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職臨時主持工作?把單位原來分工推翻,重新分工,符合規定嗎?

手機用戶52864596621


那要看什麼情況。

假如這個臨時主持的副職領導已與因事暫不在崗的正職一把手做過私下溝通並達成了共識,而且單位中有參與決策權的幾位領導都已開過碰頭會通過了,這種情況下就是集體決策的結果,反映的是正職一把手或整個領導班子的意志,而非主持工作的副職領導個人意志。這是符合組織程序的。

假如臨時主持工作的副職領導在沒和其他任何領導溝通的情況下,私自個人拍板改變下屬們的工作分工安排,這就是越權。


上策視覺


某地技術監督局就發生過這麼一起事,正職到齡退休,組織部門讓資歷最深的副職主持工作。本來主持工作只是一個過渡性措施,副職資歷雖深,直接接任正職還有些差距。但恰好那段時間沒有合適的人選,正職一直空懸,副職也主持工作長達一年多近兩年時間。主持工作長了,副職有了想法,找領導說過幾次,領導也承諾幹得好,直接扶正。這個副職也是個有本事的,有了領導的允諾,開始在單位大刀闊斧幹起來,他給單位同事也放出了準備扶正的風聲,單位同事本來就挺服他的,有了這個消息,工作起來就更得心應手了。在副職的努力下,區域內的技術監督工作大有起色,他頂著壓力封存了電力公司幾百萬元的電錶檢測校正儀器,又對其他企業又打又罰,風氣為之一清。可是,就是幹得太賣力了,引起了各企業的反彈,他們不停地找黨委、政府,施加壓力,當地政府為了經濟發展,不得不低頭,副職轉正的事就此作罷,主持了近兩年的工作,最終被調離原單位,而且還是平調。由此可見,主持工作要有度,不能太過強勢,否則就可能適得其反。

副職臨時主持工作,最好是蕭規曹隨,不要做大的改變。其他副職和自己身份相仿,如果平時人緣好,還可以在大家的支持下,做一些小調整。如果平時不得人心,想在分工上做調整,往往十分困難,得不到大家的支持和配合,或者陰奉陽違,背地裡使拌子。因為要主持全局工作,因而原來分管的一些業務工作,可能就沒有精力,可以分散到其他副職,或者能力強的科室領導人。儘量尊重其他副職和科室領導人的意見,提前做好溝通,獲得大部分人的支持,才可以試著調整分工的事。如果明知道正職崗位空缺不會太長久,或者得不到同事們的支持,建議還是穩當點,和大家商量著來,保證工作不出現疏漏就行了。

如果組織有意讓主持工作的副職轉正,或者明確其主持工作的時間可能會長一些,這時候就要有擔當精神,事是人幹出來的,有了這樣發揮自己的能力的舞臺,最好能抓住。根據平時自己掌握的情況,利用自己有機會接觸並掌握、瞭解職工工作實際和能力的機會,大膽調整分工,把能幹事的人,調整到適合的崗位上,在短時間內使單位工作有起色,讓領導認可自己的能力,加重轉正的砝碼。


職言管語


副職主持工作當然可以推翻原來的分工,但一般人不會這麼幹,畢竟重新分工動了其他副職的奶酪,如果轉不了正那得有多尷尬。

01.在正職暫時空缺的情況下,組織部門可以宣佈讓排第二的副職臨時主持工作。

按照領導職務配備要求,每個單位一般都要配備一名正職,若干名副職,正職就是單位的一把手,單位所有的工作都要服從正職安排,特別是現在嚴禁黨政分設,之前還有局長和黨組書記鬧彆扭的情況,現在除了一些機構改革合併的單位以外,所有的單位黨政一把手都由同一個人兼任,也就是說,一把手在單位是有絕對權威的。一般情況下,一把手是不會出現空缺的,比如正常退休、轉任等情況,在一把手離開領導崗位之前,組織部門都已經安排好了接替人選。但畢竟還存在其他一些特殊情況,那麼在組織部門還沒有物色好人選的時候,就會暫時宣佈讓排第二的副職來主持工作,否則單位群龍無首,工作肯定沒辦法開展。

02.如果不是一把手被查等特殊情況的話,副職主持工作一般都會轉正。

當然了,副職臨時主持工作就會面臨能不能轉正的問題,即便在本單位轉不了正,也會把你外派到其他單位轉正,因為讓你主持工作肯定是有一定道理的,他不會隨隨便便就讓副職轉正。畢竟,主持工作也就相當於履行了單位一把手的職能,你想想,組織部門讓你過了半天一把手的癮,卻突然宣佈讓你繼續當副職,誰心理能好受得了。不過,也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一把手因違反紀律問題被查,這種情況下,一把手空缺的時間會稍長,而在空缺期間選出來臨時主持工作的副職,就不一定能夠轉正。

03.臨時主持工作期間,一般不會打亂原來的分工,除非這個副職對轉正成竹在胸,或者被權力衝昏頭腦。

任何一個副職都是有一定工作水平的,一般不會在臨時主持工作期間大肆打亂原來的分工,畢竟,你只是臨時主持工作,萬一哪天突然外調個正職,那你的處境得有多尷尬。雖然主持工作也是履行一把手職能,但沒幾個副職會真正從心裡尊敬你,這個時候你再動他們的奶酪,他們肯定不會支持你。如果你轉了正,其他副職開始肯定也不會對你言聽計從,如果轉不了正或者外派到其他單位,只能是給大家落下話柄。


04.結語

副職臨時主持工作,其實就是臨時履行一把手的 權力,他當然可以根據自己意願去調整單位的分工,但實際工作中很少有人會這麼幹,畢竟這種吃力不討好的活特別得罪人。即便你對轉正成竹在胸,也要表現地謙虛一些,劉備還多次讓荊州呢,何況一個小小的單位一把手。

歡迎關注“中省直遴選”,有問題歡迎隨時交流。

中省直遴選


臨時主持工作有多種,不交代背景等於空談。第一種,正職高升,副職作為候選人,這時候首要保持穩定團結,可做小範圍積極妥善的改進提高自己的權威。第二張,正職外出學習公幹,不久就回來,這時候副職保持原貌,不出岔子就可以。第三種,正職犯錯誤下臺,副職備選,可以經上級同意做一系列大的調整,尤其是前正職的跟班,蛀蟲等調整出重要崗位,讓能者居之,培養自己的骨幹力量。


小齊愛喝奶


正職調走,副職主持工作推倒前任做法調整分工,是職場中非常微妙的一門學問,不是想推倒就能推倒的。

正常情況,前任離職副職臨時上位主持工作,聰明的人一般不會急於求成,貿貿然推倒前任佈局,即便要動也只是局部或小範圍改變,不會全部推倒重來。原因有幾點:1、還在主持工作的時候就急於推倒重來,容易給人留下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壞印象,位子沒坐穩就想立山頭,口舌是非多不是好事;2、在沒有轉正前,再怎麼樣你也是副職,只是主持工作,剛上任動作太大難以服眾,也容易觸及他人利益產生內部矛盾,一旦有人不滿,在施政時容易受到掣肘,幹不出成績,轉正就是問題。3、主持工作與一般副職最大的區別是全局思維,你考慮事情要站在全盤考慮,而不是基於某一個領域,這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不摸清情況貿然做大動作,很容易馬失前蹄,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面對這種情況,老道點的都會採取平穩過渡的方式應對,不著急砍三板斧,首先保證不出事,在此基礎上力求有所突破,逐步在工作中打上自己的烙印。

即便一定要搞大動靜,也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怎麼做,做多大動作。

如果前任還在單位,只是調到另外一個部門或者提拔了,副職主持工作原則上不宜做大動作。俗話說,不看僧面看佛面,前任還在,你甫一上任而且還是以副職身份主持工作就輕易推翻他的佈局,動他的人,等於是否定他此前的做法,認為他的做事方式是錯的,這和赤裸裸打臉沒有區別,無形中在前任心裡栽了根刺。前任可能表面不會說什麼,心裡多少會有意見,甚至懷恨在心。下一步你想轉正,指不定前任會做什麼腳。前任能夠在單位立足,必然有他的過人之處,在自己沒有實力之前,最好不要輕易去得罪。說白了,他還是你的領導,如果你夠聰明,你在做動作之前至少應該和他有個溝通,這樣一方面擺出你的態度,沒有因為領導的離任而過河拆橋,顯示你對領導的尊重,讓他說不出你的不是,另外一方面當面鑼對面鼓把事情說清楚,告訴他前因後果,對事不對人,也可以取得他的理解,不至於因為調整產生誤會,影響下一步自己的轉正。

而如果前任已經調離本單位,相對來說做動作的風險要小得多。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調整分工,不過從有利於工作和扶正的角度考慮,不建議動作太大。而且,在做動作之前,也要考慮前任的影響力。假如前任領導調離,但他在本行業或領域仍有較大的影響力,此時你調整分工必然會有所顧忌,恐怕也不太可能全部推倒重來。

至於符不符合規定,這只是程序問題,倒不是特別重要。在調整分工前,你肯定得取得上級領導支持,或者與上級領導進行過溝通後,才有可能調整,不可能自己想一出是一出,不彙報不請示不溝通,那樣的話你這個分工沒有足夠支持恐怕是紙上談兵,也進行不下去。能夠當領導的,這點政治覺悟應該還是有的。如果沒有,那就是二愣子,副字大概率去不掉,估計也就是主持主持等待新人空降,為他人做嫁衣裳而已。


80後小公


符不符合規定,不是最主要的,關鍵是他是臨時負責人,掌握了臨時最大權力,他在這個時候調整分工,肯定是想做出對自己今後有利的安排,其他人暫時只好忍著。

當然,他有些猴急了,除非能確定自己是繼任者並能轉正職,否則還是不要打亂分工,維持現狀的好。一旦自己不能轉正職,帶來的風險太大了,而且還惹眾怒了,那時候丟人就丟大了。


大黃蜂101


臨時主持工作就想把原來的分工推翻,你這麼做,未免有些心急,這樣做或許不違反什麼規定,但卻有些不妥。

1.把原來的分工推翻,等於對原正職的否定。

原來的分工體現的是原正職的思路和想法,你卻把原來的分工推翻,這樣做等於是對原來正職領導的否定,如果讓他知道了這件事,他會覺得你這個人不行,他會發自內內心的對你非常的反感,因為每個人都不喜歡被別人否定,特別是領導,他們更需要面子,更需要尊重,更需要被別人捧。

同時,也會讓別的同事對你產生不好的印象,會讓別人覺得你的權力慾太強。

2.新官上任,以穩為主,動作太大容易引起內亂。

調整分工會觸及到很多人的利益。

按照之前的分工,那些部門負責人或者工作人員已經與相關領域的有關人員建立了一定的人脈關係或利益關係,如果你剛臨時主持工作就去調整分工,從深層次的角度來看,實際上是在觸動他們的利益,你做的這件事對他們來說是不利的,會影響到他們原來的利益佈局,這樣勢必會惹很多的仇人,進而會引起內亂,導致下屬議論紛紛、意見紛紛,這樣你就不好開展工作了。

3.臨時主持工作,要先團結好同事,等他們大部分都比較支持你,你也熟悉情況了再調整分工才比較合適。

作為臨時主持工作的副職,你要做的是先利用這個機會去團結好同事和下屬,讓他們對你這個人是肯定的、是信任的,進而成為支持你的人,同時,你也利用這個機會對工作進行深入的熟悉和了解,這樣才有利於你下一步工作的開展和安排。

所以,作為臨時主持工作的副職,調整分工是符合規定的,但是卻不符合常理,不符合人之常情,如果你這麼去做的話,禍患會大於好處的。

歡迎從評論區發表你的觀點。

作者:寫作匠,資深體制內成長導師,用工匠精神專注分享體制生存底層套路。

寫作匠


臨時主持工作,只要各部門各室能夠正常運轉開展工作,就沒必要進行分工調整,除非出現工作運行受阻,單位正常建設受到嚴重影響或發生特殊情況逼不得已的情況下,才進行分工和崗位調整;無論是人事調整更是分工調整,都是要召開本級黨委(組)會議集體研究決定,如果臨時主持工作的副職被任命為本級黨委(組)書記時,召開黨委會議研究是符合程序和規定的;如果沒有擔任黨的書記職務,組織召開黨的會議是不符合規定的。當然,如報經本級黨委書記或上級黨委和組織部門同意後,也是可以召開會議研究的;分工,是黨內領導分工,無論是本級領導班子或是中層領導幹部,都必須經會議研究決定,而不能以行政手段代替黨的會議。


楊柳輕風81


本人是基層工作多年的公務員,藉著題主提出的問題,談一下本人的看法。要事先聲明的是:由於本人沒有在企業工作的經歷,就不涉及有關企業方面的事。

首先要說的是:副職臨時主持工作,在實際工作中是會時不時會碰到的事情,但一般時間會比較短

。這也就是“臨時”的本來意義。也就是說:在行政、事業單位,因各種各樣的原因,一把手己經離職,但接任人選還未正式決定,但工作又不能耽誤,所以只好在副職之中,由組織部門領導或者政府分管領導出面,召開會議,明確宣佈由一位副職暫時主持工作,行使一把手的權利。實際上,此時主持工作的副職,相當於看守內閣的總理。雖然可以領導其他副職,安排機關、單位的各項工作,但其真正的任務只有一個:保證機關、單位的各項工作能夠正常運轉,就算完成任務了,大事、重要事一般就不宜做了。因此,這位主持工作的副職的人選,有時為比較熟悉單位業務工作的副職,有時為比較德高望重、善於團結人的副職。總之,與誰在下一步接任一把手,確實不一定有必然的聯繫。

可難以避免的是,臨時主持工作的副職有時會揣測領導的意圖,或者琢磨領導有什麼暗示,往往浮想聯翩,情不自禁。公平地說:這也屬於正常範圍,是人之常情。起碼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面對唾手可得的權利,不想入菲菲一番,確實可以列入聖人範圍了。職場中人,要說對權利毫無想法,那還真不是很客觀

其次,臨時主持工作的副職,推翻單位原來的分工,重新予以分工,確實是一種非常不成熟、不理智的行為。正是因為主持工作,是上級領導或組織部門負責人指定的,是一項臨時工作任務,因此,在實際工作中,主持工作的副職一般就應該蕭規楚隨,保持機關單位的各項工作正常運轉,不耽誤工作即可。一句話:暫時守好攤子,其他的就不宜再管了。至於推翻原來的分工,就屬於大折大建,重新排列組合人力、物力、財力之列。這樣做,有三個方面的消極後果:1、超越了其臨時的職務權限,臨時主持工作之人一般沒有這項職權,上級領導也肯定會對其產生比較負面的看法,智者不為啊;過早暴露自己想當一把手的意圖,十分容易產生來自其他副職的扺觸情緒,甚至對立情緒,客觀上為自己的工作設置了障礙。2、調整分工,也就是調整自己和其他副職的分管範圍,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其他副職工作的肯定或否定,難免會觸及相應利益格局的調整,有人喜之不禁,有人心生怨恨,等於給自己樹立了對立面,是很魯莽的做法。

3、如果還對單位下屬二級科室負責人甚至普通工作人員也做出一定的調整,涉及面會更大,肯定也會得罪一些人的,那就是有點急不可耐,近似於蠢了。

因此,做為一個臨時主持工作的副職,推翻原來的分工,雖然還不能明確地說違反了什麼規定,但可以肯定:會過早暴露其想當一把手的心底秘密,給自己樹立一些對立面,遇上有不同意見、甚至工作上不太配合的人,極易發生正面衝突,產生難以預料的後果。客觀上也等於給自己出難題,是標準的沒事找事。畢竟,在行政、事業單位工作,確實有一些言不清、道不明的潛規矩,既然不在其位,自然也就不謀其政。臨時主持工作時調整工作分工,毫無疑問屬於名不正、言不順的範圍。更為要命的是:如此轟轟烈烈的大調整,如果正式任命的一把手是另外一個人,不是臨時主持工作的副職,其調整的結果又得不到一把手的認可,那就是王安石的變法——徹底失敗,還白白地得罪了幾個人或一批人,那可就徹底雞飛蛋打,尷尬無比了。

總之一句話:職場之中,無論做什麼事,即要遵守明規則,也就是法律、法規、政策,又要按潛規則辦事,切切實實地把握好

,或者稱之為分寸,切不可率性而為。否則,事與願違,種瓜得豆,便是很現實的結果。確實不可不慎啊。


水波不興3291


職場全能說認為:這屬於典型的副職臨時指導工作,並且對公司進行一個大洗牌。而在這次大洗牌當中,單純的平叛是否符合規定,主要的標準就是:公司當中的大領導是持一個默許狀態還是一個反對狀態?而公司當中,一旦副職臨時擔任組織工作,並且在工作的時候需要自己大展拳腳,就必然而然的面臨洗牌的情況,這一點無法避免。

針對於此,我們需要明確出五點來:
第一點,副職為什麼會臨時主持工作?這個公司的正職領導在幹什麼?正職領導遇到了什麼問題?換句話來說正職領導的離開是短時間的離開還是長時間的離開?第二點
,正職領導如果長時間離開的話,那麼副職領導究竟是短時間內主持工作,還是長時間內主持工作?第三點:副職如果是短時間內主持工作,他有什麼權利對公司進行大範圍的調度,進行大範圍的改變?第四點,副職主持工作,對公司當中的工種、對公司當中的員工進行大洗牌是經過誰的默許?公司領導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態度?第五點,這樣的洗牌、這樣的翻轉、這樣的推翻,對於公司短時間之內的經濟效益,有著一個好的發展方向,還是一個差的發展方向?

身處職場當中,這並不是個例,也絕對不是個例。一旦換了領導之後,我們常說的新官上任三把火當中的第一把,就必須涉及到一個洗牌的問題。原因很簡單,現在的這一套班子在之前的職場領導的統率之下可能沒有什麼問題,可是一旦自己統帥的話,用起來就很不得心應手。既然不得心應手,就得想盡一切辦法讓它變得得心應手,怎樣能夠變得得心應手呢?短時間之內儘可能的洗一下牌就可以了。

公司領導替換之後常見的幾個現象

大家要明白一點:任何一個公司,任何一個領導,任何一個職員,甚至公司當中的最頂層的大領導都有可能隨時被替換,這是職場當中亙古不變的真理,因為在職場當中想要保持萬年青是非常困難的。

即便你有心想要保證萬年青,在職場當中也會有各種各樣的阻力和各種各樣的誘惑,能夠保證自己的初心,並且把自己的初心放在最高層的那個頂端之上,基本不太可能。

這樣說就有些跑題了,我們今天來看一下:公司當中領導替換之後有哪幾個常見的現象?這幾個常見的現象在職場當中又代表著什麼?意味著什麼呢?

  • 現象一:基層員工洗牌

三年前我一個朋友在一家企業裡面當一個小領導,而且他所領導的僅僅是一個團隊的項目。項目已經做出了很大的業績。按理來說,只要按照這樣的一個順序發展下去,不出半年的時間,他必然會提到公司的中層領導,甚至比公司的中層領導還要高級的管理層的方面。
但是有一次見到他的時候,發現他還是在基層混,於是便好奇的問道:你不是說半年之內必然升遷嗎?為什麼這都一年過去了,你還是沒有升遷。
同事迫於無奈的說道:自己也想升遷,但是實力不允許啊,後來一打聽才知道原來他們的領導換了。

這並不是一個個例,在職場當中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多,這樣的情況越來越沒有辦法去制止。怎麼說呢?一旦公司的基層領導或者公司的中層領導進行換人的時候,公司的基層員工或者比中層領導低一等級的那些員工、領導們往往就面臨一個大洗牌。

而這個大洗牌並不是員工們能夠直接控制的,甚至連公司的最高層領導也不能控制。單純的憑藉著這個剛上任的領導,這個領導掌握著絕大多數員工的生殺大權。

絕對沒有誇張,也絕對沒有過分的去誇大領導的作用。在正常情況下我們會發現:領導在上任的時候總會想著這樣的員工適合在這個崗位嗎?那個員工適合在這個崗位嗎?而更多的時候,因為新換來的領導對於之前領導的否認或者對之前領導的鄙視,會使用自己認為最為中意的員工,會使用自己認為最為中意的屬下。

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或者當公司的領導出現這樣的情緒的時候,就會不自然的更換公司當中的員工,更換公司當中的管理者。

一旦出現了新的領導,一旦出現了領導之間的更替,可能之前員工所做的努力統統作廢,公司員工所拍的馬屁也通通化為零,需要重新開始再接再厲。

  • 現象二:公司制度發生大改變

針對於此,仍然講一個小例子吧:我大爺今年50歲了,在一家公司當中當一個管理者。
如果按照這樣的順序發展下去的話,再過10年他也就可以安安心心的安享晚年,並且領著大把的票子當做自己的退休金,使勁的玩,使勁的揮霍。
只不過公司裡面突然之間空降了一個管理者,而這個管理者是公司當中類似於副領導的職位。
來了一位40歲非常幹練的職場女性,而這位職場女性來了之後要調動大家的積極性,當天就組織了一場夜跑,來回將近30裡地。當然在夜跑的時候中途有車可以隨時停靠,一旦你堅持不住了就打車回家,而且公司自掏腰包把你送回家。

原本以為公司領導無非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嘛,燒完也就差不多了,但是沒有想到這個領導不單單把這把火燒了起來,而且還添了一點柴油,讓它使勁的燒。

自此開始公司每一個月會組織兩次夜跑,表面上來看,是為了增加大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讓大家齊心協力往前走。但實際上一來耽誤了大家下班的時間,二來影響了大家的日常生活節奏,總之折騰來折騰去,只會讓公司的員工不痛快。

當然這位幹練的職場女同事也進行了很多制度的改變,而這些制度的改變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但總之就是改變了。似乎她的到來單純的是為了改變制度而來的,對於公司的發展並沒有太大的作用。

  • 現象三:基層員工有了自己的新八卦

大家千萬瞧不起基層員工的八卦,事實上每一個人都有著八卦之心,也正是因為如此:當某明星的某些謠言表示她已經離婚了,而這個明星明卻的在官方網上發佈,自己沒有離婚,如果誰再造謠的話,直接法律見。當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某些普通老百姓就會把八卦心整起來,他們到底離沒離婚呢?為什麼一個謠言說離婚了,另一個謠言說沒有離婚?

緊隨其後在他們持續了五年表面婚姻之後,好像都沒有什麼太大的新聞變動。突然之間有一天才發現,原來他們兩個人已經離婚了,而且確切的說就是五年前離婚的。五年前的那個謠言似乎也不是謠言,一時之間老百姓們的八卦勁兒也都上來了。

我們可以從這些類似於娛樂新聞當中普通老百姓的八卦勁頭就能夠看得出來:在職場當中每一個人都是有自己的八卦之心,只不過這些八卦心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強烈有的能夠抑制,而抑制不了的就會爆發出來。

公司突然來了一位新領導,他是怎麼來的?如何來的?他憑什麼能夠在領導的這個位置上?有著諸多的言論和諸多的見解,更要命的是公司的基層員工開始八卦起來,而且以此為樂。

這一點就沒有辦法進行詳細闡述,也沒有辦法明確解析了,畢竟八卦之心沒有辦法杜絕,更沒有辦法及時的消滅,如果消滅職場當中的八卦之心,恐怕會引起極大的反彈和不適應

重新分工的背後

大家會發現,如果說正職撤走之後,進來的那位領導也好,管理者也好,最主要做的一點就是推翻自己前任的業績。甭管這個業績是大是小,也甭管這個業績有用沒用,簡單來講,新來的領導看不上就必須得推掉。


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公司的班子、公司的管理都已經成為了一個固有程序,而把這個固有程序推翻需要面對多方面的阻力,他是如何面對這些阻力的?換句話來說在這些阻力上他是如何平穩過渡的?

  • 重新分工的背後一:可能受到了領導的支持

我們就事論事,單純的拿出這麼一個題目來進行分析,就不難發現:公司的員工在到一家企業就職的時候,可能沒有太多的權力,在公司當中也只能當一個萌新。

同樣的道理,我們不妨再做一個大膽的舉例和假設:公司當中的領導剛剛調走,又新來了一個領導,這個領導可能也沒有多大的魄力和多大的影響力,在公司當中他僅僅是一個萌萌新。但就是這樣的一個萌萌新,竟然能夠影響到工作調度,竟然能夠影響到公司的規程,更要命的是,他已經影響到了公司當中的工作體系。

他是如何影響到公司工作體系的?以他的能力能夠影響到公司工作體系嗎?我們在進行繼續深挖的時候,就不難發現:他所能夠影響到公司工作體系又有了一個更大的波動,而這個波動是我們不敢想卻不得不想的問題:公司領導最起碼是默認的,也極有可能是支持的。

如果公司領導不默認,如果公司領導不支持的話,他再怎麼折騰也折騰不出浪花來。

  • 重新分工的背後二:建立屬於自己的威信

大家都知道在公司當中的領導進行替換的時候,現在的領導如果默默無聞,現在的領導如果按照之前的順序進行工作的話,他在工作當中基本沒有任何威信可言。他在公司當中說話也沒有話語權,畢竟原有的體系已經存在了,原有的公司當中上下級等級觀念已經確立了,既然都確定了,誰還沒事巴結你啊。

所以新來的領導必須要進行制度的更替,一旦進行制度更替就會有員工升遷或者調度,也會有員工進行貶職或者棄用,而這個時候公司當中的領導就會再次掌管話語權,再次在公司當中享有威信。而這個公司當中的其他員工也會自然而然的巴結公司領導,不自覺的往這位領導的身邊靠攏。

這幾乎是一個固有程序,在任何一家公司、在任何一家企業當中,一旦新來了領導,而且這個領導話語權不大,在公司當中明顯受到排擠的時候,他就會使用出這樣一招殺手鐧,這招殺手鐧只要用的好,基本上屢試屢爽。

  • 重新分工背後三:某些制度的確不合適

古時候有一位大詩人曾經寫過一句詩:只緣身在此山中,什麼叫做只緣身在此山中呢?這個制度是你制定的或者你在這個制度當中已經生活了很久,根本不會發現這個制度有任何貓膩,並且把這個制度一直延續下去。

但是新來的領導或者即將上任的領導發現了問題,而且發現了一個大的問題,既然發現了問題就需要及早改正,怎麼改正呢?調整一下制度就可以了。

要知道,任何一個公司的制度都絕對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需要順應時代的發展,它也需要跟隨著時代的腳步,一旦沒有辦法跟隨時代腳步的話,就很容易被時代所拋棄。

而公司新來的領導總是要盡最大可能讓公司的腳步能夠跟上時代,並且進行長久化的發展。

符合規定與否,關鍵看怎樣調整

這好像是一句廢話,但實則不然。有一些規定想要調整就調整了,不想要調整那就不調整了,但是問題的關鍵在於:究竟應該怎樣調整或者調整的背後應該注意什麼?

在職場當中,很多事情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簡單,當然也不會太過於複雜,但整體來看市場當中絕大多數規則、絕大多數規章制度的調整,都需要滿足一個條件:那就是合理性、恰當性和正規性。

如果這個規定在最開始的時候就不是合理的,就不是恰當的,就不符合規定,那麼公司當中的基層員工當然有條件也有能力進行反駁,來評判這種規定合適與否。

如果他進行制度改革的時候,恰好切中了公司的要害,並且對公司的發展有了很大的幫助和扶持,那麼就是符合規定的。

職場啟示錄

身處職場當中,面對這種規定的改變或者那種規定的改變,只需要去評判兩點就好了:這樣的規定改變是否能夠讓更多的職場人士充滿激情,是否能夠讓更多的職場人士提高效率。如果既能夠充滿激情又能夠提高效率,那麼很榮幸的告訴大家:這樣的職場規定的改變是好的、有效的。

在職場當中我們絕對不可以讓規定一成不變,也絕對不可以讓員工永遠是一個樣子的,畢竟身處職場就要時刻做好被規定所改變、被規定所制約的準備,畢竟職場是一個永恆變化的,自己的公司也是一個永恆變化的。一成不變,早晚會沉到水裡面去。

優質職場領域創作者,持續輸出優質職場文化,全方位解析職場難題,希望大家關注@職場全能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