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秧歌、太平鼓、高蹺舞——從清朝舞樂習俗,看老百姓的自娛精神

穀雨剛過,河北鄉間田壟裡傳來一陣鼓樂聲,遠遠看過去,有三五人站在田間地頭,手持鼓槌,敲擊出一段鼓樂。身前是八九人,手拿扇子、魚竿、魚簍、鋤頭、擀麵杖等物,扮成漁、耕、樵、讀,隨著鼓樂節奏時快時慢地前進,隊伍最前面的人打一把傘,寓意著祈求雨順,而另一位打扇子則有祈求風調的意味。

這幾個人扭的是清代民間流傳最廣的秧歌,穀雨剛過,種子也剛播種到農田裡,大家趁著農歇時間扭一段秧歌,表達對未來豐收的期盼。

各地的秧歌在風格上略有不同,其中以陝北的秧歌最為豪邁疏朗,山東的剛柔並備,河北的風流俊朗,東北的風風火火。雖各地秧歌風格迥異,但都是清代農人表達自己內心情感的一種方式。

在清代,幾乎整個國家都會扭秧歌,大家在田間地頭,甚至在城鎮,無論春秋還是冬夏,只要有鼓樂,只要心情愉悅,就可以伴著節奏,歡快舞蹈。

和秧歌一年四季,隨時都可以舞蹈不同,太平鼓卻只有在新年或者正月裡的時候才能表演。每年正月裡的時候,落日剛過,清代的漢人會聚集在一起,其中一位童子面向西邊捶響了手裡的鼓。

太平鼓的特點正在於這個鼓上,太平鼓是以鐵為鼓圈,以木頭為鼓槌,鼓槌上會有一個小鐵環,敲擊太平鼓時,用鐵環撞擊鼓面,鐵面鐵環發出嘭嘭的聲音。表演太平鼓的人多為兒童和婦女,清代的太平鼓大多是為了請神娛神,於是在清代某些地區,太平鼓又叫太平神鼓。

同樣的正月元宵節前後,安徽卻有一種不同於太平鼓的熱鬧,這就是燈舞。新年雖然剛剛過去,但是安徽的街頭上依然到處都是紅色的剪紙、綢緞,一種熱烈而美好的氣氛縈繞在安徽街頭。

元宵前一天,當黑暗一點點從地底滲透上來,整個天空防毒被一張巨大的黑色幕布遮住,遠遠的從街頭的另一端出現了一隊綵女。綵女共12人,每個人手裡都提著一個花籃,花籃中放著一個用絳紗罩住的燭燈,

這些綵女邊走邊唱“十二月採茶”,一詞一句中裹滿了茶農的艱辛和勞碌,但這些綵女的表情卻是神采飛揚,用另一種方式說出了茶農對生活的熱愛。

扭秧歌、太平鼓、高蹺舞——從清朝舞樂習俗,看老百姓的自娛精神


清代還有一種高蹺舞,同樣是各種節日用來請神、表演的舞蹈。高蹺舞的流傳並沒有秧歌那麼廣。這大概是因為秧歌簡單易學,只要心情愉悅,伴隨著鼓聲嗎,隨意揮舞雙手,雙腳前後移動即可,而高蹺舞則是多了一點雜技性的表演。

清代的高蹺舞在宋代的舞蹈基礎上,又增加了一點這個時代的特色。清代的高蹺分為文、武兩種。文則是指這類高蹺比較具有觀賞性,舞姿優美而靈動,而武則代表高蹺舞蹈具有更高的特技性。

元宵節後,河南街頭上正盛行著一段文高蹺舞。舞者的雙腳才在釘在腳踏板的木棍上,疾走奔跑,表演著一段關於劍舞的故事。

舞者腳下的高蹺有三四尺長左右,他們的臉上畫了醜公子,農夫農婦的樣子,當鼓樂響起,舞者們就在那一木棍上站立,舞動自己的雙手和腰肢,偶爾還會故意擺出幾個看似危險的動作,引得周圍觀眾歡呼聲不斷。

劍舞結束後,高蹺舞者在別人的幫助下,稍作休息,此時有幾人抬了一個閣樓模樣的臺子,來人把臺子放在道路中央,隨後有幾位扮成雷公、觀音、佛祖等形象的兒童,一起站在臺閣上,演出一段趣味橫生的人物故事。

在清代民間,還有一種舞蹈同樣有文武之分,那就是舞獅。其實早在三國時代,就已經有了表演舞獅的人,後來逐漸發展成清代的舞獅。清代舞獅用的獅子用羊毛裝飾,幾個人披著獅子皮,然後圍著滾球跳舞。

街頭上為了舞蹈的觀賞性,有時會在同一段舞獅中,有兩隻獅子,分別是文獅和武獅。當音樂響起,有一人扮成武士模樣,手持綵球不停地在兩隻獅子前上下左右舞動,引逗獅子用嘴去叼綵球。


扭秧歌、太平鼓、高蹺舞——從清朝舞樂習俗,看老百姓的自娛精神


幾個回合中文獅時不時打滾、抖毛、搔癢、舐毛,詼諧有趣的動作將一隻少年獅子的活潑可愛表現得淋漓盡致。

而武士在逗弄了一陣文獅之後,將綵球高高拋到空中,這時隊伍中的另一隻武獅子展現出它的威武矯健,一個登高跳躍,就將綵球叼到了嘴裡,接著做出騰轉、翻滾、跌撲等動作。

如果說舞獅還能夠一個人來表演,那麼舞龍則是地道的團隊合作。舞龍出現在千百年前,到了清代,龍舞的技藝水平就很高了。京城街集廟會時常有龍舞,天光稍暗時,有幾人抱著龍燈出來,因為這一場廟會比較大,街上的人也比較多,龍舞用的大龍燈,龍身足足有11節,每節下有一人手持木棍撐起龍身,另有一人手持綵綢紮成的寶珠,在龍頭面前起舞。

龍身的骨架中有一些燈燭,為了提高觀賞性,大家會把燈燭點亮,布龍就變成了燈龍。隨著持寶珠人上下翻飛,舞龍人也相互配合,變幻前後順序,或起或立,或跳或撲,中間不斷模仿龍和魚的各種形態,一條用布和竹製骨架的死龍,竟在舞龍人手中變活。

燈龍向上飛騰時,就像是龍吟青天,盤旋時又如龍潛海底,加上週圍鼓樂聲聲恰似雷鳴,龍身因快速舞動裹挾著風聲,呼呼作響,竟讓周圍看客覺得真有青龍在頭頂盤旋龍嘯。

這個時期,除了燈龍和布龍,還有一些地區會用稻草和柳枝紮成草龍,或用荷花、蝴蝶、蜻蜓等花燈做成百葉龍,或者在草龍上插滿香火,做成寓意祈福的香火龍。

龍舞和獅舞在清代大多還是出現在廟會或者祭祀之上,大概是緣由獅子與龍的美好象徵,清人更喜歡在祈福時,舞動獅子和龍。


扭秧歌、太平鼓、高蹺舞——從清朝舞樂習俗,看老百姓的自娛精神


清代民間還有霸王鞭、扇舞、面具舞等。霸王鞭其實並不是真正的鞭子,而是兩頭裝有一串銅錢的竹棍,表演者手持竹棍上下左右舞動,並有節奏地敲擊自己的四肢、肩背等,聲音錚錚,偶爾有些表演者擅歌,還會在舞動竹棍時,隨著節奏哼唱,同樣引得眾人圍觀。

扇舞早已成了清代歌舞伎的特殊技藝,在她們手中,無論是摺扇還是團扇,早已不再是為了祛暑,楊柳細腰中,素手芊芊扇子或展或收,嬌顏或露或遮,一雙美目隨手中扇子滿場翻飛,亂了一城文人雅士的眼。

面具舞起源於周,流傳至清代的時候,已經少了詭譎神異的迷信色彩,更增添了一些世俗化的戲劇性,表演者帶著面具不再是為了祈神,而是為了討錢。

除了漢族舞蹈,民間流傳甚廣的還有一些少數民族的舞蹈。例如維吾爾族舞蹈,清代維吾爾族被稱作西域,相傳那裡人人都能歌善舞,甚至有許多舞蹈流傳至中原,深受大眾喜愛。

藏族舞蹈多為集體舞,人們身穿五色彩衣,頭戴白布圈帽,手牽手圍在一起,或抬腳騰空,或模仿猛虎下山、孔雀開屏等禽獸的情態,節奏跳躍,氣氛熱烈。

每年三月孟春時節,苗族的少男少女們都會站在野外,少男吹響蘆笙,少女不斷旋轉舞動,搖振身上的鈴鐺,相互表達愛慕之意,此為蘆笙舞。苗族還有一種鼓舞,是男人向女人表達愛慕之意的舞蹈,少男邊擊鼓邊跳,動作矯健有力,而少女此時的動作幅度則更加偏小,充分體現自己的健美和柔情。

每逢年節,壯族人一定要跳銅鼓舞,銅鼓不僅是銅鼓舞的主要伴奏樂器,更是權貴的象徵。舞蹈時,人們將銅鼓放在庭院中心,然後由一族裡的權威人士,用金銀擊鼓,周圍人伴著鼓樂飲酒歡慶。銅鼓舞結束後,會有壯人身穿新衣,男女相對而立,手持木棍相互擊打,發出不同的節奏,幾段舞蹈結束後,年節的活動才算結束。

雖然自清朝建立之後,滿族的舞蹈開始進入宮廷,但滿族的舞蹈更多情況下會用於祭祀等,薩瑪頭戴神帽,腰上繫著鈴鐺,一手拿皮鼓。舞蹈開始,薩瑪一手擊鼓,扭晃身體,鈴聲、鼓聲立時響起,周圍也會有鼓手不斷敲擊手鼓和架鼓,節奏強弱快慢隨著薩瑪的動作而變化。

舞到高潮時刻,薩瑪會念誦祝文,身體搖晃得更為劇烈,彷彿神明將至,祝文越念越疾,鼓聲鈴聲越疾,薩瑪舞動越快。等到最後薩瑪停下來,人們慌忙獻上祭品,祭祀結束。

還有土家族的擺手舞、傣族的孔雀舞、侗族的踏歌舞、臺灣高山族的舞蹈、白族的民間舞蹈,也都各具特色。

清代民間舞蹈源遠流長,它們已經深深紮根在人民的生活之中,無論是緬懷歷史、祭祀祖先、祈神祝福還是為了祛除災禍、宣洩痛苦、歌唱愛情、讚頌英雄,這既是一種慰藉、鼓舞,也是對美的享受。

它們雖然歷經歷史長河的沖刷,飽受朝代變遷和無奈,但依然保存了下來,而後代代相傳,代代更新。

歐陽茜茜/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