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怎么看待内蒙古赤峰市的?

总乀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我是赤峰人,总体来讲赤峰人还是比较热情好客的,为人处世方面也是比较靠谱的,直接深交。

赤峰的环境不错,有很多值得大家去的旅游景点,如玉龙沙湖景区,王爷府景区,道须沟风景区,石林景区,以及城区的红山公园,不过城区的两山两园还没修好。

赤峰工资低,房价高,也是一大特色,现在无论老城,松北,新城,房价都高的离谱。

赤峰还有一特色,修路!“赤峰马路天天挖”,无论什么季节,总是有在修的路。

赤峰人能喝,也算一个。来过的朋友就应该领教过了。

当然赤峰还有挺多特色小吃,比如对夹,锅包肉,尤其是咸菜嘎达,上学的时候啃,毕业了啃,工作了还啃,有娃了也接着啃。

欢迎朋友们来赤峰~





拍客PaiKEzhang


说实话,如今的赤峰,没有工业,招商也招不上来,赤峰的上层人士,多为包工头,教育水平照着山东,河南差的不是一个阶段,市内人口懒散,生活节奏超级慢,人均收入2000+?房价自2017.1起,涨到7500-10000元,百姓品牌意识差。有的人说是建设的快,但是有多少空楼房,又有多少一人多套房子。所以,赤峰要是想发展,必须要从教育,旅游抓起。教育上去才会有人才,有人才才会有工业,企业,有旅游才会有更多的外来人口,才会有GDP。

看看那些赤峰大学,纺校,交通,农牧,一职,这些真的就那么像大学么?我倒觉得和高中差不多。这样的学校怎么可以吸引外面的学生?也就有市内没考上高中的孩子,念个3+2我真的就呵呵了。

说挺多,还是很喜欢我的家乡。


一句话140618108


本人女,河北保定人嫁到赤峰来,生活了六年了。这座城市确实很干净整洁,即使一些比较有历史的街道也是如此,卫生工作做的确实比较细致,被评为“卫生城”嘛,还是有一定说服力的。不过这边物价确实跟城市发展水平不成正比,相对于沈阳那边物价高出太多太多。房价尤其几年长的特别厉害,小区两年涨了将近四千多人民币,这就很离谱了,因为修高铁以及热炒房价,总之让人很心累了。饮食方面,主要以牛羊肉为代表,从我的身形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稍微反应出这边的餐食。菜量足,以米饭为主,大部分地区爱吃酸菜,有一种食物叫对夹,跟保定驴肉火烧差不多的样子但小,我个人还是喜欢吃火烧嘿嘿😁。比较著名的旅游景区基本座落在周边的旗县,比如克什克腾旗,草原湖,美林谷滑雪场,阿斯哈图石林景区,喀喇沁亲王府,玉龙沙湖,达里湖等等~~~冬天确实相对南部比较冷,但夏天相对我们家乡就还好,不湿热属于干热。但这边风沙比较大,偏干,每到春天我脸就爱过敏。大赤峰文化尤以“红山文化著名”,在翁旗还挖掘出一座大型碧玉雕龙。个人的一些小观点,不喜勿喷,只是生活在这里的几年一些浅薄的了解欢迎讨论和补充。


胡呼呼2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说到赤峰,想起我的大学同学,又是舍友。他家在红旗滩还是红旗村?有些搞混了。

记得他家境不好,四年下来完全靠奖学金过生活,还能有结余带回家。

他四年来永远住上铺,因为爱干净。但也会趁我不在或周末回家,睡我的床,盖我的被子,因为我始终在下铺,方便。因为他说北京人爱干净。

他永远不吃早饭,说还不饿。而打午饭,要么争第一拨,要么最后去。因为他说厨师那时会给的多,而他也不在乎吃什么。

他的饭盆本就很大,到大四是,甚至开始用小锅。这个保持近四年的秘密,终于在毕业聚餐时揭晓:只因为他相信打菜的厨师会不好意思,如果看到锅底还空着,会再添些东西,哪怕是汤,也是好的。

为了在分配时能获得加分,他也如我一样第一次献了血,但事后才知他有晕血的毛病。

毕业时他没有分到省台,但还是分到市台。他很知足,说已经习惯了城市生活,再回家可能不会适应。

之后再没有了音讯。

你还好吗,那个赤峰的兄弟。

虽然我始终没去过赤峰,但因为那里有我的同学,通过他,我也就了解了赤峰。


新文化街男孩


赤峰一个没有二三线城市的命,却得了一线诚实的病。

第一房价高的离谱,第二物价高的没边

交通拥堵,停车难,就业难,人均素质偏差,工资低,社会保障不稳定(比如没有保险的工作太多太多)……

比如,一对小两口来赤峰买房,房贷四十万,想要找到周六日能有休班的工作比登天都难,要么工资少的可怜,要么政府机关

(孩子的托管问题)

没有稳定的支柱产业,却涌入大量的房奴,肯定情绪化比较严重

贫富差距巨大……比如每年都有很多拆迁户

这样的城市没有支柱产业,没有稳定收入,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大多数人都疲累前行,这就是我眼中的家乡


用户6353844740


我不是土生土长赤峰人,但我来赤峰二十多年,在这里安家,生儿养儿,虽说我有时偶尔也会骂我家那口子是潮种,但也不能不说,赤峰还行,挺好的,比上不足,比下富富有余!

我是东北人,来赤峰第一感觉暖和。呆了这么些年了,感觉赤峰干净,人都挺会过日子,不那么大吃二喝的。

那些年赤峰风沙大,当地朋友就跟我说,赤峰一年刮两次风,我说那不多啊?他说,刮一次就六个月...

最近这些年好了,退耕还林,植树绿化,城市改造,风小了,土也小了,几乎没有刮一嘴沙子的时候了。

赤峰这些年都在扩大城市改造和建设,棚户区,乡村都征地占房,改造了,原来的平房都换成了楼房。占房子占地给钱了,开发商盖了楼房,给钱的再买楼房。占房子钱给的多,楼房就相对价钱多,所以,房价都是这样飙升的,一路上涨,顺风顺水的,就没有从没有下掉过,都是七千...八千...一万......可工资却几年都看不到变化,房价蹭蹭的,工资上浮连蜗牛的速度都达不到,我说这工资是指打工的人,有好工作的人工资还是很好的。

赤峰交通不太发达,那些年回东北就一趟火车,没座,挤死,等这些年好一点了老家又没有需要回去看的人了,时过境迁,城市在发展人也在变。

赤峰快要通高铁了,我在翘首期盼,开通后去探亲就终于不用熬十几个小时的火车了。

赤峰挺美的,人也挺好的,无论在哪里,美是不美都需要有一双可以发现美的眼睛和善良的心灵,你心里有爱有温暖,哪都美,你心里黑,天堂也像地狱!


英梦轻轻


要说怎么看待赤峰市,方方面面的很多,只能从几个方面简单地说一下。

首先说,赤峰市是个干净的城市,走在赤峰市的大街小巷,路面特别清洁,没有垃圾,也没有杂物,这得益于环卫工人的培辛勤劳动,每天的清早,环卫工人分段打扫街道,她们打扫得特别细致,就是一个烟头,也捡起来。

另一个是赤峰是著名的双拥城,他们在这方面工作做的特别好,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在城市里的一个街道十字街上,还立了一个双拥碑,成为这座城市的一个景观式标志。

赤峰人文明程度特别高,他们不但语言上讲究礼节,待人接物上有礼貌,在和人共事上,也讲究诚实守信。当然,个别不文明的人也有,但那不能代表大多数赤峰人。

赤峰人还有个特点,勤劳朴实,勇于奉献,他们一代接一地努力,把赤峰建设的特别美丽,现在的赤峰城分旧城,新城,桥北新城,松北新城,几处都是楼群林立,街道整洁;赤峰人的生活好特别美满。

总之,赤峰是个美丽的城市,赤峰人是文明程度比较高的群体。


吕洞宾


去年第一次到赤峰,一下飞机就一个字“冷”然后坐车前往元宝山,车上感觉挺暖和的,到了公司,发现“那是真的冷啊”后来在这边待到年前腊月二十五才回去,给人的感觉就是树木光秃秃的,一片荒凉,作为一个南方人是不太适应的,

今年回来时也挺冷的,但慢慢的天气就逐渐暖和了,进入3月底,树木开始发芽,第一次感觉树长叶子那么快,感觉就是一夜之间,树上就全绿了。

慢慢的,天气越来越热,气温已经达到了36度左右,有点支撑不住了,也快回家了,感谢赤峰,有了一次全新对北方的认识。


珍宜花卉


赤峰的交通还算便利,临近北京,是距离北京最近的内蒙古草原,据说北京到赤峰的高铁马上也要开通了,对于拉动草原旅游文化将会产生巨大影响。

人们住着怡然自得,享受着属于赤峰人的一份安稳。和大城市比起来节奏慢得不止一星半点儿。

很适合老人什么的生活,乘凉聊天,爬山下棋,周末了去步行街溜达溜达,小长假了去郊区玩玩小草原,日子挺美。

赤峰的旅游景点给我的整体印象还可以,可能是我第一次踏上草原吧,那种辽阔宽广的感觉从未有过,是一次特别难忘的经历。不知道未来还会不会有机会再来这片土地。牛羊肉和对夹比较出名,口味重!历史悠久,天很蓝很蓝!动物园建的还行,步行街比较长!一个小店叫喀什烤肉的很好吃!

还有印象最深的是红山,真的很棒,之前去了一次,无奈后面都是冬天。


风情草原锡林郭勒


赤峰没去过,但一直有印象,我奶奶的父亲是赤峰人,之前抽大烟把家败了,后来全家搬到林东,后期在我奶奶很小的时候被日本人抓到,拨民到黑龙江说是要炼人油,赤峰应该在东北人印象里不陌生吧!我的印象就是赤峰,内蒙古的,后期有机会去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