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通鑑,居然讀出了《四十二章經》和“豬八戒”,哈哈哈

衣賜履按:說來也有趣,讀通鑑,居然讀到了韋小寶千方百計尋找的《四十二章經》;翻佛教資料,竟然發現,“豬八戒”並不是吳承恩瞎編出來的,歷史上真有這麼一號人物,不覺莞爾。讀書的樂趣,亦在於此。

《後漢書》上對佛教何時進入中國,記錄並不多,我參考了蔣維喬先生的《中國佛教史》,撿有意思的內容給大家說說哈。

公元65年,漢明帝劉莊下詔,犯了死罪的人,可以用縑來贖罪(縑讀如堅,是一種細絹)。沒過多久,楚王(首府彭城,江蘇省徐州市)劉英派郎中令送三十匹黃色、白色的細絹給封國宰相,並表示,我自從當了蕃王,做了很多錯事,犯下不少惡行,這次見到皇上的詔書,打心眼兒裡歡喜,特地奉上縑帛,以贖我的罪行。

楚王劉英何許人也?他是劉莊的異母弟弟。光武帝劉秀一共生了十一個兒子,郭皇后五個,陰皇后五個,還有一個不怎麼受待見的許美人生了一個,就是這位楚王劉英。

讀通鑑,居然讀出了《四十二章經》和“豬八戒”,哈哈哈

【徐州竹林寺楚王劉英像。可見,劉英對佛教是有做貢獻的】

封國宰相向朝廷彙報了此事。劉莊批覆說:

楚王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仁祠潔齋三月,與神為誓,何嫌何疑,當有悔吝?其還贖,以助伊蒲塞(指在家受五戒的男性佛教徒)桑門(指佛教僧侶,"沙門"的異譯)之盛饌

這一段很短,但挺有意思,咱們一點一點解釋哈。《後漢書·楚王英傳》載,劉英這個人,從小就喜歡遊俠,養了很多賓客。隨著年齡漸長,他開始對黃老之學感興趣,同時呢,用佛教的規矩齋戒祭祀。晉人袁宏註解說,所謂的浮屠,就是指的西域天竺國的,“佛”對應於漢語就是“”,意思是要讓眾生有所覺悟

。佛教以修善慈心為主,不殺生,專務清靜。修為高的稱為沙門。沙門在漢語中大約是“”的意思,差不多就是除去慾望,歸於無為。佛教主張,人死之後精神不滅,靈魂還在,可以投胎轉世,前世行善還是為惡,全都會有報應,所以他們提倡行善修道,苦煉精神,達到無生無我的境界,也就成佛了。佛身長一丈六尺(大約3.7米),渾身金色,項上有日月光輝,變化無方,無所不入,無所不在,普度眾生。

讀通鑑,居然讀出了《四十二章經》和“豬八戒”,哈哈哈

【浮屠,也指佛塔】

回到劉莊這段話上,意思是說,劉英既崇尚黃帝、老子的學說,也膜拜佛教的法門,齋戒又特別虔誠,一戒就是仨月,還向神發過誓言,他能有什麼嫌疑?他能幹什麼壞事?他需要贖什麼罪?把他呈上之物退還,用以款待佛門弟子。

從這一段,我們可以看出,明帝時期,已經有和尚進入中國了。之前的史書,還沒有出現明顯的“佛”、“浮圖”、“沙門”這樣的專門術語。那麼,有史可查的佛教,是什麼時候到達中國的呢?

公元60年,明帝劉莊做了個夢,見到一個金人,身長丈六,頭上有白光,在皇宮大殿之間飛行。劉莊很驚詫,上朝以後,就問臣下,夢見的是什麼東東。有個叫傅毅的大臣說,應該是天竺國的佛。於是,劉莊就派中郎將(一說是郎官)蔡愔(讀如音)、秦景,博士王遵等十八人出使天竺。使節團回到洛陽後,帶回倆沙門,一個叫迦葉摩騰,一個叫竺法蘭。另外,還從天竺拉回來很多經書,這些經書都用白馬馱回來的,因此,在洛陽城邊上修了一座寺院,名為

白馬寺,給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居住。中國有僧寺自此始,佛教開始在中原傳播,在天子、諸王和顯貴當中,楚王劉英是先行者,最先喜好佛教。

讀通鑑,居然讀出了《四十二章經》和“豬八戒”,哈哈哈

【丈六金人】


柏楊先生評論:這是一項空前未有的衝擊,佛教——一個徹頭徹尾陌生的“蠻族”文化,闖進中國大門,不久就跟儒家系統發生激烈衝突。儒家學者不瞭解這麼一個怪誕的宗教,怎麼竟會有人崇信。然而佛教一進入中國,便在中國生根,這個外來的宗教刺激純中國本位的宗教——道教的興起。於是,中國文化中的缺點部分,就在三種教派影響下,逐漸地一點一滴鑄成:

儒家培養出中國人的封建和崇古意識,道家培養出中國人的消極無為,佛家培養出中國人逆來順受的卑屈心靈

衣賜履說:這一段基本上出於正史,但我覺得可能與史實還是有出入的。至少有兩點讓人生疑:一個是漢使能不能那麼順利地完成這次天竺之旅?真的是不好說。反正唐僧師徒是搞了十好幾年才回來,呵呵。再一個是彼時紙還沒有發明,白馬馱回來的經書是什麼材質的?沒有新的證據之前,我們姑且這麼認為吧。

下面講一個好玩兒的事兒。佛教進入中國後,刺激產生了中國的本土宗教道教,雙方一直打,大約在南北朝時,佛系炮製了一套叢書,叫《漢法本內傳》,把道教損得夠嗆。書中說,迦葉摩騰、竺法蘭到洛陽後,五嶽十八山的道士,於公元71年(永平十四年)正月一日上奏朝廷,要與和尚們現場較量一番,看誰的理論正確、法術強大。明帝劉莊一看,嘿,這事兒好玩兒,立即批准,專門派尚書令宋庠(讀如翔),傳旨佛道兩派,在白馬寺鬥法。道士們很興奮,一下子來了六百九十多位,在白馬寺南門外築三個祭壇,西邊的放上符籙書(符籙這種東西,是道士們做法時用的道具,香港電視劇經常有道士畫符鎮鬼,就是其中的一種,呵呵),中間的安置黃帝和老子的書,東邊的擺放祭器、食物。和尚們則於道路西側,安置佛舍利、經書、佛像。爾後,道士們宣稱,在祭壇上點火,聖物都不會被燒燬。結果火一起,道士們的東西,剎那間燒了個灰飛煙滅,而佛家的舍利卻發出五色光芒,在空中飛舞,迦葉摩騰本人,更是飛昇天際,各種神神怪怪,也都在天空中顯示。所有旁觀者,全都看傻了,有二百多宮裡的婦女,都不當宮女了,哭著鬧著要出家。於是,朝廷修了十個寺,七寺為僧寺,三寺為尼寺。僧寺建於洛陽城外,尼寺建於洛陽城內。有個道士叫費叔才的,以法力不及和尚,竟然愧憤而死。

讀通鑑,居然讀出了《四十二章經》和“豬八戒”,哈哈哈

【洛陽白馬寺】


衣賜履說:此為佛家的宣傳資料,當然是把道士們寫得一敗塗地。我沒有專門考證,印象裡此時道教尚未產生,兩家鬥法的可能性不大。

迦葉摩騰、竺法蘭來華,這個事兒當為真。哥兒倆在白馬寺譯了很多佛教經典,其中,就包括我們耳熟能詳的

《四十二章經》,呵呵。

《四十二章經》全名為《佛說四十二章經》,是迦葉摩騰和竺法蘭把佛所說的話記錄下來,一共選集了四十二段話,有點像儒家的《論語》。

蔣維喬先生指出,從迦葉摩騰和竺法蘭來華後,一直到漢桓帝時安世高、支婁迦讖(讀如襯)來華之前,八十年間,中國的正史中,再沒有一句話提到佛教。但是,中國人知道有佛教這個東西,應該更早一些。

例子頗有一些,我們僅舉一例:

據朱士行《經錄》載,秦王政四年(公元243年),西域沙門室利房(一作釋利防)等十八人,帶著佛經來到中國,嬴政見這些人長得奇形怪狀,都抓起來扔大獄裡了,過了不久,全部驅逐出境。

哈,你道這個朱士行是誰?就是二師兄啊!

讀通鑑,居然讀出了《四十二章經》和“豬八戒”,哈哈哈

【高僧朱八戒】

朱士行,三國時代高僧,生於公元203年,死於公元282年。公元250年,印度律學沙門曇河迦羅到洛陽譯經,在白馬寺設戒壇,朱士行首先登壇受戒,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漢族僧人,也是第一位西行取經求法的僧人。

你道朱士行出家後的法號是什麼?

八戒

哈哈哈,朱八戒是從這裡來的,我敢打賭,吳承恩寫《西遊記》時,一定研究過朱士行。

讀通鑑,居然讀出了《四十二章經》和“豬八戒”,哈哈哈

【淨壇使者豬八戒】

朱八戒出家之後,在洛陽鑽研、講解《小品般若》,感到經書寫得不明白,估計是以前的譯者就沒弄明白,看不懂的內容刪了很多,以致經文詞意不明,前後不連貫。朱八戒聽說西域有完備的《大品經》,就決心遠行去尋找原本。

公元260年,八戒從雍州(長安縣西北)出發,越過沙漠到達于闐(新疆和田一帶),果然找到《大品經》梵本。他就在那裡抄經,一共抄了九十章,六十多萬字。公元282年,八戒派弟子把抄寫的經本送回洛陽,自己仍留在於闐,後來在那裡去世。

佛教的經文和傳說,本就帶有神秘色彩,進入中國的時間,我們不必過於拘泥。總之呢,按照蔣維喬先生的觀點,中國人知道佛教這個事兒,應當在漢武帝通西域之後。至明帝劉莊時,有天竺人來華,朝廷對他們很是禮遇。至於確定佛教之傳來期,當以安世高、支婁迦讖來華時算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