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這麼急著讓幼兒園的孩子就學小學的知識了?在70年代我們7歲上小學才認識1?

用戶6143003378087


作為一線教師,很樂意來聊聊這個話題。

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我一個表姐,有兩個孩子,老大教育上有些失敗,老二現在上學,特別重視,幼兒園時,就開始學一年級知識,除此之外,鋼琴課,舞蹈課都上。給我的感覺,幼兒園的孩子,比小學生都要累。但,孩子小,沒有反抗意識。我也不止一次跟這個表姐說,教育是馬拉松,不是百米衝刺,但奈何,無法改變她!

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她常掛在嘴邊的那句,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唉!

這番話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更多的時候,是被像我表姐一樣的成人,妖魔化了!你五歲開始學,我就四歲開始學,我家孩子必須要比別人強。必須要多學……

太極端了!

我見過很多家長朋友,一二年級的時候,跟打了雞血似的,對孩子的學習特別上心,各種輔導班都上,可以說,週六週日排得滿滿的。可是呢,到了高年級呢?

孩子成績下降了,家長沒辦法了,開始放任了!

一二年級那份心情,已經變質了,變得沒有激情了,變得沒信心了!

這正常嗎?

不正常!

與其讓孩子起點非常高,不如一直陪伴孩子,始終如一地陪伴孩子!不能說小時候用心,大了,就睜隻眼閉隻眼了!

或者說,孩子成績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自認為付出了很多,沒有回報,便不付出了, 這都正常嗎?

再者,一些輔導機構,利用了家長這份焦慮,或者說無形中擴大了家長的焦慮,開始花巨資讓孩子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可是,請別忘記了孩子的實際情況。

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這是最好的!

提前做,不一定就真的好!

恰到好處,才是最好!

列位怎麼看呢?


說文寫作


如果可以的話我是希望能讓孩子好好玩,不上補習班的。現在小學的教學大綱是,一年級上學期漢語拼音一個月學完,一年級識字600個。數學要求一年級暑假要背乘法口訣表的。

我以前覺得孩子只要能跟上班裡正常的教學進度就可以了,跟著學校上應該沒有問題。等孩子上了小學我才發現,學校教的東西根本就跟不上教學大綱,怎麼辦呢?只能出去上課,家長也是無奈啊。


滅麒麟牙


不光是70年代,很多80後也沒有上過幼兒園呢,以前能讀個學前班就不錯了,那時候也沒有幼小銜接一說,反正大家都是一年級從零學起,成績好壞主要看個人學習能力,尤其農村的孩子,根本沒有輔導、補課,陪讀這回事的。

我就是80後的,90年代初開始讀書,直接上的一年級,沒有任何學前基礎,但成績還不錯,一開始學習就很好。我總結那時候成績之所以好純粹是因為怕被老師打(見笑了),因為自家哥哥是個學渣,經常被老師用教鞭抽手,每次打過回家吃飯筷子都握不住,我也怕被打,所以學習特別認真,每天作業不寫好不敢吃飯,遇到不會的就找高年級的教我,中午回家吃飯書包都揹著不敢放下,學習始終能保持前三名。當然後來到高年級,就不這麼想了,學學習的動力就變成了興趣,學習習慣一直非常好。

對比以前,現在的幼兒之所以會被提前教育,我覺得主要是因為家長的焦慮、攀比以及教育的現狀造成的。(一)、家長擔心孩子小學跟不上,尤其是有的老師不負責任進度太快的,孩子提前學好就比較放心了。(二)、看別家的孩子幼兒園都學語數外了,心裡不能淡定,因此也就順大流跟著學了。(三)、教育的現狀決定了減負就是扯淡,所以從幼兒園開始大家就開始搶學搶跑了。

現代社會處於高速發展的時期,孩子培養越來越精英化,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家的孩子學的更好更多,因此紛紛搶跑提前學,我認為這樣做無可厚非,但要注意方法和度。單就幼小銜接來說,我的建議是稍微接觸不必報班深學:(一)語文,拼音方面只要認識下聲母韻母即可,平時多閱讀,在閱讀中家長指導多識些字。(二)數學方面,會數數、認數字以及10以內加減即可,可通過打撲克牌以及超市購物等讓寶寶有數和加減的概念;(三)英語,如果有條件可以去有外教的輔導機構學一學,語言的東西越早接觸越好,一開始就要學說地道英語,沒條件的也可以自己看一些歐美原聲兒童英語啟蒙視頻(網絡上有很多資源)。

幼小銜接學的好在小學初期比較具有優勢,但是主要弊端是孩子上學比較放鬆,容易驕傲,無法激發和檢測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如果後續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和能力,成績掉下來是必然的。一年級的課本內容很簡單,可以嘗試讓孩子先跟著老師的節奏來,看看孩子自己的學習能力如何,事實證明很多孩子零基礎上小學成績也可以很好;如果跟不上,家長每日要及時輔導;成績欠佳的,寒暑假也是追補和趕超的寶貴時間,可以溫故知新,以及自己預習下一學期的課本。自己預習可以培養孩子自學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是學霸必備素質。

最後,附上一年級語數英課本目錄給大家參考,看一看真的不難哦,家長無需太擔心孩子學不好。







小清新的學習日記


我們也想放羊,問題是環境不允許啊。

小學入學考試,題目網上一大堆,不補習不可能考的上。

就算有錢買了學區房,進了一個不錯的小學,每次考試,最後兩道大題,都是奧數之類的題目,就是說你上課認真聽講,課本知識全部吃透,可以考84分,最後兩個大題你不補習就是不會做。

英語更加不說了,入學就要你自我介紹,34年級老師推舉說孩子可以看看哈利波特之類原版書,好吧,我大學4級,老婆6級,我們都不一定看的下來。。。。。


月薪760


我是80後,我小時候村裡沒有幼兒園,但是有學前班,都是虛歲7歲開始上學前班,來年九月在上一年級,然後學前班和小學都是在一個學校裡,我覺得在一年級之前還是多多少少的要接觸點的,也不用學太深,只要接觸過,到一年級學的時候都不會怎麼吃力的,如果一點不接觸的話,一年級進度很快,孩子跟不上的,除非家長每天雞飛狗跳的輔導了,我的建議是從幼兒園大班開始嘗試著一點一點的接觸點,哪怕不寫,光認識一下也是有幫助的


淚人兒48417572


因為現在小學的知識要比七八十年代的時候範圍更廣認知更深,而且現在小學上課時間很短,一共能有五個小時就不錯了。更多的作業和鞏固練習都丟給了家庭。七八十年代的時候,早上五點半起床去早讀一個多小時,然後中午三個多小時,下午三四個小時,時間足夠在學校學習複習。而且現在幼兒園的中班大班學東西的很少,以玩為主。這就造成了如果不學幼小銜接,有大部分孩子在一年級的時候會不懂跟不上課。家長現在攀比心都很嚴重,所以百分之九十的家長都會讓孩子提前學習,提前適應,希望小學之後不那麼吃力。我個人的觀點是不會讓孩子去外面報幼小銜接班的,但是我會在平時的空閒教給孩子一些相對較淺容易理解的知識。


觸摸那一抹紅塵3823097


我也不想讓孩子學,但是幼兒園已經開始教簡單數學了,孩子不懂,還被老師留堂了,幾次之後,我覺得對孩子自信心打擊很大,再一個,我們這邊進入小學之前 最好能掌握5-600的識字量,拼音那是一個月就教完的,你不事先學一點怎麼跟的上,當然也有家長是不讓學的,結果就是一進小學,頭破血流。不是現在家長怎麼樣,我覺得學校,特別是老師需要改革,比如我小時候拼音那是足足交了一個學期,那現在呢?一進小學,老師說每天都要閱讀,還要分配任務,你試想一下,孩子連字都不認識怎麼讀啊。當然了,公辦學校是不會告訴你上學前要怎麼怎麼樣,還說什麼快樂學習。不懂的家長如果當真那你就完了。。


bitmama123456


幼兒園不學知識,上小學就跟不上。

家長們大多都要求幼師教授知識,老師也知道六歲之前不建議孩子學太多,會扼殺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但是經不住太多家長的要求,也就只好隨大流了。

公立幼兒園相對教的能少一點,還是主張讓孩子多運動,多玩耍,多接觸大自然的點點滴滴。

私立幼兒園運動,玩耍,接觸大自然也一樣不落,但是私立的會要求孩子學習,比如我女兒,這才小班,老師已經要求認字和背古詩了。

因為女兒之前在公立呆過一段時間,現在轉私立,老師說她好多字不認識,也跟不上節奏,讓我課餘時間多多教一點。

希望私立幼兒園可以根據家長需求,進行分班,也有家長的建議是六歲之前不需要學太多,玩的開心就行。

個人感覺,幼兒園學習不好的孩子,不代表會一直學習不好。

我自己會沒事多讀書,女兒現在不識字也能自己多翻翻繪本,我有空會帶她去山川大海,至於她會多少拼音,識多少文字,數多少數字,我覺得不重要。

但這只是代表個人愚見,老師是一直反對的,要求她必須學習,從小班抓起,適應中班,適應大班,然後適應以後的十二年寒窗苦讀!



周小周熬粥


作為當年80年代獨生子女,記得幼兒園時期父母以不是那塊料為由,拒絕我跟其他小夥伴一樣學彈琴跳舞,也許是經濟問題。現在我的孩子三歲起陸續學過英語,畫畫,舞蹈,鋼琴,現在精簡到兩門,每週四次課,不繼續的課程我媽樣樣覺得可惜。從她的心態來看,是經濟條件好了,允許多支出教育,加上氛圍如此,不參加怕落後,家長自己覺得好就行了,不用盲目跟風,開始就是給孩子去玩玩體驗,現在精簡是因為選擇方向了。


何以姐有


其實,這不是我們著急著讓小孩提前學習知識,大環境變了,是時代在推著我們這麼做。有沒發現現在三歲的孩子都很聰明,懂很多當年的我們都不知道的事和知識。這也未必是壞事。想想我們三歲的時候還是不是隻會玩泥巴?現在的三歲的孩子說他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對內能熟背唐詩三百首,對外能一口流利的英語一點都不過分,這是時代的進步,他們提前學習並不妨礙他們成長髮育。

想想我小的時候除了玩泥巴其他時間也在玩,父母也想教你知識,但是他們字都認識沒幾個,文化水平有限,也教不了你什麼。現在都是80後90後的當爸爸媽媽了,我們這代人再怎麼樣至少都是初中畢業吧?文化水平比我們父母那輩高得多,自然教的東西會更多。

不能拿我們這代人的情況跟我們的後代比的,一代更比一代強才是符合大自然發展規律。我們小的時候很多溫飽都還是問題,群眾普遍不會那麼重視教育問題,現在溫飽已不是問題,大家的重點都是轉移到教育上來了,這是這個時代的浪潮。你可以批判它,但你不能違背它。

未來的競爭只會更激烈,將來普通流水線被人工智能取代,很多無技術含量的職位也會被取代,中國也不斷融入世界舞臺之中,所以對後代的要求只會更高。

舉個例子,現在社會英語培訓班一大堆,有些孩子從小就雙語教育,在這種氛圍下,想想以後招聘的基本要求會不會都變成英語熟練了?這些環境是和我們現在所處的不一樣的,在這種環境下你不重視孩子的教育,你的孩子將來怕是會趕不上時代腳步的。他們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只會比我們更強。

現在出現了很多為了孩子的將來著想而焦慮的父母。他們從小就讓孩子報各種補習班,檔期排得滿滿的,也不管孩子願不願意,合不合適。我是不太贊成這麼做的,焦慮是該有,但也是要結合孩子成長規律及尊重孩子本身意願的。學貴以專,不是越多越好。能讓孩子在感興趣的一兩個方面持續學習鑽研下去,有一兩種特長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