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腺胃炎的診斷與治療


雞腺胃炎的診斷與治療

近年來,雞傳染性腺胃炎、肌胃炎在養雞生產中,一種以生長髮育不良、消瘦、整齊度差。且病死雞剖檢以腺胃腫大似乳白色球狀.腺胃黏膜潰瘍、脫落,肌胃糜爛為主要特徵的傳染病在雞群中流行比較普遍.病雞群的生產水平嚴重下降,給養雞場戶造成的損失慘重。此病即是雞的傳染性腺胃炎。提醒養雞場戶務必高度重視雞傳染性腺胃炎的防治。

1、 病原

到目前為止。該病的病原還沒有明確,但大體可以確定此病的病原為一種冠狀病毒.如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呼腸孤病毒、網狀內皮組織增生病毒等。另外還有一些原因也與此病的發生有關,如雞群飼養管理不善.長期飼餵低纖維素、維生素缺乏的日糧等。這說明本病是由一種或幾種傳染性病原微生物及非傳染性因素引起的綜合病症,消化道和內分泌器官是這些致病因子的靶器官。

2、流行特點

雞傳染性腺胃炎可發生於不同品種的蛋雞和肉雞.以蛋、肉雛雞和青年雞多發.其次為肉用公雞和雜交肉雞。該病在良好飼養管理條件下不表現臨床症狀或發病較輕。當有發病誘因或強烈應激時.雞群則表現出腺胃炎的臨床症狀。

該病流行廣,發病率一般為7%~28%,死亡率一般為30%~500/o。最早發病Et齡5~7日齡.7~15日齡症狀表現明顯,25日齡以後雞發病率有明顯的下降,蛋雞發生該病的病程一般在2周齡左右,病程10~15 d,長者可達35 d,發病後5—8 d為死亡高峰。

3、臨床症狀

感染雞傳染性腺胃炎的患雞.患病初期主要表現精神沉鬱、呆立、翅膀下垂、羽毛蓬亂不整,並有流淚和腫眼症狀;患病中期的患雞採食量和飲水量急劇下降,並伴有呼吸系統併發炎症的病狀;患雞排白色或綠色稀糞,飼料轉化率降低。糞便中有未消化不良的飼料。且呈漸進性消瘦。有負增長的趨勢.有的雞體重僅為正常雞的50%或更少;而耐過此病的雞群則大小參差不齊.產蛋雞無產蛋高峰.雞群的生產水平嚴重下降.並有少數患雞伴有跛行症狀。本病的病程一般為8~10 d。

4、病理學特徵

病死雞剖檢腺胃腫大.嚴重者腫大如乒乓球狀。外觀與肌胃體積比不是正常的l

:(4一固,而是2:3甚至是l:1,呈乳白色,仔細觀察可見灰白色格狀外觀,切開腺胃可見腺胃壁增厚、水腫、呈月牙狀,輕輕按壓切面可流出漿液性液體,腺胃黏膜腫脹變厚,乳頭腫脹、出血、潰瘍。肌胃、胸腺、脾臟嚴重萎縮;腸道黏膜脫落,並伴有出血性病變。

防 治

1、改善養雞的環境

搞好環境衛生,提升雞舍環境,並加強對雞舍和環境的衛生消毒,以有效地減少雞群感染疫病的機會。雞群的飼養密度要適宜。注意雞舍內通風換氣,改善養雞的環境條件,提升養雞的生物安全措施,以有效地防止場外疾病的傳人。降低養雞場戶原發性疾病的感染率,杜絕或減少其他疾病繼發性感染的幾率。減少和杜絕應激因素,避免降低雞群的抵抗能力和免疫力。

2、加強雞群的飼養管理

合理配製雞的飼料,特別注意雞飼料中粗蛋白質、維生素的供應.並在雞的飼料中有針對性地適量配製纖維素較高的飼料

。以保障雞的飼料營養平衡。注重配製雞飼料原料的品質,防範黴菌、毒素的隱性危害,儘可能減少雞傳染性腺胃炎的誘因。

3、做好雞群的預防接種

制定出符合當地養雞疫病流行特點的免疫接種程序.並根據雞群生長的不同階段.嚴格按照防疫程序對雞群進行免疫接種。以防範雞痘、雞腸毒綜合徵、禽網狀內皮增生症、雞貧血因子以及雞馬立克病等傳染病的發生,減少雞群傳染病的誘因。同時,在雞傳染性腺胃炎的高發地區.可對全群雞預防接種雞腺胃型傳染性支氣管炎油乳劑滅活苗。

養殖場戶應有準備地配備養雞的常用藥物。如抗生素類藥物、驅蟲類藥物、消毒類藥物等。對危害當地養雞業較重的細菌性疾病,要制定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和必備的藥物儲備,如在雛雞階段要適當儲備防治雛雞下痢、球蟲病等的常用藥物.並有針對性地添加於雛雞的飼料中,以防患於未然:在購進雛雞和雞群轉群時.應適當儲備電解多維並添加於雛雞的飼料中,以減少雛雞的應激反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