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30岁身体健康,没住过院,有社保想买保险,普遍有重疾险和医疗险,买哪款产品呢?

_做一棵微笑的明媚花朵



30岁的人士,大多已经成为了家庭的主要支撑力量,孩子已经产生,父母正在年老,工作以及家庭的负担是非常大,任何的风险都可能带来危机,所以对于30岁的人士来说,做好自己乃至家人的前提保障,是非常需要重视的当务之急。至于30岁的人适合买什么保险好?这里将给你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到你。

虽然有了社保,但是它只能提供最基础的保障,报销范围和额度都有限制。商业医疗保险,尤其是重大疾病保险,则是一种很好的补充,这种险种都是提前给付的,能够解决看病资金紧缺,大大减小家庭经济负担。

1、要想确保自己远离风险,意外险很关键。意外险属于保障型的保险,保费不贵,保额很高,如果出现意外伤害造成残疾或死亡,会得到赔偿。

2、三十岁人士正处于事业上升时期,饮食不规律、工作压力等都给自身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选购份重疾险显得很有必要。三十岁人士可以结合自己的收入状况来决定重疾险购买额度。比如您的月收入是5000元,那么重疾险额度可以设置为年收入的5倍左右,也就是25万元之30万元。


30岁要开始考虑整个家庭的长远发展,不能局限于现状。有了高额人身保障之外,长期稳定的理财计划也必不可少,尤其如果有了孩子,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不妨考虑家庭理财。应尽早考虑到未来的养老计划,建议投保一定的养老险,对自己的晚年生活早做规划。


朱猪生活


个人认为支付宝上的长期医疗险与重大疾病险就挺好的,性价比很高,保障很全面。

支付宝上的好医保长期医疗险就很好,与同类型保险相比保障更全面。

同类型的医疗保险只保1年,长期医疗保险可以连续续保6年,也就是说一旦有重疾需要长期医疗,别的保险最多只有1年可以报销,长期医疗险可以连续6年都可以报销。

长期医疗保险包含了一般医疗险与重疾医疗险还有意外医疗险,也就是说大病、小病、因意外住院它都管你。

如果没有钱住院,还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医疗费垫付业务,也就是说保险公司会先拿钱给你看病。

一般的百万医疗险免赔额为1万元,长期医疗险保额最高可报销400万,重疾免赔额为0,其它疾病6年累计为1万元。

等待期较同类型时间段,有很多住院医疗险的等待期为90天,长期医疗险一般病情等待期为30天,等待期90天还有1万元重疾医疗险津贴。

支付宝上的长期医疗险真的、真的性价比非常好。

再来说支付宝上的重大疾病险,健康福•重疾险。

健康福•重疾险的保障也非常好,除了可以保障重大疾病,还有轻症赔付,并且还有保费豁免权,保单还可以贷款。

有很多保险公司重疾险的等待期为180天,健康福•等待期为90天,买保险等待期越短越好。

像保障期限、交费期限、身故给付、到期返还这些都是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的,更加灵活。


平安一点通


常见保险类别:重疾险,意外险,寿险,百万医疗险;

结合目前年龄,建议优先购买重疾+百万医疗+寿险,综合来看,消费型保险性价比最高;因为30岁以后购买重疾险,年纪越大,缴费越高,重疾险一般都是长期或终身,考虑性价比,建议30年左右即可,期间如果有更好的产品也可叠加,确保基础的保障到位,康惠保和达尔文可以看看;百万医疗险建议购买可保证持续购买的消费型产品,例如支付宝好医保,可保证续保6年,比较有保障;寿险也建议配置,30岁左右上有老下有小,压力会比较大,工资也处于比较高的时间段,此时购买保额相对较高,大麦可以考虑下,以上几种保险配置下来能保证如果有意外情况最起码日常的生活和家庭不受大的影响,这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还是属于必要的配置,而且如果选择好产品和类型的吧,性价比也会非常高,所以建议慎重筛选考虑,结合家庭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险种和产品,一般家庭不建议购买分红和储蓄型险种以及教育型保险,坑很多,价格高出非常多,违背了先保障后投资的基本原则,以上内容可以参考,谢谢!



小一二梦


1、储蓄型保险

顾名思义,帮你存钱的同时为你提供保障。

一般是交10-30年可保障终期,到了晚期需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返还保费。

保费贵,保额低。建议每年所交保费建议在年收入的10%以内

2、消费型保险

纯粹保障,一交保费如同支出。

交多少年保多少年,保费不会返还,除非赔付情况下。

保费便宜,保额高。建议每年所交保费建议在年收入的5%以内

两种类型的配置,以及保额多少适中,视乎个人的经济收入。保费决定着保额,我个人选择的是消费型保险,保额尽可能做到年收入的10倍。

选择消费型保险的原因在于:

1、储蓄型与消费型保费的差额,自身拿去做投资理财,相信赚取的利益超过储蓄型保险的年化收益率

2、参与工作的这些年,是个人价值最大化的时期,最需要保障的阶段。当过了这段时期,能帮助家庭的机会应该会少些,而且到了那时候,财富的积累也足以弥补费用。

在学习了分散投资理念之后(鸡蛋要分开篮子放,防范风险),我顿时开窍,保险也可以分散投资。如同储蓄型+消费型搭配,购买低保额的储蓄型再配上高保额的消费型,这真的是绝配。

谈谈险种,普遍人将以下几种险种配置齐全,一般就OK(可能比较粗糙带过)

1、意外险

因为意外而导致的伤害,一年一交,保费不会太贵,200元以下保费就能够配置50万保额,一般不含猝死。可优先配置。

2、重疾险

保险法规定重疾范围内,保险公司也会调整保险延伸范围,这种情况下保费也会相应增加。重疾险是最贵的险种,需连续交费,可根据个人经济情况配置。

3、寿险

与生命挂勾的险种,即丧失生命后赔付,钱财留给他人花费的,所以在购买时会要求填写受益人。继重疾险之后第二贵的险种,需连续交费,可根据个人经济情况配置。

4、医疗险

社保是人人必备的,但只有社保还不足够,而医疗险是保障社保以外不能报销的费用,报销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补贴费用。

购买保险之前一般要求体检,同时告知一些事项,如若前期有住院记录或者其他特殊情况下,建议咨询保险业务员,走线下储蓄型投保。若是储蓄型能投保的话,再考虑线上消费型投保。

购买保险之前请优先看清条款内容,钱财是自己的,要对自己负责。在购买保险前我把所有的条款都一条条过,如有不明跟客服联系沟通,一层层地把保险内容把扒开,同时购买过后将保单全部打印出来,寄给家人保管。

保险理赔需要个人去申请,不会自动上门理赔的,要做足准备让家人知悉这件事。

分享一句话“我希望人人都有一份保险,同时也希望人人都用不上它。”


广州南方君VLOG


最好的保险搭配形式,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百万医疗,可以附加住院津贴,当然有百万医疗得话,住院医疗1万就可以了,多了也是浪费。

在这里推荐信泰人寿的百万守护,重疾六次赔付,轻症4次,中症2次,比例行业最高,可以了解,也可以咨询我,现在正在搞活动,保费打折


保有所依


好身体是革命本钱。赞👍

结果:你在纠结是买重疾病保险还是买医疗保险对吧?个人建议这是二种不同的保险、我建议都要买。
原因:二种保险性质不一样、重疾病保险是确诊后一次给付保险金额的,多家可以重复理赔的。而医疗险是报销型保险、不管你买多少分只能保险一次、不能重复理赔的、报销也是按你花的医疗费用按一定比例的赔付的。二个相互补充,不能混为一体,当作同一类型保险。
  • 建议:考虑购买重大疾病+百万医疗+意外险+人寿保险
  • 注意事项:第一:一定要买纯保障保险、凡是分红、返还都不要买。第二:买重大疾病保险和人寿保险千万不要买所谓的大保险公司、高保费低保障超级不划算,保险是合同制根本不存在大小保险公司。第三:看年收入、尽量每年保费控制在年收入10%左右最好、这样通常不影响你正常生活。

如果不懂的也可以关注私信我。教你购买秘籍。


生活小鹏


没住过院的意思应该就是健康状况良好,保险公司能够正常承保。

想买重疾和医疗,说明您对保险是有一定认识的,目前决定不了买哪款产品。

其实哪家公司的产品并不重要,我们买的就是一份合同,主要看合同的保障内容符不符合我们的需求。说一下重疾和医疗险需要注意的问题。

重疾险,主要看保险责任,一般包括终身还是定期,有没有豁免,有没有轻症赔付以及赔付次数和比例,还有就是杠杆高不高。

医疗险,也就是百万医疗,主要看有没有保证续保,保证续保几年,产品停售会不会影响续保,包不包括社保外的费用,额度,免赔额。

另外,建议附加意外伤害和意外医疗,需要注意事项同医疗险。

记住一点,我们买的保险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不是寻求心理安慰的,所以,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风险发生之后对家庭经济产生的影响)制定相应的保障规划。


鲁曹麟


现在人买商业险不是怕死。而是现在生大病一进医院,就让你倾家荡产!但商业险,目前来说是足够支付理赔的,最简单的理解就是1/1000,也就是1000个投保人的保费,可以用来支付一个理赔案件的标的额。(保险公司都是计算过这些概率事件),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商业险,否则参保合作医疗,相互宝也是可以考虑的。另外,商业险除了第一年按年缴费,(保险业务员要多拿提成),第二年开始可以分期按季度、按月缴费。一年也就相当于多交保费的10%左右,相对普通家庭,一次缴纳上万的保费,确实有压力。所以,大家不要在乎一年多支付的费用。毕竟你怎么缴费,保险条列不变。


重生之2020


这个只能基于你和保险经纪人之间充分的沟通,才能给出适合你的具体情况,并考虑各种细节,保障全面,综合性价比的方案

下面是一些建议:

不要被范范的功能性的描述蒙蔽,由于信息不对称,这些可能只能算基本属性,要判断一个方案的优劣,主要做下面几点分析:

1、消除信息不对称:业务员吹得天花乱坠的功能,其实很多只是基本属性,可能还有很多功能性的缺失,因为消费者接触信息有限而无从了解,这需要从多渠道去获取中立信息,综合细节获得全面保障的方案;

2、剖析条款:看消费者具体能享受哪些权利;而且业务员的宣传你懂的,从来只给你看金玉,不会给你看败絮,尤其要注意合同中的除外、限制性的条款;\r

3、以数据为基础的分析:不同产品,实现同样的功能,可以节省50%的保费,或者同样的保费,能多获得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赔付或养老年金,这在保险市场上非常普遍。往往由于消费者获得信息渠道有限,或没有分析能力而损失大笔财富!


德勤保


首先肯定是重疾险呀。重疾险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纯重疾不带身故性质的重疾险,可以保障到六十岁或七十岁,优点是保费低,基本保障可以做到,适用于一般收入群体。一类是带身故性质的重疾险,这类又要看重症,轻症,中症的保障数量和种类,还有是否存在多次赔付,针对哪种疾病类型的多次赔付。 目前重疾险可以在国内线上买,线下买,也可以去香港买,香港重疾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