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對嗎?是否“己所有欲,即可施人”?

和諧————地球村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很有代表性,尤其最後一句,讓很多人非常困惑。

先看出處,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可以看出,孔子是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當作人生格言來教導給子貢的。子貢問他的老師孔子:“有什麼話是可以終身奉行的嗎?”孔子就回答道:“那就應該是“寬恕”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強加給別人。”

孔子的意思很明顯,我們為人之道,應當多寬恕別人,不要求全責備,這也是能夠處理好人際關係的金科玉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很多人總是想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別人,不管別人喜不喜歡。

那麼,反過來,“己有所欲,即可施人”嗎?我想這也是不對的!即使在每個家庭也是一樣:父母今天喜歡吃這個菜,孩子就是不喜歡這個菜,你讓孩子吃,他就是不答應。這何況是在一個社會?你想要的,你喜歡的,即使是宇宙的真理,但別人也有自己選擇的權利。


窗外的白楊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指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這樣對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樣對待他人。這是世界公認的道德金律。另一則道德金律是耶穌說的:‘‘你要別人怎麼對待你,你也要怎樣對待別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一條道德底線,看上去比較消極。那麼,能不能‘‘己有所欲,即施於人’’呢?那倒不必!



因為孔子還提出了另外一條原則作為補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想要有所作為,也要讓別人有所作為,自己要聞達於世,也要幫助別人聞達於世,屬於積極促進的一面。兩者合在一起,稱為‘‘忠恕之道’’。


怎樣才能容易理解這兩句話呢?簡單地說,好的,就幫助他人達成;不好的,自己就不要強加於人。

總而言之,孔子提倡的是‘‘仁心’’,不能只考慮自身的感受,還要照顧他人的感受,不能只是自己進步,也要幫助他人進步。


南山劉向雄


我方團隊作者——非無意,歡迎關注轉發!你的欣賞是我的動力!
文:非無意 整理:曉妹


這個命題具有很深的哲學意味。下面是我的粗淺的理解,僅供參考——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包含了倫理學的含義,你通常意義上的道德金規則,是通過“主管觀點”到“他人觀點的”的過渡命題。

在這裡,我最認可的表述是“人所不欲,勿施於人”!為什麼這樣說?“己”字在一定意義上包括了很深的主觀色彩,在普世價值看來,這已是具有“排他性”的思維習慣,不利於在道德上普遍認可。中國人將就倫理關係的普遍價值,它是維繫宗族關係、人際關係、政治關係的重要關口。

特別是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國提倡的“命運共同體”概念,就充分體現了不傷害他國利益的同時促進共同利益實現的一種思想。如果把這句話放在這裡,它就應該是“人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樣更能夠表達普遍性和共通性。

也就是說,在“人所不欲”的條件下,沒有人被排擠出“隊伍”,這是站在“上帝視角”的價值觀,也就是排除了“一己之念”的最佳選擇。它的意義在於——尊重他人和自己,不排斥對方,也不貶低自己,這樣的概念就被引向了開闊性和無限性,它適用於很廣泛的場合都有它的意義。


舞文弄史


己所欲,別人未必所欲,己所不欲,或許正是別人所欲。自己喜歡的東西,別人未必喜歡,自己不要的東西,也許正是別人所想要的。

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不是非黑即白的。無論是“己所不欲”,還是“己所欲”,都不要強加給對方。給出的東西,只有一個標準,即是否是對方真正想要的。而對方真正想要的東西,有時候非常隱蔽,需要你去挖掘。再結合自身的潛力和慾望,為其提供量身定製的,有稀缺性價值的解決方案。 從“你很好,只是我們不適合。” 到“天造地設一樣的難得。”

己所有欲,也要找到對方所欲的重合點,才可以提供給別人。


竹上米澤


我認為:己所不欲或己所欲者,都不要輕易施於人。

1、施與不施,都要尊重他人;

2、不論己所不欲還是己所欲者,若要施的話,要看對對方是否有利;

3、若對他人有利,即使是非你所欲者,也可施於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