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把字写得有灵气?

原是水中仙


第一条法则是,写字要端庄平静而重心准立。

晋代书法家王羲之说:“凡是写字贵在平正安稳,首先是用笔的巧妙。有向下的笔势,也有向上的笔势。有倾向一边的笔画,也有歪而不正的笔画;还有斜着的;从整篇看,有小的字也有大的字。有(长)高一些的字;也有(短)矮一些的字。

唐代书法理论家孙过庭说:“初学书法,字体的笔画与字体章法的分布,但求既平安而又方正。”

明代书法家项穆说:“书法有三个要注意的地方:初学写字时要注意防止不均匀和倾斜,继续学下去后知道了写字的规矩,就要防止笔画与字体的不灵活或者出现呆滞现象。最终学的熟练后,要防止任意的狂涂乱造的怪现象和不守规矩的俗气。

第二条法则是,字体形象舒服而上下平稳。

王羲之说:“写字的形象与气势不能上面宽而下面窄,如果这样重与轻显得不相配。字画和字间的空白布置应该远近均称,上下合适。自然就会平稳起来。

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说:“字的结构有上下两部分的,大多是(惟上重下)就是以上面为中心,而重在下面。上面轻的如头上顶戴着装饰物,如:叠、警、声之类的字就是代表。书论《八决》里所说的如:人体长得均称,上下比例协调。又不那么头轻尾重,头小尾大的。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说:“想写字先要预先心里想好字的形象,布置的笔画让它们平正稳妥,或者有意外生出的体势。令其有异样的美感才是巧妙的书法。”

第三条法规是,字的轻重要平衡,左右要均称。

欧阳询说:“开始学写字的人先要立意字的大体形象,横评竖直的安排。对于笔画之间的空白安 排,务必均匀整齐。”

元代书法家陈绎曾说:“所有字的偏旁,都要让它们狭窄而长,这样右边就有余地了。在右边的也是这样。观察它们的轻重,使它们相符合而又相当为最好。就是说大小轻重很平衡美观。”

第四条法则是,布置空白要均匀合体显得字画清爽。

王羲之说:“分配笔画的间隔距离,布置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行于行之间的空白,远近要均匀。”

清代书法家蒋和说:“布置空白有三点:一是字中的布置空白,二是逐字之间的安排空白;三是行与行之间的空白。开始学习写字的分布,都必须停止在均匀的地方。知道了停止在均匀的地方,就要求有点变化。倾斜于平正,疏远与密切;参差着落在其间。”

欧阳询说:“字有彼此互相对着的,也有互相背着的。各有各的姿态,不能出现差错。”

第五条法则是,疏密符合,瘦硬得体。

欧阳询说:“四面安排均匀,八遍都具备所需。短的长的合乎法度,(高的矮的比例恰当)粗的细的字画要折中适度。”

王羲之说“要分配均匀点画,远近互相需要。象耕种时播种一样的有条不紊。研究其精细,然后再调和笔墨,让笔的细锋往来于纸上,疏密比较相符合。”

明代书法家项穆说:“人在写字时在于得心应手,千形万状,不过是说性情中正和谐。还有肥一点,瘦一点而已。如写字要高矮合度,轻重协调匀衡。露在外边的笔画和藏在里面的笔画都安排的合适。刚劲或者柔美互相配合好,就像人世间的看相一样,不胖也不瘦,不高也不矮,才算是端庄美丽的人形啊!”

清代学者包世臣也说:“古代碑贴上的字体,大小很有相(径庭)象狭窄的小路和宽广的庭院同时存在。就像老头用手携着幼小的孙子同行,高矮不齐却是情意真挚,心痛的关爱着。”

第六条法则是,写字连续不同而有所变化。

唐代书法理论家孙过庭说:“在有很多笔画同时使用时,其形状各有不同的地方。很多点画齐放在一起,体势互相冲突违背。(如蒸字下面的四点水的体势就是这样)”

隋代书法家智果说:“重复的笔画就靠紧一些,就象吕、昌、爻、枣(异体字)絲、羽等字应该左面紧窄一些,右边宽一些。而森、磊、淼等字则应以同等道理兼用安排。

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说:“仰面倒下的仰着相同向的或者是相背着的,就是两字并为一字的。必须要求点画上下倒而仰着的,有离开或合并的体势。就象鱼身上的鳞羽一样,互相连接又编排有次序,而又看上去不整齐。就是说象鱼物的鳞羽有参差而又整齐的状态。”

王羲之说:“两个字合为一体的,重复的不要太长,单形的不要太小,有夹裹形体的不要太大。虽然笔画很密,安排好了,看起来确胜过笔画稀蔬的。矮短的字胜过高长的字。如果是写一张的书法,须要字字有意境上的区别,避免有雷同的迹象。

第七条法则是,以奇形的体势表现出方正的结果,还要内外相称。

明代书法理论家赵宧光说:“想写好用以题额(署书)的书法,要先想好一个字,根据文词的程序所需要,(体裁)然后拿起笔(拈笔)。落中间笔画时,即完成全体布局的构思。落左笔时要考虑到右边的空余,落右边笔画时要注意左边的布局。上下都一样。”

明代书法家董其昌说:“写字须要有出奇的放荡潇洒,常出新鲜的字体景色。以新奇的手法完成正统的字体表现,不主张用旧的墨守陈规。”

第八条法则是,象形自然中的形态,广取它们的神采。

晋代书法家卫夫人谈论书法时说:“点画就象高峰顶上的墜石,与山石相击后,逼真的象是要崩落似的。横画就象天空很长的一道云彩,隐约的存在着形态。竖画就象万年的枯藤直而垂下。撇画就象断开的犀牛角而离开了犀牛一样。捺画就象崩开的浪水一样,击打着向前奔跑。斜钩画就象用三百斤的力量拉开了射箭的强弓,比如将要发箭而有簧力的弓。高厥画就象强力的射箭弓转折相接处(筋节)。所以,每写一个字都各象其形体,才是巧妙的。这样的写字才算书法的结构。”

东汉末年文学家、书法家蔡邕说:“作为书法的体韵,应该各象其形态。如坐立。如行走。如飞起来。如动态中。如远去了。如回来了。如躺在那里。如起立。如愁的表情。如欢喜的样子。如虫子在吃木叶。如长剑和锋利的戈式兵器。如强弓和坚硬的箭。如柔水一样。如火燃一样。如天空的云如阴天的雾。如太阳和月亮。每个地方都横竖有象形的体势,才算是书法啊!”

唐代书法家张怀瓘说:“深切了解书法的人,只看它的神采,忽略也不需要重视字形。”

第九条法则是,字体有挺拔险劲的风度而气宇轩昂。

南宋时期书法理论家姜夔说:“要创作高超容色(风采)的书法,一是须要书法作者本人的品德高。二是须要学习古代优秀的神品法规。三是须要纸和笔的质量好。四是须要字体结构险而有劲。五是须要(高明)具备一定的书法艺术知识。六是须要墨色浓淡合适而又写出的字很滋润。七是须要把相对向的或者是相背着的笔画安排得当。八是须要字的结构与章法常出现新的意态。这样,自然高个的字,相是秀美整重的人。矮个的字,象是精明而勇敢的人。瘦的字,象是山沟积水处样的瘦弱样子(瘠)。肥的字,象是富贵而快乐的人。有劲的字,象是习武的人。有娇艳姿色的字,象是美女。歪倒倾斜的字象是喝醉酒的仙人。端庄秀丽的字,象是有礼仪修养的人。”

比如北宋时期书学理论家朱长文,在评论欧阳询写的《九成宫醴泉铭》碑文字体时说:“取细的与浓粗的中间体势,刚强有劲力而不屈从。就象有正义的官员执法一样,当面纠正缺点(面折),敢于在朝廷面前据理力争而直谏错对的风范。至于其点画工整妙美而又意态精确,没有可增加或减少的地方!”

第十条法则是,书法格调统一,章法奇观。

清代学者张绅说:“古代人写字,就象作文,有(字法)字的体势,有(章法)所有字组合的书法结构。有(篇法)全篇文字形成的方法。全篇字的结构必须首尾相接应。”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说:“一个字的点画是决定着一个字的规矩。一个字的写出,是决定全篇书法的基本调子。”

当代文学家(剧作家)马少波先生说:“书法不仅要有写字的笔画形象美观,还要具备作品思想内容的高尚。”

书法理论学者华云说:“书法的章法就象战争中布置用兵的阵法,阵容严谨,有雷厉风行之势。有着集体观念出兵必胜之态。用书法的理论说就是有通篇一体的韵味!全体结构象是法律一样,而书法点画之美,就象治理国家的法律条款,字字有力,句句有理。藏着威仪和表率作用,令人有肃然起敬的风度。所以有了楷书模范的说法了。而其书法的内涵和字形的结合,它的韵美就象是悦耳音乐一样,拨动着欣赏者的心弦。有着深厚的底蕴,有着动人的感染力。通篇字的笔画力度象武术者的功夫,功底深厚而又扎实。而她的柔性美,就象太极拳一样藏着精气一体的内力,外柔而且内刚。最关键的是楷书的方正透露着光明,不含瑕疵,就象肩负正义的豪杰,胸怀的远大而精神永远不会衰竭!其作品清新,就象春天的巍峨山峰,出现初绿的景色而奇妙壮观!浩空辽阔无边无际,有令人欣赏而受启发的奇特美好,这才是有端庄如楷模之艺术天地啊!”

以上所编辑的古代楷书名言理论,述说了要上下贯气,通篇有着韵律。用庄重的意态,刚直的性格去表现书法的整齐灵性美。


马涛75185163


我是一人。什么是灵气,什么样的字有灵气?

你可以练字的笔画,字的结构,但是练是练不出灵气的字。

“字如其人”这个词不是说说的。一个人的字确实和这个人有很大的关系。这不是废话,字如其人尤其是和这个人的性格有关系。

什么样的字有灵气?一般来说王羲之、赵孟頫、董其昌。

每次说到字,各种美好的词,都能从书圣王羲之的字上找到。

每个人写字时书写工具,人的状态,字会有一些不同。以目前王羲之留存的字迹,不只是秀美还很雄健。

著名的《兰亭序》虽然是喝了有点醉的情况下写得,每个字还是非常有力。王羲之行书很多人觉得不那么灵气。

我个人心中,所有书法作品中最有灵气的是《快雪时晴帖》。灵气对我而言要比悠远也不躁进,举重若轻。

这是我个人对“灵气”的想象,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不过董其昌的字有很多人觉得有灵气。

如图所示,灵气仙气等等很多人这么夸赞董其昌。据说清朝皇帝康熙特别喜欢董其昌,我个人觉得董其昌的字有点浮,很多笔画不实。

上图董其昌《千字文》,现存董其昌的字不稳定,有些很优秀,很多人称赞有灵气。王羲之书圣,但水平那么高的书圣至今只有他一人。然而董其昌的字,康熙喜欢之后就跟风神化。我个人偏向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中的字有灵气,你们觉得呢?

如何把字练得有灵气?

王羲之太远,董其昌不稳定,赵孟頫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上图赵孟頫所书《真草千字文》,不知道你们觉得这样的字算不算有灵气。当然赵孟頫的字现在留存很多,我觉得仅以这本《真草千字文》来说,很有灵气。字看起来比王羲之柔美,笔画质量比董其昌的高。我个人觉得赵孟頫的字这贴最有比较有灵气,赵孟頫其他的字也不是全然如《真草千字文》一样。

一人有感

灵气用在形容书法是一个非常抽象,需要想象的感觉。或者换个角度说,每个人心中的有灵气的字当然不完全一样。

我觉得,书法说到底是写字,不要用灵气这个词形容书法。

加油,喜欢书法的人们。

以我仅有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

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补充,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


一人笔记


把字写得有灵气,就是写得有神釆。把字写活了,就显得有灵气,有神采。这个能把字写活的工具,硬笔不行,毛笔可以。但毛笔并非一写汉字就有灵气,要善用毛笔即充分利用了毛笔圆锥形软毛的物理性能才能将字写出灵气,成为反映人格天道的视觉生命体,就是书法。

所以,可想而知的是如果仅仅把字写端正清楚了,方正漂亮了,还不是书法,只是实用书写,因为无灵气。如果把字写得乱七八糟的,过分做作的,更不是书法,只是江湖杂耍或信手涂鸦,因为无灵气,只有晦气。

南齐王僧虔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乃可绍于古人。准确地说明了书法的艺术性质。这种高雅的艺术特性,只能是毛笔书写汉字合笔法、出笔锋、极笔性后才能产生,也只有书法的草书更为精彩。

有些人重视楷书,认为楷书见功力,这也有道理。但篆隶书正体字也可见功力的。这些字体的关键问题是灵气少。笔锋都写出不来,何来灵气?所以要把字写得灵气,非狂草不可!

狂草不仅能写出灵气,还能写岀大气,写出天地自然太极之气,即天人合一之气。所以清代翁方翁说:

空山独立始大悟,世间无物非草书!



王乃栋说书画


俗话说:“字如其人”

怎样才能把字写得有灵气?

一个人要想写好字,不仅仅是学好书法用笔、力度、技巧这么简单,这些在书法培训班就能完成。它包含:文化素养、艺术素养、美学素养、人品格局和内心修养等方面。

写字不只是在外表看到字的结构,它是一种文化修为和内心修为的总和。通常可通过一下几点来提升:

1、多读书: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2、学会静心、静坐;

3、不断练习文字的笔画、结构(写字时只在写字,不想任何事);

做到这三点,一段时间,你发现自己世界观成熟了,人淡定很多,字也就开始有灵气了。


正念甘露


首先你的心要有灵气,写才写出灵气!


用户58727519729


字如其人的道理,你懂吗?

如果字要写的有灵气,不仅是书写笔画的流畅,结构的端庄,更需要一个内在软实力,那就是文化底蕴的沉淀。相由心生,字由灵魂生。这个灵魂反映在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文化底蕴的沉淀,只由达到一定的程度,再结合书法的功底,才能起到行云流水,灵气活现!


未贝成虫


多炼,多写,多修正


茅台镇元和酒厂张勇


第一基本功是前提要扎实,第二要有发散思维,第三多去看水流想想如何成河的,第四用意念控制臂力随心所欲,第五对照差距找出薄弱点


聚焦美文欣赏思想文化


一是用笔上,弹顺铺聚使转,八面用锋等的基本功要有的,那样的点画圆通厚,逸而不虚,且显灵动。点画塑形上要特别注意角弧的张力感,有力也会显灵动。在过了但求平正阶段,可追求一下横纵方向上的错落,错位,俯仰,开合,聚散,布白设置等等方面的把控,写出来的字在灵动方面会有很大改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