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政發言:加強城市建設 展“滇東明珠”風采

議政發言:加強城市建設 展“滇東明珠”風采

城市建設既是提升地方形象、實現和諧人居的現實需要,又是改善投資環境、擴大對外開放的必然要求。2019年,隨著“三城同創”的階段性成功,陸良的城市面貌有了極大的改善,城市品位明顯提升,初步展示了“國家衛生縣城”“省級文明縣城”“省級園林縣城”的風采。

一、存在的問題

陸良縣城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還存在一些短板。主要表現在:老城區改造相對滯後,部分道路破損嚴重,而新城區部分道路地勢低窪、下水道不暢通,一遇大雨天氣,道路積水,給群眾出行帶來很多不便;重建設、輕管理,缺乏有效的監督,加之部分群眾文明意識不強,隨地吐痰、亂倒垃圾,造成了基礎設施破壞嚴重;在新增建築物及景觀設施時,未能有效凸顯彩色沙林、高原水鄉等地方特色,爨鄉路等部分道路店鋪招牌統一使用爨體字但整體美觀及新穎程度欠缺。因此,應當進一步提升合理規劃水平,建立健全科學管理體系。

二、對策及建議

(一)規劃與建設相統一。瞄準“滇東一流”這一目標,準確把握城市定位,彰顯獨具陸良特色的城市風格,向適宜居住的生態園林城市邁進,向適宜創業的商貿城市邁進。依託生鮮產業、蠶桑紡織、輕型工業等特色產業的支撐,促進新型工業化與城鎮化雙輪驅動。通過專業市場、現代物流和科技創新服務,構築共建共享的城市平臺,放大產業的集群效應、聯動效應和輻射效應。對重要規劃建設項目,通過專家諮詢、社會公示、舉行聽證、動態巡查和跟蹤監管等,增加透明度和認知度,增強執行力和公信力。

(二)新城與老城相融合。在推進西片區建設的同時,加快老城區拆遷改造進程。在改造新建時留足公共用地,增加綠地面積和健身場所。不斷完善公共配套設施,改造一塊,提升一塊,切實改善老城區的人居環境。新城區的建設和老城區的改造,應注重建築風格、人文特色、水利風情的有機融合。縣城路網體系既要建好乾道,也要連接支路,促進縣城交通的微循環。

(三)局部與整體相協調。沿街建築應適當退讓,高低樓應注意協調,建築群不易過密,留足綠地空間。更多的引進綜合實力強、開發水準高的開發公司,建設規模較大、功能較全的小區,力求達到開發一個小區、建設一片新城。同時對原有老小區整合改造,逐步解決小區碎片化問題。街道、片區的建築風格、建築樣式、建築色彩要相對協調,一街一景、一路一品,打造各具特色的商業街、文化街、美食街。

(四)地上與地下相配套。根據地面道路和建築物佈局及其功能,超前編制地下管網詳規,統一建設地下給排水、通訊系統和管線網絡,解決地上與地下不夠配套問題。供電、電信、廣電、移動通訊等部門應加強合作,儘量實行一管多用,使地下管網一次鋪設到位。對地下管網建設滯後的地段。要統籌協調、同步施工,避免地面一破再破,反覆修補。在地面增設車庫和停車場的同時,加大地下和空中停車場規劃建設力度,力求更多車輛進廠入庫、有序停放。

(五)軟件與硬件相兼顧。綜合利用地域資源,應像利用原有山丘土塘打造幸福公園那樣,彰顯水綠城市特色。定期清潔溝塘河道,拓展公共綠地,完善道路綠化,管護小區綠化,達到溝河清水流、岸邊披綠衣、城市園林化。加大各類文明典型的宣傳力度,引導群眾崇尚社會公德、遵守職業道德、弘揚家庭美德、塑造個人品德。整治交通秩序,加強市場管理,規範路標店牌,強化人文宣傳,增強視覺效果。對城市“牛皮癬”,相關部門要聯合行動,嚴厲打擊涉黃、涉黑、辦假證等發佈違法信息行為。

城市建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是一項長期的艱鉅任務,需要強化組織領導、各部門齊抓共管、全社會共同參與。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一座包容大氣、富有靈氣、充滿朝氣,宜居、宜遊、宜業的“高原水鄉”之城,必將更加彰顯“滇東明珠”的風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