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老母到底是什么来历?

鬼玊


骊山老母?黎山老母?黎山老姆?


其实就是一个人,我们称呼她为骊山老母吧!关于这个骊山老母中国古代是有很多记载的:

《路史》云:“女娲,立治于中皇山之源,继兴于骊”。《长安志》云:“骊山有女娲治处,今骊山老母殿即其处。《史记秦本纪》云:“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郦山之女……”。

在《西游记》孙悟空跟金角大王打架的时候也说过一句“太上道祖解化女娲”。

吴承恩写西游记的时候,是结合这些神话传说的,再加上元杂剧里面的骊山老母是孙悟空的姐姐。而西游记原著一开头就说孕育孙悟空的这块石头是女娲所留,结合总总迹象表明,黎山老母就是女娲,女娲就是黎山老母!

骊山老母在中国的神话传说和民间传统文化中,级别相当的高,扎根相当的深。

(一)

在四大名著《西游记》里,黎山老姆出现的次数并不算多。



有一次,是化身“丧夫之妇”的孝妇,现身指点孙悟空。


还有一次,是受观间菩萨的邀请,与普贤、文殊菩萨一起试探团僧取经团队。


四圣特意下凡变成美女的用意是:试探唐僧、孙悟空、沙僧、猪八戒四众,是不是禅心坚定,能否经得起外界的金钱、美色等物质诱惑。

于是,黎山老母与观音、普贤、文殊三大菩萨,一起变成美女,招四人为婿。


结果、唐僧、孙悟空和沙僧,不为女色所动,不迷恋世间的物质财富。


只有猪八戒凡心未退,没有经得住考验:被几条绳子紧紧绷住,雨夜中,吊在树上挂了一夜。


这个剧情节在,86版电视剧里,描写得更为细致,生动有趣些。

(二)


但在《西游记》中,原著中对四人的身份介绍,仅有寥寥数语。

“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萨请下山。普贤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间。”

这首“颂子”的前半部分,出现在原著“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章节中。

古柏树上的飘荡挂着的一张简贴儿,还写有对他们师徒四人的“忠告”:圣僧有德还无俗,八戒无禅更有凡。从此静心须改过,若生怠慢路途难!

观音、普贤、文殊、地藏王菩萨,都曾发下宏愿,被称为“四大菩萨”。


只有这位“神秘”的黎山老姆的身份是谁,原著中没有任何提示。

但我们从黎山老姆的两次现身,就可看出她的“不凡”。

第一次:四圣试禅心中,观音、普贤、文殊三大菩萨,化成了20岁的“真真”、18岁的“爱爱”、16岁的“怜怜”三女。

而黎山老姆则三女的母亲。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三大有名的菩萨,应该没有黎山老姆的身份级别高。

第二次:在“情因旧恨生灾毒,心主遭魔幸破光”中:孙悟空问老姆从哪里来的指教我?

黎山老姆回答孙悟空时说:“我才自龙华会上回来,见你师有父有难,假做孝妇……免他一死。”

(三)

《中国谚语资料》中有句话:叫做“千年难遇龙华会,万年难得岁交春。


什么又是“龙华会”?

查阅相关资料得知,龙华会是佛诞日。

参加龙华会上的人,应该都天庭里成仙了的人,或者极乐世界成了佛的人。

白玉蟾的《道情》最后一句便是:访求名师修正道,蟠桃会上赴龙华。

还有一种说法称,弥勒菩萨于龙华树下成道的三会说法。又称龙华会、弥勒三会,略称龙华。

可见,骊山老母的辈份级别相当高,是绝对的长者。

黎山老母的真实身份


黎山老母就说女娲,当年她补天的时候,玉皇大帝还没有成为玉皇大帝,整个三界最大的神是太上道祖,并且曾经还解化过女娲!只是后来太上道祖扶持玉皇大帝统领三界,而女娲退出了天庭,正常情况下她本应是天庭的神仙,但是在西游记中的两次出场都是替西天办事!



其实想想挺悲催的,虽然在几个菩萨面前她是绝对的老大,但是相对于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来说,她就只能依附一方势力而生存。


她的两次现身,一次是变成老寡妇,一次是变成新寡妇,反正她是跟寡妇标上了。那么她的真实样貌应该是什么样的?


我们大胆推断,黎山老母其实是半人身半蛇身的神,就跟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女娲一模一样的,蛇神!


这也解释了我国另外一部神话传说《白蛇传》中黎山老母为什么要收白素贞为徒?


其实说白了,黎山老母就说女娲的一个分身,就跟西游记中多次提到的鱼篮观音像一样的意思。


悦读越乐


骊山老母是一个神秘的存在,在许多故事里都有她的身影,大破天门的穆桂英,武艺高强的樊梨花,白蛇传中的白娘子都是她的徒弟,可见她的神通不小,并且极富道德感。那么,骊山老母到底是个什么来历呢?



骊山老母是道教供奉祭祀的一位远古尊神,其地位堪与神活传说中的女娲娘娘相比。因而历朝历代的女英雄都与这位神通广大,正义感强,又极爱助人的神仙扯上了关系。



民间为了祈求这位法力无边的神仙能保佑自己,也为她建造了宫殿,举办祭祀老母的活动之类。每年六月十三日是骊山老母庙会,历时五天,正是"正其源而志其德也”。



正因骊山老母与女娲娘娘齐名,所以在《西游记》里,她能够坦然化作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三人的老母,去捉弄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四人。



关于骊山老母的来历,历来传说很多,但也仅限于民间流传的传说神话,并无实际根据,只有清代俞樾说,“骊山老母,实有其人,非乌有也。”则让我们猜想,骊山老母可能与女娲娘娘,这位纯粹杜撰的神有所区別:



骊山老母可能是骊山附近的女子,因机缘巧合做过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后来以讹传讹,越传越玄,又被文人术士等加工包装,遂成了一个神秘的上古尊神。


萍风竹雨123


黎山老母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仙名,亦称作“骊山老母”,亦称无极老母、无当圣母。传说骊山老母居于骊山,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很多道观中都供奉有她的圣像。
传说中骊山老母横跨多个时代,具有极为强大的法力,并教出各个时代中的英雄女将,如齐宣王的妻子钟无艳(战国时代)、薛丁山的妻子樊梨花(唐代)、高君保的妻子刘金定(宋代)、杨门女将穆桂英(宋代)等,都为骊山老母的门下弟子。

《汉书·律历志》将骊山老母称为“骊山女”,是因其生活在骊山一带之故:“寿王言化益为天子代禹,骊山女亦为天子,在殷、周间,皆不合经术。”,“骊山女亦为天子, 遂以为女仙,尊曰老母”。

《史记.秦本纪》:“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郦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中湡,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1]
《汉书·律历志》载张寿王言:“骊山女亦为天子,在殷、周间。考骊山女为胥轩妻,正当商、周之间,意其为人,必有非巢囊眨詈钏服,故后世传闻有‘为天子’之事,而唐、宋以后遂以为女仙,尊为‘老母’。”
骊山老母与戎胥轩的后代——秦始皇
据这两种文献记载,骊山老母是戎胥轩的妻子,并为戎胥轩生育了后代。关于戎胥轩记载,按照历代史籍的说法,戎胥轩是秦始皇的先祖,秦国历代君王皆是他和骊山老母之子中潏的后代,换句话说,骊山老母也是秦始皇的先祖。
秦国的历代王陵,自秦昭襄王开始,便建立在骊山之上,秦始皇的高祖母宣太后、曾祖父秦昭襄王、曾祖母唐太后和叶阳后、祖父秦孝文王、祖母夏姬和华阳夫人、父亲秦庄襄王、母亲赵姬,以及秦始皇本人皆葬在骊山王陵。秦昭襄王之所以选择骊山为家族陵园,恐怕也与其先祖戎胥轩和骊山女有莫大关系。

所以说,秦国历代君主都是戎胥轩与骊山老母的后代。不过据民间传说,秦始皇在游历骊山时,曾经迷恋过骊山老母的美色,气的骊山老母从此不再以年轻貌美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但是这个传说出现在秦始皇去世的一千年之后,或许秦始皇身前太残暴了,以至于后人幻想出用骊山老母来惩戒他,其实这些都是子虚乌有的传说,因为秦始皇自己就是骊山老母与戎胥轩的后代,后人的穿凿附会反而是玷污了骊山老母的人格。

据《骊山老母玄妙真经》记载:老母乃斗姥所化,为上八洞古仙女也。斗姥者,乃先天元始阴神,因其形相象征道体,故又称先天道姥天尊。斗姥上灵光圆大天宝月,号曰九灵太妙中天梵?斗姥元君,因沐浴於九曲华池中,涌出白玉龟台、神獬宝座,斗姥登宝座之上,放无极光明,化生九苞金莲,应现九皇道体,为北斗众星之母,综领七元星君、功沾三界,德润群生,故又称无极大天尊。
《集仙录》所载:骊山老母天姿绰约,风华绝代,尝作阁道於骊山。秦时始皇帝游此遇之,惊其艳,欲侮之!因受老母施法以惩,乃罢。自此之后化为老妪,人遂以老母称之。
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八引《集仙录》略谓:
唐代李筌好神仙之道,在嵩山,得黄帝《阴符经》,抄读数千遍,但不晓其义。在骊山下,遇一老母,为李筌说《阴符经》玄义。
骊山老母殿
讲毕,为时已久,母曰:“观子若有饥色,吾有麦饭,相与为食。”因自袖中出一瓢,令筌于谷中取水。水既满,瓢忽沉泉中。筌回原处,老母已不见,只见麦饭数升,筌食麦饭后,绝粒。后入山访道,不知所终。
另一说,殷周之间有骊山女,为戎胥轩妻,亲附于周,为诸侯所推服,唐宋后遂以为女仙,尊为“老母”。在通俗小说或戏曲中,骊山老母也称“黎山老母”或“梨山老母”。

黎山老母相关记载——

《史记.秦本纪》:“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郦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中湡,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

清俞樾《小浮梅闲话》云:“骊山老母,亦有其人,非乌有也。”
《太平广记》卷六十三引《集仙传》记其事。略云:
“骊山姥,不知何代人也。李筌好神仙之道,常历名山,博采方术,至嵩山虎口岩石室中,得《黄帝阴符》本,……筌抄读数千遍,竟不晓其义理。因入秦,至骊山下,逢一老母,鬓髻当顶,余发半垂,敝衣扶杖,神壮甚异。路旁见遗火烧树,因自言曰:‘火生于木,祸发必尅。’筌闻之惊,前问曰:‘此《黄帝阴符》秘文,母何得而言之?’母曰:‘吾受此符,已三元六周甲子矣。三元一周,计一百八十年,六周共计一千八十年矣。’”
①于是命李筌坐树下,为其说《阴符》之义。谓“《阴符》者,上清所秘,玄台所尊,……乃至道之要枢,岂人间之常典耶!”
②遂对《阴符经》之出世和内容,进行长篇解说。言讫,谓筌曰:“日已晡矣,吾有麦饭,相与为食。袖中出一瓢,令筌于谷中取水,飘忽重百余斤,力不能制而沉泉中。却至树下,失姥所在,唯于石上留麦饭数升。”
③筌乃食麦饭而归。此从绝粒求道,注《阴符经》,著《太白阴经》行于世。
清俞樾《小浮梅闲话》云:“骊山老母,实有其人,非乌有也。
《史记·秦本纪》:“申侯言于孝王曰:昔我先,郦山之女,为胥轩妻。生中潏,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
《汉书·律历志》载张寿王言:“骊山女亦为天子,在殷、周间。考骊山女为胥轩妻,正当商、周之间,意其为人,必有非巢囊眨詈钏服,故后世传闻有‘为天子’之事,而唐、宋以后遂以为女仙,尊为‘老母’。”
《神仙感遇传》载唐少室书生李筌常游嵩山,得《黄帝阴符经》,遇骊山老母,指授秘要。
宋郑所南有《骊山老母磨铁杵欲作绣针图》诗。小说所称,非无自矣。

腰上别着刀


骊山老母是深居于骊山上的至高无上的神仙,法力无边,为人和蔼可亲,多次为世人指点迷津,并教出众多女英雄:战国时期的钟无艳、大唐樊梨花、杨家将中的穆桂英、梁祝中的祝英台以及白蛇传中白素贞。骊山老母是最具影响力的神仙,深受世人崇敬。

关于骊山老母的来历众说纷纭,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

《太平广记》中记载:骊山姥,不知何代人也。李筌好性爱之道,常历名山,博采方术,至嵩山虎口岩石室中,得《黄帝阴符》本,李筌抄读数千遍,竟不晓其义理。因入秦,至骊山下,逢一老母,鬓髻当顶,余发半垂,敝衣扶杖,神壮甚异。路旁见遗火烧树,因老母自言“火生于木,祸发必克”。李荃闻之心惊,趋前而问:“此《黄帝阴符》秘文,母何得而言之?”母曰:“吾受此符,已一千八十年矣。”于是李荃向其求教,遂命对日而立,端详一番后说:“心影不偏,性贤而好德,神勇而乐智,真乃我弟子也。”

《汉书》中记载:“骊山女亦为天子,在殷周间。”骊山女为戎胥轩妻,正当商周之间,意其为人,必有非常材艺,为诸侯所推服,故后世传闻有为天子之事,而唐宋以后遂以为女仙,尊曰老母。

《史记》记载:“昔我先骊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中湡,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胥轩是商朝时人,嬴姓。他长期生活于戎人生活在一起,因此而得名戎胥轩。相传他是春秋战国时代秦国、赵国的祖先。

《骊山老母玄妙真经》中记载老母为斗姥所化。斗姥元君是中国道教的女神,也是北斗众星之母,地位很高,称号也有很多,比如“斗姥天尊”、“先天道姥天尊”、“北斗九真圣德天后”等等。骊山老母还是上八洞古仙女中的一员,为上古时代的神仙。

古典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写道:骊山老母称为治世天尊,火母之师。因她生下盘古,便叫她老母,又因她居住在骊山上,故称其为骊山老母。

清代俞樾在《小浮梅闲话》写道:小说中多言骊山老母。骊山老母,实有其人,非乌有也。

但是关于骊山老母的来历俞樾并没有记载。


诗书君


这个其实关系到骊山老母神话的几个不同来源。

首先,骊山老母在神话里有点特别。这个特别之处,就是她在民间很容易跟其他女神混淆。

骊山老母有时很容易跟女娲、斗姥混淆,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不过,虽然有时混淆,但整体来说,民间还是把骊山老母当成一个独立的女神的,并没有把她只当成别的女神的马甲。

这是因为,在骊山老母的神话来源里,《史记》里的骊山女不可忽视。骊山女与其丈夫胥轩是秦国的先祖之一。而骊山的老母殿的创修山路碑记中,记载的是老母殿“始建于秦”。所以老母殿是秦国用来祭祀自己的祖先骊山女的,这种来源解释是非常靠谱的。

现在骊山老母的来源考证里,主要有这些版本:

1、秦国祖先神骊山女,秦代为她修建老母殿祭祀并神化,同时她在历史上有“骊山女亦为天子”这种重大功绩,到唐宋时大肆兴起骊山老母的传说。

2、斗姥

3、女娲

显然以上三个版本,是三种完全不同的来源。

这三种不同的来源,从三个不同的方向汇流,结合在一起,或者还结合过更多其他来源,再经过民间与道教的再创作,形成了现在的骊山老母。

因为可能与斗姥、女娲等女神有关系,所以骊山老母有时会跟她们混在一起。

但是,骊山老母这个神还拥有先秦骊山女这个重要来源,并没有单纯地只等于斗姥、女娲。

所以民间总体还是把骊山老母当成一个独立的女神,没有完全把她和斗姥、女娲划等号。

申国是分成西申、南申的。早期的西申国在陕西一带。也就是说,早期的西申国就在骊山脚下一带。所以申侯说,他的祖先骊山女,嫁给了西戎的胥轩。

申国的女子住在骊山脚下一带,所以被称为“骊山女”。骊山老母做为人时,可能就是申国的女子。

关于女娲。由于骊山当地有传说,女娲曾在骊山处炼石补天。同时骊山在秦代时又建有老母殿,所以女娲会跟骊山老母混淆。

嗯,这种混淆在民间很常见,同样在骊山的朝元阁,主祀的太上老君,如果是女神非男神的话,说不定也会加入这场骊山老母混淆之中。毕竟民间神系最擅长的就是大杂烩二次甚至N次魔改。



命理风水师王宽之


骊山老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骊山老母就是女娲娘娘,三皇之一。是一位创世神。中国道教协会所纂《道教大辞典》上说,相传骊山老母曾在骊山‘’练石补天,抟黄土造人。仙逝后将其葬于骊山之阳,又于骊山西绣岭第二峰上修建了一座女娲祠,后人逐渐改称老母殿。老母在创世后,第七日造出了人,由此正月初七又称人日,人胜节。


另一种说法是骊山老母又称黎山老母,为华胥氏所生,是伏羲圣皇和女娲圣母的胞妹。在道教地位崇高,很多道观中都供奉有他她的圣像。骊山老母为天地正气智慧的化身,常在天地善恶转化的时候,以神秘身份显灵,为人指点迷津,传授秘籍法决,救苦救难,因此广被世人崇奉。

骊山老母不仅是道教供奉祭祀的一位远古尊神,在民间也有祭祀老母的传统。农历六月十三日是骊山老母庙会,历时五天,届时,各地香客,民众成千上万上山朝拜,祭祀这位公德无量的远古尊神。



长江6号5130952037746


骊山老母是一个被神化的人物。

《左传》中申侯对周孝王说:“昔我先骊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中潏。”这个骊山女就是骊山老母的原型,她是姜姓申国祖上的一个女子,嫁给秦人的祖先戎胥轩,后来生下来了中潏,中潏就是商纣宠臣飞廉的父亲。骊山是今天西安骊山,在西周时期是申人的活动地盘,后来周幽王攻打申人,也是死于骊山之下。《汉书·律历志》张寿王言:“骊山女亦为天子,在殷、周间。”看来骊山女竟然还是个女王了。

到了唐宋时期,骊山女的形象和女娲渐渐混同。女娲是什么人物不用说了,补天和造人的上古大神,而且还是三皇之一,自然也是名至实归的女王。所以骊山女作为一个名气不大的女王,就很容易被女娲形象给吞并。所以宋代《路史》说:“女娲,立治于中皇山之源,继兴于骊”,《长安志》说:“骊山有女娲治处,今骊山老母殿即其处”,看来宋代骊山的骊山老母就等于女娲了。今天去西安骊山还有老母殿。

所以说,骊山老母本来只是骊山申人的祖先,但是在流传中和女娲形象混同了,后世又讹传为黎山老母,并且衍生出来各种各样的传说。既然是女娲的分身,那么作为观音菩萨的母亲也不奇怪了。


林屋公子


  

  一、骊山老母最初是商周时期秦地一代的杰出领袖,曾为一方诸侯王。

  骊山老姆最早的记载出自《史记·秦本纪》:申侯言于孝王曰:昔我先,郦山之女,为胥轩妻。生中潏,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

这里申侯是一位诸侯王,曾经向秦国秦孝公说起自己的身世,其中就谈到自己是骊山之女的后代。

  在《汉书·律历志》也有记载:“骊山女亦为天子,在殷、周间。

在《汉书》中更明确骊山老母乃是殷商时期的“天子”,即一方诸侯王。

  二、在《太平广记》中,黎山老母已经由先秦诸侯变化为秦地守护神,受秦国祭祀。

  在太平广记中有黎山老母向李筌传道的记载,并且宣称殷商之时姜太公阴符经也是由她传授。

  在古史中又有秦始皇因见骊山老姆貌美,出言轻薄。骊山老姆勃然大怒,惩戒秦始皇,并由此再不以年轻容貌示人的故事。

  此时的骊山老姆正是秦国守护神的形态。

  三、魏晋时期道教兴起,骊山老姆因资历久远,神格颇高,被尊为仅次于西王母的女仙首领,其地位与九天玄女相当。在《西游记》中,观音菩萨作为后起神仙,将骊山老姆尊为母亲,是完全合乎中国神话发展的。

  民间又将她与斗姆元君,甚至女娲娘娘混同的。其实三者源流完全不同。 骊山老姆更多的是作为部落领袖,一如黄帝、炎帝而受到后世崇拜。


叶之秋


骊山老母,一个穿越中国古代,在不同朝代都教出过杰出女弟子的神秘远古女神。

骊山老母,又叫“梨山老母”、“骊山姥”等等。宋代《太平广记》记载过这位“骊山姥”的故事,说她不知何代人也。有一位叫李筌的人,好神仙而游历名山希望寻访道家真仙,因此也学得了一些道家方术。有一次李筌在嵩山虎口岩的石室中得到一本《黄帝阴符》,但是他怎么研究也不能晓其义理。有一次李筌入秦地而到骊山下,遇到一位老母。这位老母头顶梳鬟髻而余发披垂,持杖而着敝衣,显得非常与众不同。李筌听到老母口中念《阴符》秘文,他非常惊异。这位老母让他坐在树下,为他解说《黄帝阴符》。李筌也从此得道。这就是骊山老母。

《史记》说骊山老母是胥轩氏之妻。南宋《路史》说中皇山是女如娲兴起之源,后来女娲又移治骊山。之前的《汉书》称骊山老母为“骊山女”,认为她就是补天的女娲。而骊山就是老母补天时的坐骑所化。清代俞樾也说,“骊山老母,实有其人,非乌有也。”

在民间传说里,战国齐宣王王后钟无艳,唐代薛丁山之妻樊梨花,杨家将里的穆桂英,高君保之妻刘金定,千年蛇妖白素贞等等都是骊山老母的徒弟。


沅汰


在反反复复观看《西游记》时,有一个问题出现了:为什么骊山老母是唯一一位出场两次的神仙?而且,这位大咖每次都不是主角,可是孙悟空都在现场,为什么?有人说,骊山老母与观音菩萨的关系很好,但是与孙悟空也有一种说不清的关系。好在电视剧中有意淡化这一层关系,很怕引起观众思维混乱。

第一次,骊山老母以女庄主的身份出现,想试一试师徒四人的禅心。这里面,女庄主的是长辈,其他几位神仙扮成她的女儿。这就说明,她的辈分很高,比观音菩萨都高。第二次,孙悟空不知道如何将蜈蚣精降服,是骊山老母告诉孙悟空去请毗蓝婆。

从这一次可以看出,骊山老母与孙悟空的关系不一般。天庭的神仙那么多,为什么不是别人来帮助孙悟空,偏偏是骊山老母呢?当然,也不排除是观音菩萨的安排,毕竟两人私交很好。但是,报信就是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动用骊山老母,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了?

另外,考验唐僧师徒的禅心,原本不应该打扰骊山老母。可是她不仅来了来了,还友情出演母亲,估计是为了给孙悟空面子。可是两人没有私交,这是怎么回事儿?看看一些史书,两者有一定的关系,骊山老母是孙悟空的姐姐。在《西游记杂剧》中,孙悟空不是孤儿,有自己的亲姐姐、哥哥和弟弟妹妹,人丁兴旺不缺亲情。而《西游记》有可能是根据这本书写过来的,那么骊山老母帮助孙悟空就有一定道理,人家是亲姐弟。

在一些书籍中,将孙悟空与骊山老母的关系删减掉,导致两者出现在同一个环境中显得特别尴尬。还有一些古籍记载,骊山老母是女娲的化身,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还有一些版本的书籍中说到,孙悟空与女娲也有关系,这不就搞清楚了吗?

为什么明代的作者不介绍骊山老母与孙悟空的关系呢?因为在中国的神话中,骊山老母地位十分独特,座下有很多弟子,而且大多都是女将级别的人物。最普通的就是白素贞,也修成了正果。正是因为她太独特,作者在写《西游记》时,将两者的关系剥离开来,并没有阐述两者之间的真正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