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真正的旗艦範兒?看看 UM Mason V3+ 就知道了

每年音頻圈裡高價的耳塞層出不窮,炫麗的包裝、浮誇的設計、腦放的調音,這些因素造就了各類魑魅魍魎夾雜其中,識貨者聆聽片刻便暗漏微笑,只可惜普通用戶被圈在其中並交了不少冤枉學費。我曾不止一次聽到過身邊的朋友表示對目前的音頻圈大環境失望了,加上現在動不動就爆出哪個天價產品的質量問題,真的不由得讓我們思考一個問題:到底高昂的售價對於耳塞來講是否是有必要的?如果只是奢華感的提升,聲音本質並沒有變化的話,那麼旗艦耳塞這些年是否又一直在原地踏步呢?

當然了,我不否認高價耳塞對於消費者來講確實有著很大的吸引力,「以價論聲」的思想模式在如今的發燒友群體中並不鮮見,一看到高價,便自動開啟腦放,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多品牌喜歡將自己的產品售價往高的定,明明沒什麼水平,卻硬是要打腫臉充胖子。

我這裡並不是在批評那些賣高價的耳塞們,要知道,有些售價上萬的耳塞產品確實在聲音上能夠讓你折服,一出聲便知其實力不淺。若說今年內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旗艦級耳塞,UM 的 Mason V3+ 絕對能排的上號。不誇張的說,Mason V3+ 的聲音表現在我今年聽過的塞子裡可以排到前三的位置。

其實早在今年 8 月份我就受邀去 UM 珠海總部試聽了最新的 Mason V3+ 和 Mentor V3+,並且與 UM 那邊交流了對於聲音的看法。從型號上不難看出,Mason V3+ 和 Mentor V3+ 便是此前 UM Mason V3 和 Mentor V3 的升級版本,主要針對於產品細節進行優化、調整,單元配置方面並沒有改動。UM 的雙旗艦到如今已經迭代了三款,Mason 和 Mentor 以著不同的音色方向覆蓋著不同聽音喜好的發燒人群,V3+ 的企劃便是希望基於 V3 的基礎上進一步將聲音做到極致。

為此,UM 在 Mason V3+ 和 Mentor V3+ 上用了不少改進的工藝,比方說塞子腔體的材質就改為了碳纖維,相比於普通的樹脂材料有著輕薄、堅韌、耐腐蝕和屏蔽電磁干擾等特性,值得一提的是 V3+ 的碳纖維並不是市面上那種規整的紋理,而是打散後的效果,並且 Mason V3+ 加入銀箔作為裝飾,而 Mentor V3+ 則加入金箔作為裝飾。Mason V3+ 和 Mentor V3+ 是少有的支持製作私模但不支持更換面板和配色的高端耳塞,可能是考慮到碳纖維腔體材質的特殊性才定的要求,用戶僅可以自定義面板的圖案和文字,在個性化上較於一般的樹脂私模耳塞稍弱了點。

什么叫真正的旗舰范儿?看看 UM Mason V3+ 就知道了

不過,你看看這腔體顏值,低調之中又有點張揚,作為一款旗艦級別耳塞應有的高級感是完全不缺的,並且由於腔體制作材料的變更,Mason V3+ 和 Mentor V3+ 的腔體大小相較於 V3 來說小了一圈,在佩戴體驗上更加舒適了,其中 Mason V3+ 作為一款單邊十六單元的動鐵耳塞,這樣的尺寸已經相當不錯,我戴著聽上一天也不會有太多的異物感。

除去碳纖維腔體材料外,Mason V3+ 和 Mentor V3+ 還在調音閥、線材和聲管部分有所升級,比方說調音閥的旋轉阻尼感更好、線材升級為了銅硬混編線、聲管變為了鈦金聲管等等,你可以將這些改進看做是對於聲音部分的進一步優化。其中影響最大的線材方面,UM 還提供了更進一步的選擇,那就是 V3+ 的線材升級版本,該版本里的配線為 Effect 提供的銀鍍鈀 + 金銀鈀合金導體混編八芯線,相對於原線來說還會有著一定的素質提升,售價也是比原價高出 6000 元。

什么叫真正的旗舰范儿?看看 UM Mason V3+ 就知道了

說到換線這裡我不得不多說幾句,UM 在 Mason V3+ 和 Mentor V3+ 上依舊用的是 V3 的 4PIN 接口,這個規格有好有壞。好處在於通過左右連接互換可以得到不同的音色,以 Mason V3+ 來說線材標著「UM」的那一側在左邊則接著銀線,在右側則接著銅線,不同的音色可以帶來不同的聆聽體驗,可玩性還是蠻高的。不過壞處在於這個規格並不是通用規格,對於玩家來說換線則有了阻礙,Mason V3+ 和 Mentor V3+ 的售價不菲,前者官方價格 20999 元,後者售價 16999 元,會去選擇的用戶也一定是高端的發燒群體,那麼可換線的需求也應當是頗高的,若 UM 沒有去推動這個規格接口的普及率,那麼其實對於高端耳塞來講並不是一件好事。

事實上,UM 也確實可以針對 Mason V3+ 和 Mentor V3+ 的接口進行進一步的優化,從目前來看我還是覺得手上的這條 Mason V3+ 線材插頭偏長,影響倒也不大,只是覺得有點怪怪的,後續做短一些會更好。

另外一個我想吐槽的是 V3+ 的耳機收納盒。其實 V3+ 的收納盒挺帥的,這是整一塊鈦金屬削出來的,非常重,有鏡面版本和磨砂版本可選,個人建議收藏選前者,平時用選後者,因為鏡面版本騷氣是騷氣,但不僅易沾指紋,還很容易刮花,非常嬌貴,需要小心使用。

什么叫真正的旗舰范儿?看看 UM Mason V3+ 就知道了

單從質感來講,UM 這個鈦金屬收納盒真的非常高端了,成本也不低,但有個問題就是不太好收納塞子。以我的 Mason V3+ 來講,我需要很細心的將它卷好再擺對位置才可以完美的放進去併合上蓋子,只要有一點兒位置的不對蓋子就卡住了,我覺得這種體驗不應該出現在這麼高端的耳塞產品上,UM 可以考慮把這個盒子再做大一點,或者深一點。收納本是一件舒心的事,別讓這麼帥氣的耳機盒成為了擺設,你說是吧。

什么叫真正的旗舰范儿?看看 UM Mason V3+ 就知道了

以上缺點就基本上說完了,看到這裡可能會有人問:「聲音都沒說呢?」是的,在聲音上我還真挑不出 Mason V3+ 的短處,要不然也不會在開頭說它是我今年聽過的塞子裡聲音最好的前三名了。

UM 對於 Mason V3+ 和 Mentor V3+ 的聲音定義是前者突出均衡感,後者強調素質感,這種調音上的方向差異其實很有針對性,單從聽感上來講 Mentor V3+ 或許會更加抓耳,人聲部分的表現非常突出,大部分用戶可能會喜歡它多一點,而 Mason V3+ 的均衡感則讓它成為了一條非常合適的「退燒塞」,中性、均衡、耐聽,這些均是 Mason V3+ 的特點。簡單概括就是老燒喜歡 Mason V3+ 多點,新燒喜歡 Mentor V3+ 多點,你再結合它們的售價來看便會發現,UM 其實很清楚他們要做什麼,並且這個東西要賣給什麼人。

Mason V3+ 的標配線材即為 2.5mm 平衡插頭,隨機附贈 3.5mm 單端和 4.4mm 平衡端的轉接頭,日常我還是接在 2.5mm 平衡端上聆聽。單說素質的話,Mason V3+ 的表現非常強悍,極為可怕的聲音密度與細節表現讓其可以很精準的呈現出音源的缺陷之處,所以搭配它的器材也一定要好,不然你總是會在音樂裡聽到一些雜質在裡頭。

什么叫真正的旗舰范儿?看看 UM Mason V3+ 就知道了

可以說,拿 Mason V3+ 聽歌是一種全新的體驗,由於出來的聲音信息量實在太大,有時候聽一首自己熟悉的歌都可能會聽到一些全新的東西,當然了,這種硬實力在 Mason V3 時期就已是常態,當時我聽 Mason V3 時就覺得這塞子信息量也太大了吧,但落實到聽感又覺得沒啥感情,比較典型的素質向出眾的耳塞。Mason V3+ 便在調音上改善了 V3 的一些問題,整體聲音相當均衡,聽起來不會覺得過於突出細節,做到了素質感和聽感的平衡。

以搭配 SPK 來講,Mason V3+ 的聲音做到了三頻都相當的剋制,沒有哪一個部分是較為突出的,高頻亮度和延展性都不錯,但你並不會聽出什麼刺激感,中頻人聲位置準確,不貼也不遠,低頻量感適中,具有不錯的速度感,咋一聽似乎也沒什麼印象深刻的地方,但就是越聽越覺得好聽,許久後才發現好聽的並不是 Mason V3+ 聲音中的某個部分,而是這些部分組成的全部。

什么叫真正的旗舰范儿?看看 UM Mason V3+ 就知道了

從參數上看,Mason V3+ 並不難推,@1KHz 107dB 的靈敏度和 19.6Ω 的阻抗使得它搭配驅動力一般的前端都可以出好聲,但你若真的要去挖它的潛力,那麼接個「力氣」大點的還是有必要的。以搭配 KANN CUBE 為例,相較於接 SPK 的情況下,Mason V3+ 的動態表現更加出色,聲音的能量感更強,線條中有著一種凌厲的感覺,在聆聽器樂時高頻部分更有一種華麗感,一張專輯聽下來一氣呵成,意猶未盡,實乃旗艦風範。

什么叫真正的旗舰范儿?看看 UM Mason V3+ 就知道了

或許,一款真正的旗艦耳塞就應該是 Mason V3+ 這樣的,聲音中正均衡,不偏向任何方向,精準的傳達音樂原本的味道,並且將其中的細節、表現力、空間感和氛圍感都全部呈現出來。素質是好聲音的基礎,聽感是好聲音的昇華,Mason V3+ 很好的將這兩者雜糅在一起,並且找到了最合適的平衡點,難得可貴,難得可貴。

什么叫真正的旗舰范儿?看看 UM Mason V3+ 就知道了

20999 元起的 Mason V3+ 自然並不是一款一般用戶能夠下手的耳塞產品,高昂的售價可能會成為一些人攻擊其虛高的理由,但相信我,真正聽到它的那一刻,你的心裡只會留下一句話:

「有錢可真好啊!」

優點:

1、極為出色的聲音素質,精準、中性;

2、碳纖維腔體尺寸更小,佩戴舒適;

3、腔體質感出色,收納盒逼格很高。

缺點:

1、4PIN 接口通用性不強,不易更換第三方的升級線材;

2、耳機收納盒不夠大,放置不夠便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