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寒假期间便组织每天将近6小时线上课程的现象?

初中物理丛老师


01

由于今年特殊情况,线上教育走进我们的视野,而且今年很多地方是由当地教育局统一组织的线上教育,这种情况以往是从来就没有过的现象。

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虽然停课了,但是对于学习我们还得继续进行,那么就只有依靠线上育来减少延迟开学带来的影响。

02

我们省,高三的学生线上教育从明天开始,今天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在忙着注册账号,激活账号,可谓是忙得不可开交。

对于线上教育虽然已经出现有几年了,但是真正使用过的人其实不多,老师使用的很少,学生使用的也不多,那么就需要时间先去摸索,先去熟悉,先去适应。

比如,今天我就摸索了半天,才学会了创建班级,学会给学生布置作业,学会怎么在线上指导学生,督促学生等,线上教育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个新事物。

03

线上教育存在虽然有几年了,但是有很多地方还在不是很完善,那么就会影响学习效果了,为了减小影响,那么部分地区提前进行线上教育,这也是合情合理的。

题主给出的这张表是九年级的,九年级意味着很快就要中考了,而中考至关重要,中考成绩的好坏决定了能否读高中,读什么样的高中。

九年级的学生每天在线学习6小时,其实不算多的,这和正规上学差不多。


所以很多学校为学生多争取一点时间去学习,那也是说得通的,由于初中生适应网络授课需要的时间要长点,所以提前去适应也合理。

写在后面的话:

对于毕业班,为了减少延迟开学造成的影响,提前进入在线学习,我认为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在线学习效果肯定是差于线下学习的,在线学习也需要时间去适应,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用时间去弥补不足,我认为是可以的。

对于毕业班,在假期就组织在线学习,大家认可吗?欢迎留言讨论!


地理视角看教育


寒假期间便组织每天近6小时线上课程的现象。也许很多人都不理解这种做法。

我是语文教育杨柳依依。我想不管是学校还是老师,都不想进行线上授课,因为面对冷冰冰的屏幕,老师会觉得无法与学生沟通,看不见学生的表情,不知道学生的疑惑在哪里,实在有些让人手足无措。

但是,特殊时期特殊处理,疫情面前,我们既要不出门,又要学习,我们必须想办法克服困难。

我们学校昨天下午就收到来自市教科体局的通知,1--8年级2月10号网上正式开课,至于9年级和高三没看见通知,我估计可能已经开课了。

对于一个新事物,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孩子们适应能力强,可能还好点,对于老师们,特别是农村学校的老师真的是一大挑战。

结束语:困难肯定是有的,让我们共同想办法,克服困难。少些抱怨,多些理解,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只要挺过了这几天关键时期就好了。孩子长时间盯着屏幕的确不太好,家长要让孩子学会调节,休息时间就去走走,看看远处。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真的没有发现在寒暑假,让孩子每天六个小时的学习有什么问题。

我记得我的孩子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我们面前埋怨老师每天只是给她布置抄写的作业。我就对他说,孩子,不要埋怨老师,我自己作为老师也是父母,我都希望你的老师多给你布置一些作业,如果他没有其他的作业,那你就找一些有建设性的东西来做。

既是老师也是父母的,我都这样做。有时候我也真的不习惯那一些父母,动不动就动了恻隐之心,说要还孩子一个童年。这是一个多么错误的想法。要还孩子一个童年太容易啦,不要让他去上学,直接让他每天玩就行了。其实这些家长就是逃避监督孩子读书学习的责任。

有时候我会对一些家长说,不要老是迁就自己的孩子,你会毁掉他的。为什么孩子小就一定要把大部分的时间留给他们去玩呢?你要让他们知道快乐是来之不易的,学习两个小时休息15到半个小时,这才是正常的。有假期除了学习之外就是跟家人一起到野外去散散心,这也是非常值得珍惜的时间。

现在似乎根本就没有人会明白,现在的孩子说是有很多因为学习压力太大而跳楼自杀,其实这种理解是错的,表面上看他们是为了作业而跳楼自杀,其实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太好了,做作业读书让他们牺牲了很多,玩手机电脑的时间。另外一方面就是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让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自己现有的好生活和珍惜自己的生命。孩子连这些都不懂,他们怎么会珍惜自己的生命呢?最关键的是连家长自己都不懂。你们为什么会觉得寒暑两个假期每天六个小时的学习会很高强度呢?如果你的孩子能够接受,那证明你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还是合格的甚至是高分的。跟踪好他们假期的学习,有空余的时间就跟孩子在一起,多过一些家庭的亲子生活,这才是正常的。


中小学英语精修


说实话,每天六个小时的线上课程会对学生的精神状态造成极大的伤害。

我义务给学生直播上课已经五天了,每天三个小时左右,现在眼睛发胀酸困,特别难受。以前我是飞行员的眼睛,这五天下来我都已经看东西成重影了,头也很胀,精神越来越难以集中。

这是因为我的生活节奏被彻底打乱了,而且出不去,没法得到精神的释放。

所以如果孩子们一天上六个小时的网络课,只要一周,且不说有没有效果,眼睛,精神,效率都会出现问题。


天天122685816


老师和学校为了孩子的学业,迫不得已。

在疫情面前,人人自危,人人自保。孩子的学业不能因为疫情而缓下来。既要保证孩子安全,又要保证学业不拉下,学校和老师用心良苦。

对很多老师而言,上线上课是很痛苦的。

对着冷冰冰的屏幕,世界最进的距离是“不知道你在哪”心里一直牵挂,世界最远的距离是“牵挂的你,还好吗?听懂了吗?作业做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吗?”

还记得我大学老师说过一句话“这个世界上只有老师和父母愿意把自己一生所学授予你”。

做为老师,我们克服困难为孩子而战,把孩子培养成像钟南山一样的,读书为了救人!

各位老师辛苦了,祝天下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正面教育孩子


6个小时的九年级线上课程,需要好好把握!

我小时候就比较喜欢学习书法,一次偶然的机会,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家人的电视上正在播放书法教学视频。当时,我就停下了脚步,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全神贯注地看了起来。就是这几分钟的视频学习,让我永远记住了一种毛笔字运笔的特殊的技巧,到现在我还为那一次的视频学习感到高兴不已!

现在,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需要,学校不能开学,于是,为了不让孩子们丢下学习、忘记学习,特别是面临毕业的九年级学生,更加应该利用在家里呆着没事干的机会,好好地学习学习。于是,这种既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又可以防控疫情传播的线上课堂应时而生,好事情,学校领导考虑得非常周到!

我看到这个课程表的安排,主要是主科的学习,也是中考时难以得分的非常重要的科目,不在这些科目上花费更多的劳动和时间,要想得高分确实不容易。

不过,线上学习可能比较枯燥乏味,没有课堂氛围,没有老师的临场指导,也没有同学的互相鼓励,那么,就需要有一颗热爱学习的心支持!如果没有想学习、想提高成绩、想迎头赶上的心里准备,可能学习效果不会怎么好。

但是,开卷有益啊!只要学了,哪怕只有学到一点点,总归是好的。

我支持这样的学习方式!

为这样的关心学生学习的学校领导点赞!


中小学教育者


现在线上直播轰轰烈烈,老师、家长、学生忙得团团乱转。学生一天到晚不离手机,累得苦不堪言,学得收效甚微。



从教育部、教育厅、市县教育局不断下发文件,保证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使孩子学习不受影响,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线上课堂。

主管部门各科室轮翻推荐各类平台、软件,各教育资源免费开放,电子课本、微课、同步练习,一师一优课资源平台、豫教云、人教点读app、学而思、钉钉软件等,还有学习强国直播课堂也已上线,现在教师备课这不愁资源,愁的是不知该如何选择,到底哪这个适合学生需要。



我们学校研究使用钉钉系统线上直播。制定方案,组织教师培训,拉家长进群,固定课表,分单元备课,以班级为单位直播。上午下午各两个小时,中间有休息时间,留出有自主复习时间,巩固当堂所学内容,扎实掌握基础知识。

想法很好的,但实际操作中问题接踵而来,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家庭条件不一样,没电脑、没网络、爷爷奶奶监护的不会使用,这类学生跟不上节奏,得有个学习过程。

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时间,除了学校老师组织的线上直播,辅导班也转向了线上辅导,安排时间满满当当,全天学习,大部分都有,真不明白家长这么热衷于辅导班。时间有冲突,家长受难为,学生苦不堪言,叫苦连天,眼巴巴希望开学。

长时间对着电脑或者搂着手机,加快了孩子近视,影响学生正常学习,学生也感到累,但收效甚微,学生坚持不住,老师不在身边,家长监管不了,失去了学习积极性。与其消磨时间,不如学生自主背书,积累经典诗篇,实实在在有些收获。让教师也轻松起来,家里有初中生、高中生的老师,每天和孩子们抢电脑,教师工作和孩子学习同样重要呀


教育采撷


危机之下最能看出领导们的决策能力和思维方式。寒假还未结束就组织每天6个小时的线上课程,这种方式不科学,决策也有些草率,没有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和教育规律。


首先,现在还是寒假,离开学还有两周时间,疫情形势还难以预测,开学时间可能会延期很长,也可能只延期一两周。如果延期时间不长,那教学进度完全可以在本学期内赶上来。把压力分散到每周周末,比寒假期间集中补课更轻松从容一下。

其次,线上课程是应急方案,也是临时抱佛脚的方案。据我了解,像我们这边中小学、甚至大学,线上课程体系都不完整,小学可能根本没有。据说,教育局抽调了部分优秀老师临时录课。但课程质量还是很难保证。另一方面,很多学生也不能自主使用网络学习平台,甚至有的学生家里没有电脑没有平板,自己也没有手机,根本没有学习条件。所以我们这边的中小学要求的是从2月17日开学起,如无法正常开学,再由学生自行选择是否实行网上教学。

最后,线上教学效率低下。今天,全国已经大面积开始上班了,孩子们也都离开了父母的照看。在没有父母照看情况下,要孩子独自安坐6个小时,那简直是太难了。所以,想让孩子按课表时间来学习根本不可能。如果让孩子自由学习,自己安排时间看录播,那6个小时的课程,可能需要10个小时才能学完。以时间换效率,这种方法已失去了教育的本意。



因此真经认为,线上课程教学可以再缓缓,实在迫不得已的时候再用。寒假期间并无教学任务,所以不妨采用其他更柔性的教育方法,比如每天布置打卡作业,要求孩子预习、阅读。

即便是要使用在线教学,也必须把教学内容碎片化,每节课15分钟,讲一个知识点即可,每天各科一节课就够了。这样循序渐进,精准滴灌,效率反倒会更高一些。


高校人才真经


这个寒假,学生延期开学,于是停课不停学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各种各样的在线学习,直播课程上线。现在各个学校也要求老师们开展在线学习,要保证学生们在家里也能认真学习。

可是实际效果如何呢?只怕是忙活了老师,和家长,学生们却收获不大。开学了,一切课程还得从头开始。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只是体验了一把在线课堂。

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

1 在线学习是个新生事物,老师们得从头学习,学生也得适应。

2 网络课程依靠网络,有点学生家长无网络,或者信号不好,一会这个掉线那个掉线,一会声音没有了,状况百出,一节课下来,知识学不了多少,手忙脚乱。

3 课堂上老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学的怎么样,就不清楚了。因为老师看不到学生,自然发现不了问题。这就对学生和家长提出了要求。上课时间家长要做好辅助工作,时刻准备着把走神的孩子拉回课程。

题主这个九年级课表一天6个小时的课程,学习时间够长。老师忙是肯定的,学啥学习是否用心就不知道了。

综上所述,我们不能为了在线学习而在线学习,一味地追求这个学校形式,不顾实际效果,也就失去了在线学习的意义。


肖老师英语课堂


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很骨感。

虽然说在当下的疫情之下,不得已而采取了线上授课的方式,但这种线上授课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还没有成熟的运行体系和模式,学生适应不了,老师也难以适应。

上级部门的文件如麻,要求似火,到了学校层面上真的是迷茫不知所措。

各种空中课堂,网络直播平台,线上学习软件,电子教材、习题,纷繁复杂,学校不知道如何取舍,教师不知道如何使用。于是就出现了,每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这种现象。

①每天6个多小时的网上课程,从早到晚,不光是学生忙的天昏地暗,家长也跟着忙得团团转。

②不仅仅只是一个网上听课那么简单的事,还要完成相应的练习进行上传,老师网上批改完后还得进行反馈,学生得又一次进行改正上传。

③从早到晚几乎是离不开电脑、手机,不光是学生,而且家长也跟着忙,

比正常在学校上课还要累还要忙,但效果怎么样,谁又能保证呢?

像我们这里有一部分孩子的家就在深山沟沟里,网络信号覆盖不到,家里没有电脑,没接通网络。

有不少家长几乎就是纯粹的文盲,不识字,啥也不懂,连智能手机都不会使用,给孩子一点儿忙都帮不上,所以线上授课对于他们来说就根本无法实现。

线上授课还没有一个成熟完整的体系和模式,几乎是在一种相对开放自由的形式和模式下进行,这样的网上授课效果实在没有办法保证。

估计收假以后,很多学校还要对线上授课的内容进行重上重学。因为谁也不敢保证线上授课这些内容的扎实有效性,更不能保证学生向上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但是在当下的疫情之下,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当下,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可能是,如何才能最大化保证线上授课的效率和效果。

线上授课必须要根据各地、各校、各家、各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切不可进行一刀切,更不能强度太大,要求太高,这样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成了一种无谓的消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