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的船是什麼動力?怎麼做到的?

用戶9034647626318


600多年前,明朝航海家鄭和歷經28年,7次遠航,出訪30多個亞非國家和地區,目前已知最遠到達東非、紅海和美洲,堪稱史無前例的航海之旅。

在沒有“發動機”的時代,這麼大的船是如何遠航的呢?

萬事俱備,只等季風

他們是憑藉自然動力——季風和洋流。

我們知道亞歐大陸是世界最大的大陸,東臨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海陸熱力差異大,因而亞洲南部、東南部和東部,季風氣候顯著。季風是隨著季節的變化風向相反,又由於表層海水在風的吹拂下會沿著一定方向流動,這種現象稱之為風海流,是洋流的一支,特別是在北印度洋,受熱帶季風的影響,夏季吹西南季風,海水按逆時針方向流動;冬季則相反。鄭和就是巧妙地利用了不同時間的風向和洋流流向,從而完成了七下西洋的壯舉。

鄭和的寶船有著最先進的平衡系統,甲板下方隱藏的水密隔艙是寶船永不沉沒的奧秘所在。

水密隔板將船艙分成了互不相同的艙室,哪怕有一個艙室漏水,也不會影響其他艙室,提高了船隻航行的安全係數。隔水艙的設計保證了鄭和的船隊能在狂風暴雨中安全返航。

在沒有發動機的中世紀,船隻航行主要的動力便是風。

鄭和的船隊善於利用季風,他們一般都是選擇東北季風到來的季節進行出海遠航。洋流和季風為鄭和船隊提供了便捷的動力,但是海上的風向也會有捉摸不定的變化,那麼調整帆與船的迎風角度,是應付不同風向保證船隻能順利前進的關鍵。

鄭和船隊於夏季自南向北在該區域行駛,此時西南季風盛行,且在七八月份達到最強風力,西印度洋沿岸的北向流速為一年最大值,非常適合船舶向北航行;冬季船隊自北向南航行,該區域的海流也不會對回航造成明顯阻礙。除了季風推動鄭和船隊前行外,海流和波浪也起著不可小覷的作用。第六次航行時,鄭和選擇春季出發,此時長江沖淡水向東南方向延展,同時江蘇沿岸的表層流由北轉向東,有利於船舶自北向南起航。

由於船隻會根據風向和海浪變換航行方向,那麼在那個沒有衛星導航的年代,鄭和的船隊又是如何辨別方向的呢?

在福建泉州的清淨寺,穆斯林人常在這裡觀察星月的變化,用於判定齋戒的時間。鄭和就是利用這些穆斯林人的獨特技術來給自己的船隊尋找方向的。這些穆斯林人熟知航海技術,而且熟悉星相學的知識,當鄭和在茫茫大海上尋找方向的時候,這些擅長觀察星象的穆斯林人便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船隊也就自然可以航行到遙不可及的彼岸!

還原歷史,千難萬險

小冰期指近1000年以來的寒冷期,由於其大部分時間與我國曆史上的明清兩代時間吻合,所以我國又稱其為“明清小冰期”。雖然對小冰期開始的時間存在爭議,但是前人有研究認為公元1400年前後我國就開始進入寒冷時期。

曾經有研究者利用過去1200年間的氣溫數據,對每一年的溫度進行滑動平均,採取局部迴歸的穩健形式,做出了全球異常氣溫變化情況。在公元1400年前後有一個溫度降低的顯著變化,說明在鄭和下西洋的時間段裡,氣候確實較差,航行條件十分艱苦。鄭和選擇沿岸航行而非穿越大洋,除受政治文化等因素影響外,也可能和海溫較低有關。


次等文案


鄭和下西洋

鄭和一生從永樂3年到宣德8年這28年期間,一共八次率眾遠航的事件。

明永樂三年,鄭和率領二百四十艘海船,約倆萬七千四百名士兵,由蘇州劉家港出發,訪問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約30多個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和東非以及東南亞各國的友好關係,促進了各國和中國之間的業務網來。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回程到古裡的時候,在船上,因病去世。

在鄭和下西洋的過程中一共使用到了五種類型的船舶。

一,寶船

長四十四丈,寬十八丈,載重八百頓,可容納上千人,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隻。

二,馬船

長三十七,寬十五

三,糧船

二十八,十二

四,坐船

二十四,九丈四

五,戰船

長十八,寬六丈八,

鄭和率領的五種船舶有載貨的,有運糧的,有作戰的,有居住的。分工十分的明細。

船隊的。

船舶在海上行進,主要靠的的是硬帆➕旋轉櫓,,海上行進的時候主要依靠藉助風力以及水手划水,在動力推進系統這個重要的環節鄭和寶船採用了其獨特的設計。

鄭和的船採用硬帆結構,其帆面帶🈶️撐條,能夠有效的提高受風效率,加速船舶的行進速度。







思寧六月說


鄭和船隊船隻的動力來源主要有三個:風力、洋流、人力。分別是利用了先進硬帆、長櫓、還有底尖上闊,首昂艉高的造型迎合洋流。

風是船最重要的動力來源,如果不借助風力,是斷然不可能完成這七次偉大的航行的。鄭和七次出海,選擇的時機都是季風吹起的時候,這樣便可獲得充足的動力。與當時歐洲帆船採用的分段軟帆不同,鄭和寶船使用了硬帆結構,帆篷面帶有撐條。這種帆雖然較重升帆費力,但卻擁有極高的受風效率,使船速提高很多。並且桅杆不是固定的可以旋轉,適應海上風雲突變,靈活調節船帆受風面,能有效利用多面來風。這樣可以使得船不僅可以在順風時航行,還可以在側風和逆風的時候都能有效利用風的動力。

洋流具有巨大的推動力,有效的利用洋流,可以讓船隻更有效的在海上航行。鄭和下西洋七次下西洋,除第一次夏季啟航外,其餘六次都是選擇冬季啟航,夏季返航。其中原因便是希望充分利用風力和洋流。冬季我國東部盛行偏北風,北印度洋盛行西北風--順風;冬季可以利用我國東部的南下沿岸流和北印度洋向西的季風洋流--順洋流。夏季我國東部盛行偏南風,北印度洋盛行西南風--順風;夏季可以利用我國沿海北上暖流和北印度洋向東的季風洋流--順洋流。冬季和夏季都是順風順水,可以節約人力,加快速度,節約時間。

人力在航行的過程中同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畢竟海上風雲莫測,還是有許多需要人力的地方。與普通船槳不同,鄭和下西洋所用寶船在船體兩側和尾部,都裝有長櫓。這種長櫓入水深,多人搖擺,櫓在水下半旋轉的動作類似今天的螺旋槳,推進效率較高。在無風的時候也可以保持相當航速。這種長櫓我們稱之為旋轉櫓。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淺見。





景玉鏢局


古代的船隻動力,無非兩種動力。一種是人力搖槳船,此船適合近海航行,必定人力有限,跑不遠。另一種是帆布船隻,自然風為動力,隨著風向行駛,節省了人力,適合遠洋航行,但這種風動力船隻不是天天能遠航的,要考慮風向問題,每年得大洋性氣候都是循環得,要等季風到來,才能遠航。鄭和是中國明朝時期得人物,當時中國的航海和木製造船技術,已經達到了頂峰,領先西方1個多世紀。他的船隻屬於人力和帆布兩用型動力船隻。


四維度空間


這問題問的,歷史課白學了,都去到阿拉伯了,你說什麼動力就是什麼動力。


路燈下的代言人


全是大型帆船,靠風力,一帆能使八面風。第二如果沒有風的時候,可能會使槳,這個應該是有配備的。


狼過峰


公元1405年,明成祖朱棣派遣鄭和率領船隊出使西洋,27000人,300多艘船,一支前所未有的巨型船隊在驚濤駭浪中完成了七下西洋的壯舉。幾十年以後,鄭和的這支船隊卻銷聲匿跡了,甚至在史料記載中都難覓其蹤跡。那麼鄭和究竟擁有什麼樣的寶船,這支船隊為何能一次次的穿越風暴平安歸來,在那個沒有發動機的時代,又是什麼賦予了船隻的動力呢?

明朝的中國是一個比較喜歡造船的朝代,和用於享樂的畫舫是不一樣的。公元1403年,朱棣下令,讓福建建造137艘船隻,3個月後,命江蘇等沿海城市建造200艘船隻,當時,造船的狂潮席捲了全國。根據《明史錄》記錄,在短短的四年裡,全國上下共建造和修復的船隻就達到了1600餘艘。

寶船廠,這個作為在永樂年間的造船中心已經開始使用標準化生產和流水線作業了,在乾涸的作塘裡,船隻在腳手架上逐漸成型,待船隻製作完成,就直接下水運行了。

據史料記載,在鄭和遠航的船隊中,除了最大的寶船之外,還有載運貢品的八桅馬船、承載給養的七桅糧船和使團成員乘坐的客船共200多艘,浩浩蕩蕩的在海面上航行。在寶船廠遺址出土的文物中,有一隻長度為11.07米的鐵力木舵杆,可以確定,它就是為鄭和船隊打造的。有學者根據比例進行了推算,能夠使用這隻舵杆的船隻長度應該在17~18丈,大約有55米。

事實上,鄭和船隊最大的指揮艦的長度遠遠超過了專家的推測,按照史書記載,鄭和一號寶船長度125米,寬50米,這艘船的大小和現在的標準足球場差不多。

鄭和出生在雲南昆明的一個偏僻山村裡,他天生就是一個水手,大海使他興奮,使他血脈噴張。公元1381年,朱元璋派兵掃除遠在雲南的元朝殘餘勢力,鄭和的父親便在這場戰爭中喪生。逃過一死的鄭和被明朝軍隊俘虜了,後來鄭和被送到燕王朱棣的府中,這也就有了鄭和以後的故事。由於鄭和在一次戰爭中立了大功,朱棣十分賞識他,提拔了鄭和,鄭和也成了朱棣身邊不可或缺的人。後來朱棣選擇了鄭和出任下西洋船隊的總帥,一個是因為他的忠誠,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具有阿拉伯血統。

鄭和的寶船有著最先進的平衡系統,甲板下方隱藏的水密隔艙是寶船永不沉沒的奧秘所在。水密隔板將船艙分成了互不相同的艙室,哪怕有一個艙室漏水,也不會影響其他艙室,提高了船隻航行的安全係數。隔水艙的設計保證了鄭和的船隊能在狂風暴雨中安全返航。

在沒有發動機的中世紀,船隻航行主要的動力便是風。鄭和的船隊善於利用季風,他們一般都是選擇東北季風到來的季節進行出海遠航。洋流和季風為鄭和船隊提供了便捷的動力,但是海上的風向也會有捉摸不定的變化,那麼調整帆與船的迎風角度,是應付不同風向保證船隻能順利前進的關鍵。

由於船隻會根據風向和海浪變換航行方向,那麼在那個沒有衛星導航的年代,鄭和的船隊又是如何辨別方向的呢?在福建泉州的清淨寺,穆斯林人常在這裡觀察星月的變化,用於判定齋戒的時間。鄭和就是利用這些穆斯林人的獨特技術來給自己的船隊尋找方向的。這些穆斯林人熟知航海技術,而且熟悉星相學的知識,當鄭和在茫茫大海上尋找方向的時候,這些擅長觀察星象的穆斯林人便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船隊也就自然可以航行到遙不可及的彼岸!


金全有


風與帆還有人力!


紅色湘東


公元1405年,明成祖朱棣派遣鄭和率領船隊出使西洋,27000人,300多艘船,一支前所未有的巨型船隊在驚濤駭浪中完成了七下西洋的壯舉。幾十年以後,鄭和的這支船隊卻銷聲匿跡了,甚至在史料記載中都難覓其蹤跡。那麼鄭和究竟擁有什麼樣的寶船,這支船隊為何能一次次的穿越風暴平安歸來,在那個沒有發動機的時代,又是什麼賦予了船隻的動力呢?

明朝的中國是一個比較喜歡造船的朝代,和用於享樂的畫舫是不一樣的。公元1403年,朱棣下令,讓福建建造137艘船隻,3個月後,命江蘇等沿海城市建造200艘船隻,當時,造船的狂潮席捲了全國。根據《明史錄》記錄,在短短的四年裡,全國上下共建造和修復的船隻就達到了1600餘艘。

寶船廠,這個作為在永樂年間的造船中心已經開始使用標準化生產和流水線作業了,在乾涸的作塘裡,船隻在腳手架上逐漸成型,待船隻製作完成,就直接下水運行了。

據史料記載,在鄭和遠航的船隊中,除了最大的寶船之外,還有載運貢品的八桅馬船、承載給養的七桅糧船和使團成員乘坐的客船共200多艘,浩浩蕩蕩的在海面上航行。在寶船廠遺址出土的文物中,有一隻長度為11.07米的鐵力木舵杆,可以確定,它就是為鄭和船隊打造的。有學者根據比例進行了推算,能夠使用這隻舵杆的船隻長度應該在17~18丈,大約有55米。

事實上,鄭和船隊最大的指揮艦的長度遠遠超過了專家的推測,按照史書記載,鄭和一號寶船長度125米,寬50米,這艘船的大小和現在的標準足球場差不多。

鄭和出生在雲南昆明的一個偏僻山村裡,他天生就是一個水手,大海使他興奮,使他血脈噴張。公元1381年,朱元璋派兵掃除遠在雲南的元朝殘餘勢力,鄭和的父親便在這場戰爭中喪生。逃過一死的鄭和被明朝軍隊俘虜了,後來鄭和被送到燕王朱棣的府中,這也就有了鄭和以後的故事。由於鄭和在一次戰爭中立了大功,朱棣十分賞識他,提拔了鄭和,鄭和也成了朱棣身邊不可或缺的人。後來朱棣選擇了鄭和出任下西洋船隊的總帥,一個是因為他的忠誠,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具有阿拉伯血統。

鄭和的寶船有著最先進的平衡系統,甲板下方隱藏的水密隔艙是寶船永不沉沒的奧秘所在。水密隔板將船艙分成了互不相同的艙室,哪怕有一個艙室漏水,也不會影響其他艙室,提高了船隻航行的安全係數。隔水艙的設計保證了鄭和的船隊能在狂風暴雨中安全返航。

在沒有發動機的中世紀,船隻航行主要的動力便是風。鄭和的船隊善於利用季風,他們一般都是選擇東北季風到來的季節進行出海遠航。洋流和季風為鄭和船隊提供了便捷的動力,但是海上的風向也會有捉摸不定的變化,那麼調整帆與船的迎風角度,是應付不同風向保證船隻能順利前進的關鍵。

由於船隻會根據風向和海浪變換航行方向,那麼在那個沒有衛星導航的年代,鄭和的船隊又是如何辨別方向的呢?在福建泉州的清淨寺,穆斯林人常在這裡觀察星月的變化,用於判定齋戒的時間。鄭和就是利用這些穆斯林人的獨特技術來給自己的船隊尋找方向的。這些穆斯林人熟知航海技術,而且熟悉星相學的知識,當鄭和在茫茫大海上尋找方向的時候,這些擅長觀察星象的穆斯林人便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船隊也就自然可以航行到遙不可及的彼岸!



八千里路雲和月色


全是大型帆船,靠風力,記住帆船隻要有風就行不管是逆風還是順風,一帆能使八面風。第二如果沒有風的時候,可能會使槳,這個應該是有配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