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的排湿穴位在哪?

用户59233502361


先不谈穴位,我们先来看湿是从何而来?

肺为水之上源,脾主运化利水渗湿,肾主水,一般来说湿气重与这三脏有关,需要具体看情况。但湿又以脾最为密切,所以需要首先考虑脾经上的穴位,比如阴陵泉三阴交,地机穴(这三个穴位治疗下肢水肿,效果非常明显)。

有的人比如脾虚,不能运化水湿,也能造成湿气重,所以这些人需要经常按揉脾经的母穴大都穴。

个人见解,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坚吃不懈1


第一个排湿口——腋下

腋窝的极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脏的郁火毒素,应常常去按揉,以疏通这口井。

第二个排湿口——肘窝

当你出现咽喉肿痛、痰黄气喘、咳嗽咳血、心烦心热、口腔溃疡、失眠多梦等问题,可以在肘窝的位置连续拍打5~10分钟。每一到两周一次,可保这口排污井的通畅,排出心肺毒素。

第三个排湿口——膝窝

膝窝又称腘窝,在窝的中心点上,有一个重要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所以平时可拍打此处5~10分钟至淤斑痧点显出,每一至两周拍打一次。

第四个排湿口——阴陵泉

是脾经的合穴,从脚趾出发的脾经经气再这儿往里深入,可以健脾除湿。它在膝盖下方,沿着小腿内侧骨往上捋,向内转弯时的凹陷,就是阴陵泉所在。

每天要用手 指按揉这里,时间不拘,但要保证一天总共10分钟以上。如果你体内有脾湿,按这里会疼,但是坚持按揉,你会发现疼痛在逐渐减轻,说明你的脾湿在好转。


第五个排湿口——足三里

是治脾健胃的第一穴,除湿当然也少不了它。刺激的最好方法是艾灸。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湿气的,如果湿气多了运化不出去,就会变成痰饮。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生痰的问题就要健脾,而每天坚持多揉阴陵泉穴就好。

第六个排湿口——承山穴

是最有效的祛除人体湿气的穴位,大多数人,只要轻轻一按他的承山穴,都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这都是因为体内有湿的缘故。而按揉承山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这就是膀胱经的阳气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湿邪,正随着上升的阳气向外发散。



蔡笑英


百病多为痰湿作祟!湿气是很多慢性病和疑难杂症的根源!

湿性重浊,喜下注,易引起各种慢性炎症,尤其是妇科炎症,湿气大的最大表现:“身重如裹”,也就是身体发沉,人很疲累,大多数人有如图的表现:



中医认为自然界中气候潮湿、脾胃不好化湿,喜食肉类等肥甘食品等是湿气的来源,湿邪过重则易伤阳气,阳气不足,体内动力就不足,水湿分布和排除更受影响!

体内除湿之穴大多在脾经胃经之上!


一,最好的是胃经上的丰隆穴!除湿化痰,利湿健脾,排湿去浊!

二,推荐脾经上的三阴交穴,尤其是女性用除湿,效果更佳。肝,脾,肾三条阴经交汇于三阴交,所以加强了它的健脾利湿效果。

三,推荐脾经上的阴陵泉。一听名字就能感到阴冷,它也是一个祛湿排毒化痰的好穴位!

四,最后是个大招,敲打脾经!湿气大的人多脾虚,湿困脾,脾虚生湿,恶性循环,所以敲打脾经很重要!

另外,学习一个饮食小偏方,更利于排湿,

薏仁米和红小豆煮水或熬粥!


我爱四叶草的小幸运


要想祛除体内湿气,并不一定非得药物治疗。要知道,我们人体可是有诸多穴位,没有时间做艾灸,时常按摩,长久坚持,帮你轻松除去身体浊重湿气,重新恢复神清气爽。

保健第一要穴——足三里

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大穴,此穴多气多血,主后天之气。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足三里穴属于胃经合穴,所以对这个穴位进行刺激能够起到利湿的作用。

女人保养大穴——三阴交

三阴交为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常按此穴可调补肝、脾、肾三经气血,健脾和胃,调补肝肾,行气活血,疏经通络的功效。大家都知道男属阳女属阴,因此,除了这些作用外,三阴交还对女性有着特殊的意义。女人只要气血足,那些统称为月经不调,子宫卵巢的疾病都会消失,随之长斑、痘痘、皱纹也会得到很大的改善,一定要坚持才能收到效果。

保健功效最强的补穴——关元穴

关元穴俗称“丹田”,是人体元气的生发之穴也是人体保健功效最强的补穴,元气可以理解为生命精气,补充元气就离不开关元穴。关元穴有培肾固本、补气回阳、清热利湿、培补元气、导赤通淋作用。每天花上一点时间坚持按摩,就具有增强体质以及延长寿命的效果。

(注意:按摩关元穴时有很多禁忌,女性按摩关元穴要注意下腹部的不适,患有妇科疾病时则可以多进行按摩,但是腹部有肿瘤疾病的,则要观察按摩后的身体情况,如果按摩了关元穴后身体不适,可前往医院做该部位的检查。)


健识局


大雪寒气最重,养生以保暖为主。进入12月,大雪节气已悄然而至,盼望瑞雪兆丰年的这一天快些到来。我国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鹃鸥不呜;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这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呜叫了;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痰湿有关。

身体湿气重 这几个穴位帮你“排湿毒”

  1、腋窝

  腋下腋窝的极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脏的郁火毒素,应常常去按揉,以疏通这口井。

  2、肘窝

  当你出现咽喉肿痛、痰黄气喘、咳嗽咳血、心烦心热、口腔溃疡、失眠多梦等问题,可以在肘窝的位置连续拍打5~10分钟,会出现青、红、紫、黑等不同颜色的毒素反应物。每一到两周一次,可保这口排污井的通畅,排出心肺毒素。

  3、膝窝

  膝窝又称腘窝,在窝的中心点上,有一个重要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这里不通畅,湿气排不出去,可能会导致关节炎。平时可拍打此处5~10分钟至淤斑痧点显出,每一至两周拍打一次。

  4、承山穴

  承山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上,位于小腿肚子下方正当中)是除去人体湿气的最佳的穴道,其成效跟薏米红豆粥有异曲同工之妙。

  取穴:直立,两手上举按着墙壁,足尖着地,在腓肠下部出现人字陷纹,当人字尖下取穴。

  顾名思义,承山就是承受一座山,山,就是我们的人体,人站着的时辰,小腿肚子会紧张,承山穴道置减小腹的要领是筋、骨、肉的一个纽结,是最直接的受力点。山,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我们承受的压力。当碰到潮湿或压力时,按压承山,它都会帮我们负担压力,缓解委顿。

  揉按承山时,开首只能轻轻地按、轻轻地揉,以感觉到酸胀微痛为宜,逐步地可以加剧伎俩,在能保障成效的情况下,应该只管即便把痛苦悲伤减到最小。也能够在每一天早上睡醒时,将两腿伸到床外,让承山穴恰恰搁在床沿上,两腿左右晃动,以推拿承山穴。

  按承山穴,都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这都是因为体内有湿的缘故;而按揉承山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这就是膀胱经上的阳气在起效用了,身上的湿邪,正跟着微微升高的身体的温度向外逃逸。

  5、阴陵泉

  是脾经的合穴,从脚趾出发的脾经经气再这儿往里深入,可以健脾除湿。它在膝盖下方,沿着小腿内侧骨往上捋,向内转弯时的凹陷,就是阴陵泉所在。

  取穴:正坐屈膝或仰卧位,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约胫骨粗隆下缘平齐处取穴。

  每天用手指按揉这里,时间不拘,空闲的时候就可以,但要保证一天总共10分钟以上。如果你体内有脾湿,按这里会疼,但是坚持按揉,你会发现疼痛再逐渐减轻,说明你的脾湿在好转。

  6、足三里

  取穴:用手从膝盖正中往下摸取胫骨粗隆,在胫骨粗隆外下缘直下1寸处是穴。

  是治脾健胃的第一穴,除湿当然也少不了它。刺激的最好方法是艾灸。每天睡觉前用艾条灸,可以协助阴陵泉祛湿。该穴是一个祛湿的要穴,而人体湿气大就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水肿,以及各种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湿气的,如果湿气多了运化不出去,就会变成痰饮。

  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生痰的问题就要健脾,而每天坚持多揉阴陵泉穴就好。操作方法:空闲的时候按揉阴陵泉,一天要保证10分钟。晚上睡觉前,用艾条灸两侧足三里3-5分钟,最好灸之前先按阴陵泉1-2分钟。

  7、丰隆穴

  取穴:正坐屈膝或仰卧位,在条口穴后方1横指取穴,约当犊鼻与解溪的中点处。

  配合足三里按摩丰隆穴可以祛湿化痰,丰隆,象声,轰隆打雷。长期坚持按摩能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大约是你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在附近压按,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显的地方,就是丰隆穴,每天按压3分钟左右。

  8、中脘穴

  取穴:仰卧位,于胸剑联合至脐中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任脉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而行,聚集及传导地部水液,寒则补之留针或多灸,热则泻针出气。

  

怎样判断体内是不是有湿气

  1、看大便

  a)如果大便不成形,持久便溏,必然体内有湿。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后总会有一些粘在搪瓷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独特之处。儒医里讲,脾虚则便溏。持久以肉类为食为主,荤素配搭不合理的人,危险的是脾胃,脾是运化水湿的,脾受到危险,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身板内聚集。所以,大便不成形象征着脾虚,也象征着体内有湿气。

  b)如未便于察看搪瓷马桶,也可以看手纸。大便正常的话,一张手纸就擦干净了。但体内有湿的人,一张手纸是不够用的,患上多用几张才行。

  c)看大便的色彩:正常的大便是金黄色的、圆柱体香蕉形的,很畅达,若是青色的、绿色的,而且成形的也少,湿邪内郁。

  d)如果有粪便干燥,并且解出来的大便不成形,那说明体内的湿气已很重很重了,湿气的黏腻性让大便停留在肠内,久而久之,粪毒入血,百病丛生。

  2、如果你每一天早上7点该睡醒的时辰还觉患上很困,觉患上头上有种东西缠着,让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觉患上身上有种东西在裹着,让人懒得动弹,也能判断自己体内湿气很重。儒医里讲“湿重如裹”,这种被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板对湿气的感触,仿佛穿戴一件洗过没干的衬衫似的那么别扭。

  3、看舌头

  儒医里讲: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头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们身体状况的。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薄白而清静,干湿适中,不滑不燥。如果舌头达不到这些指标,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

  4、看指甲根部的月牙

  正常的月牙占整个指甲盖的1/5左右,如果远远不及1/5,那说明我们体内有寒,如果远远跨越1/5,那申明我们体内有热。正常的月牙应该是奶白色的,越白越康健。每一个指甲的根部都有可能呈现月牙,但是,它们所表达的意义不一样。一般来说,康健之人的大拇指以及中指应该呈现月牙。大拇指通于肺,中指通于心,这两个指头上的月牙正常,就说明我们的身板寒热比力适中,不会有什么大的康健问题;小指上一般没有月牙,如果呈现月牙,说明肾中有热。当然,也有人说:“我10个手指都没有月牙。”这还区别对待,若是自小没有,这说明你是寒性健康水平;如果因此前有现在没有,那说明你体内寒气较重,日常平凡需要多做祛湿的事情了。

看到这篇文章希望能带给你帮助;更多健康养生常识希望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

关注头条号(健康会),获取更多健康养生知识;健康需要的不仅是掌握解决困扰问题方法,还需要掌握正确方法后的坚持下去的毅力


神奇的穴位1


湿邪有以下几个特点:

1.湿性重浊:重即沉重或重着,浊即秽浊。湿性重着,湿邪侵害人体后,多见头昏且重如裹布帛,身体沉重如负重物和关节痠痛重着等。湿性秽浊,致病后,可出现分泌物及排泄物等秽浊不清的症状,如肌肤疮疡,湿疹流水,带下黄白量多腥秽,小便浑浊,痢下脓血等。

2.湿性粘滞:粘滞即粘腻阻滞。湿邪致病,在症状上也可见苔腻难化,大便粘滞不爽,小便涩滞不利等症,在病程上往往较长,缠绵难愈,如着痹、湿温、湿疹等。

3.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为阴邪,容易阻遏气的正常运行,造成气机不畅,而见胸闷脘痞,小便短涩,大便不爽等症。脾喜燥而恶湿,故湿邪尤易损伤脾阳,脾阳受困,运化不健,水湿不布,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尿少,水肿等症。也就是说,外湿可导致内湿。

以下几点祛湿的要点:

1祛湿重在温脾阳

这是祛湿的核心动力来源,当灸脾的背俞穴脾俞,因背为阳,背俞穴擅长治疗五脏之疾,脏亦为阳,故选脾俞灸之。

当然,还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因脾阳与心阳,与肾阳密切相关,如果患者有心脾阳虚或脾肾阳虚时,当加灸心俞和肾俞。

2祛湿别忘健脾气

脾主运化水湿,外湿日久,易困脾生内湿,所以要健脾气,防且利内湿,此时要灸足太阴脾经合水穴阴陵泉,此穴功擅健脾利湿。

3祛湿要防聚湿生痰

湿邪日久,因其粘滞之性,多易聚湿生痰,此时只健脾,只利湿就不够了,要加上化痰要穴——丰隆,建议用刮痧之法,可自上巨虚经丰隆刮至下巨虚。

4祛湿方向要向下引

因湿邪的特点有趋下性,所以症状多在腹、阴部及下肢出现,应加入引经穴,如腹部有湿加隐白,阴部有湿加大敦,下肢正面加厉兑,下肢背面加至阴,下肢侧面加足窍阴,当刺血。

5祛湿还要防湿热

湿虽为阴邪,但因为粘滞,日久易生热,加之当下为暑伏之时,易生湿,更易湿热互结,且现代人缺少运动,一味靠外力祛湿,饮食肥甘厚味,易产内湿内热,故很多少都不是单纯的湿,而是湿热,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一用艾灸


Angela缘


看了各位朋友的回答,说得都很到位。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注重祛湿,因为湿气真的危害太大!



排湿穴位也有不少,那在这里我给大家着重讲一下排湿穴位的最佳——承山穴

承山穴是迄今为止去除困扰现代人健康的最大顽症——人体湿气的最佳穴位。这是为什么呢?承山在足太阳膀胱经上,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阳气。承山穴一方面是全身承受压力最多筋、骨、肉的集结之处,另一方面又是人体阳气最盛的经脉的枢纽,所以,它能通过振奋太阳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大多数人,只要轻轻一按他的承山穴,都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这都是因为体内有湿的缘故;而按揉承山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这就是膀胱经上的阳气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湿邪,正随着微微升高的体温向外散逸。


承山穴是一个去湿气的好穴位,那承山穴如何找?大家一起看看承山的准确位置图吧!




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就是承山穴的位置。



按压承山穴,是要有讲究的。按承山穴位的时,开头只能轻轻地按,轻轻地揉,以感觉到酸胀微痛为宜,慢慢地,可以加重手法,千万不要把别人或自己按得剧痛难忍。谁都怕疼,在能保障效果的情况下,咱们应该尽量把疼痛减少到最小。

在按揉承山穴时,如果有明显的胀痛感,就表明体内有湿气。这时不要顾虑,可以持续按揉承山穴。一段时间后,就会感觉身体微微发热,因为膀胱经的阳气开始起作用了——体内的湿邪,正在慢慢地排出。 有些人晚上睡觉或游泳时容易抽筋,这是因为身体受了寒湿邪气。这时只需轻按承山穴,抽筋的症状就会很快消失。


承山穴的作用

承山穴的最大功效就是排除人体湿气,平时可以自己按揉承山穴,能运行经气,达到调整经络、气血阴阳平衡的作用。

具体做法:承山穴按上去会比较酸痛,所以手法一定要轻柔,以感觉到酸、麻、肿、胀才会有效,然后再加重手法。每天可点按1-2次,每次10-20分钟。需要注意的是 承山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膀胱经一般每日的气血流通最旺盛的时间是下午三到五时。此时按揉效果最好。

点按时由轻到重,力量均匀,用拔罐或刮痧也有一定的效果,不过拔罐、刮痧的力量不如点按集中。此外,也可以随意站立,双手在胸前环抱,脚跟稍稍抬起,重心要落在脚掌前三分之二处,这样一来,受力部位正好是位于小腿肚子上的承山穴,也可起到按摩的作用。

承山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也是治疗小腿痉挛、腿部转筋的常用穴位。

具体做法:每逢小腿抽筋时,可用大拇指旋转按压承山穴,按压1分钟,停30秒之后再按压1分钟,如此反复进行,以病者能承受,且感到酸、麻感向腘窝、小腿、足底部发散或者局部胀满为度,直至疼痛缓解或者消失。

小腿肚是人体重要的保健部位,中老年人尤其是心脑血管病人,平时踢踢小腿肚,不仅能使肌肉充分放松,还能够提高心脏供血能力。

具体做法:一条腿站立,用另一条腿的脚面踢打站立腿的小腿肚上的承山穴。在踢打过程中可以加速、缓慢,再加速交替进行,以加强小腿肚肌肉的收缩能力,每次5-10分钟即可。此外,跑步后也可以踢踢小腿肚,起到消除疲劳的作用。只不过老年朋友踢打小腿肚时间不宜过长,力道要适当,最好踢打时要扶着椅背、墙等,以免发生意外。



P.S. 当你腹痛时,也可用承山穴治疗。方法如下:拇指先轻后重按压承山穴,酸胀明显时,再重按深压,同时深吸气一口,腹部随着吸气鼓起,到最大限度。保持大约半分钟后,慢慢呼出气,拇指随气的呼出,逐渐放松。最后将承山穴轻揉数次,即可止痛。

湿气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广为人知,找到了排湿穴位,除了平时要多揉多按外,在生活习惯上也要做一些调整。

一、越懒越要运动

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二、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经常食用。


三、避免环境带来的湿气

我们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经常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就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

日常生活中应留心下列事项:1.不要直接睡地板。2.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3.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4.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开窗透气。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还可以打开风扇、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四、妙用葱、姜、蒜

葱、姜、蒜不仅是家里常用的调味料,还具有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例如我们可以尝试在家里煮一碗热辣辣的姜汤,用姜汤的绝妙效用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待到全身发过汗以后,病症就会有所缓解,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

最后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帮助及参考,祝健康平安🙏🏻🙏🏻🙏🏻


小陈说一说


祛湿中医有不少办法。中医传承已久,流传下来的方法亦是相当的多,湿气乃是脾脏受损引发,体内无法炼化排出,可通过健脾或是助力排湿!身体有1个“祛湿口”膝窝——委中穴此穴位位于咱们下肢,处于腿窝中心点,属于膀胱经平时每次按捏几分钟即可,出现微热就能停止了最大的作用就是排毒,亦是非常好的“祛湿口”,一到夏天这里会相当湿是这由于这里经常排湿气出来,如果这里也排湿失败就会影响关节炎、腰酸背痛等疾病


飞跃超然


排湿方法:\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df29da055fff1b85d4a6fbe92e87d302\

轻养说


湿气重经常便秘?每天按下手指,能通便祛湿 作为一枚资深湿气重便秘党,常因为怎么祛湿气而烦恼,因为湿气重使得自己下身出现水肿,肚子一天天变胖、头发油腻,而且背上也经常冒痘痘、脸色也蜡黄蜡黄的。

有时候经常会连着好几天都不上大号,而且即使上厕所,大便也是又硬又大,常常把肛门那里撑破,出血.... 后来实在扛不住了,所以就带电话问了有着几十年从医经验的爷爷,之后爷爷就教了我手指按摩法,超级无敌管用的。体内湿气重,经常便秘,大便干燥,拉不出便便的宝宝们都可以学习!

下面和你们说下这按摩手指的方法,主要就是这6个穴位(具体位置见图)

1、液门穴

位置:液门穴是手少阳三焦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手背部,当第4、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效果:可以使体内湿气加快散去,改善便秘,便便通畅

2、商阳穴

位置:商阳穴位于人体的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效果:能旺盛大肠经的气血,调节消化道功能,加快,新陈代谢

3、阳谷穴

位置:在手腕尺侧,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中 效果:每天按可以通经络,改善小肠功能,利水

4、合谷穴

位置: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效果:可以去除体内热气,降低燥度,使人少上火,让便便不硬 当然这样按摩穴位其实见效还是比较慢的,尤其是祛湿。所谓千寒易去,一湿难除。

想要更好的祛湿气改善便秘,除了按摩穴位之外,平时可以喝点火麻荷叶酵液。其是由火麻仁、荷叶、茯苓、郁李仁等食材经过益生菌发酵制成的,所以中和了其药性,性质温,比较适合湿气重、便秘以及脾胃虚的宝宝。 这个火麻荷叶也是爷爷无意当中看到的,还说食材用的也很好,祛湿效果应该不错。

我当时喝了一个月不到,发现脸上和背上的痘痘开始消了,之前脸色发黄毛孔粗大、油腻的,现在化妆也比较少出油了,整个人看着有精神多了便秘也好了。

你要相信,生活处处有惊喜,像我每天会按摩穴位,加上喝火麻荷叶,二十几天下了我居然瘦了8斤,小肚子都瘪了,感觉整个人瘦了一圈。所以宝宝们还在等什么?每天抽几分钟按摩走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