滴。所以,在小編看來,莫高窟更是一本文化底蘊厚重的古代大百科全書。

一、古代軍事史

在莫高窟,現存有的大量壁畫描繪了古代軍事。

從士兵武器的描寫,到軍隊操練、出征、對峙、交戰等一系列軍事狀態,事無鉅細,充分展現了古代軍事的發展歷程,以及戰爭的血腥殘酷。

敦煌莫高窟:一部記錄古人生活的大百科全書

在莫高窟的第332號窟,一幅《八王分舍利圖》描繪了這樣一幅場景:

在波濤洶湧的恆河邊,兩軍躍馬相向,或手持矛,或手持盾,誓欲至對方於死地,把古代戰爭描繪得非常生動。

二、古代生活經濟史

莫高窟除了精美的佛教畫像外,在上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還刻畫了成千上萬個供養人像。

為何供養人像?

有些讀者可能不甚瞭解,小編給大家科普一下:

供養人像,就是信仰宗教出資繪製或建造聖像、開鑿石窟的人,為了表示虔誠、留記功德和名垂後世,在宗教繪畫或雕像的邊角或者側面畫上,雕刻自己和家族、親眷以及奴婢等人的肖像。這些肖像,就叫供養人像。

敦煌莫高窟:一部記錄古人生活的大百科全書

而更讓人驚喜的是,雖然經過一千多年歲月的洗刷,莫高窟至今仍然還保存著一千多條題名結銜,這對研究古代社會狀況提供了許多珍貴線索。

敦煌莫高窟:一部記錄古人生活的大百科全書

除此之外,在《本生經》、《彌勒經變》、《寶雨經變》以及眾多供養人題記中,更是大量描述了古代人在生活、經濟方面的各種具體情況,栩栩如生地再現了各個歷史時期人們的生存狀況。

三、古代音樂史

目前在莫高窟,人們已經發現具有音樂題材的洞窟就在200個以上,不同組合的樂隊更是有500多組。

敦煌莫高窟:一部記錄古人生活的大百科全書

莫高窟不僅存有大量和音樂有關的文獻、樂譜,而且在壁畫中還發現了各類樂器40餘種,吹、拉、彈、打等各種演奏方式的樂器,無所不包,無所不有。

樂器之多,種類之豐富,讓今人瞠目結舌。

雖然目前繪畫中的許多樂器現在都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但是,從中我們還是能充分感受到古代人娛樂生活的豐富多彩。

四、古代繪畫史

莫高窟的壁畫在中國的繪畫史中自成體系。

如果你有機會去敦煌莫高窟遊玩,走過長長的棧道,在手電筒微弱的光線下,注視著那一幅幅色彩豔麗、莊嚴肅穆的壁畫時,你會發現你的眼睛,你的心,你的靈魂,彷彿都遊離了身體,浸入了畫中神秘的世界。

敦煌莫高窟:一部記錄古人生活的大百科全書

曼舞的飛天,靈動的山水,栩栩的動物,以及神態萬千、服飾迥異的供養人畫像等等,無不體現了莫高窟壁畫的精湛技藝、聖潔崇高。

除此之外,敦煌莫高窟在建築、舞蹈、交通、體育等方面也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展示了千百年來中國文化不斷融合發展的面貌,對後世文化發展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

敦煌莫高窟:一部記錄古人生活的大百科全書

曾經的繁榮、衰落、苦難,是敦煌莫高窟的一場修行;

今日的莫高窟功德圓滿,必將以無限魅力感染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