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秧歌、太平鼓、高跷舞——从清朝舞乐习俗,看老百姓的自娱精神

谷雨刚过,河北乡间田垄里传来一阵鼓乐声,远远看过去,有三五人站在田间地头,手持鼓槌,敲击出一段鼓乐。身前是八九人,手拿扇子、鱼竿、鱼篓、锄头、擀面杖等物,扮成渔、耕、樵、读,随着鼓乐节奏时快时慢地前进,队伍最前面的人打一把伞,寓意着祈求雨顺,而另一位打扇子则有祈求风调的意味。

这几个人扭的是清代民间流传最广的秧歌,谷雨刚过,种子也刚播种到农田里,大家趁着农歇时间扭一段秧歌,表达对未来丰收的期盼。

各地的秧歌在风格上略有不同,其中以陕北的秧歌最为豪迈疏朗,山东的刚柔并备,河北的风流俊朗,东北的风风火火。虽各地秧歌风格迥异,但都是清代农人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

在清代,几乎整个国家都会扭秧歌,大家在田间地头,甚至在城镇,无论春秋还是冬夏,只要有鼓乐,只要心情愉悦,就可以伴着节奏,欢快舞蹈。

和秧歌一年四季,随时都可以舞蹈不同,太平鼓却只有在新年或者正月里的时候才能表演。每年正月里的时候,落日刚过,清代的汉人会聚集在一起,其中一位童子面向西边捶响了手里的鼓。

太平鼓的特点正在于这个鼓上,太平鼓是以铁为鼓圈,以木头为鼓槌,鼓槌上会有一个小铁环,敲击太平鼓时,用铁环撞击鼓面,铁面铁环发出嘭嘭的声音。表演太平鼓的人多为儿童和妇女,清代的太平鼓大多是为了请神娱神,于是在清代某些地区,太平鼓又叫太平神鼓。

同样的正月元宵节前后,安徽却有一种不同于太平鼓的热闹,这就是灯舞。新年虽然刚刚过去,但是安徽的街头上依然到处都是红色的剪纸、绸缎,一种热烈而美好的气氛萦绕在安徽街头。

元宵前一天,当黑暗一点点从地底渗透上来,整个天空防毒被一张巨大的黑色幕布遮住,远远的从街头的另一端出现了一队彩女。彩女共12人,每个人手里都提着一个花篮,花篮中放着一个用绛纱罩住的烛灯,

这些彩女边走边唱“十二月采茶”,一词一句中裹满了茶农的艰辛和劳碌,但这些彩女的表情却是神采飞扬,用另一种方式说出了茶农对生活的热爱。

扭秧歌、太平鼓、高跷舞——从清朝舞乐习俗,看老百姓的自娱精神


清代还有一种高跷舞,同样是各种节日用来请神、表演的舞蹈。高跷舞的流传并没有秧歌那么广。这大概是因为秧歌简单易学,只要心情愉悦,伴随着鼓声吗,随意挥舞双手,双脚前后移动即可,而高跷舞则是多了一点杂技性的表演。

清代的高跷舞在宋代的舞蹈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点这个时代的特色。清代的高跷分为文、武两种。文则是指这类高跷比较具有观赏性,舞姿优美而灵动,而武则代表高跷舞蹈具有更高的特技性。

元宵节后,河南街头上正盛行着一段文高跷舞。舞者的双脚才在钉在脚踏板的木棍上,疾走奔跑,表演着一段关于剑舞的故事。

舞者脚下的高跷有三四尺长左右,他们的脸上画了丑公子,农夫农妇的样子,当鼓乐响起,舞者们就在那一木棍上站立,舞动自己的双手和腰肢,偶尔还会故意摆出几个看似危险的动作,引得周围观众欢呼声不断。

剑舞结束后,高跷舞者在别人的帮助下,稍作休息,此时有几人抬了一个阁楼模样的台子,来人把台子放在道路中央,随后有几位扮成雷公、观音、佛祖等形象的儿童,一起站在台阁上,演出一段趣味横生的人物故事。

在清代民间,还有一种舞蹈同样有文武之分,那就是舞狮。其实早在三国时代,就已经有了表演舞狮的人,后来逐渐发展成清代的舞狮。清代舞狮用的狮子用羊毛装饰,几个人披着狮子皮,然后围着滚球跳舞。

街头上为了舞蹈的观赏性,有时会在同一段舞狮中,有两只狮子,分别是文狮和武狮。当音乐响起,有一人扮成武士模样,手持彩球不停地在两只狮子前上下左右舞动,引逗狮子用嘴去叼彩球。


扭秧歌、太平鼓、高跷舞——从清朝舞乐习俗,看老百姓的自娱精神


几个回合中文狮时不时打滚、抖毛、搔痒、舐毛,诙谐有趣的动作将一只少年狮子的活泼可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武士在逗弄了一阵文狮之后,将彩球高高抛到空中,这时队伍中的另一只武狮子展现出它的威武矫健,一个登高跳跃,就将彩球叼到了嘴里,接着做出腾转、翻滚、跌扑等动作。

如果说舞狮还能够一个人来表演,那么舞龙则是地道的团队合作。舞龙出现在千百年前,到了清代,龙舞的技艺水平就很高了。京城街集庙会时常有龙舞,天光稍暗时,有几人抱着龙灯出来,因为这一场庙会比较大,街上的人也比较多,龙舞用的大龙灯,龙身足足有11节,每节下有一人手持木棍撑起龙身,另有一人手持彩绸扎成的宝珠,在龙头面前起舞。

龙身的骨架中有一些灯烛,为了提高观赏性,大家会把灯烛点亮,布龙就变成了灯龙。随着持宝珠人上下翻飞,舞龙人也相互配合,变幻前后顺序,或起或立,或跳或扑,中间不断模仿龙和鱼的各种形态,一条用布和竹制骨架的死龙,竟在舞龙人手中变活。

灯龙向上飞腾时,就像是龙吟青天,盘旋时又如龙潜海底,加上周围鼓乐声声恰似雷鸣,龙身因快速舞动裹挟着风声,呼呼作响,竟让周围看客觉得真有青龙在头顶盘旋龙啸。

这个时期,除了灯龙和布龙,还有一些地区会用稻草和柳枝扎成草龙,或用荷花、蝴蝶、蜻蜓等花灯做成百叶龙,或者在草龙上插满香火,做成寓意祈福的香火龙。

龙舞和狮舞在清代大多还是出现在庙会或者祭祀之上,大概是缘由狮子与龙的美好象征,清人更喜欢在祈福时,舞动狮子和龙。


扭秧歌、太平鼓、高跷舞——从清朝舞乐习俗,看老百姓的自娱精神


清代民间还有霸王鞭、扇舞、面具舞等。霸王鞭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鞭子,而是两头装有一串铜钱的竹棍,表演者手持竹棍上下左右舞动,并有节奏地敲击自己的四肢、肩背等,声音铮铮,偶尔有些表演者擅歌,还会在舞动竹棍时,随着节奏哼唱,同样引得众人围观。

扇舞早已成了清代歌舞伎的特殊技艺,在她们手中,无论是折扇还是团扇,早已不再是为了祛暑,杨柳细腰中,素手芊芊扇子或展或收,娇颜或露或遮,一双美目随手中扇子满场翻飞,乱了一城文人雅士的眼。

面具舞起源于周,流传至清代的时候,已经少了诡谲神异的迷信色彩,更增添了一些世俗化的戏剧性,表演者带着面具不再是为了祈神,而是为了讨钱。

除了汉族舞蹈,民间流传甚广的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舞蹈。例如维吾尔族舞蹈,清代维吾尔族被称作西域,相传那里人人都能歌善舞,甚至有许多舞蹈流传至中原,深受大众喜爱。

藏族舞蹈多为集体舞,人们身穿五色彩衣,头戴白布圈帽,手牵手围在一起,或抬脚腾空,或模仿猛虎下山、孔雀开屏等禽兽的情态,节奏跳跃,气氛热烈。

每年三月孟春时节,苗族的少男少女们都会站在野外,少男吹响芦笙,少女不断旋转舞动,摇振身上的铃铛,相互表达爱慕之意,此为芦笙舞。苗族还有一种鼓舞,是男人向女人表达爱慕之意的舞蹈,少男边击鼓边跳,动作矫健有力,而少女此时的动作幅度则更加偏小,充分体现自己的健美和柔情。

每逢年节,壮族人一定要跳铜鼓舞,铜鼓不仅是铜鼓舞的主要伴奏乐器,更是权贵的象征。舞蹈时,人们将铜鼓放在庭院中心,然后由一族里的权威人士,用金银击鼓,周围人伴着鼓乐饮酒欢庆。铜鼓舞结束后,会有壮人身穿新衣,男女相对而立,手持木棍相互击打,发出不同的节奏,几段舞蹈结束后,年节的活动才算结束。

虽然自清朝建立之后,满族的舞蹈开始进入宫廷,但满族的舞蹈更多情况下会用于祭祀等,萨玛头戴神帽,腰上系着铃铛,一手拿皮鼓。舞蹈开始,萨玛一手击鼓,扭晃身体,铃声、鼓声立时响起,周围也会有鼓手不断敲击手鼓和架鼓,节奏强弱快慢随着萨玛的动作而变化。

舞到高潮时刻,萨玛会念诵祝文,身体摇晃得更为剧烈,仿佛神明将至,祝文越念越疾,鼓声铃声越疾,萨玛舞动越快。等到最后萨玛停下来,人们慌忙献上祭品,祭祀结束。

还有土家族的摆手舞、傣族的孔雀舞、侗族的踏歌舞、台湾高山族的舞蹈、白族的民间舞蹈,也都各具特色。

清代民间舞蹈源远流长,它们已经深深扎根在人民的生活之中,无论是缅怀历史、祭祀祖先、祈神祝福还是为了祛除灾祸、宣泄痛苦、歌唱爱情、赞颂英雄,这既是一种慰藉、鼓舞,也是对美的享受。

它们虽然历经历史长河的冲刷,饱受朝代变迁和无奈,但依然保存了下来,而后代代相传,代代更新。

欧阳茜茜/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