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微信群是否该解散?

图说天中



班级群对家长和老师来说,都是有好处有坏处,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所以,我不赞成解散班级群。

对家长来说,班级群可以让家长和老师直接沟通,也能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还能让家长知道孩子当前的学习进度是什么样子的。这些都是家长最关心的事情,让家长及时了解,也是一种便利、高效的解决方式。

但是让家长们特别烦的是,老师有时候会将孩子的某些负面信息发在群里,这既没有顾忌孩子的隐私问题,也没有顾忌家长的尊严问题,这让家长特别讨厌。

对老师来说,班级群可以直接对家长通知事情,不用一遍一遍给每一个家长发,也不用通过孩子转达可能出错的信息,同时也能通过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家写作业的一个情况。

但是让老师特别烦的是,这没日没夜的“加班”让老师没有自由的生活时间,而且群里面家长有时候发一些广告、刷屏、互撕之类的信息,会让老师感觉到特别累。

但是从整体来看,班级群依旧是利大于弊。

很多人说班级群加深了老师、家长的矛盾,其实这些矛盾本来就是存在的,只是这些问题在班级群里面展现了出来。如果问题本来就存在,提出来解决掉,对老师、家长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但是在班级群里面,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面对那些和自己“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完全不同的人,有时候家长或老师会觉得接受不了。但是人和人的不同才是常态,在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忽略还是接纳全凭自己喜好。

不过,如果有些人真的影响到了班级群的正常使用,比如说发广告、刷屏、家长互撕还屡教不听的,班主任可以先把对方移出群,私聊解决问题后再拉近群里。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关注@福林妈咪,每天为您推荐落地实用的育儿知识,陪伴孩子一起健康快乐的成长。(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福林妈咪


我是一名有十几年班主任经验的老师,我认为班级微信群在给班主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挑战,同时加大了班主任的工作量!如果班主任没有驾驭班级群的能力,解散也不是一个很坏的选择!

班主任建立班级群是为了方便家校联系,但是班主任也有担心,那就是有家长在群里怼班主任、家长互怼、家长“串联”等行为,这让班主任叫苦不迭!

办公室一个年轻班主任就遇到一个类似的难题:孩子第一次成绩下降了,家长群里就开始在班级群里质疑时因为老师让他打扫宿舍卫生造成的,然后一天都在群里怼班主任,其他家长插话,也会引来麻烦,班主任解释不了,也不敢提出群,就让她在那里自言自语了一整天。虽然班主任在群里没说什么,但是在办公室已经憋出内伤了。

家长在群里串联,也是一个很大的隐患,传播了很多负能量!一些成绩下降的家长,不在孩子身上和自己身上找原因,保护孩子,把责任推向老师,然后在群里发表一些负面信心,会引发几个家长的共鸣,从而给学校和老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有的家长说,自从有了家长群,班主任天天给家长布置作业,家长苦不堪言!实际上,这种说法是不负责任的。班级群本身就是为了交流,你家长为了省事,觉着把孩子交给老师就可以不管不问的,这对孩子是不负责任的。既然是交流,就是相互的,你只看到了这个群给你带来的麻烦,就没想到这个群实际上也大大加大了老师的工作量吗?老师每天不仅要跟学生打交道,还要给家长打交道,而且很多时候,就成了家长的“传话筒”、“快递小哥“了!工作时间变得无限延长了。

更糟糕的是,如果你在群里不小心说错了话,被别有用心的家长截屏发到了网上,丢饭碗也是正常的!

所有,现在的班级群,就是一个通知群!大家都变得小心翼翼了......

我是”赢在高三“,致力于教育和教学工作,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按钮!


赢在高三


笔者是一名有将近十年班主任经验的中小学教师,六年初中班主任,三年小学班主任。几年前没有过微信群,自从微信普及开来,也就是最近三四年才开始使用班级微信群。之前都是用手机发短信(免费短信的那种)。后来不知道为何慢慢的班级群开始流行起来。

班级群不仅有各科的科任教师还有班主任与学生的家长,甚至有的还需要有一名年级主任(副主任)来入驻群里进行监管。班级群里每天都需要班主任发一些作业信息,各科作业都要在班级群里发一下。还有学校的各种通知,也要发一下。

自从有了班级群,看似方便了,其实反而更麻烦。班主任和各科的教师每天至少发一条信息。作业必须在群里发一遍。最开始的时候,是各科作业汇总到班主任那里,班主任编辑各科作业信息,然后发到班级群。我作为一名班主任,每天用在微信群发作业以及各种信息的时间超过十分钟,各科的作业需要课代表把布置的作业用字条写给我,由我(班主任)来编辑发送。

自从有了这个班级群,可以说班主任更忙了。家长有事情了,都会在群里找班主任。比如孩子要吃药,麻烦班主任老师提醒一下,看孩子吃药了没有;中午,有家长给孩子送午饭,麻烦班主任通知学生放学到大门口;孩子打电话说他钱不够了,麻烦老师先借给孩子20元钱……每天班主任都要抽空查看信息,怕漏掉家长的信息,怕对孩子照顾不周,班主任成了“传话筒”。不得不说一句:万能的班主任!

当孩子毕业的时候,也就是解散微信群的时候。孩子需要到更高一级的学校(小升初,初升高)进行学习,所以这个班级群的使命已经完成了。班主任这样做,家长支持。可以给各位家长说句:再见!希望每一个孩子将来都有更好的发展!


一师者


本身是一个班主任,个人觉得在有替换交流工具的情况下,班级群可以解散。班级建群的初衷,是为了方便老师(准确来说是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联系。因为微信现在是绝大数家长的社交工具,同时具备及时性和交互性。老师和家长交流起来也确实很方便。但是如果管理不到位,现在的微信群越来越变味了。比如说

1、现在的微信群变成了报告群。我本人也是班主任,有时候发个通知或者传个学校动态,本不需要回复,但是后面会有很多家长收到点赞感谢,这也无可厚非,但是对有的家长或者老师来说,几十个消息陆续而来,有时会受不住的,也会耽误收到重要消息。这时候微信群不如单方面交流的校讯通的软件。

2、现在的微信群信息泛滥了。七点这个家长一个早安问候,八点那个家长一个心灵鸡汤,再后面家长来个投票选我,我家孩子天冷要加衣,那家孩子感冒多喝水……当然也有学校时不时要求群里宣传、家长回复,截图上传,更是让人烦不胜烦。所以群里有的信息已经泛滥到影响他人了,但是家长和老师又都无法屏蔽和退出,即使出言相劝了,有的家长还会振振有词。

3、微信群也是双刃剑,能方便的同时,也会给班主任带来麻烦。在群里一个班主任对几十个家长,有时候明明是件个体事,群里一讨论随时会把矛头指向班主任和学校,更甚有家长会在群里煽动其他家长,往往让班主任的工作很难再展开了。

微信群本身只是一个交流工具,用的好会带来便利,用不好就是麻烦。有人说可以制定管理规则,但是这个规则对家长有多大约束力呢?该打广告的还是会打广告,该灌鸡汤的还是会灌。所以有替换工具的情况下,我建议解散微信班级群,可以使用一种一对一的交流工具,这样对他人的影响更小一点。





陆超老师


解散!

第一,微信群美其名曰是方便沟通,其实是为了让家长过度干预孩子的学习,很多时候,孩子反而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不监督不会学习。

第二,老师下班就是下班了,没理由把学校的事带到家里,这样可以提高老师的工作效率,如果随时有个意识告诉自己反正可以微信去做、去通知、去沟通,我认为这会让老师工作效率降低,甚至拖拉。

第三,作业交代给学生,而不是通过微信交代给家长,否则孩子总是巨婴。记作业这是一个学生的本份。而通知学习成果和沟通家长也不该以微信形式,可以每个阶段以书面形式做成阶段性总结,让学生带回家,这也有利于学生和家长的交流。否则就是老师对学生,老师对家长,学生和家长呢?

第四,老师和家长在微信里交流多了,就失去了彼此的正确定位,因为“熟”,相对于熟,我不认为是好事,双方都失去了神秘感,仪式感,然后互相容易不服。还容易让老师失去中立感,偏好于某些学生。毕竟,学校是不该有阶层的,但是微信的频繁交流和微信的很多便利功能,使得学生的家庭阶层在老师的眼里明朗化了。这容易滋生教育丑闻。也容易破坏师德。

人性,禁不起考验,也不该去接受考验。所以,既然我们希望君子之交淡如水,那就不该过分的去深入了解那些不该了解的。老师在为师之前,首先是人,所以人性中的普遍缺点,例如惰性,贪婪,私欲,老师也会有,当然人性中的光明,宽广,无私,老师也会有。所以,我不该让一个含有众多功能特别是经济功能的通讯工具,架在老师和家长中间,不是老师禁不起考验,而是架不住一而再再而三的侵蚀。

第五,学习是学生的事,老师和家长以微信群为媒介,一味的像奶妈一样去围着孩子,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教育的失败,竟然那么多新闻说家长辅导孩子进了医院,试问,大家不觉得辅导作业常态化这很病态吗?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现在的老师用微信群在干什么?他们是在传道还是授业还是解惑?如果都不是,那就是不务正业!跟家长每天每的通知作业,然后时不常的说孩子的成绩,这不是传道授业解惑,这是为了甩锅。孩子学不会,老师认为是家长没认真执行。我认为,是因为怕背锅的老师和爱焦虑的家长共同创造了一堆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每天巨大的教育压力没有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反而使得他们得出了一种逆反潜意识——没人管就不会学不会背。

综上,果断要求解散!


畅读读后感


2018年初,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印发《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要求,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当履行群组管理责任,即“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群组成员在参与群组信息交流时,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文明互动、理性表达。

在当今这个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各类信息平台便捷了人们的交流与沟通。我们不能因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次要矛盾问题,就不分主次,因噎废食地否定信息平台的主要功能和作用,而去选择逃避、甚至是取消先进的交流与沟通方式;这样做既不符合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实际,又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现实需要。

班级微信群是便利家校交流和沟通的有效信息平台。班级微信群的这一功能是重点、主流和关键,它极大地方便了家长对孩子在学校学习情况的了解和掌控,有利于及时有效地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作出适当调整;同时,也有利于老师及时与学生家长交流与沟通,方便家校间更好地配合,让老师全面把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真实表现,方便教师对孩子有的放矢地因材施教。

班级微信群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最为大家所诟病的,就是某些老师违规在微信群里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排名,严重伤害了一些学生和家长的情感;另外还有部分家长微信用语不文明、班主任滥用职权踢除家长出群、有的家长在群里打广告做生意等违背群规的突出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既与家长们的素质参差不齐有关,也与班主任作为群管理不尽职有关。

取消班级微信群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作为班级微信群主要管理者的班主任要切实担负起责任来,制定公平合理的群规,邀请有见识、有担当的家长参与辅助群管,认真加强办理微信群管理;各位家长也要努力提升自身基本素质,积极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多做有益于微信群正常运转的事,少做或不做违背群规的事。


自在人生wub


结合身边一些老师及家长的亲身经历,谈谈我的看法。

绝大部分老师应该是赞同解散

其实教师的工作,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一天上两节课,批批作业,看看书就过去了,还有寒暑假,简直是不能再轻松。

目前国家在号召去大班化,学生能够接受更好的更全面的教育,但是师资的队伍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的,也就导致了很多老师承担了好几个班级的课程,备课、授课、辅导、总结的压力非常大。

而班级微信群的出现,更是侵蚀了老师们为数不多的休息时间,午饭、晚饭,甚至是凌晨,都有可能被家长@,甚至没及时回复还会引起家长的不满,导致一些家校关系恶化的事件发生。

而老师们的本意,只是想利用微信群及时通知一些信息,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在下班时间,每天被领导、同事在工作微信群里@,时间长了,是不是整个人都会神经衰弱?

部分家长赞同,部分反对,基本一比一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了解孩子在校生活的点点滴滴,把握孩子的成长动态,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从这点出发,我想,家长们都会支持班级微信群的建立。

但是时间久了,微信群就变味了,比如很多戏精家长,总是喜欢在微信群里给自己加戏,孩子在家做作业也要拍照发群里,带孩子去游乐场也要发,老师们发个通知,下面立马长篇大论的吹捧,还有一些家长花了一天写了篇赞美老师的文言文,简直各种牛鬼蛇神。

另一方面,微信群里,也难以避免攀比之风,无形之中给很多家长增添了极大的负担,嫉妒反感。

综上,我们还是要客观辩证的看待班级微信群这个事情。

建议可以老师和家长们共同制定一个群公约,明确微信群使用的注意事项。

比如群里讨论的时间规定,通知后面不用回复等等。

家长们也应该体谅老师的辛苦,教育的本质应该是纯真的不含杂质的,没有必要在群里炫耀,吸引老师的注意,应该相信老师的额职业素养,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生而为活


有一个成语叫“因噎废食”。不能因为被噎到了,就不吃饭,班级微信群也一样。



微信群的出现,对班级管理来说好处有三,

1.最大的好处就是通知事情方便。小学孩子小,有的事情记不住,在班级群里一通知,大家就都知道了。

2.学校临时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在班级群里一通知,也省去了很多麻烦。

3.学校或者班级有活动 ,照片啊视频啊都可以往里发,让家长看看孩子的表现,促进家校沟通。

大家之所以要求解散班级微信群,大致也有这3方面的原因。



1.老师在群里发孩子不合格的作业了,批评某个同学了,老师语气不好了。老师的这些做法让一些家长觉得自己和孩子没有被尊重,伤害了自己和孩子的自尊心,在其他家长面前很没有面子。

支招: 一是私下和老师沟通一下,常和老师联系,聊聊孩子的学习以及教育孩子的方法,缓和一下双方的关系,和老师商量一个更好的处理你家孩子的方法。

2.有的家长故意在群里找老师茬、耍横,让老师非常生气。举个例子,我儿子班级群里,有一个孩子的奶奶 ,在群里语音:你们老师谁今天批评我孙子了,让我听听他究竟犯了什么天大的错误,吵得他现在还哭 ,给我孙子心灵造成了极大的阴影!

老师后来在群里说明了此事,我们都觉得这老太太胡搅蛮缠。

这样的事让老师心里很难受,辛辛苦苦为孩子付出,不被理解,还被无理指责,老师也想着,解散了就不受这窝囊气了。

支招:在群里据理力争,然后踢了她,凡是这样不讲理的,或者在群里乱发东西的,先踢了再私下沟通,沟通不好 ,不准进群。



3.还有一些家长喜欢乱发东西,广告啊,乱七八糟的视频啊,让大家都很烦,说吧,不好意思,不说吧,看着闹心,老师发的重要的信息,也往往看不到。

支招:老师作为群主,大胆管,制定群规,对于胡乱发东西,大家都烦,说了又不听的可以请出群聊。


终将长大


关于是否该解散班级微信群这样的事,虽说现实中有许多事不能因噎废食,但那是指掌控得好,管理有序(规矩)的群。

虽然微信群很多时候能提供不少便利,加强家校合作,但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工作量大,一般都没时间和精力去管理班级群。所以作为我个人,这种群还是不建最好,联系用电话或短信也方便。

尤其是相当多的班级群基本没起到真正的作用,反而常常引发不必要的麻烦。老师或班主任与家长一言不合直接就在群开怼,进而开骂并升级——最终,尴尬的一定是老师!前一段时间,因班主任群“入坑”的班主任(或老师)已不少了。

还有,慢慢地某些群就变了味,成了微商群、马屁群、炫耀群……

班级群要么不建,而一旦建了,就要设法经营好,群主也可选一个有能力,有魄力的人当。同时家长、老师都要互相理解,本着教好学生、管好班级的愿望,不要把群当成发泄个人不满的场所。

还有,虽说班级群里只闻其声(字)不见其人,大家更要把它当个公共场所,全力避免语言暴力,不得随口放出不当言论。

有不同意见可以心平气和在商讨,没必要在群里谩骂或威胁——那与在大街上对骂没多大区别。


种金易


要讨论班级微信群是否该解散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班级微信群是用来作什么的?班级微信群其实是家校共育的一个沟通联系的平台载体,方便学校、家长、教师之间联系。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提法?我的观点是:

微信群本身没有好与坏,只是管理人员没有定好规矩,或者出于省事、碍于面子不认真管理。

所以班级微信群除了升级、毕业解散外,其他时候应该保留,管理好,用好。

作为教师应该做到:

1.管理微信群不要怕累嫌麻烦。咱就吃这碗饭,就得干这些事。试想下,如果没有微信群,虽然少了些事非,但更多的是工作量。

2.要定好规矩,不要怕得罪人,对不过规矩的人或事要及时处理,逐一谈话沟通,劝说警告,实在处理不了,让学校出面处理,要刹住这股歪风,保持群内风清气正,干干净净。现在,群内有不良信息,管理员也要负责任。

3.面对群里出现反映问题等信息,虽然不愿意看到,不喜欢在众多家长面前暴露学校管理或教师教育有些不足之处。但是仍要正确看待和对待,家长能在群里反映,说明一有这样的事发生,二仍然相信学校和教师会处理,能处理,且处理好,对学校和教师抱有信心。如果家长不在群里反映问题,直接在网络平台上反映,或到上级教育部门反映,那时候,事就大了,涉及的方方面面都广了,还不如在群里反映。

总之,学校和教师要有辩证法的思想来看待和对待任何人和事,不能因噎废食!


如果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加个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